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加入国家法西斯党。后为法学教授和比萨大学校长。1934 年为议员。参加过 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志愿参加侵略希腊的战争。 1942 年任法西斯党总监。1943 年 2 月又出任国民教育大臣和法西斯大委员会 委员。同年 7 月 24 日,在法西斯大委员会会议上公开支持墨索里尼。后潜往 北方,任*萨罗共和国国民教育部长。后病死。
比塞隆(JeanBichelonne,1904—1914)法国合作主义分子。毕业于巴 黎综合技术学校。初从事数学研究。1939 年 9 月任军备部长办公室主任。法 国败降后,支持贝当,投靠纳粹德国。1942 年 4 月任工业生产国务秘书,11 月又转任交通国务秘书。1943 年 11 月出任劳动国务秘书,驱使大批劳工前 往德国服苦役。1944 年法国解放时,逃亡德国的西格马林根(Sigmaringen)。 同年 12 月暴卒,一说为盖世太保所杀。
比德尔①弗朗西斯·比德尔(FrancisBiddle,1886—1968)。美国 法 官 。 1911 年 哈 佛 大 学 毕 业 。 初 任 美 国 最 高 法 院 法 官 霍 姆 斯 (OliverWendeIIHolmes,1841—1935)的秘书。后为律师。1934—1935 年 任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主席。1940 年任联邦政府司法部副部长,次年任部长 (至 1945 年)。曾反对实行对美籍日本人的压制政策。1945—1946 年任纽 伦堡国际军事法庭美国法官。后任海牙常设仲裁法庭法官等职。著有《民主 思 想 与 战 争 》 等 。 ② 安 东 尼 · 约 瑟 夫 · 德 雷 克 塞 尔 · 比 德 尔 (AnthonyJosephDrexeIBiddle,Jr.,1896—1961)。美国外交官。早年从 军,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35 年入外交界,历仕驻挪威、波兰等国大使。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任驻法国*维希政府代办。后出任驻英国伦敦的欧洲七 国(包括波兰、比利时、挪威、荷兰、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希腊)流 亡政府大使,并负责与戴高乐及*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保持接触。1944 年 重返军界,任驻欧美军司令部和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部联络宫。战后曾任* 李奇微的政治顾问和驻西班牙大使等职。
比阿战役美军攻占西南太平洋比阿岛的战役。比阿岛(Biak)位于新 几内亚西部。日军第三十六师团下属比阿支队驻守。1944 年 5 月*沙米战役 开始后,美军于 27 日登陆该岛。日第二军于 6 月 2 日、8 日、10 日多次试图 增援,均未成。6 月 19 日美军发动总攻。7 月 1 日日守军几被全歼,美军占 领全岛。比留佐夫(СоргойСемёноиCчЪирюзоCв,1904 —1964)苏联将领。1922 年参军。1926 年加入联共(布)党。1937 年伏龙 芝军事学院毕业后,任步兵师参谋长、军区司令部作战部长。1939 年任步兵 师长。苏德战争开始时为少将,服役于西南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1942 年任布良斯克方面军第四十八集团军参谋长。翌年 4 月升任南方方面军(10 月起改称乌克兰第四方面军)参谋长。参与组织和实施顿巴斯、梅利托波尔 和克里米亚等战役。1944 年 5 月调任乌克兰第三方面军参谋长,晋升上将。 负责制定并参与实施*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继而参加实施解放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和贝尔格莱德等战役。同年 10 月,出仕第三十七集团军司令,并担 任保加利亚军队总军事顾问。战后初期曾任南部军队集群副总司令兼盟国对 保加利亚管制委员会副主席。1947 年起历任军区司令、国防部副部长、国土 防空军总司令、战略火箭军总司令、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总参谋长等职。1955 年获苏联元帅衔。死于空难。著有《火炮轰鸣的时候》、《严酷的年代(1941 —1945)》等回忆录。
