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旗下的誓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军旗下的誓言-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炎林的脑子有点乱,他的鼻子阵阵发酸。真不敢相信眼前的情景,好象是在梦里,就象回到了家乡,回到了老区根椐地。还不等团后勤给部队号房子,战士们就被各家各户的老百姓拉进家门。
“小同志,到了这儿就是到了家,别把大叔当外人看哪!”一位大叔领着炎林往家里走去。
“嗯,谢谢大叔!”见战士们一个个被乡亲们领走,炎林也不推辞了。
“哎,说谢就见外啦!我是个老党员,咱们可是一家人哪,呵呵。。。。。。”这里群众的觉悟可真高,炎林心里踏实了许多。
炎林被这位热情的大叔带回家,茅草屋里好暖和,朴实的大嫂端来一碗冒着热气的红糖水,硬让他趁热喝下去,“小同志,一口气把它喝下去,红糖水驱寒。”
“哎,大嫂,好。”炎林不好意思说谢了,要不然大叔又要说他见外。红糖水真甜,他从来没喝过红糖水,滚烫的红糖水喝下去身上立刻暖和起来。
   大嫂低头打量着炎林,他满身泥巴,军装又脏又破,衣服上血迹斑斑大洞小眼,一看就是把几个月的战绩集于一身,头上长了不少虱子。再看看他的手脚,裂口的脓血还在向外渗透,只剩半截的裤腿上有几道伤疤。
大嫂心疼的落泪了,“娃子,看看你,怎么这样不小心哪!”
“那能由他吗?打起仗来不就是摸爬滚打,你看看哪个战士不是这样,快去烧水吧!”大叔说罢低头抽起旱烟。
一会功夫大嫂进屋了,她手里拿着一摞衣服对炎林说道:“娃,给你烧了一大锅热水,快去洗个热水澡吧,这是我儿子的旧衣裤,他穿短了些,你穿正好,你洗完澡就穿上吧。”炎林接过衣服差点落泪,这贴心的话真象他的母亲。
等炎林洗完澡,大叔用自己采集的草药给他敷在灌脓的脚上,“娃,这药管用着呢,只要一周不剧烈活动,包你全好。”真是热情的一家人。
   “嗯,谢谢大叔大嫂!”炎林心里实在过意不去,还是忍不住说了声谢谢。
就在炎林洗澡的空当,勤快的大嫂为他做好一碗亲手赶的面条,细细的面条上盖着一只煮得嫩嫩的鸡蛋,撒了几颗葱花,面里还有几根绿油油的青菜。对炎林来说,这简直就是皇帝的待遇,他惊呆了。炎林含着热泪端起碗,一大碗香喷喷的面条被他狼吞虎咽下了肚。
大嫂趁炎林吃着滚烫的面条时,把他刚换下的破军装洗得干干净净。炎林从心里感受着家庭的温暖和幸福,多好的大叔大嫂,多好的人民群众。

第四节 心连心

对红四方面军每一位指战员来说,能吃到一顿饱饭睡上一个好觉,那就是莫大的幸福。
吃上了可口的鸡蛋热面条,让炎林快承受不住突然而至的幸福,他悄悄捏着大腿感觉到痛,确信一切都是真的,不由得想起在老区根椐地送布鞋的大嫂。
“娃,你今年有多大啦?”大嫂打断了炎林的沉思,他掐指算了一下,猛然想起来今天是。。。。。。
他嘿嘿的笑起来,“大嫂,我今天正好满十五岁,明天就该吃十六岁的饭了。”
“娃,你才满十五岁?这么小就当兵打仗真是太苦了!今天是你的生日?不行,说什么也要给你过这个生日,我这就给你买条鱼去!”大嫂风风火火向门外走去。
