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秘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孝庄秘史-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喧哗声逐渐消失,只剩袁崇焕撕心裂肺的啸声在蓝天回荡着……  
夜晚,清宁宫暖阁里,幽静祥和,恬淡舒适,哲哲与大玉儿喝着茶随心所欲地闲聊。 
窗外,远远传来皇太极愉快的笑声,哲哲、大玉儿对视一眼,迷惑不解,忙起身候驾。 
皇太极跨进暖阁,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苏茉尔连忙奉茶。  
哲哲笑着问:什么事乐成这样? 
皇太极兴奋道: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咱们大金的眼中钉袁崇焕,终于除掉啦! 
哲哲笑着猜测道:哦?打了胜仗吗? 
皇太极喜悦地:比打了胜仗更好,兵不血刃,没费什么工夫。对了,玉儿,你也有份功劳。 
大玉儿诧异道:我? 
皇太极笑道:记得不?我说崇祯生性多疑,你说,那岂不是像三国演义里头的曹操?我灵机一动,想起周瑜利用蒋干盗书,使反间计让曹操起疑,杀了他的水军都督,这才奠定了赤壁之战的胜利!于是我和范先生商议,来个照方抓药、如法炮制,想不到,真的成功了!哈哈哈……哲哲喜道:恭喜大汗啊! 

皇太极夸赞道:这件事儿多尔衮办得干净利落,不错!看来是大有长进了! 
大玉儿与苏茉尔对望一眼,心中欢喜异常。 
皇太极突然情绪高昂起来,他大声道:除掉袁崇焕,也等于为父汗报了仇!父汗一世英雄,却败在宁远这个小小孤城之下,被气得旧伤复发。哼,袁崇焕,你也有今天! 

皇太极得意地哈哈大笑,满足的神情中,突现一丝感怀,他轻叹一声,低头不语。 
哲哲惊奇地问:怎么啦?除掉了袁崇焕,还有什么不遂心的? 
皇太极淡淡一笑,又叹了口气。 
大玉儿沉思道:我来猜猜大汗的心事吧! 
皇太极抬头惊异道:哦?你倒猜猜看? 
大玉儿看着皇太极的眼神道:大汗心里在可惜呢! 
哲哲忙问:可惜什么? 
大玉儿答道:可惜……像袁崇焕这样的人才,不能为大汗所用! 
皇太极神情大为惊异,看着大玉儿问:你怎么知道? 
大玉儿腼腆着说道:玉儿是见大汗欢喜,凑个趣儿,胡猜的! 
皇太极看着大玉儿,指指她笑道:小机灵鬼! 
哲哲想了想,说道:那袁崇焕如今在哪儿?他受了委屈,说不定就愿意归降咱们了? 
皇太极苦笑道:这可办不到!崇祯杀鸡儆猴,袁崇焕已经被千刀万剐了! 
哲哲与大玉儿大惊失色:什么? 
皇太极神情凝重地道:听说,大明老百姓恨他叛国,还争着买他的肉来吃呢! 
大玉儿吓得神情怔住,喃喃道:太残忍了!只不过是怀疑他,大不了罢黜他,何必…… 
皇太极拍拍大玉儿的脸颊,大有深意地微笑道:玉儿,当帝王的,哪儿能像你这么心慈手软!成则王,败则寇,一个人想要权力,想要天下,自然就得机关算尽、心狠手辣。你明白吗? 

