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嬷嬷将甘露宫传来的消息说与沈念卿听,只见她七分惊讶,三分担心:“怎么会?以我爹现在的身份,前往边境的事儿可轮不到他。再说,太后她……”
“娘娘。”兰嬷嬷慌忙打断了沈念卿的话:“奴婢只听说沈大人与皇上密探了近两个时辰,出来沈大人便去点将了。”
沈念卿秀眉轻皱,她很了解自己的父亲。手中的军权是他们沈家的保障,不到万不得已,如何会动?其中定有内情!
目光敏而锐,沈念卿唇角紧抿:“本宫要出宫。”
……
沈耀即将前往边关,皇后沈念卿亲自去向太后请旨,但求归家一叙。齐太后顾念他们父女情深,当下应允。于是,在沈耀动身前一日大早,沈念卿便乘了凤辇出宫了。
皇后归家,自当是一路锦绣铺陈。
向来出宫行事低调的沈念卿,这次却是大张旗鼓。街道两旁站满了前来看热闹的百姓,城中书肆门前,苏知寒远远瞥了一眼便折身返回店内,拿起靠近门边书架上的书翻阅起来。
“啧啧,皇后娘娘可真美啊。”书肆外传来一声低低的称赞。
“那可不,不美的能入宫去?我可听说那宫里的娘娘们,各个都长得跟仙女儿似的。”
“听说有个廉嫔娘娘挺受宠的,不知和皇后娘娘比起来,谁更好看……”
苏知寒翻着书页的手指一顿,眸光不禁从字迹上晃开。
“我远亲一个表哥在宫里当差,我听说啊,皇后娘娘和廉嫔娘娘都有了身孕了……”
“那又怎样?你没瞧见这沈家的军功卓绝么?平常人家妻妾里头还比个背景,更勿论宫里了。”
“你们啊,真是嘴上不把门儿,宫里的娘娘们也是你们能说的?”一声长者的训斥传来,这些低低的碎语也就随着震天的锣鼓声消逝了……
……
而这头,坐在凤辇上的沈念卿头戴凤冠,端正地坐着。目光不时在两侧瞥过,那些惊叹与向往让她心生愉悦。
呵,她不仅要让这大郢的百姓看看皇后的模样,更要让他们瞧瞧,她沈念卿是一国之母,她的爹爹沈耀是要为国效忠的臣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心,是她现下最想要的东西。有了它,后位也好,太子之位也罢,定然牢不可破。
沈耀在府门前迎了沈念卿入内,待到行过礼,沈念卿便让紫月带着下人们离得远远的。
“爹,你告诉我,为何要亲自去玉门关去?那边在打战啊……”外头的脚步声渐渐低了,沈念卿上前一步道。
沈耀安抚地拍了拍她的手背,贴近她的耳侧道:“这一去,可保我外孙的太子之位。”
虽只是粗粗一句,却已足够让沈念卿转明了心思。
“那上官璃?”
沈耀眸光凝于一处:“或女或死。”
沈念卿心中一直担忧的事情有了着落,当下会心笑了笑。直到瞧见了放在案几上的佩剑,她才敛起笑意:“只是爹……你为了女儿前往边境,让女儿如何心安?不若,遣了心腹出征……”
“不可。”沈耀当下拦住了她的话:“皇上此次让我去边境,无非是想趁机削弱我沈家的势力,我非去不可。”
沈念卿扯住沈耀的衣袖:“皇上他……”
“功高盖主啊。”沈耀面色有些难看,下颚的胡须轻动:“不过你放心,爹会安排好一切。皇上想要我沈家弱下去,哼,不可能。”
第九十六章 知寒入局
“爹爹的打算是……”沈念卿虽是身在皇家,心里却明白,若没了沈耀的光耀,自己必然坐不稳后位,是以对沈耀的安危她是极在乎的。
沈耀轻轻扬起头:“你说,若是为父让局面僵持下来,皇上会不会将西境驻军调来。届时,我自会想法子让西境驻军前去杀敌,功劳我占着,损失我却不会认下。”
“可是……皇上若没有调派西境驻军呢?那爹爹岂不是危险?”
