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亲三分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十分亲三分爱-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作者:牛米

晋江20130915完结

文案:
她和他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从零岁到27岁,他们的生活轨迹是同一个点。

所有人都认为这其中一定有阴谋,他或者是她一定在某一阶段不经意地使用了什么手段,才造成了如今这样的巧合,一定是人为的,否则哪来的天生巧合?若真是天意如此,那就是天意安排了他们之间的缘分。

总之一句话,她和他之间一定不单纯,要么是他暗恋她,要么她暗恋他,或者彼此暗恋。

而当她和他的关系最终并没有照着最佳剧本走的时候,双方父母联手设计了他们,经过无效抵抗后,再经过冷静的讨论和分析,她和他最终万念俱灰地决定选择结婚作为结局。

而她不爱他,他也不爱她,两个在感情上十分亲近却又不存在爱情的男女,他们该过一种什么样的婚后生活呢?结婚真的就是结局吗?

从此以后王子和公主终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还是这段婚姻最终只是向所有人证明“看吧,当初大家确实都误会了?”

不得而知。只是现在,她和他确实结婚了。


内容标签:青梅竹马 婚恋 天作之和

搜索关键字:主角:苏晔,罗子君 ┃ 配角:刘予韩,毛边,宋绪文 ┃ 其它:

 第一章 转折的序曲

进入七月,上海这座城市就像被巨大的隐形蒸笼罩住了似的被放在文火上细细地蒸着,闷热得让人抓狂,即使偶尔放入一丝风,吹在身上的感觉也像一阵热蒸汽拂过,让人一刻也不想从有中央空调的办公室离开。可是怎么可能,总是要下班的。

六点,下班时间到了。罗子君仍然留在位子上,慢悠悠吃掉两片土司一个苹果,等着抢电梯的高峰过去,直到六点半,才拎着包慢悠悠地打卡离开公司,刚迈出办公大楼的自动玻璃门,一股热浪袭来,她顿时一阵烦躁,哀叹一声。

家离公司并不远,两者之间并没有直通的公交车,也没有离得近的地铁站,打车也不划算,三公里的起步价估计只能花掉两公里的钱,所以她平时都是步行上下班。若是春秋两季,步行只要20分钟,若是冬季,几乎只要10~15分钟,可在这样的盛夏,那绝对是30分钟以上。其实无论走得快慢,暴露在这样的空气里5分钟以上绝对都是全身冒汗,但她总感觉走得慢了能量消逝得似乎就慢些,所以她总是在下班后吃上一些食物补充力气,否则真担心哪一次会不自觉地软到在路上。

罗子君痛恨上海的夏天。

一辆宝蓝色汽车在她身边停了下来,靠近她这边的车门从里面被推开:“上来”。不用看人,看车听声就知道是谁了,同事苏晔。她钻进车里,长舒一口气。

“看你这要死不活的样子,真是,实在是没力气了你不会打个车?”苏晔看着一脸潮红的罗子君,觉得好笑。

她没回答,从包里翻出一瓶木糖醇,掏出两粒来塞进嘴里,“吃吗?”她捏着一粒递给他,他摇摇头。

“你和予韩结婚的日期定了吗?〃她问他。

他轻轻一笑:“我妈和你妈之间就没有秘密。我还没求婚呢,只是先问问我爸妈的意思。大概这两天就会安排两家父母见个面吧,之后再商量。”

“唔”。她随意一答,闭上了眼睛。他侧头看了她一眼,无奈地摇了摇头,夏天一到,只要离开空调,她就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就像蛇一到冬天都要冬眠一样,他都已经习惯了。

子君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喝上一大杯冰水,然后走进浴室冲凉,之后才能回复正常状态。

子君换好衣服从房间里走出来的时候,电视上正播放新闻联播的片尾,罗父取下眼镜,看了女儿一眼,笑了笑,从沙发上站起来右手一挥,手臂就被子君挽住了,父女二人朝着客厅另一边的餐桌走去。

“爸,您坐着,我去帮妈盛饭。”桌上三菜一汤,很平常的家常菜,一碟凉拌海蜇黄瓜是子君最爱,想着那酸酸甜甜的口感,她忍不住伸手拿了一朵海蜇扔进嘴里,笑米米地向厨房走去。

厨房里罗母正把煎好的鸡蛋饼装盘;看见女儿,笑了一下:“你爸下午看了一个电视节目后就念叨着要吃鸡蛋饼,快端出去。”子君从身后扶住罗母双肩,下巴搁在右肩上,母女俩一般高,子君看到罗母脸上和脖子上细细的汗水,即使有从客厅吹进来的凉风,厨房里的温度还是很热。子君一手端着盘子,一手拿着三副碗筷走出厨房,罗母随后也端着一个电饭锅内胆走了出来。