大玉儿看着皇太极,一丝恐惧掠过心头。 
第七章 
清宁宫小跨院书房里,大玉儿在认真地写着书法,写完最后一句时,她神情怔怔,半晌,搁下笔,走到窗边,倚窗凝望着一树槐影。 
苏茉尔进屋,瞥见桌上的字,念出声道:千年调,一旦空,惟有纸钱灰,晚风吹送。尽……尽什么? 
大玉儿接道:尽蜀鹃血啼烟树中…… 
苏茉尔继续念:唤不回一场春梦。 
大玉儿神情仰慕地道:这是咱们蒙古人阿鲁威所写的曲,他在元朝还当过翰林学士呢! 
苏茉尔皱眉说道:这句子读起来心里挺沉重的,您没事儿写这做什么! 
大玉儿叹息道:心里有点感触罢了!人生无常,便如一场春梦,有什么值得拼死争夺?想要权力的人,动辄就掀起连年战祸,受苦的总是老百姓。 
苏茉尔认真地说道:您这么想,可是那些爷们儿可不这么想。有什么法子! 
大玉儿摇摇头,表情内疚地:我无意间的一句话,便害得那袁崇焕被千刀万剐。心里实在是……苏茉尔不以为然地道:格格!不除去袁崇焕,谁知道还有多少八旗将士要死在战场上哪!您实在不需要耿耿于怀,谁教他跟咱们是敌人! 

大玉儿沉默了一会儿,忧虑道:大汗说,一个人想要权力想要天下,自然就得机关算尽、心狠手辣。我害怕,大汗的野心,多尔衮的怨气,总有一天会升高到决战的关头。大汗是那样的人,多尔衮也非得变成那样的人,才能跟他旗鼓相当、奋力一搏。可是,如果多尔衮,也变成了那样的人…… 

苏茉尔劝道:格格,那您就想法子,让他们兄弟俩面和心也和,哥哥器重弟弟,弟弟感激哥哥;时间一久,恩仇相泯,旧账也就无从算起了。 
大玉儿闻言,沉思着,点点头:多尔衮曾经问我,他跟大汗在我心里谁轻谁重?我为的究竟是谁?其实,我也没有答案。因为我想帮助多尔衮,可是也不愿意对不起大汗。也许你的话,就是我惟一能做的事。 

大政殿前十王亭里,皇太极和范文程畅所欲言,神情愉悦。虽然他们谈论的是国家大事,但自然随和,不拘泥于君臣礼节。 
皇太极愉快地:哈哈哈……这是咱们女真族建国以来,头一回开科取士,办得这么顺利,范先生,多亏了你的建议筹划! 
范文程道:范文程一介儒生,受大汗知遇之恩,自当尽心竭力。 
皇太极胸襟开阔地朗声道:开科取士,不但为国家网罗优秀的人才,而且汉族百姓对咱们也会有好感。其实,无论满汉,尽皆臣民,即使暂时做不到一视同仁,也该尽力缓和矛盾,这才有益于国。 

范文程称赞道:大汗英明。 
皇太极叹了口气:唉,只可恨,亲贵们大多不懂这个道理,只会在战场上硬拼,争夺财产奴隶! 
范文程劝慰道:大汗别急。改革制度、除旧布新,是必然的趋势,一步一步慢慢来! 
皇太极点点头,转头看着大政殿,心中自信,神情自得地说道:我早就主张改革制度、除旧布新,可惜父汗在世的时候,无法理解,始终心怀疑虑。 
范文程明白他心思,凑趣道:老汗王如果在天上看见大汗的英明强干,心中也必然欢喜。 
皇太极摇摇头:恐怕我的成就,赶不上父汗啊! 
范文程:国之将兴,武功文治,缺一不可。老汗王的征伐,使大金国初具轮廓;然而大汗的统治,必定将使大金国拥有无可限量的格局。 
皇太极情绪激昂地:没错,等我一切都准备好了,到时候,明朝江山必然是我囊中之物! 
他笑着拍拍范文程的肩头,继续说道:你我君臣一心,共创一番空前的基业! 
范文程很是感动,用力点点头。 
花园里,各种花卉争奇斗艳,芳香袭人,招引来成群的蜂蝶。皇太极携着大玉儿的手,散步在花园小路上,轻松快活,心旷神怡。 
大玉儿看着皇太极赞叹道:无论满汉,尽皆臣民!大汗这话说得真不错啊! 
皇太极戏谑道:哦?女才子也认为不错? 
大玉儿娇羞道:大汗又笑话我了,什么女才子啊!我不过是读了几天书、略识几个字罢了! 
皇太极微笑道:太客气了!你通晓满、蒙、汉文,可以当个“三国女通译”呢! 
大玉儿脸色微红,娇嗔道:大汗要是再取笑,玉儿可就不说了! 
皇太极笑道:好好好,你说说你的想法。 
大玉儿:玉儿不敢胡乱出主意,只不过觉得,“富国安民”是当务之急。倘若,大金治下的百姓,无论满人汉人,日子都越过越好。这么一来,明朝的百姓自然也会羡慕。大汗只要得了民心,还怕得不到天下吗? 