“大嫂,别去!生日有啥好过的?在我们家乡从来都不兴那个。。。。。。”大嫂已经走远了,听不见炎林在后面喊话。一旁的大叔也听见了,他什么也没说,放下烟斗坐在屋门口磨起刀来,直到把刀磨到锋利为止,接着又在屋里翻找起来。。。。。。
炎林坐在门口头一歪就睡着了,等他醒来时发现自己睡在床上,屋外叮呤当啷的声音把他闹醒了。
这一天部队都在休息,炎林和小战士都被留在老乡家里,部队有规定,吃住几天最后来结算。可是这里的老百姓觉悟很高,不准红军这么算,他们不要红军一分钱。
红四方面军从大别山根椐地出来,一路上丢过枪炮骡马也没有丢掉银元,它是红军部队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从老百姓手里买粮吃饭是一定要付钱,这是红军铁的纪律。
十二月十二日,这个从来不被重视的生日,炎林是在一个遥远陌生又充满温馨的老乡家中度过的,幸福快乐的一天让他永生难忘。他不知怎么感谢大叔大嫂才好,看看水缸被他洗澡用得快要空了,赶快挑起水桶向外走。
大叔忙拉住他,连连说道:“要不得,要不得,娃,你吃了那么多苦,让人心疼还来不及啊!哪能让你去挑水呢?”
“大叔,您不让我挑水的话我才是不好意思住下去了,您让我挑吧!”见炎林态度坚决,大叔这才松开手。
大叔大嫂越是关心他,炎林心里越是过意不去,他每天一大早就起来挑水,直到把水缸装满,然后拿起扫帚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大叔蹲在门外一声不吭,手里拿起长烟杆把卷好的烟叶往里装,他脸上挂满笑容,这样的子弟兵谁不喜欢啊!
   “娃,你为啥要参军?当兵多苦啊!”大叔有些奇怪,红军队伍里怎么会有这么多小战士。
“大叔,不当兵就没有活路,我父亲是地下党员,被捕后和十几个同志被押到河边刑场上,国民党刽子手正要屠杀时,被报复的地主给活活砸死了,接着又被国民党砍掉脑袋扔进河里。三个姐姐都是童养媳,妈妈和弟弟躲避起来还不知是死是活,国民党和还乡团不给我们穷人活路!”炎林很少提及家事,要不是大叔问,他真不愿提到这些伤心事。
大嫂听得直抹眼泪,大叔也红了眼睛,想不到小小年纪的他竟有一本苦难的家史。大叔过来拍拍炎林的肩头说道:“好娃,你要是不嫌弃的话,就把这里当成你的家!” 炎林感动了,他连连点头。
大嫂连忙接过话头道:“对对对,娃,从今往后这儿就是你的家。要是以后不打仗了,没地方去就到这儿来过日子,有我们一口吃的,就有你吃的!”大嫂家人般的一席话让炎林忍不住热泪滚滚。
他一把抱住大叔,把头埋在父亲般宽厚的胸口,感受他那父亲般的温暖。“大叔,大嫂,你们都是好人!和我的亲人一样!”
“娃,别难过,把心里的苦水倒出来就好过一点,想苦就大声哭吧,这里没有外人。”多好的大叔大嫂,亲如父母。炎林和红四方面军指战员在老百姓家里受到热情接待和无微不致的照顾,有一种回到家的亲切感。
学兵连的小战士围在连长、指导员身边,听说要在这里发动群众,惩治做恶多端的土豪劣绅,小战士脸上又多了几分神彩,过去在儿童团做过的事现在又要开始了。打土豪是红军不变的宗旨,把浮财分给群众,同时红军也补充到一些棉花和粮食。
师长望着一堆棉花喜形于色,他乐呵呵的对几个团长说道:“把棉花分下去,大家一起动手弹棉花!”
三十团团长听了后立刻说道:“嘿嘿,这下子二连长可是英雄又有用武之地啦!要说弹棉花呀,谁都比不了他!参军前他跟着父亲弹棉花,是个小弹匠呢!”
