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秘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孝庄秘史- 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苏茉尔道:我是说,格格别再想那些伤心事儿了! 
大玉儿道:贵太妃近来怎么样? 
苏茉尔道:您放心,我都盯着!太医定时请脉开方子,在寿康宫当差的人也都老成,伺候得算是周到。只是贵太妃她……精神时好时坏,偶尔会认不得人。 
大玉儿感伤道:唉! 
这时,湖边的顺治突然回头朝大玉儿大声笑道:皇额娘!看我网着一条大鲤鱼! 
大玉儿喊道:好!看见了! 
顺治笑着,又回头去玩儿。 
苏茉尔道:前些日子,皇上还突发奇想,叫侍卫们赛跑,从西华门跑到午门,赢的有彩,大伙儿都乐了!这几天在南苑,又是阅兵又是围猎,直玩儿了三天,精神还是一丝不减哪! 

大玉儿道:这就叫人逢喜事精神爽。 
苏茉尔道:对了,格格,那天您说,皇贵妃生个格格也不错,您是认真的吗? 
大玉儿沉默了半晌,方低声道:但愿我是多虑了! 
承乾宫,阳光中的大殿灿烂辉煌,春雨流泪笑着,将襁褓中的婴儿交给顺治。 
春雨道:万岁爷大喜,母子均安。 
顺治松了口气,看着怀中的婴儿,心中激动万分。 
小唐领着太监宫女跪下道:恭喜万岁爷,又添龙子! 
顺治抱着婴儿,转身朝外,迎着阳光,将婴儿举得稍高。 
顺治道:菩萨保佑,祖宗保佑,朕的“第一子”……降生了! 
一个宫女道:明明是皇四子,当时万岁爷怎么说是“第一子”? 
太监道:八成啊,就是要立他为皇储了! 
宫女道:上头能答应吗? 
太监道:只怕外头也不答应啊! 
慈宁宫里,顺治跟济度在大玉儿面前吵了起来。 
顺治训斥道:简郡王,你太过分了!有事朝中议论,怎么闹到皇太后跟前来! 
济度道:皇太后,亲贵们一致公愤,推举奴才进宫,就是要个说法儿,请您评评理!不过是个还没满月的毛娃子,不但封了和硕荣亲王,还为了他,祭祷天地、大赦祈福。听说皇上已经交待礼部,择一吉日立他为太子!这不是胡闹吗?到底是谁太过分? 

大玉儿想了想,婉转道:皇帝,皇贵妃她怎么说? 
顺治道:宛如在坐月子,不能出宫,她知道得不多,只劝儿子不要太铺张。是儿子不愿委屈她们母子,这些都是儿子的主意! 
娜木钟不屑地牵起嘴角冷笑,别过头去。 
大玉儿道:皇帝,何必这么早就立太子?等阿哥们都长大了,瞧谁强,就立谁…… 
顺治道:这孩子最强,我一看就知道! 
娜木钟忍不住,重重地冷笑了一声。 
济度道:还没满月的孩子,凭他怎么强,这会儿也看不出来! 
娜木钟不屑地道:何况董鄂氏究竟是半个南……半个汉人! 
顺治大声道:满人汉人有什么分别?总之是我的儿子!我就是要给天下百姓一个榜样,叫他们知道朝廷提倡“满汉一家”! 
济度不满地道:哼,这种话只能说说,不能认真。因为咱们人少啊,真要“满汉一家”,恐怕几十年后满人连影子也没有了!都变成汉人了! 
顺治道:咱们大清国,如今淹有华夏,牧民何分彼此?为什么还要这样心胸狭窄,示人以不广! 
娜木钟尖锐地道:你要示人以广,大清的祖宗基业和你的皇位都保不住啦! 
顺治怒道:为大清的祖宗基业,你做过一丁点儿什么?你没有资格开口! 
娜木钟勃然大怒,正要回嘴,大玉儿大喝一声道:够了!都不要说了! 
众人敛手垂眸,表示服从,却都是一脸悻悻之色。 
大玉儿道:简郡王,亲贵们的意思,我跟皇帝都明白了…… 
济度道:皇太后明鉴,立太子的事儿务必暂缓,就算将来要办,也该召集八旗亲王,大伙儿商量着办。这是祖宗的家法,谁要打破,我镶蓝旗誓死反对到底! 

