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因哈特(FritzReinhardt,1895—1969)德国财政部国务秘书(1933 —1945》。旱年攻读经济学。1928 年加入纳粹党,任该党上巴伐利亚大区领 袖。同年创建纳粹党演说家培训学校并任校长,负责培训纳粹党各级干部。 1930—1933 年为国会纳粹党者员。1933 年 4 月起任财政部国务秘书,负责为 国防军筹措扩军资金。任内起草《莱因哈待规划》,主张征收特别税用于救 济失业工人。1933 年 9 月任*冲锋队最高领袖的参谋,获冲锋队旅队长衍。 1937 年 9 月升任冲锋队地区总队长。1945 年被监禁。1949 年获释。
莱比锡审判即“国会纵火案审判”。
莱茵兰战役盟军 1945 年 2—3 月在莱茵河以西地域(即莱茵兰)进行 的战略性战役。1945 年 1 月 12 日苏军在东线发动总攻,希特勒把大部分兵 力投入防守奥得何。盟军取得*阿登战役胜利后,在西线拥有 90 个师(内 25 个装甲师,6000 辆坦克),并掌握制主权。与之对峙的德军仅为 65 个师(内 8 个坦克师,1000 辆坦克),分散部署于 750 公里战线上。*盟国远征军最高 统帅部遂拟定突破*齐格菲防线、歼灭莱茵河以西德军的作战计划。整个战役 由”马斯何—莱茵河战役、*莱茵河中游左岸战役和*萨尔盆地战役组成。于 1945 年 2 月 8 日—3 月 25 日实施,歼灭德军约 20 个师(32.5 万人),全线 进抵莱茵河,并夺得雷马根(Remagen)和奥彭海姆(Oppenheim)两个登陆 场,为尔后强渡莱茵何攻入德国腹地创造了条件。
莱特湾海战太平洋战争后期日、美海军主力在菲律宾附近海域的会 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1944 年秋,盟军进逼菲律宾 和日本本土防御圈,日本大本营制订与美军进行决战的*捷号作战计划。10 月 20 日美军在菲律宾莱特岛登陆,日联合规队倾巢出动。分三路向莱特 (Leyte)湾逼近,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小泽治三郎海军中将率航空母舰舰 队(包括 4 艘航空母舰、2 舰战列舰在内共 18 艘军舰,飞机 116 架)从北部 进攻,引诱美国主力舰队(第三规队)北上,为由栗田健男海军中将率领的 中路舰队(包括大和号在内的 5 艘战列舰、10 艘重巡洋舰等共 32 艘军舰) 和由西村祥治海军中将率领的南路舰队(包括 2 艘战列舰、3 艘重巡洋舰等 共 17 艘军舰)从西边进攻美军登陆舰队创造战机,另以志摩清英海军中将所 率的 3 艘巡洋舰和 4 艘驱逐舰组成第二游击部队,对登陆点进行反登陆,日 舰队得到吕宋岛上约 300 架陆基飞机支援。当时掩护登陆的美海军为哈尔西 海军上将率领的美国第三服队(包括 16 艘航空母舰、6 艘战列舰、6 艘重巡 洋舰等共 97 艘军舰,飞机近千架),金凯德海军中将率领的美国第七舰队(包 括 6 艘战列舰、4 艘重巡洋舰、18 艘护航航空母舰等共 84 艘军舰,飞机约 400 架)。10 月 23 日美潜般发现栗田舰队,用鱼雷击沉日 2 艘重巡洋舰。24 日栗田舰队进入锡布延(Sibuyan)海,双方展开海空战,日机炸沉美轻型航 空母舰 1 艘,美机击沉日武藏号战列舰,击伤大和号、长门号战列舰,栗田 舰队改变航向,哈尔西以为它已被击溃,即率第三舰队主力北上迎击小泽的 航空母舰舰队。然栗田率舰队折回,并顺利通过圣贝纳迪诺(SanBernardino) 海峡。