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软玉温香在怀,享受着她的悉心服侍,在外头焦躁了一日的感觉渐渐淡去。低头看着黛玉水汽蒸腾下微红的脸颊,睫毛微微颤动着,从上方看去犹如两扇羽翼,在她白净的面颊上投下了青色的影子。忍不住心里一热,手臂紧了一紧,暗哑着嗓子道:“夜了,玉儿,睡罢!”
一夜交颈缠绵。次日早上,黛玉醒来时候胤禛已经走了。床上挂着的银红色纱帐透进来外头淡淡的青光,枕边已经凉了下来,显是胤禛走了不短的时候了。
唤了人进来,黛玉起身来洗漱了。一时有丫头摆了早膳上来,黛玉看时,不过是几样清淡的吃食。这一夜下来倒是饿了,夹了两个水晶烧卖吃了,又喝了半盏清粥才放下了筷子。
子衿一旁递过了漱口水,笑道:“今日福晋用的倒是多了些。阿弥陀佛,若是每日都能这么着,奴婢就有福了。”
前些天雪雁终于在黛玉的追问下吐了口,等秋凉了就嫁人。黛玉便叫她看着再挑了两个灵透的丫头慢慢调教着。因此上,多是子衿在身边儿贴身服侍着。好在子衿是跟着过来的陪嫁丫头,父母都在林府,对黛玉自然是忠心的。
正要去瞧瞧弘历弘昼两个,忽然外头一个小丫头进来回道:“回福晋的话,方才荣府里头来人递帖子,说是他们府里老太太不好了,想见见福晋。”
第 103 章
第 103 章
第103章
作者有话要说:话说,昨天夜里晋江小抽了一回,不管怎么更新都是一串儿403加字母。真真是愁人啊。顺便说一句,前段时间各种混乱,还有没有我没送到分的?看在我今天还算勤奋的份儿上,大家留个言好伐?
“福晋,到了荣府了。”
雪雁扒着车帘子的缝隙,扭头对黛玉回道。
黛玉点点头,轻叹了口气。当初她入京选秀,未被指婚前曾来这里看过那红中有名的大观园。自那次离开后,已是数年光景了。
今儿一早,听人来回说贾家老太太病重了,黛玉心里便是突的一下。无论如何,自己当年携幼弟进京,贾母对自己和瑾儿是真心疼爱着的。虽然后来她对自己和瑾儿都多少有了些算计,到底也并不是为了她自己。
黛玉车子乃是亲王福晋的规制,如今荣府中门大开,车子一径进了大门。
转过了一处垂花门,车子停了下来。外边有跟着的嬷嬷过来打起了帘子,子衿先跳下了车,伸手将黛玉扶了下来。
邢夫人王夫人带着凤姐儿宝钗已经侯在了那里。见了黛玉,都过来按着规矩行礼。
黛玉微笑道:“都是亲戚,不必如此。”
宝钗上前一步,伸手扶住了黛玉的手臂,笑道:“这里热,还是请福晋进去说话。”
黛玉微觉诧异,随即点头笑道:“正是,我还是先去看看老太太。”
用帕子轻轻沾了沾鼻翼,不着痕迹地躲开了宝钗的手,随着凤姐儿等人进了垂花门,穿过抄手游廊,一路遇到的仆妇丫头,都是恭敬地逼着双手低头行礼,黛玉脚步不停,径直往贾母的上房走去。
凤姐儿最为相熟,在前头引着,宝钗却是跟在黛玉身后。看着黛玉风流窈窕如往昔的背影,眼神不禁暗了暗。
贾母躺在雕花月洞门式的大床上,鸳鸯正在一旁给她扇着扇子,另有一个小丫头跪在那里捶着腿。
见了黛玉等人进来,贾母眼中一喜,挣扎着便要坐了起来。
黛玉忙上前几步,拦着贾母道:“老太太这是做什么?快些躺下,若是起猛了,当心头晕。”
贾母如何能依?到底叫鸳鸯扶着坐了起来。鸳鸯便将一个装着莲青色绣着缠枝牡丹花儿样的靠枕塞在了贾母身后。贾母半靠了,拉着黛玉的手,抖着嘴唇,半晌说不出话来。
黛玉见她脸上消瘦了许多,比起几年前那个鬓发如银却精神矍铄的老太太来,何止苍老了几岁?