大玉儿、顺治闻得他话中隐含威胁之意,脸色微变。 
大玉儿镇定道:我知道了。这事改日再议!苏茉尔,送简郡王出去。 
济度有点儿勉强道:多谢皇太后垂听,奴才告退。 
苏茉尔道:简郡王请! 
苏茉尔领济度出去。大玉儿沉下脸来,对娜木钟道:皇后,你也跪安吧! 
娜木钟还想辩道:皇额娘,我是…… 
大玉儿道:行了,你的意思,我也清楚,就别在这儿添乱了! 
娜木钟委屈又愤怒,也不行礼,一扭身就走了。 
顺治怒道:皇额娘,你看她!连规矩都不顾了!像什么样子!  
   大玉儿道:唉!这会儿我没心思跟她怄气,倒是得跟你商量…… 
顺治道:皇额娘,我是皇帝,我立我的太子,别人凭什么来言三语四的! 
大玉儿道:皇帝,咱们的祖宗家法倒还真是这样!你皇阿玛和你即位之时,都是由八旗亲王公议推戴的。当年你皇阿玛即了位,还与其他三大贝勒共治国事、同受朝拜了好些年呢! 

顺治道:可是如今咱们进关了,时过境迁,不能墨守成规。祖宗家法有些未必适用,不妨改一改。 
大玉儿道:这我也知道。不过,就算要改,也得急事缓办,不能说改就改。万一,亲贵们因为一致公愤而联合起来,那将会对你非常不利啊!皇帝,你可要有耐性! 

顺治道:他们那些人,哪儿是为着祖宗家法,还不是想保护他们私人的利益!像“圈地法”、“逃人法”的改革,明明是于国有益,他们却反对得厉害!就拿立太子来说,史书上有记载,中国无论哪朝哪代,立太子都是皇帝一个人的主意,我看这规矩就很好。 

大玉儿道:比咱们的规矩好在哪儿啊? 
顺治道:比方说,当年的三大贝勒,多少都自恃着拥立之功,为先帝添了许多困扰,不是吗? 
大玉儿心中一动,沉吟半晌,道:你说的也不无道理。不过,我还是那句话,慢慢来。 
顺治有点勉强道:是,儿子一定听额娘的话。 
大玉儿欣慰一笑。这时,苏茉尔走了进来诧异道:怎么,方才见皇后气冲冲地走了? 
顺治道:苏嬷嬷,你没看见她骄狂的样子,莫非皇额娘还得受她的气?她根本不配当皇后! 
大玉儿闷闷地、灰心地道:唉!是我自个儿的亲侄女!苏茉尔,咱们动身上南苑去散散心吧! 
第三十章 
承乾宫里,董鄂妃抱着婴儿,怜爱地凝视着。 
小唐进来禀道:跟皇贵妃回话,皇上要奴才回来说一声,今晚就住在南苑,暂时不能回来。 
董鄂妃关心地道:听说皇太后病了,是为了这个吗?皇太后的病,到底怎么样? 
小唐道:呃……不过是染上时气,头疼脑热吧! 
董鄂妃疑惑道:你也不确定? 
小唐迟疑道:奴才…… 
董鄂妃道:小唐,你在骗我! 
小唐为难地道:不!奴才不敢欺骗皇贵妃,只是…… 
董鄂妃问道:只是什么? 
小唐道:皇上交待不许说。皇贵妃自己都正在坐褥,听了徒生烦恼。 
董鄂妃沉吟道:皇太后……病得不轻? 
小唐忧虑道:是不太好呢!皇上都要……往天坛祭天了! 
董鄂妃大惊道:这么严重?到底怎么回事儿,你说清楚! 
小唐道:起先是风寒,后来不知怎么,沉重起来。奴才听见太医说,皇太后积郁已久,郁气伤肝,平日压着,最近被皇后一气,就病得一发不可收拾了。 
董鄂妃沉思不语,春雨端补汤进来了。 
春雨道:都是小唐不好!皇上叫你别说,你还说! 
小唐委屈道:在皇贵妃面前,奴才很难藏得住话呀! 
春雨劝道:格格,您别烦恼,皇太后吉人自有天相,不怕,没事儿的! 
董鄂妃道:小唐,除了皇上,宫里还有谁赶去南苑伺候? 
小唐道:没有。 
董鄂妃大惊道:没有? 
小唐道:说起来就气,皇后她不闻不问,别人就算想去伺候,也不敢哪! 
董鄂妃红了眼眶,泪水盈盈欲滴,春雨忙阻止道:格格,您忘了老嬷嬷说的,产妇最忌月内流泪,伤眼啊! 
董鄂妃拭了泪,沉默半晌,抬起头,平静而坚决地道:去找总管太监来!我要尽快赶到南苑去! 
春雨大惊道:千万使不得呀!别说这会儿已经入冬了,就算是暖和日子,也没有月里出房门的,何况是顶着寒气跋涉到南苑!老嬷嬷再三交待过,月子没做好,将来……很伤身子的! 

