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大笑:你觉得你有这个力量?你挡得住我八旗雄兵?
姜冷笑:豫亲王死了,你又病了!除你二人之外,其他的八旗将领,我自问还有资格拼一拼!
多尔衮恼怒:胡说八道!谁说我病了?
姜得意地:如果你没病,一定会用围困之计,逼得我不战而降。如今你却在人疲马困的情况下急着收功,触犯兵家大忌,你要不是病糊涂了,就是……自知性命不长了?
多尔衮原本气得脸色铁青,此时却心念一转,悠然自得地道:姜,你太高估自己了!对付你,于我是易如反掌,哪儿需要动用什么兵法!至于,我为什么急着跟你决一死战,因为我要亲手杀了你这个忘恩负义的东西!
姜讥讽道:大话随你说!不过依我看,你也只剩下说这几句大话的力气了!
多尔衮大怒,倏地抽出刀来,直指向姜,锐利地盯着他,喊道:谁都不准过来!姜,我要用我的刀,亲手割下你的头!
姜咬了咬牙,厉声喊道:谁怕你!我今天就要证明,你多尔衮早已是强弩之末!
一语深深刺伤多尔衮,他大声地拍马疾驰,眼中像是要喷出火。
姜抓稳了长枪,“驾”地一声催马疾驰,冲向多尔衮。
两骑交锋,激烈搏斗。
多尔衮已受伤多处,却毫无所觉,他用尽全力一挥刀,将姜的长枪打得飞上天空,姜下意识地抬头看时,多尔衮的刀刺入他胸中。他瞪着多尔衮,多尔衮冷笑道:嘿!强弩之末?
多尔衮用力抽刀,姜鲜血喷出,坠落马下。
两白旗欢声雷动,大同城里面却一片混乱。
烈日下,多尔衮仰天大笑,突然他的笑容凝住,低头看见鲜血从自己腹中涌出,脸色倏地刷白,缓缓抬头看天,微微苦笑。
多尔衮的刀落在地上,两白旗将士突然停止了欢呼,紧张地看着多尔衮,多尔衮扑通一声摔下马去。两白旗将士一拥而上,急唤“王爷”。
多尔衮微微睁开眼,嘴角竟然泛起一丝微笑:很好……军人就该……死在战场上……他咬着牙关,忍着疼痛,使尽最后一丝力气,缓缓抬手,从怀中取出当年大玉儿送给他的已染了血的荷包,紧紧抓牢,放在胸上。他发现自己躺在大草原上,远远的一男一女在漫步,是快乐的他与大玉儿。
多尔衮笑意渐浓,眼神平静、温柔、满足……
尘沙不断随风掠过,两白旗将士泪雨纷纷……
深夜,慈宁宫里夜深人静,漆黑一片。
大玉儿突然被噩梦惊醒,出了一身冷汗。
正恍惚间,听见苏茉尔持灯在蚊帐外叫道:格格,巴海送来的,六百里加急军报!
大玉儿连忙掀帐坐起,接过军报,颤抖着手拆开,一看便傻住了。苏茉尔着急地问:究竟什么事?格格!
大玉儿恍惚地愣了半晌,奏报从她手中落下,苏茉尔捡起一看,大惊失色,眼泪扑簌簌掉落下来,忍不住腿一软,跪下痛哭起来:十四爷!十四爷!
大玉儿仍然发着愣,面无表情。
翌日,慈宁宫里一片肃静。
苏茉尔缓缓将染着多尔衮鲜血的荷包递向大玉儿,大玉儿颤着手接过来,非常仔细地抚摸着荷包,心里空荡荡的,神情恍恍惚惚。
好半天,她才回过神来,将荷包递向苏茉尔,缓缓地、轻声地道:把它放回多尔衮手里,随他一块儿去吧!这辈子,我能给他的,也只有这个了……
苏茉尔接过荷包,转过身去,用帕子捂着口,抽抽噎噎地哭了起来。
大玉儿闭上双眼,咬紧牙关,好半晌,方睁开眼,眼神空洞无物。
故宫养心殿里,洪承畴与范文程给顺治行礼,顺治连忙扶起他们,兴奋得说不出话来。
洪承畴沉声道:皇上,须防隔墙有耳。
顺治点点头:放心!外头小唐带人守着,不会让任何人接近!师傅,我……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洪承畴微微一笑:臣明白皇上的心境。皇上就要摆脱摄政王的阴影,可以亲裁大政了,难免兴奋快意。不过,请皇上尽量克制,出以镇静,情绪不要显现于外,这就是学做皇上的第一课。
顺治忙问:为什么呢?
