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膀下的阴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翅膀下的阴影-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是回到正题上来。分组训练后,两个小组之间的战争也由此拉开了。第一个星期主要还是以军事体能训练为主,日常性科目有五千米(女生为三千米)、俯卧撑、深蹲起立、器械(单双杠),以及难度大点的四百米越障碍跑、全武装或轻装越野等等,花样一大堆。

对两个组来说,训练科目、训练进度在要求上都是一致的,差别就在于完成得快还是慢,快的得等着慢的,不能太超前,不然周末考核测评时就没有统一标准了。

纵观两个小组几天来的表现,应该说是各有千秋,优劣难辨。

A组胜在清一色的猛男,在跟B组搞项目竞赛的时候,一个个都是嗷嗷叫,斗志十足,有着强烈的展示欲望,时不时来个超水平发挥的人比较多。

像器械训练时,有的人平时单双杠最多也就是第二练习的样子,像卷身向上、摆动臂曲伸之类。可一旦有B组在场旁观,常常能一晃一晃将动作完成到第四甚至第五练习,玩个踩杠或倒立,他们在单双杠上飞旋盘桓的潇洒姿势自然引起了全体队员尤其是女生的一阵惊叹。

他们的缺点也比较明显,总是有个别同志身在曹营心在汉,旁边有女生看着的时候就格外卖力,女生离得稍远些中气外泄,声调马上降了八度,队伍的整体凝聚力尚嫌不足。

金教官在讲评时专门指出了这一严重缺陷,说个别同志喜欢在女生面前骚首弄姿造型摆酷,完全丧失了一个男军人所应有的心理定力,直接破坏了猛男队伍的整体形象,必须要在下一阶段花大力气予以整改的。

应该说,这跟教官的执教方式无关,不是教官魅力不够,而是对方的诱惑实在太强大。在大学时,怀春的少女们总喜欢相约去看男生的篮球、足球比赛,当啦啦队志愿者,常常对那么几个长相粗犷动作潇洒的男生五迷三道,不管进球不进球都会声嘶力竭地喊“加油”,不惜牺牲自己的淑女形象来博取“运动男”的一个微笑。

同样的道理,运动着的女生是美丽的,尤其是身材修长型的就更不得了,红扑扑的脸颊、梅花鹿似的小腿、带着兰香味的呼吸、健美的奔跑与躲闪……

唉呀呀,想到这些头有点发晕,不描述了,大家肯定都见过的,很多男生就是被这些个景象迷得一愣一愣的无法自拔的啦。

B组恰好就赢在人气旺、气氛好,排面整齐。如上所述,因为里面有六个运动型的年轻女孩在吸引眼球,“一二三四”的行进呼号或者“嗨-哈”的擒敌拳训练中,一揉进她们清脆婉转而有力的声音,就会显得格外的悦耳动听。

男女混合交响乐让同组的男孩子们浑身充满了力量,怜惜之情也由然而生,节奏自然就压下来了,因而各项科目训练总是能整齐划一。十六个人同进共退,互帮互助,气氛和谐,实效性和观赏性绝对超强。

不过,他们的不足之处就与教官有关了,主要来自于心理上。

第五十五章——惩罚与考核

第五十五章 惩罚与考核

现在说说B组的不足之处。跟A组不同的是,B组的不足主要来自于男同胞们所承受的巨大的心理压力。

这个不足与教官有关。陈教官的脾性现在大家都知道了,那“三忌”是肯定不能违犯的,不然他有的是招对付你。可偏偏就有两个人在第二天训练时就犯忌儿了,并因此而不得不接受惩戒。

因为还只是训练初期,那就只动用一个小小的“酷刑”吧。选择一个水泥地(这好找,跑道旁边就有篮球场,都是水泥地),两个班集合站好队,让有女生的四班站在前面,全体蹲下。受罚的人在全组队员面前表演前倒,就是双脚并拢收腹抬头身体蹦成直线自然往前倒的那种,倒一个不算,站起来还得接着倒,来十个。

前倒讲究双手拍地的姿势和力度,着地瞬间头要抬好,稍不注意会磕着下巴,手没拍好也容易伤着小臂。为有效保护训练者免受不必要的伤害,一般这种训练是放在草坪或沙地上开展的。

但由于这次前倒属于惩戒范畴而并非正常训练,不好意思,陈教官就要将场地安排在水泥地上了,而且让女生都在面前蹲着,认真观赏你落地的姿势。这个压力不是一般的大,而是非常大,考验的主要是心理素质。

因为前倒的动作要领是大家都熟知的,也是以前每个当兵的必须要掌握的防护性技能。但平时练的时候基本上不会选择水泥地,而且旁边也没女士围观呀。

你想想,十个前倒下去,要万一哪次没控制好要领,下巴或者手肘给磕一下,身体受点小伤倒没什么要紧,太伤自尊了不是?以后在队里还怎么混呀?