“今天没有煮饭,下午熬了绿豆百合粥,加上鸡蛋饼应该够了吧。”罗母一边说着,坐了下来。

“太好了,我正想着不想吃米饭,粥正好。”子君笑嘻嘻的,帮父母盛粥,一家人坐下来气氛轻松地吃了一顿晚饭。饭后子君洗碗,罗父罗母外出散步。

此时,距离罗家小区不远处的另一个住宅区里,苏家的晚饭也到了尾声,一家三口只占据了一张宽大的木质长条形餐桌的一端,苏母已经吃好,只是陪坐在一旁剥着虾壳,时不时地放进苏父的碗里,少顷,饭毕,一家人移到客厅沙发上。

“周末约个时间,安排我们和小刘父母见个面吧。”苏父说道。

“明天不行,我安排了事,安排在后天吧。”苏母一边泡茶一边也说。

“这个周末会不会太急了?安排在下个周末好了。”苏晔想了想说道。

苏父打开手里,看了一下日程安排:“下周四我安排了出差,周末回不来,你先问问小刘吧,要是她父母时间上不行,那等我出差回来再安排。”

“好的,要不我现在就打个电话问问看。”苏晔拿起手机朝阳台走去。

苏母看了儿子的背影一会,倒了一杯茶递给苏父,“你真打算同意他们结婚了?”

苏父喝一口茶,“我们先和对方父母见个面,彼此了解一下,判断一下是什么样的人家,然后再决定也不迟嘛。”

“你这要不是同意结婚,见面干什么?”苏母不解。

“儿子和小刘谈了有两年多了,我们也就见过几次,聊得也不深,先见见她父母,看看对方的为人,再谈结婚前多了解一些对方家里的情况总不会错。毕竟如果要结婚了,就不只是儿子和人家女儿过到一起就行了,两家人也要相处的。”

苏母想了一下,确实应该这样,可是双方父母见面一般都会被认为是默许了儿女的婚事的,如果让对方误会了似乎不太好,于是提醒着说:“那要和小晔说清楚,也让她提醒一下予韩,否则要是对方父母一来就以为是和我们谈婚事来了,就尴尬了。”

“不能提醒,”苏父说道,压低些音量凑近苏母:“这你就不懂了,要是提醒了,对方就会做好准备,只说些无关紧要的好听话,这次见面的目的,就是要不动声色地听听他们家对未来女婿的要求和对我们家的要求。”

苏母古怪地瞅了苏父一眼,“你的意思是我们要表现得让他们以为我们同意了,但实际我们只是先进一步考察点实际的?”

苏父拍拍苏母的手,“结婚毕竟关乎儿子一辈子,我们也要帮着他做选择。虽然自古以来父母都是拗不过儿子的,但我们总要尽力先让儿子明白,结婚牵涉进的是两个家庭,而并不只是两个人。再说要是谈得愉快,他们结婚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小刘看着确实是个好姑娘,但若是谈得不好,不用我们多说什么,儿子自己会观察判断做决定的。从小到大儿子什么时候让我们操过心?”

苏父话音刚落,苏晔走了进来,“予韩说了,她父母后天可以的,我们就定两家人一起吃晚饭吧,至于地点,明天我和予韩定了再告诉你们。”

“嗯。”苏父点了点头,喝一口茶,“我和你妈散步去了。”

苏母站起来,忍了忍,终是忍不住又问了苏晔一句:“你真的认定了予韩是你未来老婆了?你和子君就真的没有一点可能?”

“妈!”苏晔无奈,“我都说过几百遍了,我和子君真的只是好朋友,是不可能发展成男女朋友的,您就死心吧。“

苏母瞪了儿子一眼,心有不甘地跟着苏父出了门。

十五分钟后,苏罗两家父母不约而同地在散步时在公园里遇见了。

苏罗两家是旧相识。四人年轻时曾同在一家大型国营建设公司工作,苏父是设计师,罗父是造价师,苏母和罗母同在财务部工作。刚结婚的头几年,两家同住一个楼房,房子是单位分的,婚后两家在同一年又先后生下儿女。苏晔上幼儿园以后,苏父辞职开了自己的建筑设计公司,其余三人一直在原单位工作直到退休。随着儿子一天天长大,苏父的公司也逐步的发展壮大起来,如今在国内同行圈子里,苏父和他的公司也是颇有声名的。在二十几年的时间里,苏家搬过两次家,罗家也搬过一次,苏家第二次搬家就搬进了现在的小区,和罗家只隔一条马路和一个公园。当然,两个小区是有区别的,罗家的小区是个普通的中型住宅区,小高层,罗家住3楼,九十几个平方,苏家的小区在上海也是有名的高档住宅区,购买和入住的都是高收入人群,相当一部分都是外国人,苏家住32楼,顶层复式格局,两百多平米,两家的关系一直都很亲近。