24 日夜至 25 日凌晨,美第七舰队支援编队在奥尔登多夫海军中将率 领下,在苏里高(Surigao)海峡迎击岛中将、西村中将的南路舰队。美舰以 雷达指引,经激烈夜战,日南路舰队几全军覆没。25 日早上,栗田率中部舰 队驶至萨马(Shima)岛附近海域,直扑美第七舰队的护航航空母舰群,击沉 美舰 4 艘、击伤 3 艘。此时日军官次出动*神风特攻队,击沉美规 1 艘、击伤 2 艘。当栗田得知美军登陆舰队已大部撤离莱特湾,日南路舰队已被击败的 消息时,即率舰撤退,并自沉 3 艘伤重的巡洋舰。同日,哈尔西率美第三舰 队主力在恩加诺(Engano)角附近海域,以 527 架舰载机攻击小泽舰队,击 沉击毁日航空母规 4 艘、巡洋舰 1 艘,小泽率残部败逃,后第三舰队飞机又 协助第七舰队攻击撤退中的栗田舰队,击沉日巡洋舰 2 艘。此战美军以损失 航空母舰 1 艘、护航航空母舰 2 艘、驱逐舰 3 艘、飞机 100 架的代价,击沉 日航空母舰 4 艘、战列舰 3 艘、巡洋舰 10 艘,驱逐舰 11 艘,飞机 150 架。 日本联合舰队从此失去战斗力。
莱因哈德行动(OperatiouReinhard)纳粹德国没收遇害犹太人财产的 行动。1942 年 5 月 29 日,*党卫队保安处和*盖世太保头目*海德里希遇刺后 开始策划,并以其名字命名。在行动中,德国政府扣押和没收了所有遇难犹 太人的全部财产。
莱因哈德赌注(EinsatzReinhard)纳粹政府下达给波兰总督府灭绝营 总监*格洛博克尼克的指令代号。1942 年 6 月 4 日指令发出,要求为悼念党 工队和盖世太保头目*海德里希遇刺死亡而消灭全部波兰犹太人。纳粹遂将大 批波兰犹太人送进马伊达内克、贝尔赛克、索比包、特雷布林卡和奥斯威辛 等灭绝营内残酷屠杀。
莱茵空降战役美英盟军 1945 年 3 月 24 日在莱茵(Rhein)河右岸实 施的空降战役。代号*大学。*鲁尔战役的组成部分。目的为访同*盟国第二十 一集团军群夺取和扩大莱茵河右岸的登陆场。在地面部队开始强渡后第二 天,以英空降第六师(从英国 11 个机场起飞)和美空降第十七师(从法国 15 个机场起飞),在韦塞尔(Wesel)至雷斯(Rees)一线的莱茵河右岸 8 —15 公里战术纵深内实施。预先进行了两周航空火力准备。当天出动 1572 架飞机和 1326 架滑翔机运送,889 架战斗机支援,另 2153 架战斗机掩护, 从 10 时开始的两小时内空降 1.7 万人、614 辆轻装甲车和 286 门炮。当天下 午成功完成战术任务后与地面部队汇合。
莱茵之女式导弹(Rheintochter)德国地对空导弹。年起由莱茵金属博 尔西希公司研制,1944 年 5 月正式定型投产。使用固体或液体燃料,战斗部 携带 150 公斤高爆炸药,射程 8000 米以上,由雷达制导。1945 年 1 月 5 日 前共发射 82 枚,1 月 6 日起停产。
莱特岛登陆战役*菲律宾战役中美军实施的登陆战役。莱特(Leyte) 岛位扼菲律宾中部苏里高(Surigao)海峡的要冲,是进攻吕宋岛的跳板。1944 年 10 月中旬,西南太平洋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率美国第六集团军约 17.4 万 人从荷兰提亚(Hollandai)和马努斯(Manus)岛出发,由美国第七舰队约 700 艘舰船护送向莱特湾进发。10 月 17—18 日首先攻占莱特湾口的 3 个小 岛。20 日,在海空军掩护下,美第六集团军司令*克鲁格中将指挥 4 个师, 在岛东沿培克洛班(Taeloban)一线海滩登陆,日军出动飞机反击,收效甚 微。当日,麦克阿瑟偕菲律宾总统*奥斯梅纳登上美军攻占的滩头,通过流动 电台发表“我回来了”的演讲。日本大本营下令实施*捷号作战,调集尚存兵 力与美军决战。24—25 日,双方进行*莱特湾海战,日军惨败。登陆美军即 向内地推进,先后攻克达加米(Da—gani)、利蒙(Limon)等地。日军从吕 宋急调 3 个师团增援,组成所谓“山下防线”(以日将山下奉文得名)。同 年 12 月 7 日,美军再以 1 个师在岛西海岸登陆,日军腹背受敌。10 日美军 攻占奥莫克(Ormoc)。25 日日军瓦解。此役日军被歼 8 万余(一说 5 万余) 人,美军伤亡 1.5 万人。