不管怎么样,倒还是要倒的。第一个登场的是个中尉,小伙子军事素质挺好,啪嗒啪嗒十个前倒完成得干净利索,末了还面带微笑拍拍双手峭然而立,引来一阵热烈的掌声。

第二个隆重上台的是个身体有些发富的上尉,一双小眯眯眼盯着前方的水泥地看了半天,嘴巴轻微嚅动,估计是在暗诵动作要领吧。陈教官两次下达“倒”的口令,他才啪嗒倒了下去,完成得不错,再来一个。

到第五个时,可能是手给拍疼了,他的手有些颤,往前倒的时候,屁股便不自觉地高高翘起,落到地上了身体还曲着,手肘却重重地磕在了地上。

经历过的人知道,这练前倒呀有个特点,就是你胆子越大,只管照着要领大胆往前倒,就越是轻松,一般不会受伤。而越害怕越是心理有障碍,动作一变形,就越容易在倒地时磕伤。

这胖上尉在机关工作时间长,很久没练了,面对水泥地心有些发虚,后面的五个前倒便愈发变形得厉害,下巴被磕了一次,手肘是次次都磕出响来。隔着迷彩服咱也看不见,后来据同宿舍的人说是双手小臂都肿得跟馒头似的。

经过这次惩戒活动,训练风气大为好转,但隔三岔五的总有一两个人受罚。前倒没再搞,因为毕竟太容易受伤,影响训练效果。惩罚项目改为双脚搭在高处做俯卧撑、引体向上(没三十个别下来,引不上体就在单杠上吊个五分钟十分钟的)等内容,相同一点是全组人员必须旁观,惩戒结束了再集体继续下个科目。弄得B组男队员紧张得很,精神高度集中,生怕再出什么差池。

A组队员中比较常规的惩戒只是罚加跑五千米或俯卧撑之类,强度虽然也大,但终归没有女生在旁边盯着你看,心理上没有太大的压力。对B组男同胞的同情之心便由此而来。

训练第六天的下午,教导大队孙大队长、训练处郑处长陪着总队邓参谋长等一干人来到训练场,现场观看培训队的第一次考核测评。

一个星期看一次成果,成绩按百分点计入最后的综合测评,这是总队原先就定下的规矩,大伙儿都知道。因此,每一次考核你都得认真地对待,如果出现拉分科目,后面的训练要补起来就被动了。

由于第一个星期的训练科目都是军事体能,考核起来都有具体的硬指标,而且像一百米、五千米(女生三千米)、俯卧撑等都可以集体进行,只有个别像器械、障碍跑等受场地限制需要单兵操作。

所以,整个考核下来速度非常快,不到两个小时就顺利结束了。几位领导看得兴致盎然,意犹未尽。

邓参谋长在考核结束时作了重要讲话,他给予培训队的评价是“三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参训队员的精神状态这么高昂,说明大家都很珍惜这次培训机会,积极性高;二是从考核成绩看,没想到训练效果这么好,各个科目的人员优秀率都在百分之八十以上,说明教官用心去教了,队员们也认真地学了;三是没想到全体队员的整体水平发展得这么平衡,不同名次之间大多只有零点几分的差距,说明大家的身体和心理素质都不错,总队没挑错人,要的就是全面发展、共同进步。

这次考核,夏晨得了第五名,主要是五千米上拉的分。任晓雯全队排名第十九位,女生中排名第一,已经是很不错的成绩了。可成绩宣布后,两个人都感觉成绩不够理想,有些郁郁寡欢。

考核过后安排原地休息一天,大家基本上都待在宿舍里,洗洗衣服,聊聊天,看看电视,好动点的就跑出去打打篮球,难得的清闲。

可也有憋屈的地方,比如规定参训人员三个月时间都不能跨出营门半步,不能用手机,不能喝酒抽烟,不能上网,等等,反正条条框框挺多。

受训的都是干部,自新兵连后好多年了就再也没有受过如此多的限制,你说能不憋闷吗?

夏晨抽空跑到教导大队内部开设的一个小商店,用ic卡打了个电话回支队,得知手头的几个案件仍然没有新的进展,他心里隐隐的涌出一丝宽慰。

作为一个侦查队长,谁不希望案件是在自己的手里给侦破的呀?