董鄂妃坚决地道:顾不得那么多了!最要紧的是皇太后!病成这样,身边没个知心着意的人伺候,那怎么成!苏嬷嬷一个人怕也顾不过来。 
春雨道:格格!别老为别人想,为您自己、为四阿哥想一想! 
董鄂妃道:我也是为四阿哥!春雨你想,万一皇太后有个什么,人家岂不会说……是四阿哥克的? 
小唐恍然大悟,咬咬牙道:奴才去唤总管太监! 
春雨握住董鄂妃手,含泪道:格格,你太苦了! 
董鄂妃凄然一笑道:苦什么!最苦的不都过去了? 
董鄂妃怜爱地凝视着怀中婴儿柔声道:乖乖的,额娘就回来! 
马车颠簸着,董鄂妃裹着轻裘,脸色苍白,十分不适。 
行宫外,细雪飘下来。董鄂妃一面走上台阶,一面拍着轻裘上的雪花。 
顺治从行宫中奔出来,抓住她,着急地道:你,你来做什么呀! 
董鄂妃道:我听说皇太后欠安,前来侍疾。 
顺治道:侍疾?你自己都还需要别人侍疾呢!快回去!这儿有的是嬷嬷、宫女,还有我呢! 
董鄂妃道:皇上虽有孝心,但贴身服侍的活儿,您使不上力啊! 
苏茉尔奔出,惊讶道:皇贵妃?您怎么能出门呢? 
顺治恼火道:嬷嬷,你看她!气不气人! 
董鄂妃道:苏嬷嬷,我来帮你分忧分劳,一块儿服侍皇太后! 
苏茉尔惊讶感动地道:皇贵妃,您?…… 
董鄂妃坚定而诚挚地看顺治,顺治无奈,重重叹口气道:你这人,拗起来比我还厉害!苏嬷嬷,你看宛如,再看看皇后!皇额娘病了,她非但人不来,连遣个人问候一声都没有!平时我看不见的时候,还不知怎么张狂无礼呢!难怪皇额娘要气病了!她……她根本不配当皇后! 