皇太极怔怔地看着大玉儿,大玉儿有些惶恐不安:玉儿是不是……说错了?大汗恕罪…… 
皇太极打断她:不! 
他握住大玉儿的手,深深看着她道:我只是太意外了!没想到,你竟然有这样的心胸和见识! 
大玉儿松了一口气,腼腆地一笑。  
   书房里,皇太极与阿敏、莽古尔泰言辞交锋,互不相让,气氛紧张。 
皇太极重重地拍着书案又气又急,指着阿敏、莽古尔泰,怒道:你们的心胸和见识,竟然还比不上一个女流之辈!亏我解释了这么多,你们还是一窍不通!照这样下去,大金国只能局促一角,永远展现不出大国的格局和气度来! 
   
阿敏、莽古尔泰沉默不语,可神情倔强不服。 
代善劝道:大汗息怒,两位弟弟只是想法一时转不过来…… 
皇太极怒道:转不过来也得转,新的章程都快要拟出来了!我要把标准放宽,让更多汉人百姓摆脱农奴的身份,得到自由。 
阿敏威胁道:大汗!我劝你不要一意孤行,亲贵们一定会反对! 
皇太极逼视着阿敏道:只要你们带头支持,他们不会反对! 
阿敏断然拒绝:不行,我绝不答应!那些南蛮子要是再敢逃亡暴动,再杀就是了! 
皇太极气得直摇头:糊涂东西!凭你这句话,咱们就永远得不到民心! 
莽古尔泰悻悻然说道:你只顾着得你的民心,咱们的损失,谁来补偿? 
皇太极大声道:表面的损失是一时的,后金的壮大才是永远!难道你们的眼光就这么短浅吗? 
代善忙打圆场:大汗不用着急,所谓“事缓则圆”,慢慢开导,才是正办;毕竟弟弟们擅长的只是带兵打仗…… 
皇太极冷笑着打断道:哼!擅长带兵打仗? 
他看着阿敏,责备道:听说上回出征,你的属下顾三台,有士兵战死,他竟然拿绳子拴着他们的腿,用马拖回来!这样不把士兵当人,不尊重阵亡的勇士,谁肯替他效死? 

皇太极环顾着摇头的代善和沉默的阿敏、莽古尔泰,喘了口气道:我在汉人的兵书上看见一个故事,有人送了将军一缸酒,将军把酒倒入河中,与士兵共饮河水,表示与士兵同享…… 

莽古尔泰打断他的话,不屑地:一缸酒倒进河里,哈!那还尝得到一丝酒味儿吗? 
皇太极认真解释道:重点不在酒,而是在这份心意!就凭这份心意,令人甘心为他效死! 
皇太极见阿敏、莽古尔泰仍然沉默不服,于是深深地感叹道:看来,你们是不会懂的! 
他深深叹了一口气,失望地缓缓走出书房。 
皇太极站在大政殿前,远眺分列两旁的十王亭,神思悠悠。 
范文程走过来见礼道:大汗! 
皇太极面有愠色道:我原本还想好言好语地跟他们商议,谁知他们根本不识抬举!看来,三位大贝勒是靠不住了!我如他的意,他不见得领情;稍不如他的意,便心怀不满,傲慢无礼。我决定放弃他们了!与其跟他们白费唇舌,不如拿这工夫去把年轻的小贝勒们栽培成才! 