此后各阶段的训练科目逐渐复杂,体能训练虽然还是每天都有,但已经退出主位。更多的是小组战术配合、路上捕歼设卡拦截、高楼攀登(教导大队建的模拟居民楼)、射击、擒拿格斗等科目,并且不断升级。训练从单一慢慢转向合成,从单兵对抗转向协同作战,实战仿真演练越来越多。其中很多内容是参训队员们听说过、见过,却没有真正体验过的,因而训练起来都非常的认真,感觉每天都在进步中。

文化课的开设是从第二个月开始的。根据安排,第二个月的文化课以边防管理、边防检查、海上执勤执法等基本知识为主,第三个月则是执勤执法、侦查专业技能、专题讲座类交叉进行。每天上午文化课,下午训练科目,风雨无阻。

听金教官讲,总队本来还想安排他们学习车辆驾驶特种技术的,但因为培训时间实在太短,内容又已经十分丰富,驾驶科目只好被删除了,队员们都深以为憾。

基本知识学习还是比较轻松的,很多内容以前刚入伍时就学过,这次等于再进修一次。不过现在将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一结合,听起来倒别是一番风味,理解能力大有提高。

当然也有个别上课时偷偷打瞌睡、看杂志的,被上课教员逮到了难免训上一通,罚个站也就完事。

理论科目也搞考核,教完一门考一门,成绩同样按百分比列入最后评比。不过考前教员一般都会将大致的重点列出来,大家拼命背下就行了,记忆力好的便占了上锋,一门课按百分比拉个零点几分也挺要命。

所以临到文化考试时,很多人都会走到楼道上去就着昏黄的路灯大搞夜战。谁知教导大队为了建设节约型警营,各楼道安装的路灯都是触摸式的,亮上两三分钟便会自动熄灭,偏偏触摸开关并不是设在路灯底下,中间还隔着几步距离。

可怜见这些孩子凑着灯光背上几页书就要嘴里念念有词地跑去摸一下开关。加班一两个小时正常吧,你想想他们得跑来跑去地摸多少下开关呀?

第五十六章——迷雾重重

第五十六章 迷雾重重

夏晨任晓雯他们在这里训得辛苦,同在海城的于飞也没闲着。本来他的奋斗目标很明确,找证据→挖团伙→胜利完成任务,然后带着赫赫战功带着荣誉顺利回到组织的怀抱,重新被确认为一名光荣的边防警官。

可现在旁枝迭出,云迷雾罩,感觉无从下手了。

来,你给分析分析,任务完成最关键的是要拿到证据。没错,可证据在哪?它的存在方式是什么?长什么样儿?不知道。

再问你一个问题,一号人物洪哥是谁?什么品种什么形状?不知道。

他们的海外联系渠道是如何搭建的?到底有多少人通过什么方式参与了整个内部运作?还是不知道。

这些东东不知道也就算了,韬光隐晦静待机会,相信总有一天会露出原形的。可问题是,突然之间,周雄将尹秀贞同志的终身大事摆上了议事日程,于飞该如何处理?

明知不可为,一时竟无法不为!拖?躲?不可能,公司还得天天去,还得跟着周雄混,还得逮机会找破绽,不然,这任务要到哪年哪月才算完?

除非你就此打道回府两手空空地跑回支队去,告诉肖震说自己因为男女关系问题实在没法处理,我不干了,换别人去吧。没事找抽呀你,没毛病吧?

从周雄家里回到自己那个小窝的当天晚上,于飞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去地睡不着。都凌晨快一点了,眼睛早困得睁不开了,大脑却仍是不肯休息,始终处于高速运转状态,天马行空胡思乱想。

他索性爬了起来,打开新买的笔记本电脑登录qq,却没见着要找的人。他保留界面,放大点音量,这样如果有好友登录便会传出咳嗽声来。这个qq号他申请还不到一年,里面只添加了一个好友,一个非常重要的人。

随意浏览了一下新闻,却没有什么感兴趣的玩意儿,他有点心神不宁,干脆搬了张躺椅坐到阳台上去吹冷风。

已经进入深秋了,天气变得很凉。他穿着睡衣硬着头皮坐了不到十分钟,终究抵挡不住咧咧的冷风,返身又抱了床毛毯出来,将身体捂严实了才又坐回到椅子上去。

这个房子所处的楼层并不高,第七层,从阳台上往外望去,鳞次栉比的高楼隐隐绰绰,街道上仍有不少的车辆行人在奔走,车灯路灯高射灯霓虹灯各种颜色的灯交织成一片,多么安宁祥和的画面呀!

可谁知道就在这画面的背后,有多少罪恶正在发生,又有多少人为了维护画面的完整与稳定而付出了极其艰辛的努力!

于飞的思绪随冷风游走,难得一次的不眠。他自认为自己应该是一个意志力坚定、心理素质比较过硬的人,虽说尚难完全做到山崩于前而不惊,但有一点可以保证,他以前是从来不会为了什么事而睡不着的。

这次真的是个例外,可能是喝了点红酒的缘故,也可能是周雄的那番话在起作用。那么多的内容,总得有个消化阶段吧。

他有时候会突然怀疑自己这次行动的意义,身份、恋情、家庭,正常人的生存生活,仿佛一夜之间,这一切都被蒙上了一层面具,变得模糊而隐晦,一时竟无法光明正大地去公开,去正视。

不但如此,他根本就是身不由己,不得不刻意选择去回避的。到底有多大的必要让他做出如此大的牺牲?

在最终的化验报告出来之前,没有谁能给他准确的答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