“不会。”沈耀很了解梁元邵的心思,比起内忧,他更不愿意看见外患:“皇上心系百姓,这场战不会打得太久……”说罢,他唇边凝起一道深不可测的笑意。
皇上,你想对付我,也不掂量掂量自己手中的份量。
收回神思,沈耀对沈念卿嘱咐道:“皇上极为重视本次的科考,对三甲更是看重。”
“爹爹说的可是那苏知寒?皇上曾与女儿提到一次,话语里是大加赞赏的。”
沈耀点了点头,狠心欲盛:“为父为了朝堂安稳,一直咬着未让吏部松口。这一走,皇上怕是要安排他了……所以,这些人要么为我们所用,要么,只能是死!”
沈念卿瞳仁猛地缩了缩:“您这是要?”
“为父早先从旁支下过继了一个女儿,这些年也是暗里训导。谁也不知……待为父离开京城,还望娘娘寻个由头接她入宫。若皇上要大用苏知寒,不妨想法子让苏知寒变成沈家的人。他如果驳了娘娘的面子,大可以治他一个不敬之罪。”沈耀的计划周全,是打定了主意要将梁元邵看中的新贵攥在手里。
沈念卿乍闻沈耀过继一事,面上便露出不喜,但终归是大局为重:“爹,你放心吧,此事我会尽力去办。”
又说了一会子,沈耀方离开了清宁宫。
……
而被沈家父女盯上的苏知寒此时心如乱麻。
他科考,是为了能配得上上官璃的官家女身份,只是天不遂人愿,等到他一朝功成,她却已经是他人妇。如若她幸福,苏知寒亦不会烦忧。宫门深深,自古有几个宠妃能荣华一生?
在书肆门前听完了那些碎语,苏知寒便去寻人打听了一阵。上官璃,廉嫔,与皇后一同有孕,这处境是何等危急?更勿论,她乃是庶出,在家中并不得宠,无人惦记她帮衬一二。
苏知寒手中的书册,颓然一笑。
眼前好似又回到了甘露宫的密谈——
“苏知寒,朕欣赏你的才学,你可愿成为朕的臂膀,助朕稳住江山社稷?”梁元邵目光尖锐,不予他任何退步的余地。
苏知寒跪拜在地:“草民愿意竭力辅佐皇上,效忠大郢。”
“不,朕要的不是你效忠大郢,而是效忠朕,只是朕!”梁元邵居高临下,垂眼看着苏知寒。
苏知寒抬头看向上位,心头拂过一阵沉意:“皇上……”
“你只能效忠朕一人,朝中盘根错节的关系你不必参与,所做所言,只能是出于朕的纯臣。你可办得到?”
苏知寒并未直接答话,而是静默了一瞬。皇上亦没有逼他说出答案,而是允他思量一日,要是应下,便入宫;要是不应,就永远离开京城。
……
肩上隐隐一重,苏知寒暗里苦笑。自己为了上官姑娘而来,却无心插柳得了状元之名。依着本心,他是宁可离开京城也不远陷入权利暗涌中的。只是……原本尚有犹豫的心,在知晓上官璃的处境后,他却不禁偏了心。上官姑娘,不……廉嫔娘娘。
我若得势,为天子近臣,是否对你有所助益,是否,能让你平安一生。
……
直到次日的天空透出微光,苏知寒才梳洗一番,前往皇宫门前候旨。
梁元邵命魏林相迎,将他带入御书房。等到下了早朝,方去见了他。
“草民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梁元邵轻笑了一声,上前扶起苏知寒:“今日你来,就是做好了决定。往后可不要再自称‘草民’了,而该说‘微臣’。”
苏知寒躬腰又是一叩首:“是,微臣参见皇上。”
“好。”梁元邵面露喜色,拉着苏知寒在一旁的矮几上坐下,他亲手斟了两杯茶,低声道:“苏爱卿,可愿与朕手谈一局?”
