《绛苏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绛苏念-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可胡说,快别说了!”莲姨忙道。
这边柳默只当她言中所指是长离,错认了人。
如今他已暂时放下了这件事,所以也不在意。
约半盏茶的功夫,清漪出来,手中拿着一片已经干枯的叶子。
清漪将枯叶递给桫椤,道:“先看看这个。”
桫椤将叶片拿在手中细看,叶片窄细,因已干枯,叶脉格外清楚,叶边呈锯齿状,不见有何特别。
“这是我在蠡留国所得,名唤生还草。”清漪在旁道,“蠡留国人常食这个以养气血,若有人受伤,大量失血时,亦服用此叶,其效甚佳。只是那蠡留国地处边陲,为荒漠之地,此物既在那方水土生长,中原怕不能成活,是以只摘了这叶片聊做纪念。”
“原来如此。若果有此奇效,想必能助我之力。”桫椤奇道,“只是这蠡留国在何处?”
“蠡留国距此一万三千多里,需往西北行。”清漪道。
“清漪姐姐,你去过那么远的地方吗?”榆儿听了,在旁道。
“是呀。”清漪笑着摸摸她的头。
“是去找长离哥哥吗?”榆儿歪着头道。
清漪不想她有此一说,含糊答应。
“你总是去找他,总没有空陪我玩儿。”榆儿道。
“今日陪你玩儿,可好?”清漪揽过她来道。
“你以后都可以陪我玩儿了吧?”榆儿又道。
“为什么?”清漪道。
“娘亲说你找到长离哥哥了,现在不用去了。”榆儿道。
“榆儿,别瞎说。”莲姨忙责备道。
“娘亲不是说清漪姐姐找到了长离哥哥,所以在慕州安家了吗?”榆儿委屈道,“我没有瞎说。”
“清漪姐姐在外面院子里种了很多漂亮的花,娘带你去看看吧。”莲姨起身,对榆儿道。
“好呀,我们快走。”榆儿听了,跳到地上,拉了莲姨便要往外走。
莲姨便带了榆儿出去。
清漪只怕柳默疑心,对他道:“小孩子的话,你别介意。”
柳默今日方知,清漪为了寻找长离,只怕已然是将这天地尽皆踏遍了。
她对他如此情深,自己于她而言,又算得了什么。
不禁再度黯然神伤。
先前九死一生泛出的豁达,已然被浇灭了大半。
然而这柳默亦是有些痴根的。
转念想来,长离已然不在,自己与其相似,清漪滞留慕州,又常在自己近旁,对自己多加维护,自然是借以寻得安慰。
若果然如此,能宽得她的心,让她少些悲思,多些欢愉,也是自己对她有所回报了。
是以心下释然,不甚在意。
只是这孩子所说,已然寻到了长离,可是长离已死,此话又是何意?
又想到,不过是孩童的玩话罢了,又或是大人说话时听来的,一时误解罢了。
也不再深想。
听了清漪的话,只道声:“柳默明白。”
清漪听了这话,心中却叹道:“你可真明白吗?”
桫椤观二人神色,亦不便多言,只向清漪道谢,道:“得闲时我便去寻访此草,若有成时,可比那雪老头多活上几年了。”
“你们两个都长寿着呢,何苦比这个。”清漪笑道。
柳默见这几人远道而来,必然要留些时候,因此起身告辞。
清漪送至院门外,两相告别,将那匹白马与他一并牵了回去。
既到了这慕州城,榆儿便要去那街市上玩耍。
于是一行人便进得城来。
榆儿久居深山,难得到这样繁华之地,见了各种物事,无不新奇。
三人只是陪着她四处逛逛,见她喜欢的,清漪便买下与她。
“你在这慕州城,可有什么营生吗?”莲姨道。
“并没有。”清漪摇摇头。
“他虽是将门之后,颇有家资,只是你们如今只是萍水相逢,却不能依赖于他,总要有个算计才好。”莲姨道。
“正是该寻个营生了。”清漪点头称是。
黄昏时分,一行人出得城来,桫椤、莲姨便向清漪告辞。
于是两相别过,清漪仍然回转。
晚间灯下,清漪想起白日里莲姨所言,亦觉该好好筹划筹划了。
只是,却做什么好呢?
若仍像从前做些医药之事,自己是个女子,不便坐诊。
若说其他,自己也就略懂些花草栽培罢了。
这个倒方便些。
在这院中培了,去那集市上买卖即可。只是得有个运送叫卖之人。
细细计算一番,心下有了打算。
次日一早,清漪入城,来至城东,敲开一户人家。
一位老妇人开门见是她,忙请进屋来,道:“姑娘今日怎地有空到此?”
“齐妈妈,多日不见,可还安好?”清漪道。
正是那日齐刘氏。
“托姑娘洪福,一切顺利。”齐刘氏道。
让清漪屋内坐了,又端出茶水。
清漪谢过。
那齐刘氏入得里屋,不一会儿拿出一个小小布包,打开来,里面是些散碎银两,估摸约不到一两。
“那日蒙姑娘援手,我母子二人方得了性命。如今攒得这些银钱,姑娘且收下,余下的容我母子慢慢偿还。”齐刘氏道。
银子虽不多,想他母子二人亦是每日里节衣缩食,方省得这些。
清漪也不推辞,接了银钱。
又对齐刘氏道:“今日我有些事,欲与齐妈妈相商,可方便吗?”