到底是有血缘关着,此时心里也不好受。黛玉微微红了眼眶,强笑道:“老太太。”
贾母良久方才问道:“两个小阿哥,可都好?”
“都很好。”
贾母长叹道:“福晋是个有福的人。”
王夫人站在地下看了宝钗一眼,宝钗会意,随即接口笑道:“可不是么。这几年听着福晋和王爷伉俪情深,又有两个小阿哥。想来这福气啊,都是在福晋身上。今儿福晋脚踏贱地,我们也跟着沾光儿了。”
黛玉微笑不语,叫她们都坐下了。邢王二人都坐在了椅子上头,凤姐儿和宝钗两个却只坐在了下首处的绣墩上。
细问了贾母请了何人来看,又有何病状,如今开了什么方子吃着什么药,宝钗一一答了。
黛玉见凤姐儿坐在邢夫人旁边不发一言,偶尔与自己目光相接,便悄悄地使了个眼色。
收回目光,黛玉含笑又问了贾母几句,正说着,外头丫头进来回道:“大老爷二老爷并琏二爷宝二爷都在外头,要给福晋请安来呢。”
黛玉笑道:“不敢劳动舅舅表兄们了。”
她不放话,贾赦等人自然不好就这么进来,只得悻悻地回去了。
黛玉看底下坐着的王夫人和宝钗两个对视了一眼,又都看着老太太。端起茶盏,掠着里头的茶叶,垂下眼帘不再说话。
贾母半躺在床上,看着黛玉,依旧是清丽如画的眉眼儿,像极了自己早逝的女儿。所不同的,大概是这几年的亲王福晋身份,让她又多了几分端雅之姿。
再看看底下的儿媳孙媳,想着她们私下里办的那些个事情,有心不理。只是想到了宝玉,仍是摆摆手,有气无力道:“你们且出去罢,让我跟福晋好生说说话。”
王夫人宝钗听了这个话,面上都有喜色,当下起身告罪出去了。邢夫人却是浑然不知何故,唯凤姐儿担忧地看了一眼黛玉,却也只得跟了出去。
一时屋子里头只剩了贾母黛玉并几个丫头,贾母挥挥手,叫鸳鸯:“福晋怕热,去将咱们存着的冰多多地端了过来,镇镇屋子。”
鸳鸯知机,答应一声带了小丫头们出去。
黛玉犹未发觉一般,笑着伸手为贾母鬓发,又将她头上插着的一只簪子紧了紧,又歪头打量了一番。
贾母见她如此情态,不免又伤感了一回。就算是外孙女,到底身上也流着自己的血。若是求她,势必叫她为难;若是不求,如今自家这般又能求了谁去?林如海那里是不必指望的,那是个极会打太极的人。宫里的贵人也不必想,如今算是朝不保夕了。
心里长叹,面上不免带了些哀色。
咬了咬牙,抓着黛玉的手,哀声唤道:“玉儿……”
黛玉眼皮儿一跳,微笑着扬起脸:“老太太?”