“臣,遵旨。”
“好,不过朕有言在先,此局不可藏私,否则便是欺君之罪。”
苏知寒拱手一欠身:“是。”
纵横交错的棋盘布开,黑白两子渐渐形成厮杀之势。梁元邵手执黑子,落在白子右下出,将原本的虎口之势生生止住,更是绞杀了一粒白子。他手指轻轻按在棋子上,低声问道:“爱卿看看这颗子,得失如何?”
苏知寒稍思了一瞬:“此黑子破局而出,其得,乃是白子相助,只是,这颗子却失了自由,为黑子所束……”
“好一个为黑子所束。”铿锵之声中夹杂着浅浅的杀气,苏知寒当下一凛,莫非,这一局并不是闲局,而是天下……换了心思再瞧这棋局,苏知寒不敢大意,耳侧好似又响起了梁元邵那一句话——“你只能效忠朕一人,朝中盘根错节的关系你不必参与,所做所言,只能是出于朕的纯臣。你可办得到?”
不参与朝中的盘根错节,原来是这个意思……这一颗棋子暗暗点透了苏知寒,朝中的关系他亦是能看透几分的。皇上登位并不久,萧丞相也好,沈大人也罢,都是压制皇上的阻力。想要下手清除他们,皇上需要力量,而这个力量,定要在当今的朝堂之外。
苏知寒一派恭顺之态,斟酌着道:“皇上乃天子,这黑子也终能够破了白子之困,成就大局。”
“你果然懂这一局。”梁元邵欣然于色,随即挥袖扫乱棋面,道:“朕望你能为白子,助朕破局,成就黑子之赢。”
“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皇上所托。”
苏知寒目光清亮,温润之中透出些许耀眼的光华。他明白,这一语出,就再也没有回头之路。
第九十七章 再见上官璃
砸鸡蛋吧,昨天去烧烤,然后吹了江风,胃疼到死。然后,请大家踊跃投票,我急着确定后面的情感走向……三扣……
……
梁元邵与苏知寒谈过半响,心中的赞赏更重。瞧着外头天色大好,他便邀了苏知寒到御花园一游。
谁想,这二人刚落座,不远处的宫道上便出现了上官璃的身影。苏知寒眼角瞥过,当即心上一紧。而梁元邵则是不着痕迹的看了看身侧,见苏知寒面色有几分僵硬,他方勾了勾眼尾。一旁的魏林会意,忙缓着步子朝上官璃走去。
“廉嫔娘娘请留步……”
魏林赶上上官璃,口中轻唤道。
而这厢,上官璃顿住了步子,浅笑道:“魏公公,皇上让我前来赏花,现下看来倒是没有空闲了。还请公公替我告罪一二……”
“瞧廉嫔娘娘这说的,皇上可一直惦记着您呢,这不,一见了您,皇上就让奴才来请娘娘过去。”魏林说着,躬身便指出一条路来。
上官璃再次看向远处,那与皇上对坐的人——是苏知寒?奇怪了,皇上叫她来赏花,怎么还叫来了苏知寒?眉梢不经意挑了挑,上官璃低声道:“公公,这……有外人在,我过去怕是于理不合吧。”
“娘娘莫要多心,皇上不在那儿吗?”魏林笑答道。
将眸光抛向不远处,上官璃抿了抿唇。
这是意外吗?不,如果是巧然,魏公公也不会专程来请了。那皇上究竟是什么意思?