洪承畴分析道:一来,摄政王势力犹在;二来,也要顾虑圣母皇太后的感受。
顺治闻言,颇为不悦,他冷笑一声道:圣母皇太后的感受?哼,自然是哀痛逾恒了!
范文程严肃地禀告道:皇上,有句逆耳忠言,臣不得不说。
顺治一愣,忙道:范先生,您是三朝元老,如果我有什么不对,请先生直言教诲。
范文程劝谏道:臣不敢。只是,皇太后的苦衷,请皇上多体谅。
顺治不满地:我倒不明白,皇额娘到底有什么苦衷!
范文程感叹道:听说皇太后与摄政王是自小的情分,种种阴错阳差,才使得有情人不得成为眷属。皇上年轻,可能还不太明白这种心境。从前的摄政王,你没看见。那真是雄姿英发的少年将军!这件事不少人知道,也都谅解。皇上……
顺治不悦地打断道:从前的事我不管!可是她要嫁给他!她要我被天下人耻笑!我永远忘不了!
洪承畴真诚地劝道:请皇上相信,皇太后的决定,都是为了大清、为了皇上。
顺治嘲讽地问:就不会是为了私情?
范文程正色答道:如果皇太后把私情搁第一,摄政王不会至死都做不成皇帝。
洪承畴神色沉重地:朝中风波险恶,要稳渡政潮,得费尽多少心思,考虑多少顾忌,恕臣说一句大胆的话,皇上年轻,不一定能理解。
范文程眼睛微微湿润地:所以说,皇太后……她真不是平凡女子啊!她要面对的难题,她要忍受的煎熬,她要克制的情绪,都不是常人所能想象,而她总是能够做出最有益于大局的决定。皇上有这样的母亲,应该觉得骄傲;大清有这样的国母,更是万幸!真的,确是万幸!顺治沉吟不语,神情渐渐平和下来。
大玉儿一步步向佛堂走去,神情冷静得异乎寻常,顺治不安地在旁边窥视着她,苏茉尔及宫女跟在几步之外。
顺治低声劝道:皇额娘保重,千万宽心……
大玉儿冷冷地打断道:我明白。
顺治又道:朝中应理之事,多如乱麻,皇额娘……
大玉儿冷漠地:多听长辈和大臣们的意见,稳着些就行了。
顺治想了想,轻声说道:那么,我陪皇额娘……
大玉儿又一次神色冷淡地打断道:不用了,你去吧!
大玉儿正好来到佛堂外,径自走进佛堂,苏茉尔想随后进去,大玉儿却关上门。她缓缓转过身来,背靠着门,看着佛堂,阳光一束一束从窗框中照进来,尘埃在光束中飞舞。
大玉儿眼眶中涌上泪水,泪眼迷蒙中,仿佛看见多尔衮在前方凝视着她,像从前一样沉着潇洒,且多了一抹平静的神情。
他手里拿着那荷包,微笑道:玉儿!这荷包……藏着你的心,沾着我的血。这世上对我来说惟一珍贵的东西!
多尔衮将荷包揣进怀里,双臂张开,热切地凝视着她:玉儿!我们的意志力,要和我们的爱,一样坚强!
大玉儿热泪汹涌,跌跌撞撞地奔向多尔衮哭喊道:多尔衮……
昏乱的大玉儿,正将要投进他那温暖的怀抱,却惊觉扑了个空,竟跌倒在冰冷的砖地上。
大玉儿哭得掏心挖肺,她瘫软在地上,看着无人的佛堂,喃喃地道:多尔衮,这一生,我负你……太多太多……
大玉儿泣不成声,偌大的佛堂,只有她孤独寂寞的身影。
养心殿里,小唐打起帘子,何洛会率数名大学士鱼贯而入,顺治中间端坐,洪承畴伫立一旁。何洛会打起精神,率大学士们行礼。
顺治脸色阴沉地问:你们约齐了一块儿来见朕。有事吗?
何洛会禀报道:臣等商议,都认为应该追尊皇父摄政王为皇帝。
顺治脸色微变,惊讶地问:追尊为皇帝?
何洛会冷冷地:回皇上的话,这是大家的意思。
顺治微微冷笑:“大家”是谁?