董鄂妃道:皇上!皇后一定是不知道,她不可能是故意的! 
苏茉尔道:好了!且不要说这些了!难道要皇贵妃在这雪地里冻着?快进去吧! 
简郡王府花厅里,济度与图弘等三人密议,气氛十分沉重。 
亲贵甲道:立太子的事儿,虽然缓了一缓,可是以皇上的性子,恐怕势在必行! 
图弘怒道:难道就真让那小孽障做皇上?哼,那十一阿哥不是死得太冤了? 
济度恶狠狠骂道:混账!那些南蛮子真是可怕! 
亲贵甲问:要不要通过鄂硕,警告警告他女儿? 
图弘摇头:鄂硕胆小怕事,连皇上要给他升官,他都敬谢不敏,他的话没力量,不管用! 
亲贵甲建议道:要不然,从皇太后那面…… 
图弘摇头:母子两个都给那女人狐媚上了,我看……靠不住! 
亲贵甲问:那该怎么办才好呢? 
图弘看着济度道:王爷,您如今是八旗亲贵的头脑,总得想个法子! 
济度怒道:哼!软的不成,来硬的! 
亲贵甲道:硬的?王爷是说……兵变? 
图弘提醒道:那可得小心!两黄旗的索尼、鳌拜、遏必隆,对皇太后和皇上都是忠心耿耿! 
济度摇头道:不,用不着劳师动众,只需要釜底抽薪,去了这个祸胎! 
亲贵甲道:这……这可是很冒险啊!万一事机不密…… 
济度冷笑道:嘿!这就是妙处了!用不着咱们去冒险!只要……借刀杀人! 
图弘忙问道:谁是那把刀? 
济度道:你们去想,宫里头什么人怨恨最深啊? 
亲贵甲道:自然是那失宠的。 
济度道:不,是那自认为该得宠,却出乎意外失宠的! 
图弘道:我懂了,王爷是说……坤宁宫那主子? 
济度点头道:没错,就是皇后! 
亲贵甲怀疑道:皇后……她有这胆子吗? 
济度笑道:她自小娇生惯养,脑子不大,胆子却不小! 
图弘笑道:王爷说得有理! 
济度道:图弘,我听说你的福晋,不是皇后的远房表妹吗? 
图弘道:是啊!皇后挺爱找她进宫,去了就是听她喊冤诉苦。 
济度道:那好!让你福晋去见皇后,等她喊冤诉苦够了,再指一条明道儿给她,问问她,敢走不敢走!  
南苑寝宫内,董鄂妃一直悉心照料着大玉儿。 
深夜,大玉儿神智昏沉,出冷汗,董鄂妃细心用手巾擦干。 
翌日清晨,苏茉尔扶坐起昏沉的大玉儿,董鄂妃用手巾托在大玉儿下巴边上,缓缓耐心地用银匙喂药,确定她咽下后,才轻轻喂入第二匙。 
第二日夜,大玉儿剧烈咳嗽,董鄂妃为她拍着背、抚着胸口顺气,动作轻捷而细心。 
第三日清晨的曙光中,苏茉尔已累得直打瞌睡。大玉儿沉沉睡着。董鄂妃神情疲惫,但仍亲手熬药,不敢稍懈精神。 
坤宁宫里,娜木钟铁青着脸,阿岱在旁劝道:格格呀,不要赌气嘛!皇太后是您亲姑姑,连在坐褥的皇贵妃都去了南苑侍疾,您再不去,多失礼呢! 
娜木钟冷笑道:哼!那贱人还真会巴结! 
淑妃道:就算皇后这会儿赶去,也落在人后了,总归要失礼,大冷天的,何必喝这顿西北风去! 
阿岱道:可是,婆婆有病,媳妇儿不去侍疾,这传出去,不太好吧! 
娜木钟道:可是去了……我也不知该做什么呀! 
淑妃道:侍疾嘛,还不就是端茶喂药、揉胸捶背、伺候更衣。皇后,您一向尊贵,这种活儿您做得来吗? 
娜木钟迟疑地问道:这……都得我亲自做?不是皇太后醒了陪她说说话就成? 
淑妃道:本来倒不用,可是皇贵妃一定会这么做。伺候人是她一等一的本事!要不然,她“贤孝”的美名是哪儿来的? 
娜木钟恨恨地道:这会儿她又去卖弄她的贤孝了! 
阿岱道:那……总要派人去问候吧? 
淑妃道:人家坐褥的都去了,皇后只派人问候,不更显得没有诚意吗?依我看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娜木钟赌气道:没错!我就索性当做不知道! 
阿岱暗中叹气。 
这时太监进来传话道:奴才启禀皇后,弘贝勒福晋到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