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氏军史评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彭氏军史评论- 第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师,由沈鸿英手下一员悍将邓右文指挥。白崇禧坚守了两昼夜,然后与吕焕然、李宗仁的援兵里应外合,击溃了敌军。并乘胜攻占重镇柳州,随后白崇禧又指挥部队用“围三缺一”的办法打下了桂林。
因为这两次战役中白崇禧出奇制胜,足智多谋,以少胜多,所以从沈鸿英的军中为白崇禧传出了“小诸葛”这个绰号以示钦佩。
白崇禧,字健生,是广西桂林人,但据考证他很可能是阿拉伯人的后裔。1907年。他十四岁时考入桂林陆军小学,他的军事生涯就从这里开始。辛亥革命爆发后,白崇禧参加了广西学生军敢死队北上武昌。革命成功后,白崇禧被保送到保定军官学校就读。1916年12月,他毕业于保定军校第三期。
白崇禧曾想去大西北为国家戌边,但没有成功。于是他返回广西,混迹于军阀陆荣廷军中,历任排长、连长、营长、统领(团长)等职务。因为一个战友的介绍,白崇禧在广州养病期间有幸拜谒了孙中山先生,深得孙先生的赏识,后被孙中山任命为广西讨贼军第一军参谋长(军长是黄绍竑)。黄绍竑派白崇禧去联络广西的另一位势力派人物李宗仁,白崇禧和李宗仁两人本是同窗,英雄相惜,一见如故,推心置腹,结为挚友,后来李、白二人互相扶持,患难与共二十多年,李、白之间的友情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段佳话。从广西统一开始,白崇禧就这样书写开来他———作为一个军事将领不平凡的征战生涯。
白崇禧担任过的最高职位是中华民国的国防部长,军衔为陆军一级上将。在他叱咤风云的军事活动中,曾经三次迫使蒋介石下野,经历和指挥过北伐战争、中原大战、保卫武汉、衡宝战役等多次中国近代史上重大的战役,并大都能取得不俗的战果。白崇禧深邃的战略分析和解读战局的能力尤其令人称奇。虽然因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白崇禧最终随着蒋家王朝的覆灭而成为了一个失败者,探究和分析其中失败的原因,感觉非白崇禧战之罪也。
北伐战争中,白崇禧担任着北伐军的参谋长,他军事上的主要业绩(不区分善恶)有:第一,由李宗仁、白崇禧指挥的第7军最先攻入湖南境内,他成功地策反了湘军第四师唐生智部倒戈,并顺利攻占长沙。第二,根据白崇禧的作战计划,北伐军成功地平定江西省。第三,白崇禧只身入虎穴,成功地说服并促使孙传芳部三个军长率部投降。第四,担任东路军前敌总指挥,指挥所部所向披靡,攻入浙江省。第五,在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起义的配合下,白崇禧指挥北伐军兵不血刃地进入了大上海。第六,帮助蒋介石制造“四。一二”反革命事变,“清乡剿共”,双手粘满人民群众的鲜血。
1927年,蒋介石在徐州召开会议,会晤了李宗仁,白崇禧后被迫宣布下野。当然蒋介石下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后来蒋介石的自传中承认,白崇禧及李宗仁的面陈是他下台的很重要的原因。在接下来旧中国比较混乱的局势下,包括后来的中原大战,白崇禧始终是桂系军阀军事上主要指挥官,先后指挥了龙潭战役,第二次北伐、平定两湖,攻入北京,以及著名的蒋桂战争。白崇禧取得了较为辉煌的战果。但是,他所在桂系在政治权术方面不是“老牌政客加流氓”蒋介石的对手,而且蒋介石还得到英美等国家,以及大买办资本家的支持。蒋介石用分化瓦解,封官许愿,“金钱加大棒”等政策让原本就矛盾重重的冯玉祥部四分五裂,武汉政府垮台,广西军队独木难支,白崇禧被迫流亡海外。
蒋介石在取得初步的胜利后,继续加强中央集权,采取“削藩”政策,遭遇到了强烈的反弹。桂系军阀和张发奎联手再次反蒋,白崇禧担任第八路军的前敌总指挥。并联络到了“西北王”阎锡山、冯玉祥等。白崇禧进攻广东失败,军事上失利。为了保持既得利益各军阀之间勾心斗角,接下来更多的政治斗争,黄绍竑倒向了蒋介石,白崇禧则拥立了汪精卫,旧中国的大地上出现了两广为龙头的地方政权与蒋介石的南京政权分廷抗礼的宁粤对峙的格局。
在征剿红军方面,白崇禧与蒋介石也是同床异梦。1935年,萧克率红军挺进广西时,白崇禧还是准确地判断了红军长征的战略意图,纠集兵力布防,阻止了红军深入广西境内。