莱城萨拉莫阿之战太平洋战争初期日军进攻新几内亚东部的战 役。日本大本营为确立西南太平洋拉包尔方向的稳固屏障,于 1942 年 2 月 2 日下达此作战命令。战役目标为攻占英属新几内亚东部要地,控制澳大利亚 本上北部海域。日军以南海支队和集四舰队为基干,计划首先攻占莱城(Lae) 和萨拉莫阿(Salamaus),然后相机进攻盟军主要基地莫尔兹比(Moresby)。 后因该地区海域出现美航空母舰编队,进攻日期推迟。3 月 5 日夜,日军从 拉包尔出发,于 7 日深夜对菜城和萨拉莫阿实施登陆。3 月 10 日,美军以列 克星敦号和约克城号航空母舰飞机(60 架)和岸基飞机(10 架),攻击日军 船队,击沉 4 艘、击伤 7 艘(占总数一半)。日军虽占领该两地,未敢立即 进攻莫尔兹比。
莱茵信使式火箭弹(Rheinbote)德国地对地弹道式火箭弹。1943 年由 莱茵金属博尔西希公司研制。采用四级火箭发动机,长 11.4 米,重 1715 吨, 在筒易发射架上发射,最大射程 220 公里,共制作 200 多枚。1945 年初曾用 于轰击安特卫普。
莱茵河中游左岸战役盟军 1945 年 2 月 23 日—3 月 10 日在莱茵 (Rhein)河中游以西地区实施的进攻战役。1945 年 1 月间,苏军在东线发 动总攻时,西线美英盟军趁机发动 3 个进攻战役,以突破”齐格菲防线、歼 灭莱茵河以西的德军。此战役为其中之一,由处于中央的*盟国第十二集团军 群,以 2 个美国集团军在 2 月 23 日开始实施(代号*伐木者)。左翼美第一 集团军 3 月 7 日攻占科隆,并进抵莱茵河岸,夺得在雷马根(Remagen)的鲁 登道夫大桥。继而以 5 个师渡河,至 3 月 9 日在河右岸建立了纵深 5 公里的 登陆场。右翼美第三集团军 3 月 2 日攻占特里尔(Trier),3 月 9—10 日进 抵莱茵河边与左翼会师。德国第五坦克集团军被歼。
莫克(JulesMoch,1893—?)法国抵抗运动活动家。1912 年毕业于巴 黎综合技术学校。社会党人。1918 年起长期为者员。1938 年任公共工程部长。 主张援助西班牙共和国,反对《慕尼黑协定》。大战爆发后任达尔朗的技术 顾问。1940 年春参加挪威战役。法国败降后,反对授全权予贝当,被维希政 府逮捕,后经达尔朗斡旋获释。旋在南方建立抵抗组织,成为社会党行动委 员会成员;并秘密前往伦敦,为自由法国海军试制新式武器。1943 年被选入 临时咨询议会。战后为国民议会议员。
莫盖(GuyMocquet,1924—1941)法国抵抗运动战士。大战爆发时为中 学生。其父普罗斯佩·莫盖(ProsPerMocequet)力法国共产党议员。法国 败降后,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投身抵抗运动,散发传单,组织游行示威。 1940 年 10 月被捕。1941 年 10 月 22 日,与其他 26 名共产党人同时被维希政 府杀害,年仅 17 岁。成为法国抵抗运动英雄主义的象征。