奇怪的是,两家的儿女,苏晔和罗子君,从上幼儿园开始,直到小学初中和高中居然都是同班同学。苏家第一次搬家是在苏晔小学毕业后,而且两家离得很远,那几年两家人也不常走动,直到苏晔考上了大学,苏家才又第二次搬家,两家才住得近些,所以幼儿园和小学两人上同一学校又同班那是很自然的,可是初中和高中居然也进了同一个学校,而且每一个年级好几个班居然也能一路同班下来不得不说真是一件太巧合的事,更巧的还在后面,两人又考进了同一个大学,尽管选读了不同的专业,可宿舍楼就在隔壁,两栋楼门对门。

所有了解他们这一路巧合的人都认为这其中一定有阴谋,他或者是她,或是双方父母一定在某一阶段不经意地使用了什么手段,才造成了如今这样的巧合,一定是人为的,否则哪来的天生巧合?若真是天意如此,那就是天意安排了他们之间的缘分。

大学毕业后,罗子君走上了工作岗位,苏晔继续升读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两人再次进入同一家公司工作。不过这最后一项巧合确实是人为的因素,因为两人进的公司正是苏父的设计公司立晔建筑设计,立晔取自苏母和苏晔名字中的各一字。子君是英语专业,在公司里主要负责翻译类工作,苏晔跟随苏父学了建筑设计,做了设计师。

此刻,两家父母在公园相聚了。父亲们自有话题可聊,母亲们聚在一起所聊的自然是各自的子女。

罗母:小晔的婚事定下来了?

苏母:还没定,老苏的意思是先看看对方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再决定,定了后天两家见面。

罗母:那就快了,小韩挺好的姑娘,很灵的,听说父母都是老师,想来也是好相处的人家。

苏母:什么小韩,姓刘,刘予韩。但愿吧,总归是书香门第,让他爸和小晔决定吧。子君呢?有男朋友了吗?

罗母的脸顿时垮了下来:一提这个我就着急,还没呢,说她多了吧,她干脆当耳旁风了。

苏母笑:不是介绍了几个吗?都没有下文?

罗母:倒是都去见了面了,不过都说敷衍我的。后来托人问了其中一个男的,男的说她一见面就和人家说明不想交男朋友,见面只当交差,你说气不气人。那死丫头的性子这几年也不知道是怎么长的,戳一下动一动,一点不急,我都愁死了。

苏母一听,也跟着着急了:知道她以前有没有谈过恋爱?

罗母:应该没有,上学期间我们都是明确过不准她谈恋爱的,工作后也没听她提过。

苏母笑起来:上学时就是偷偷谈了你也不知道啊,小晔高中就交过女朋友,我也是这两年才听他提过,他们在学校我们哪能天天盯着?我就担心子君是不是有什么心理问题?

罗母:应该不至于吧。想了想也有些犹疑不定的样子。

苏母:我回去问问小晔,他们俩一直一个班,如果谈过恋爱一定是彼此知道的。如果谈过就证明不是什么心理问题,也好放心些。

罗母点点头:唉,再拖下去都要30了,眼看小晔都要成家了,我和老罗都急啊。

苏母:想当初我们还兴致勃勃地要做亲家呢,谁能想到这两个孩子就是,唉。

两个母亲手挽手散着步,连叹气声都一致得很。

星期天晚六点,苏刘两家在一家私房菜馆的包间见了面。之后不到三个月,苏晔和刘予韩正式分手。

 第二章 阳谋和诡计

过了十月,苏罗两家子女28岁的生日就快到来了。

11月4日晚,罗家邀请苏家到家里吃晚饭,两家人一起给罗子君过了生日。

12月20日晚,苏家邀请罗家到家里吃晚饭,苏晔28岁的生日也过去了。

新的一年来临,两个子女的婚姻大事成了两家母亲唯一的话题。

经过苏母多次对苏晔的盘问,苏晔终于承认罗子君曾在大一那年交过一个男朋友,苏罗两位母亲的心才稍稍放了下来,确信子君并没有什么恐惧异性或者类似恐惧婚姻之类的心理问题,于是给子君找合适的对象相亲再次提上了日程。于是两位退了休无事可忙的母亲结成了同盟,要共同寻找潜在相亲对象,苏晔恢复单身也好几个月了,苏母也打算储备一些优秀的女子资料,以备儿子在心情心态各方面全面恢复后进行选择。

多种资源渠道都积极探索,婚介所和熟人介绍齐头并进,甚至拿着打印好基本资料的A4纸参加了人民公园的周末家长相亲会,只是短期内都没看到合适的对象。苏母和罗母同坐在一张长椅上,各自拿出水壶喝水,一个中年妇女走近她们,看了看两人手里的A4纸上的资料,摇了摇头:“我是给我女儿来找对象的,你儿子条件太好了,恐怕会看不上我女儿。倒是你们两家的儿女挺配的呀,还找什么,可以先安排下两个人见个面嘛。”苏母罗母也不解释,随意和中年妇女聊了几句。坐着坐着,苏母和罗母的眼睛渐渐地对到了一起。

“是啊,”苏母一拍大腿,“我们以前只想着他们两个顺其自然地就会在一起了,所以也没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