想起前些时日梁元邵的冷落,她不免有些讪讪然。
莫不是想试探她与苏知寒?上官璃思绪转了一转,不明深意地跟着魏林到了花下的白玉几前。
“嫔妾参见皇上,皇上万安。”盈盈一福,淡雅的鹅黄衣衫上绣着双色枝蔓,枝蔓缠绕着,如一道绮丽的丝绸,勾勒出上官璃丰润的身子。微微拱起的小腹透着几分难言的温婉,一霎间,晃花了苏知寒的眼。
苏知寒只看了一瞬,便慌忙低下头来。他很想好好再看一眼,只是身份之别,内外之别早已经在他们中间划下一道鸿沟。暗里换了几次气息,他才站起身双手交、合拜道:“微臣见过廉嫔娘娘,娘娘金安。”
粗粗打量了苏知寒一眼,见他自称“微臣”,心里也算有数了:“苏大人不必如此,论起过往相助,这礼可使不得。”
梁元邵虽然揭过了之前那一桩,但心里怕是生疑了的。既然如此,再故作生疏怕是适得其反。
上官璃的坦然让苏知寒一愣,他面上笑意一僵,随即摇头道:“微臣不敢。”
“好了,都坐下吧。朕早先听璃儿说与你相识,再就想让你们聚聚了。”
苏知寒闻言心头大惊,皇上这话可不能随意应下:“微臣与廉嫔娘娘不敢言及相识,又哪里来的聚聚一说。”
无疑,这话让梁元邵颇为安心。
苏知寒叹了一叹,伴君如伴虎,他纵然能得皇上所用,又哪里敢冒犯丝毫。
只是他不知,今日这一见,正是梁元邵的试探……
自那日在贡院门前,听见那一声“上官姑娘”,梁元邵就知道,苏知寒对上官璃有不一样的情愫。而据暗卫所探,苏知寒愿意入宫为他做事,其中多少有几分上官璃的原因。
今日,不过是再次验证一次罢了。
苏知寒乃是性情中人,动了心,无论后果与否都会心怀眷恋。只要上官璃在,他便会全心全意对付沈家和萧家。
唇边噙着一抹笑,梁元邵慢慢暖下了眼色。
……
上官璃毕竟是有孕在身,只呆了小半个时辰便离开了。
梁元邵望着上官璃走远的背影,微叹一声:“其实寻廉嫔过来见见你,是因朕有一事相托,爱卿莫要推辞。”
苏知寒不过是一个状元,连正式的官品都不曾定下,哪里敢受皇上的托付?他站起身,深深弯下腰去:“微臣乃是天子之臣,但凭皇上吩咐。”
“廉嫔入宫时间不长,又极为得宠,是以不少人在后头使手段。朕能相护,却不得周全。上官家根基太弱,若将来后宫有争,廉嫔定然吃亏。朕只希望爱卿有朝一日,能周旋一二……”梁元邵的话里不知有几分真意,又有几分是披上了“圣意”的枷锁。苏知寒有心却无名,他就干脆帮他一把……
的确,苏知寒不知为何梁元邵会突然将话引到上官璃身上,但他所言正是自己所想,是以他没有半分犹豫:“若微臣有此能,定不负皇上所托,护廉嫔娘娘周全。”
这个保证在旁人看来,不过是遵循一道旨意。但梁元邵明白,有了这句话,苏知寒永远不会成为沈家和萧家的人!鼻翼因着笑意微微翕动,他在桌上倒扣上两个茶瓯,一个直指北方,乃是兵家之气。一个至于正中,氤氲着温文之息。
“知寒,现在的困局要破,只能一一图之。你会选哪一个当先除去?”
苏知寒自然明白这两个茶瓯所指的是什么。他沉吟半响,修长的手指覆上了正北的茶瓯:“微臣以为,趁乱而取之,乃是上策。至于旁的势力,倒可先借用一二。毕竟,贪心乃是人之本性,两个茶瓯皆有特色,物以稀为贵。想必这个……会乐意当皇上手中的剑。”
点了点正中的茶瓯,苏知寒低声道来。
“好。”梁元邵抬手在苏知寒肩胛上拍了拍:“果然是朕看中的人。既然你有心,那这事朕就交给你去办。你乃是金科状元,这两个茶瓯想必都想拉拢你。你不妨拒其一而投其一,成为朕的一步暗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