莫里森(HerbertStanleyMorrison,1888—1965)英国战时内阁成员 (1942—1945)。工党活动家。1905 年开始政治活动。1914 年任伦敦工党非 专职书记。1923—1924 年为下院议员,1929 年再度当选议员。曾任麦克唐纳 第二届内阁运输大臣。大战期间,历任丘吉尔联合内阁的供给大臣、内政大 臣、国内安全大臣。1942 年 11 月起为*英国战时内阁成员。1945 年工党在大 选中获胜后。历任枢密院长、副首相和下院领袖。1951 年 3 月出任外交大臣。 1959 年退休。有贵族封号。
莫拉斯(CharlesMaurras,1868—1952)法国作家。法兰西学院院士。 *法兰西行动的领导人。少时因疾病辍学,后沉洒于书海,为“浪漫派”诗社 的创始人,德雷福斯事件后,成为保王主义者。1899 年发起组织法兰西行动, 并于 1908 年发行《法兰西行动报》,鼓吹反犹,宣扬种族主义,反对共和国 和议会制度,主张恢复君主制,实行法西斯统治,成为法西斯主义理论家。 1941 年 11 月,被维希政府提名为全国顾问委员会委员。1944 年 9 月,法国 解放后被捕。次年被判终生监禁。1952 年病死。著有《哲学家之路》、《野 蛮与诗歌》和《内部平衡》等。
莫斯利(OswaldErnaldMosley,1896—1980)英国法西斯头目。1914 年曾就读于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到过前线。1918 年起在下议院工作,相继为保守党党员、无党派人士和工党党员。1929—1930 年在工党政府中任职。1932 年创立英国法西斯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世界大战 爆发后被英国政府拘禁。1943 年因病获释。战后又发起同盟运动,主张按激 进主义的标准统一欧洲。著有自传《我的一生》。
莫德尔(WaltherModel,1891—1945)德国将领。1909 年开始服役。参 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继续在国防军任职。1938 年晋升少将。1939—1940 年历任第四军参谋长和第十六集团军参谋长,先后参加入侵波兰和法国。1941 年指挥第三坦克师闪击苏联,10 月升任第四十一坦克军军长。翌年升任第九 集团军司令。忠于希特勒,以残忍著称。1944 年获元帅衔,先后出任东线的 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司令和中央集团莫德尔军群司令,以 焦上作战抵抗苏军的战略进攻。同年 8 月调往西线,任 B 集团军群司令,组 织对盟军的防御。1945 年 4 月,在*鲁尔战役溃败后自杀。
莫拉维亚(AlbertoMoravia,1907—)意大利作家。早年从事创作,1929 年出版《冷漠的人们》一书,揭露和抨击了法西斯统治的意大利社会,屡遭 迫害。大战期间,在 1941 年出版《假面舞会》小说,以隐晦手法,通过对一 个虚构的南美国家独裁者的尖锐讽刺,强烈抨击墨索里尼。1944 年又完成短 篇小说集《瘟疫集》,深刻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畸形现象。为躲避法西斯政 权的追捕,曾长期在山区流浪。战后继续从事文学创作。还著有《罗马故事》、 《罗马故事新编》等小说。
莫罗佐夫(АдександрАдександровичМоро зов,1904—1979)苏联坦克设计师。1930 年机器制造技术学校毕业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