“姑娘有事尽管吩咐,老身自当效力。”齐刘氏道。
“我如今在城外种植些花草,缺个叫卖之人,不知你母子二人可有闲暇,能否帮我此忙?” 清漪道。
“我已老朽,不能劳作。若是看卖些花草,想是无妨,交予老身便是。”齐刘氏道。
清漪起身谢过,又道:“我也不能白使唤了你老人家。如今我每月与你两百文银钱,其中一百文与你每月花销,另一百文便作是你偿还先前银两,按月抵扣,可使得吗?”
齐刘氏不想有此美差,自是无不应承。
当下两相谈妥,运送之事由其子喜牛担当,叫卖之事由齐刘氏揽下,十日后开始。
如此再无不妥,于是便谢过齐刘氏,告辞出来,再去集市上采办些花种、花盆、新苗等,开始操办起来。
回至居所,先将现有的花种点算清楚,再将新的种上,培好。
此后,清漪只晨间在院中打理,日间则去柳默所在之处,或柳府、或官中、或军中,在暗处察看。
柳默向来未与人结仇,那人却下手狠辣。
陈氏虽露了行迹,但想她久居深府之中,怎能调集得那许多人来,想来应是另有其人。
究竟是何人谋划如此恶毒之计,虽然现今还无头绪,但那人既指向柳默,一次未成,定会再来。
是以清漪只跟在柳默近旁,单候那人。
对陈氏更是留心,只是,并不见她与何可疑之人来往,亦未发现有何线索。
晚间亦只在柳默屋外树枝上歇脚。
柳默却并不知晓,一如往常。
作者有话要说:

、第十二章 探真相清漪不辞苦 救危困无言吐真情(下)
这日,鼓过三更,清漪正在树上闭眼养神,听得有细碎脚步声,睁眼看时,见一人夜行衣打扮,越过高墙,进得院来,摸至柳默房前。
那人也不就进去,用手指戳破窗纸,往里探望一回,却也并不进去。
自袖中取出一根竹管,伸入窗内,便要吹出。
这边清漪知道不好,自树上悄然跃至他身后,那人浑然不觉。
清漪手起一掌将他击晕,拿过竹管检看,里面装的是专于睡梦中杀人的毒烟。
真是防不胜防,歹毒之至。
清漪庆幸自己没有掉以轻心,否则恐怕救之不及。
当下便欲带那人出柳府问讯。
屋内柳默已闻得人声,推门出来。
原来柳默也知自己深陷险境,并不敢贪睡。
那人来时,已然知晓,本欲待他入房中再行其事,不想外面另有一人,忙赶将出来。
却见清漪在窗外。
看她面色略显疲惫,知她只怕在此已非一日,自己竟毫无察觉。
清漪见他出来,也不好躲闪,只得与他施礼。
又将那竹管递与他,说明是何物。
柳默不料今日又是下毒,幸亏清漪在外防备,不然只怕已中了毒计。
此时一切尚不明了,柳默不愿惊动其他人,两人随即带了那人跃出柳府,至僻静处,方将那人唤醒。
那人醒来见了柳默,知道事迹败露,只道:“要杀便杀。”
“若告以真相,或可饶你性命。”柳默道。
那人却不肯再开口。
“你此时不说也罢。今日我便杀了你,挂于那城门之上,自会有人来认你。”柳默见状,冷声道,“那时,我便一并送去与你作伴。”
清漪听了,倒不想柳默竟有此语,有些发愣。
“左右都是死。你动手吧。”那人听得此言,叹道。
“你只需告知是谁让你前来,我们自不为难于你。”柳默又道。
那人却摇头道:“那人令我前来,已放下话来,若事败将他说出,必取我全家老小性命。如今果然事败,我也无话可说,悉听尊便。”
柳默知再问亦是徒然,况也不可能真杀了他,只好放了他去。
那人愣了一回,见他二人并无他举,便倒退几步,快步离开,不一时消失在黑暗之中。
柳默望向清漪,轻声道:“你何时来的?”