比弗布鲁克(WilliamMazweIIAitken,Beaverbrook,1879—1964)英 国报业巨头。出生于加拿大,10 年移居英国,不久当选为保守党的下院议员。 1917 年获男爵称号。先后任劳合。乔治内阁的兰开斯特公爵郡大臣和新闻大 臣,二、三十年代以《每日快报》为主建立自己的报业王国,鼓吹帝国主义, 支持绥靖政策。1940 年 5 月,由丘吉尔延揽入阁任飞机生产大臣,8 月起成 为*英国战时内阁成员。在保障*不列颠之战中第一线作战飞机的供应比弗布 鲁克上颇有贡献。1941 年 6 月,改任军需大臣。1941 和 1942 年作为美国* 《租借法案》的英方协调人曾率团先后出使苏联和美国。1942 年 2 月内阁改 组,原拟任战时生产大臣,因同贝文和克里普斯分歧尖锐,退出内阁。1943 年 9 月至 1945 年任掌玺大臣。著有《政治家与战争》(2 卷)等。
比 里 · 帕 侬 荣 ( PrldiPhanomyong ,1900 — 1983 ) 又 名 銮 巴 立 (LuangPradlt),亦称乃比里(NaIPridi)。*自由泰运动领导人之一。朱 拉隆功大学毕业,曾留学法国。1928 年创立民党。1932 年参与发动六·二四 政变,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历任内政、外交、财政部部长。大战期间,反对 亲日政策,于 1941 年辞去财政部长职,转任摄政委员。1942 年初在国内秘 密组织自由泰运动,开展抗日运动。1944 年曾发动政变,推翻銮披汉政权。 战后于 1946 年任总理。
比哈奇会议*南斯拉夫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大会第一次会议。1942 年 11 月 26 日在比哈奇(Bihaě)召开。
会议有南斯拉夫各民族和各反法西斯组织的 54 名代表参加,选举产生大 会执行委员会作为中央政权机构,由伊凡,里巴尔任主席,下设内务、经济、 文化、宣传等部门,发表声明谴责伪政权、流亡政府和*切特尼克,公布南斯 拉夫人民解放运动的政纲。
比克瑙灭绝营纳粹德国灭绝营之一。1941 年根据*希姆莱的指令建 立,专门用于杀害苏联战俘。位于波兰奥斯威辛镇附近的比克瑙(Birkenau) 树林里。拥有两座旧屋改造的毒气室,一次可用*齐克隆B 毒杀 250 人,在 地坑里用浸饱石蜡的破布焚尸,战俘到达后挑选体弱者立即处死,体壮者先 从事苦役,至衰弱后处死。大战末期被苏军占领。
比睿号战列舰日本战列舰,原为横须贺海军工厂制造的 2.6 万吨级战 列巡洋舰,1915 年下水。1923 年曾根据华盛顿海军条约规定退役,编为教综 舰。三十年代重新服役,经吴港海军工厂两次改装。1940 年 1 月第二次改装 竣工。标准排水量 3.2 万吨,最高航速 30.5 节,装备 360 毫米火炮 8 门。1941 年 12 月作为支援部队参加袭击珍珠港的作战行动。1942 年 2 月参加攻击澳 大利亚的达尔文港。后掩护日军登陆爪哇岛。同年 4 月曾进入印度洋作战。6 月参加中途岛海战,8 月参加东所罗门群岛海战。10 月参加圣克鲁斯群岛海 战。同年 11 月 12 日(一说 13 日),在*瓜岛海战中沉没。
比尔哈凯姆之战*北非之战中自由法国部队与德、意军在利比亚沙漠 的交战。比尔哈凯姆(BirHacheim)位于利比亚东北部,距海岸约 70 余公 里。1942 年初*柯尼克率自由法国第一旅驻守此地。5 月 27 日起,该旅多次 击退进犯的德、意军,曾击毁意军坦克 40 余辆。后被德、意军以重兵于 6 月 7 日包围。6 月 10 日深夜该旅突围成功,虽蒙受近千人的伤亡,但掩护了 英军主力的撤退,并极大地鼓舞了法国人民的抗战意志。
比尔特莫尔纲领1942 年 5 月美国犹太复国主义者大会通过的纲领, 因在纽约市比尔特莫尔(Biltmore)旅馆起草得名。主要内容有:拒绝 1939 年英国关于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计划,主张成立一个包括整个巴勒斯坦在内 的犹太国和建立一支犹太军队;犹太移民不受限制,移民事务由犹太建国会 实行管理等。不久,经设在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犹太复国主义总理事会行动 委员会批准,成为犹太复国主义者的正式纲领。
比利时抵抗运动大战期间比利时人民反抗纳粹德国占领的斗争。1940 年 5 月 28 日国王*利奥波德三世宣布投降,比利时被德国占领,抵抗运动随 之兴起。比利时流亡政府建立皇家民族运动秘密军等地下组织。1941 年夏比 利时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比利时独立阵线在列日、布鲁塞尔 等地建立,逐步开展武装斗争。1943 年各地陆续建立爱国民警队,1944 年初 全国武装抵抗力量发展到 6 万多人。游击队不断出击,并与毗邻的法国北部 游击队建立广泛联系,共同打击德国占领军。1944 年 6 月盟军在诺曼底登陆 后,各抵抗运动组织积极配合,支援盟军作战。独立阵线和皇家民族运动的 武装力量和城市居民协同盟军作战,解放安特卫普等地,为盟军的胜利进击 创造了条件。1944 年 9 月 3 日,首都布鲁塞尔光复,全国遂即解放。
比利时独立阵线比利时反法西斯抵抗运动的统一战线组织。1941 年 夏由比利时共产党领导,在列日和布鲁塞尔建立。共产党、社会党、自由党、 天主教党、无党派人士、教会团体等均参加.初期活动主要为出版地下刊物, 号召人民进行抗德斗争;帮助犹太人和爱国志士躲避占领者的迫害。后发展 为组织武装游击队,袭击交通运输线,掩护战俘逃亡,1943 年底倡议建立游 击队后备军——爱国民警队。1944 年 6 月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建立解放委 员会,配合盟军光复全境,为比利时的解放作出很大贡献。