白崇禧军事才华体现的另一大亮点是在抗日战争中,他参与抗日初期的重大战役的谋略策划或具体指挥。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李宗仁和白崇禧其实也有“逼蒋抗日”的计划。当然事实上还是张学良、杨虎城实施了“西安事变”。1937年8月,白崇禧抵达南京担任了国民政府的最高统帅部副参谋总长的职务。凇沪会战打响后,白崇禧根据上海的地形特点分析,上海所处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网密布,国军装备较差,有利于发挥日军的海空军优势,不利于我军机动作战。所以建议放弃死守上海,退到山脉和丘陵地区与日寇周旋或者退守南京。但蒋介石却以为上海是一个国际性城市,在这里开战有利于吸引国际上英美的关注和介入,寄希望于《九国公约》,但事实上并没有出现蒋介石希望的那种局面。同样的理由,白崇禧也不主张坚守南京,因为从军事角度来分析,国军在凇沪会战中没有主动撤退,已经遭受重创,用这些破残的败军根本守不住南京,还不如将南京定义为“不设防城市”,使南京免于战火。将主力撤到大江南北,既可防备日军西攻武汉,同时也将延缓日军打通津蒲线的时间。(如果按照白崇禧的计划,应该就不会有南京大屠杀了,当然凶残成性的小日本完全有可能制造其他的大屠杀事件。)蒋介石表示南京为国之首都,如果不守,国内外都无法交代。于是国民政府纠集了11万残兵败将固守南京,日本人只用8天时间就攻陷了南京,并屠杀了三十万人以上。
日军占领南京后企图向江北推进,打通津蒲线,贯通南北战场,台儿庄战役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开始的。国军第五战区的长官是李宗仁,具体是由他来指挥的,白崇禧受蒋介石的派遣协助了战役的指挥。战役结束后,中共中央发表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白崇禧看了对这本书进行了总结,别人写书写得累得死,他两句话就概括为“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白崇禧的这句“至理名言”被推广为国统区抗日的座右铭。武汉会战时李宗仁因病不能指挥,军中不可一日无帅!因此蒋介石起任白崇禧来代理司令官。就这样,白崇禧指挥了事关国民党存亡的规模最大的武汉会战,后期仍然是由病愈的李宗仁来指挥的。因为中日双方势力对比悬殊,中国军队最终战败。1938年12月24日,蒋介石下令从武汉撤退,为这场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划上了一个不完美的句号。
白崇禧在39年指挥了著名的桂南战役以及后来的湘桂粤战役,不过其战果则令人不敢恭维,国民党军几十万大军一路溃败,日本人很轻松地打通华中至华南的陆地交通线。期间白崇禧唯一的亮点是取得昆仑关的大捷。昆仑关战役(即桂南战役)的作战计划是白崇禧拟订的,他指挥杜聿明的第5军血战昆仑关,击毙日军旅团长中村正雄。因为丧师失地,白崇禧被降级,在这些战役中国军将领中表现优秀的关麟征算一个。再往后,白崇禧在军事上取得的成就就应该算策划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一般的历史书都把“皖南事变”的责任算在蒋介石的嫡系何应钦、上官云相、顾祝同等人的身上,其实白崇禧也出了不少的点子,只不过中国共产党出于统战的需要,故意装作不知道而已。皖南事变”中新四军军部被国民党反动派消灭,项英牺牲,叶挺被俘,革命力量遭到了重大损失。
解放战争开始后,白崇禧担任了国民政府有职无权的国防部长。参与指挥了抢占东北后的四战四平战役,“击溃”(这个词引自《白崇禧传》,估计可能有点夸张,所以打上了引号)了林彪的民主联军。并且想乘胜直捣佳木斯。因为支持李宗仁竞选总统而开罪了蒋介石,蒋介石将白崇禧调出南京,遣往华中任“剿总”,负责对付挺进中原的刘邓大军。白崇禧是国军将领中最早看出刘邓、陈粟、陈谢兵团呈“品”字型战略进攻意图的人。白崇禧在大别山区采取“慎战”策略,与刘邓基本上是形成对峙局面。但蒋介石已经不再愿意听取白崇禧的一些军事上的建议。
因此当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阶段时,对三大战役,白崇禧是冷眼旁观,不愿意帮忙。蒋介石想任命他为徐州“剿总”,来指挥淮海战役(台湾称之为“徐蚌会战”),被白崇禧拒绝了。并且他两次致电给蒋介石要蒋和中共谈判。但是对于三大战役中的国军方面一些军事部署的分析,则凸显了“小诸葛”并非是浪得虚名。比如,白崇禧反对调动黄维兵团、李延年兵团去替黄伯韬兵团解围的计划;当黄维兵团被解放军合围后,蒋介石想从华中再调宋希濂兵团(宋希濂,国军后期的少壮派军官,我的老父亲在解放战争的后期,几乎成为了宋希濂将军的勤务副官)去替黄维解围,被白崇禧严词拒绝。蒋介石认为白崇禧是故意拆他的台,从此深恨白崇禧。凭心而论,不排除白崇禧拒绝调兵有一定的私心存在,但是从军事角度分析,即使将宋希濂兵团调上去,也不可能改变淮海战役的胜负,无非是再增加一个被消灭的兵团单位而已。