贾母看了看她身后的雪雁子衿并两个嬷嬷,黛玉无奈,挥了挥手。雪雁几个福了福身子,都走到了外间。
黛玉一双明如秋水的眼睛盯着贾母,贾母心里一横:“玉儿,你虽是我的外孙女儿,然我心里待你和瑾儿,和宝玉他们没有什么分别。”
“是的,老太太疼爱孙子孙女儿,玉儿自是知道。”黛玉掠了掠鬓角的头发,顺着贾母的话说。
贾母又是一声长叹:“可惜,我敏儿去的早。如若不然,看着你嫁入王府,相夫教子,瑾儿长大成人,你母亲也能……”
“老太太,”黛玉温和插言,“逝者已逝,老太太不必太过惦念。母亲泉下有知,自是会为黛玉和瑾儿高兴。”
贾母张了张口,抬手欲摩挲黛玉的脸庞,犹豫了一瞬,又颓然放了下来。
“玉儿,你如今是主子身份,我从来没求过你。纵然前两年府里亏空着,我咬着牙不许二太太她们去烦你。只是如今……”
“老太太,”黛玉再次打断了她的话,“您到底要说什么?玉儿不明白。若是有话,还请老太太直言。”
“你……”贾母一双浑浊的眼睛闪过一丝恼怒,“唉,如今但凡有一点儿法子,我并不愿意麻烦你和你父亲。尤其是玉儿你,身份毕竟不同。前些日子,江南甄家,是咱们的故交。就因为亏空了国库,就生生的抄了家。那甄家老太太,也是我在宫里伺候的时候结识的。那可是做过今上乳母的人呢。唉……”
黛玉听到这里,不由得笑了:“老太太,是要为甄家求情?玉儿虽是常年在内宅,好歹也是知道一些道理。欠债还钱那是天经地义的道理。怎么好因为乳过皇帝,就肆意亏空国库呢?”
站起身来缓步走到五足圆花几前边儿,看着上边儿摆着的碧桃花树盆景,心里微微冷笑。这花几,是上好的黄花梨木所制,这盆景,以珐琅为盆,盆中点缀以水晶海棠花等,端的是价值不菲。
目光缓缓移动,这屋子里头,红漆描金彩绘镜台,红木扶手椅,黄花梨木多宝阁,上头摆着的粉彩蟠桃纹天球瓶,蜜蜡佛手,红珊瑚瓶景,再有那屋子角落里头的青花莲纹缠枝大花插,哪一样东西不是千金不换的?
这还只是贾母的屋子,若是那大观园里头,只怕这样的东西更多了。
既是这样,有那银子钱来做这些摆设,何苦又来跟自己诉苦?
“老太太,您从宫里出来的,有何不知呢?国库里头的银子是做什么用的?打仗赈灾,修桥铺路,那一项是不要银子的?若是为着一些私情,抹不开这个面子去讨要欠款,可置这些国家大事于何处呢?我们王爷不是冷心肠的人,只是大义前头,不得不如此罢了。甄家虽是与您府里交好,可甄家老太太但凡明白些,略劝着些家里头的爷们儿,皇帝念着旧情,总不会如此处置。按理,这话我不该跟老太太说,这原就不是咱们内院妇人该谈论的事情。老太太心善,自然想着为她们求情。只是这话到我这里就是了,万不可对人讲了,免得惹祸上身。”
贾母坐在床上,直直地盯着黛玉:“玉儿你……”你竟连话,都不容我说了出来么?
黛玉犹似未觉,浅笑着端过贾母的茶盏送到她的面前,柔声道:“老太太,且喝口水。天气大热,多饮些水也是好的。水可也是药呢。”
贾母不是没有心计之人,自然知道黛玉已经将话堵死,今日自己不开口便罢了,还能彼此留下些颜面。若是自己定要将话说开了,只怕……
心里苦笑,敏儿的两个孩子,竟没有一个心性像她的。瑾儿是个男孩子,前一刻跟你笑着,后一刻便能将手打到你的脸上,这也便罢了。横竖日后要顶门立户的,性子软了弱了也是不可。只是这个玉儿,看着温和柔顺的一个人,怎么说出的话来,竟似含着刀子带着针呢?偏生又都是藏到了棉花里头的!