“那好啊!就让他来我们团里来教教战士吧!”二十八团团长说笑着,让战士把棉花领回去。
学兵连小战士把棉花弹的絮花飞扬,老乡们纷纷上前帮忙,把小战士撂在一边干站着插不上手。有群众帮忙弹棉花,很快就弹好了,指导员让小战士把弹好的棉花铺进棉夹衣里,把它彻底变成一件棉袄。
这些细活儿真有点难为小战士,炎林望着棉花发楞。好在有大叔帮他弹棉花,大嫂帮他缝棉袄,只剩半截的裤腿也补上了,被洗得干干净净的军夹衣在大嫂手中很快成了一件军棉袄,炎林接过棉衣笑了。这下穿在身上暖和多了,小战士一个个都变“胖”了。
“哈哈,第一次穿棉袄!真舒服!”狗蛋满意的叫喊着,何止是他,大家都一样,家里穷得叮当响,连肚子都添不饱哪还有钱来置棉衣啊。
“这下冬天好过啦!再也不怕冷啦!哈哈哈。。。。。。”小战士拍打着棉袄欢笑着,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寒冷的大巴山将会带来什么样的灾难。
部队要求赶快打草鞋,每人最少要打三双。大嫂紧赶慢赶给炎林做了两双布鞋,“娃,来试试合不合脚?”炎林穿上刚好一脚,大嫂是量了他的脚才做的。炎林又有鞋穿了,布鞋穿在脚上的感觉真舒服,他甩手向前迈了几步,冻伤的脚在休息的几天里也被大叔给治好了。
“大嫂,穿上这鞋,我会跑得更快,敌人一个也别想从眼前溜掉!”看炎林那认真的表情,大叔大嫂哈哈大笑。
“娃,好样的!有志气啊!”被大叔一夸,炎林不好意思的笑了。

第五节 英明决策

四方面军在休整的几天里就地发动群众,学兵连和兄弟部队扛着红旗意气风发走进村庄宣传红军的宗旨,帮助群众做好事,和群众打成一片,老百姓都很拥护红军。
这几天里,总部首长在思考下一步棋,总不能连绵无期的行军打仗吧,红军也需要休整,需要扩大,需要开辟新的根椐地。
“我们到川北去建立根椐地,也给川军来个楚汉相争,鸿沟为界嘛!”在干部会议上,目光犀利的军参谋长曾中生说完后猛地一拍桌子站起来,木桌上的一碗水被震得晃荡出来,这个建议他早就提议过,却被压下来。
曾中生同志在西征路上被任命为红四方面军参谋长。他是黄埔四期的黄埔生,曾在莫斯科学习过,曾任中共中央军事部参谋科科长、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并被中共中央派到鄂豫皖苏区任中共鄂豫皖特委书记兼军委主席,由于他敢于直言指出张国焘的错误,曾被一再降职。他的战略眼光独到,军事才华突显,是红军中不可多得的、杰出的军事指挥家。
   “我看可以,四川军阀在成都混战,我们可抄近路翻过大巴山,打到川北建立革命根据地!”足智多谋的徐向前总指挥提议道,大家纷纷点头。
此刻,见大多数人都投赞成票,张国焘也点头同意。
张主席在会议上宣布:“下面讨论进军川北的相关事宜。。。。。。”前去开会的干部们先是一惊,后是一喜。
惊的是部队就要爬冰封的大巴雪山,老百姓都说,就连当地人冬天也不敢过大巴山。喜的是终于要在川北建立根据地,红四方面军是从鄂豫皖老根据地出来的,他们深知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支持部队是多么艰辛和无助。
徐总指挥带人勘查后制定出行军路线,翻过大巴山主脉,从一条艰险的小路直接进入川北,再向南直下通江县的两河口,在时间地点和速度上出奇制胜,夺取通江!