国军败局已定,蒋介石被迫以退为进,再次下野,白崇禧又一次扮演着敦促蒋介石交权的催命人。所以解放军横渡长江以后,白崇禧企图固守西南两广的计划遭到蒋介石的干涉,蒋介石宁可将军队退往四川、福建、海南等地,被解放军各个击破,也不愿意将兵力龟缩到两广与桂系军队抱成一团。白崇禧在退回广西途中于湖南双峰组织兵力进行了一次绝命的反扑,那就是著名的衡宝会战中的青树坪战役,白崇禧指挥桂系的王牌军第七军和第四十八军成功地伏击了林彪第四野南下的先头师,这是一次典型的“白氏风格”的伏击战。
受挫后的解放军开始大举地进攻,林彪甚至放出了打一个新的“百团大战”的豪言。而此时的国民党已经是日薄西山,风中残烛,白崇禧虽然还有4个兵团,但兵力只有30万人,且装备落后,士气低迷。而解放军仅仅在华南就有19个军55万人,全部配备着缴获的美械装备。更要命的是白崇禧没有专心军务,贻误了战机,再加上蒋介石的暗中破坏,以及解放军的兵贵神速等等诸多原因,桂系的军队最终大多被解放军歼灭。其麾下将领也或降或俘,仅有三万左右的残兵败将从广西遁入越南,被越南方面解除了武装,1952年运往台湾。白崇禧本人则在广西解放前夕坐飞机逃到了海南。至此,一代名将白崇禧就基本上结束了他充满争议的军事传奇。
白崇禧去了台湾,他的晚景非常地寂寞和凄凉(算是得罪蒋介石而付出的代价,许多逃到台湾的国民党遗老的命运大抵如此)。1965年李宗仁回国,白崇禧失去了最后的利用价值,毛人凤秘密布置了暗杀计划,但谋杀未遂。
后来白崇禧与身边的女护士张小姐关系暧昧,经常鬼混,然后猝死。白崇禧最终可能是死于房事,做了“花下的风流鬼”(但此前也可能付了过量的春药或补药,中毒),因此他的死因至今仍然是个未解之谜。
(本文系参考程潜将军的《白崇禧传》原创撰写,版权归作者彭志文所有,文中观点系个人意见,仅供参考,转载请署名作者。谢谢!)


养兵千日——反思北洋舰队的覆灭
更新时间200623 15:01:00  字数:3746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日本有一个记者叫做伊腾正德,他在《时事新报》上连载了一本书,叫做《联合舰队的覆灭》。反思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海军从胜利走向覆灭的历程。其实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日本海军乃至日本国的强大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末,东亚另一个海军强国中国海军的没落。
据说国内也有位作家写了一本关于北洋舰队的书,甚至有人建议这本书应该成为中国海军舰艇学院学员的必读书,可惜事实上这本书发行量极少,只有两千多本,准确的书名也被人们所淡忘,湮灭在书海中不为人知。因此我同样没有机会能够拜读到这部作品,不知道它到底揭示了些什么。
本文是我根据所掌握的一些资料,从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角度,来反思北洋舰队的覆灭。
在十九世纪时,中国的北洋舰队是亚洲最强大的一支舰队,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频繁的外辱侵入,使清政府认识到了海防的重要性。清朝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兴办洋务,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一个很重要的成就就是创办了三洋海军。一八七四年;总理衙门创议筹办海防,提出了“先就北洋创设水师一军”。一八七五年北洋大臣李鸿章受命督办北洋海防事宜,先后向英德等过订购军舰。一八七六年派遣留学生分赴英、法各国学习海军。
最早成立的是南洋舰队,因为当时南方反清力量比较的活跃,而了防止南洋舰队被汉人操控,清政府用从南洋舰队分离出一部分军舰及重新购置的方法组建了北洋舰队。一八八八年正式组建成北洋舰队时,共拥有军舰二十五艘;内含两艘铁甲舰,八艘巡洋舰,六艘炮舰,这些军舰都是十九世纪末才建成的新舰。其中定远和镇远两艘德制铁甲舰由德国伏尔坚船厂制造,排水量达到七千三百多吨,吃水六公尺半,航速每半小时十四海里半,水线以下以钢面铁甲包裹,各自拥有二十门口径不一的钢炮,三具鱼雷发射管,另有后膛连珠枪五百二十五支,单价折合库平银一百十一万三千两,战斗力在亚洲数第一。后来北洋舰队又不断地增容和扩充,主要是一些国产的舰船,增加到了五十多艘军舰。结果南洋、北洋舰队都不太强大,南洋舰队后来被法国击败,北洋舰队则败亡于日本。
一八九四年九月十七日,北洋舰队定远号等十二艘舰船及四艘鱼雷艇与日本海军中将伊东佑亨指挥的松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