“刚刚赶到罢了。”清漪只道。
自袖中取出一个玄色香袋,对柳默道:“这是了无香,你带在身上,这些寻常毒烟自当无碍。”
柳默便接过在手,也不再称谢,只因他已知单单一个谢字已是太轻。
夜色如水,几点星光隐约可见。
微风轻轻吹起她肩上细发,显得她更加疲惫。
“我送你回去吧。”柳默柔声道。
清漪点点头,两人便往清漪居所行去。
到得院门前,清漪作别,推门而入。
“清漪。”柳默在后唤她。
清漪回头望着他。
“我自会当心,你夜里只管好好在家里休息。”柳默道。
清漪知他已知晓,倒有些局促起来,只点了点头。
当下别过,柳默自再回柳府。
四更方过,又再睡了一会儿,早起便往官中值守。
清漪早起仍然先与院子里的花草打理妥当,知柳默今日在官中值守,便仍然跟至。
晚间仍然宿于柳默屋外。
然而十数日过去,并无半点消息。
那边喜牛已每日来将清漪点好的花放于车上,推至城门附近,齐刘氏在那儿看着,喜牛自去忙农耕之事。
清漪近日只顾查探柳默之事,其实对培植之事已无暇顾及,那些花长势虽不错,却无甚特别。何况清漪只种得一些普通品种,凤仙、荷花、一品红、睡莲等,并无甚名贵之花,是以每天几乎是原样带回。
清漪也无奈,只得先了了柳默之事方可安心照护。
柳默每隔三五天,总会至清漪处略坐,清漪每次总是赶在他前面先至居所等候。
柳默只觉每次见她之时,总比上一次更显得疲惫,每每嘱咐她,她便也应承。
自那日后,柳默已知她夜间藏身柳府,只是不肯让自己知晓,便也佯作不知。
却不知她白日也这般奔波。
全仗着三百年修为,每日里全然不歇。
如此又过了月余,并不见那人有什么新举动。
清漪方稍稍安下心来,白日便也挪些时辰照护院中花草。
她既用心栽培,花事自然比先前长势好了很多,每日多多少少能卖出一些。
也只是勉强持平,并无多少盈余。
然清漪也并不急躁,每日只勤心侍弄罢了。
时值盛夏,那片梅林青翠碧绿,与那山色相映,甚是喜人。
想今年冬雪之时,或可一观其芳姿了。
这日清漪正在院中给那几株睡莲换些净水,忽听得院篱外人声嘈杂。
抬眼看时,一个武将打扮的人领了十几个兵士蜂拥进来。
细看那武将倒有些面熟,清漪细想一回,忆起在蒋威六十寿宴上见过此人。
此人名唤窦建德,是蒋威旧将。
这些人来势汹汹,却不知所为何事。
清漪只冷眼看他们进来。
这些人进得来,也不说话。
只见一个身着道袍、手执拂尘的老道四面探看,又闭上眼掐指作推算样。
再四处走了一圈,回到那窦建德马前,低声言语了一阵。
那窦建德听了,抬头看了一圈,只见清漪一人站在院中,便对她粗声道:“那个丫头,此间主人何在?”
“我便是,军爷有何贵干?”清漪淡然道。
窦建德上下打量她一番,这女子看得不过十八九岁,却孤身一人住在这城外荒郊,胆子够大的。
“有主便好,今日便速速搬离。”窦建德道。
“为何?”清漪道。
“还能为何?我家公子看上这块地了,要用来做别院,你速速离开。”窦建德道。
世间仗势行恶,强取豪夺,本是平常,只是今日见了,况又是自己辛苦建立的居所,清漪不免气闷。
若论动手,这几个人完全不是对手。
只是,那蒋府实是难缠,僵持起来,只怕难在这慕州城立足。
当下踌躇不语。
窦建德见她无话,只当是畏惧蒋府名头。便道:“我话已搁下,明日便来收地。”
说罢,带着一帮人,仍呼啸而去。
这里清漪不忍割舍多日心血,然而又不欲与蒋府争执。
若论势力,柳将军府或可抗衡一二,只是自己与他们非亲非故。
何况,若争执起来,只怕柳默首当其冲,深受其扰。
如此辗转反侧,无有良策。
次日,晨光初露。
清漪终决定,舍此地与他,再另谋他处。
幸得那时陈钱处得来的银子尚有余、蒋府的赏银并关氏夫妇答谢之银两亦在,尚可一为。
天大亮时,齐喜牛仍推车前来运送花草。
清漪给他结了这些日子的银钱,对他道:“暂时不必来了。”
喜牛不知何故,不免有一问。
清漪道:“此地此后皆为蒋府所有,你不可再来,免生祸端。”
喜牛闻言,亦无他话。
接了银钱,空车回转。
然这喜牛也不回城东自家,却直往柳府,在府门前候着。
见柳默出来,忙上前作揖。
柳默见旁边突然转出一人,吃了一惊。
仔细看时,并不认得。
喜牛却道:“柳公子不认得小人,小人却见过柳公子。”
“你在何处见过?”柳默怪道。
“在百里姑娘处。”喜牛道。
“你如何知道她?”柳默奇道。
“百里姑娘做些花草营生,小人与母亲在姑娘处帮忙。”喜牛道,“偶然送些物事,在院门外与公子两次擦肩而过,是以认得。”
柳默细想来,似乎确有见过此人,那时只当是路过的农人。
便施礼道:“不知今日来见柳默,有何指教?”
“平日里皆是晨间去姑娘处将花草推出,至城内交予老母亲买卖。”喜牛道,“今日去时,姑娘多与银钱,只道今日起,地将为蒋府所有,不可再去。”
柳默闻言大惊。
“蒋府势大,我等下人有心无力。公子与姑娘素有来往,或者可稍加援手,是以特来相告。” 喜牛又道。
柳默忙谢过,又与了他些银两,当下也不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