这是一个大胆的行动,没有雄才大略是不敢出此绝招。
团政委传达了会议精神,“我们要趁川北防守空虚,迅速翻越大巴山,快速占领通、南、巴!每人领三天的干粮,打三双草鞋,带四斤稻草。”
团长也讲道:“同志们!我们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大巴山上很冷,要在山上过夜,大家尽量穿暖和点。我们一定要翻过大巴山,后勤同志搞了一点辣椒,在最冷的时候咬它一口辣出汗来,或许要好受一点。”   
部队开始准备爬雪山的干粮,红十师后勤部的人把干粮分到三十团时已经不够了。原来是师里新接收了一批自愿参军的青年,没有及时给后勤部沟通。二十八团、二十九团的干粮已发下去了,三十团还没有领,算下来有一个连领不到干粮,师里发现干粮不够赶紧去想办法。
好不容易弄到一些玉米棒数量却有限,这个连三天的干粮每人就是六根玉米棒子,一天两根。本来每人能领四斤干粮,这下惨了,谁领到玉米棒子谁就挨饿。团后勤干部急得直挠头。
吴指导员带九班赶来领干粮,后勤干部正说这事,“来了一批新入伍战士,干粮不够分了,还是依靠地方党组织发动群众才临时凑到这些玉米棒子,有一个连要吃点亏,不好办哪!”
指导员当既表态道:“把玉米棒发给我们吧,咱们连都是小战士,吃得少,把干粮省给其它连队吧!”在红军困难时期,互相谦让的指战员比比皆是。
“那哪行啊?他们虽说还小,但正是吃长饭的时侯啊!”后勤干部摇摇头不同意。
指导员把九班小战士拉到一边,“团里有困难,有个连只能领玉米棒,每天只能吃到两根。我们要发扬红军的光荣传统,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别人,后勤干部不同意这样做,要是你们愿意我们一起来想办法!”他信任地望着大家。
经过一番商议,小战士出面了。炎林递上一张条子,上面写道:“批准发给学兵连玉米棒!”条子后面落了名,只是名字写得很撩草,看不清是谁的签名。
“这是谁批的条?”发粮干部奇怪的问道。
“首长批的!”
“哪个首长?”
“不知道!”不知是谁写的条子,问又问不出名堂,小战士只说是接到条子就来领干粮,别的什么都不知道。
后勤干部疑惑的把条子看了好几遍,别人领干粮就是登个记,这边怎么还递条子啊,谁还会走这样的后门?明摆着是吃不饱,可是上面怎么会同意让一群红小鬼来承担困难呢?他实在是琢磨不透。
登记的后勤干部犯难了,只得把玉米棒发给学兵连,九班的小战士象捡到什么大便宜似的,高兴的跑去给指导员汇报。
就要离开了,炎林和亲如父母的房东大叔大嫂依依不舍的告别,大嫂从并不宽裕的家里找出一点面粉,合着红苕给他煎了几大块香喷喷的红苕饼,还切成小块给他包好。
大嫂背过身抹眼泪,她伤心的说道:“娃!这饼要留在最饿时吃,大巴山上可找不到任何吃的,几根玉米管不了多大用,我缝了个小口袋,里面装了几个大红苕,饿了就和班里的战士娃分着吃吧。。。。。。”她难过的说不下去。
大叔接过话茬道:“娃,大巴山上很冷啊!本地人冬天都没人敢上山,红军可真是硬骨头!娃,把这身旧衣服穿在里面挡挡寒。”炎林听话的穿上衣服,大叔想了想又说道:“娃!你一定要坚持活下去!等胜利以后回家来!”大叔早已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娃。
大叔大嫂胜似亲人,炎林一步一回头洒泪离去。
一些当地青年也跟红军一起走了,当地党组织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信,在党组织的号召下,青年们毅然参加红军,为红军力量添砖加瓦。
临走前,团里挨家挨户的把钱送到每一户老乡家,“这是干什么?你们也太见外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