比利时流亡政府大战期间比利时在国外建立的政府。1940 年 5 月 28 日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三世宣布对德投降,为避难巴黎的皮埃罗政府所拒 绝。5 月 31 日流亡法国的比利时议员在利摩日举行会议,通过支持皮埃罗政 府的决议。1940 年 6 月 22 日法国败降,8 月 20 日皮埃罗政府解散。10 月皮 埃罗等人经西班牙到达伦敦,重新组成流亡政府。继续代表比利时与英国合 作反抗纳粹德国的侵略,并组织皇家民族运动秘密军等抵抗武装力量,在比 境内进行武装斗争。1944 年 9 月布鲁塞尔光复后迁回比利时,不久改组成新 政府。
比亚韦斯托克战役役苏德战争后期苏军发动的进攻战役,*白俄罗斯 战役的组成部分。1944 年 7 月 5—27 日,由*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实施。该 部苏军在追击明斯克溃敌时,强渡涅曼河、斯维斯洛奇(Свислочь) 河,粉碎了德军开进中的预备队,攻占比亚韦斯托克(Biatystok)等重镇, 解放了约 3 万平方公里土地,前出至比亚韦斯托克以西地区,逼近东普鲁士 边界,并开始解放波兰东北地区。
切希尔(LeonardCheshire,1917—)英国空军军官,皇家空军王牌飞 行员,1939 年 12 月首次升空作战。1944 年任第六一七中队队长。善于驾驶 “蚊”式强击机进行低空攻击,在摧毁德国火箭和火箭发射场中战功卓著, 获维多利亚十字章。1945 年任职东南亚司令部和华盛顿联合参谋委员会,曾 为长崎原子弹轰炸的英方观察员。
切鲁蒂(VittorioCerruti,1881—1961)意大利外交官。190 丛年进入 外交界。1919 年参加巴黎和会。1921 年起历任驻捷克斯洛伐克公使、驻中国 公使、驻苏大使和驻巴西大使。1932 年 10 月起任驻德大使,执行墨索里尼 的对外政策。希特勒在德国掌权后,他反对德国向多瑙河流域扩张和吞并奥 地利的企图,与德国政府发生冲突。1935 年夏,意大利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 战争前被召回国。不久调任驻法大使,1937 年被解职。翌年退休。
切特尼克(четник)南斯拉夫保皇反共武装。1941 年春德、意入 侵南斯拉夫后,由*米哈伊洛维奇在山区组建,原意为“志愿军”、“游击队”。 建队初期得到英国和*南斯拉夫流亡政府的支持,一度参加反对占领军的斗 争。后秘密勾结伪政权,投靠德、意侵略军,并大举进攻铁托领导的人民武 装,肆意屠杀无辜平民,沦为反动武装,影响渐微。1944 年英国停止对它的 任何支持后,逃入山区顽抗。1945 年春瓦解。
初列维钦科(ЯковTимофеевичЧеревиченк о,1894—1976)苏联将领。1914 年应征入沙俄军队,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8 年参加红军。翌年加入俄共(布)党。参加过国内战争。1924 和 1935 年先后毕业于列宁格勒高级骑兵学校和伏龙芝军事学院。历任骑兵第三十一 师师长、第三军军长和骑兵集团军级集群司令。194Q 年任敖德萨军区司令。 1941 年获上将衔。苏德战争前期,历任第九、第二十一、第五集团军司令, 南方、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和克里米亚、北高加索和西北方面军副司令等职, 曾在南方、西方和西北方向作战。1944 年 1 月起,先后归大本营和白俄罗斯 第一方面军军事委员会调遣。1945 年 4 月出任步兵第七军军长。1950 年退役。 著有《马内奇河畔的激战》。
切尔姆诺灭绝营纳粹德国灭绝营之一。1941 年建于波兰的切尔姆诺 (ChelmnO),同年 12 月启用。灭绝营长官为兰格(HerbertLange,1909— 1945)。专用于屠杀波兰境内的犹太人。被处决者关押在附近扎瓦迪克 (Zawadki)村的大磨坊内,用卡车逐批运来处死,然后送进焚尸炉。计约 有 34 万人在此遭残杀。
切尔尼亚霍夫斯基(иванданиловнчЧерняховс кий,1906—1945)苏联将领。1924 年参军。1928 年加入联共(布)党。 1928 和 1936 年先后毕业于基辅炮兵学校和红军机械化和摩托化学院。苏德 战争初期任坦克第二十八狮师长(上校衔),在西北方向进行顽强的防御战。 1942 年先后升任坦克第十八军军长和第六十集团军司令。曾参加沃罗涅日一 卡斯托尔诺耶、库尔斯克、第聂伯河、基辅(1943 年)、日托米尔别尔季 切夫、罗夫诺卢茨克、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搬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等战役。 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