闭上眼睛,贾母沉吟了半晌。黛玉静静地坐在她旁边,也不开口。良久,贾母睁开眼睛,直视着黛玉,苦笑道:“也罢了。原就是有些个强人所难了。只是,”顿了一顿,“若是有朝一日……玉儿替我照看些……照看着些兰儿几个罢。”
黛玉垂下眼眸,唇边勾起一抹笑意:“看老太太说的,玉儿心里酸酸的了。太医不是叫您静养么?依我看,老太太且不必为儿孙操心了,还有舅母表嫂们呢。”
说着,将外头的雪雁唤了进来:“将带来的东西交给鸳鸯,叫她好生看着给老太太补补。”
贾母点了点头:“既是这样,有劳福晋过来了。”
黛玉站在榻前,看着贾母暗淡的样子,心内闪过不忍。雪雁在后头唤道:“福晋,时候差不多了。”
黛玉俯□去,替贾母将抹额整了一整,福身道:“老太太,玉儿走了。”
贾母看着她扶着雪雁的手出去了,眼中滑下两行浊泪。
第 104 章
第 104 章
第104章
“子衿姐姐,这是今儿新得的果子,才从冰水里头拔了端过来的。”
子衿正坐在窗口处绣着一方帕子,听了这话,起身将盒子接了过来压低声音道:“知道了,这几日天气都不大热,你们在再拔果子的时候,别弄得太凉了。福晋吃了不说,两个小阿哥胃肠柔弱,也吃不得了。”
那小丫头也悄悄笑道:“知道的。这两日都没敢放的时候长了。好姐姐,若是福晋吃不下,也赏我们吃了罢。”
子衿又是好笑又是好气,手指狠命戳了那小丫头额头一下子:“还少了你们吃的不成?做出这个样子来装可怜。”
小丫头吐吐舌头,转身要跑,又听见后头子衿道:“回来!这里有两盘子点心,今儿早上做的,福晋这会子也不吃,你拿回去散了罢。再不许上回那样吃独食儿了!”
那小丫头欢天喜地地端了点心去了。这里子衿便将果子用缠丝玛瑙碟子装了,送到了里间儿去。
黛玉正坐在书案前头,聚精会神地描画这什么。
子衿端了果子进去,轻声道:“福晋,天气有些闷,这是今儿的新鲜果子,可是要用一些?”
黛玉看了看,道:“放下罢。去问问别的院子里都得了没有,再有三阿哥还有弘历那里都送些。”
子衿答应了去了。黛玉放下画笔,看着面前的画,心里一阵烦躁,伸手便将画揉了,扔到了地上。
“怎么了?”胤禛才一进门,便看到了这样一幕。黛玉在他身边儿,除了他喜看她气呼呼的样子,刻意去逗她外,素来都是和煦如风的,几时这样过?
黛玉不想他这早晚回来了,起身道:“没什么事情,不过是天气热,有点儿烦闷罢了。”
胤禛如何不知?过去揽着她坐在榻上,问道:“今日,去了荣府?”
“原想着她总是我的外祖母,无论如何,人病重之际,想见见也并不过分。只是我也想得太过简单了。”黛玉靠在他身上轻声道
胤禛不语,其实贾府如今已经是朝不保夕了。江南甄家亏空国库款项,康熙虽是震怒,若是甄家乖乖认了这罪名儿,也就罢了。偏生不知道甄应嘉犯了什么晕,一边儿罗列皇阿玛南巡时候的花费,一边儿做出一副苦大的样子弹劾催缴款项的官员。这般做派,不抄你抄谁?
甄家被抄,贾府自然不会无动于衷,据他手下的人来回说,甄家有不少的东西都是送到了荣府的。经手人,便是那荣府二太太王氏。
可笑那荣府,前两年自以为有个贵人在宫里头,又靠上了老八老九几个,
黛玉原就知道,那荣府必是要败了的。只是说到底当初那老太太待自己不错,既曾亲身教导,又曾有过回护。自己对她总是难以真正冷下心肠。
这一次,只怕就是自己最后一次见到这位老太太了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