范文程兴奋地答道:是啊,小贝勒们身受大汗的调教和提拔,一定会感恩戴德。 
皇太极诚挚地求教道:范先生,很多小贝勒都随你读过书,依你之见,谁是可以调教、值得提拔的人才呢? 
范文程谦恭地:臣不敢妄加推举。不过,要论天资聪颖、有勇有谋的,恐怕是……十四贝勒! 
皇太极皱起眉头:多尔衮?我……确实考虑过他。 
范文程开导道:国事繁重,再贤明能干的君主,也无法事必躬亲。如何发掘人才、善用人才,是办大事的首要之务。三国时代,魏、蜀、吴争相延揽人才,无非是明了人才对国运的重要。 

皇太极忧虑道:可是,范先生,不是人人都像诸葛亮、关云长一般忠义双全。凡是人才,就可能会骄傲,可能有野心…… 
范文程真诚地:臣明白大汗的顾虑。不过,恕臣直言,如果因为害怕驾驭不了千里良驹,就宁可选择庸劣的驽马,这……岂不是因噎废食? 
皇太极沉吟不语,反复掂量着范文程这番话。 
范文程微笑道:况且,以大汗的睿智和手段,明里恩威并施,暗里查探牵制,就算他是个孙悟空,怕也逃不出您的手掌心! 
皇太极闻言大笑,想了想,终于暗下了决心,点点头:好,就从培植多尔衮开始吧! 
他转过头来,眺望着十王亭道:江山代有才人出。将来进驻这十王亭办事的,都必须是我的人! 
宫中花园里,小玉儿正缠着贵太妃撒娇。 
小玉儿晃着贵太妃的手臂娇声道:姨妈,多尔衮就快回来了,你帮我想想法子,多给我制造一些跟他见面的机会嘛! 
贵太妃皱着眉:你别烦我!我正在筹划,怎么跟大福晋开口,把你妹妹嫁给豪格! 
小玉儿不以为然地:有什么好筹划的!您直接跟大汗提一提不就得了! 
贵太妃慎重地摇头道:不成!大汗治国,大福晋理家,这么重要的婚姻之事,如果没得到大福晋的同意,就直接问到大汗那里,不但会得罪大福晋,连大汗都会怪我没规矩。亏你还在宫里长大,连这都不懂,真是缺心眼儿! 

小玉儿埋怨道:您太偏心了,只顾着妹妹,也不帮我筹划筹划! 
贵太妃道:你妹妹的事,依我看,很有可能说得成。至于你的事……难哪! 
小玉儿不高兴地问:为什么? 
贵太妃道:为什么?光看多尔衮平日对你的神情,还用问吗? 
小玉儿刚想反驳,忍住了,换个口气道:姨妈,你在想什么,其实我都明白。大福晋姑侄俩,一个是正妻,一个是宠妾,既然宫里头你斗不过她们,就得从外头找靠山。所以,你想撮合妹妹跟豪格,争到一位贝勒爷做外援。不是吗? 

贵太妃用手指点了一下小玉儿的脑门道:哼,想不到你这缺心眼儿也有聪明的时候。 
小玉儿继续说道:姨妈,多尔衮不也是位贝勒爷吗?我跟他的事情倘若成了,你就有两位贝勒爷当靠山,这么一来嘛……您还怕谁啊! 
小玉儿的话打动了贵太妃,她沉吟了一会儿,方微微一笑,道:我可以先探探大福晋的口气。不过小玉儿,在多尔衮身上下功夫,还是得靠你自己! 
小玉儿瞪大了眼睛问道:怎么……下功夫啊?我不会啊! 
贵太妃又气又笑地点拨她:真够缺心眼儿的!男人啊,吃软不吃硬,你甭跟他拗,想法子讨他欢喜、逗他开心,这都不会吗? 
小玉儿想了想,开心地笑了。 
阿济格府门外,多尔衮、多铎带着一群侍卫们下马。 
多尔衮刚要进门,发现众男仆侍女早已排列整齐地等在大门内。他还没有发话,这些人一起行着礼大声道:奴才恭贺贝勒爷班师凯旋! 
多尔衮一怔,哑然失笑,神情十分诧异。多铎跟上来见此情景,先是吃惊,接着哈哈大笑起来。 
多铎问多尔衮:他们摆出这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