何洛会瞥众大学士一眼,大声道:内三院大学士,都在这里。
顺治忍住怒火问道:想来……你们连庙号跟尊谥都拟好了?
何洛会毫无惧色地大声道:是的。“成宗义皇帝”!定天下为“成”,让天下为“义”;“成宗义皇帝”,皇父摄政王当之无愧。
顺治正要发怒,忽见洪承畴朝他使眼色,便按捺性子,勉强道:拟得很妥当。不过,我得先回明圣母皇太后再说。你们跪安吧!
何洛会施礼道:遵旨。臣等告退。
小唐打起帘子,何洛会率大学士倒退几步转身离去。
顺治着急地:师傅!这些人一向依附摄政王,连摄政王死了他们都还不悔改,为什么不让我痛斥他们?
洪承畴劝道:摄政王势力犹在,皇上的痛斥,恐怕会引起他们的猜忌。臣请皇上以大局为重。
顺治惊讶地问:你是说,如果不照他们的意思办,就会出乱子?
洪承畴低声道:事有经权,贵乎知机。国玺御宝都贮存在摄政王府,倘若他们索性径自颁发诏书,皇上就失机了。
顺治勃然变色:那不是矫诏吗?谁敢!
洪承畴慎重地劝道:小不忍则乱大谋,暂时忍一忍吧!皇上就要亲裁大政了,这才实际啊!那些个虚文名义,似乎不必太认真了。
顺治犹豫着,心里一百二十个不愿意。
中午时分,顺治来到慈宁宫请安,向大玉儿问策。
大玉儿缓缓用杯盖撇去茶碗上的浮沫,平静地问道:洪承畴还说了什么?
顺治答道:他说,这件事儿应该及时了断。拖延不决,会惹出许多流言,对政局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大玉儿反问道:那么,你的意思呢?
顺治迟疑地:儿子看皇额娘的意思。
大玉儿喝了口茶,沉吟着,半晌道:洪承畴说得不错,你就要亲裁大政了。这件事儿,就是你头一回遇到的大政,你亲裁吧!
顺治深吸一口气,感到压力很大。回到养心殿后,他走来走去,神色阴晴不定,最后看着桌上的奏折,咬牙道:十四叔,你老说这皇帝是你让给我的,也罢!我就还你一个!
慈宁宫里,苏茉尔在伺候大玉儿梳妆。
大玉儿苦笑:成宗义皇帝……他生前做不成皇帝,死后倒终于如愿了。
苏茉尔:昨晚哪,皇上还差小唐来问我,究竟皇太后的意思是怎么样。看来,皇上不愿意违背您的心意。
大玉儿感叹道:其实,我要他亲裁,倒不是客气。而是……这些身后虚名,死了的人,还在乎什么呢!
苏茉尔不屑地:攀着十四爷发达的那些人,可在乎了!
大玉儿:哼,这些人,太心急了!只怕呀……求荣反辱。
苏茉尔问道:会吗?
大玉儿微微苦笑:你可知道,派了谁总理治丧大事?
苏茉尔点头道:知道啊!英亲王去大同善后了,派的是郑亲王……她突然恍然大悟地叫道:唉呀!郑亲王跟十四爷……夙怨很深啊!
大玉儿的眼神空洞而悲哀,她悲叹道:我有预感。接下来,还有一场雷滚九天的大风波!
摄政王府正厅里,郑亲王济尔哈朗与众亲贵正在灵前商议治丧之事,小霓子浑身缟素白衣,冷冷地站在正厅外,朗声道:奴才吴尔库霓,求见郑亲王。
郑亲王问一亲贵:她是谁啊?
亲贵答道:是摄政王……喔,成宗义皇帝,生前最得宠的丫头。
郑亲王迟疑了一下道:哦?你进来吧!
小霓子冷静地走进来,也不行礼,她身后跟着两个抬衣箱的侍女,侍女战战兢兢地放下箱子后,行礼退出。
郑亲王严肃地问:吴尔库霓,你要见本王,有何话说?
小霓子大声道:成宗义皇帝薨逝之前,只有奴才在侧,奴才要转达遗命!
众人十分惊讶,面面相觑。
郑亲王镇定地问:成宗义皇帝有何遗命?
小霓子冷静地答道:成宗义皇帝生前,不知死后将会追尊为帝,特嘱奴才,在入殓之时,一定要将早已备下的八团龙黄袍、东珠朝冠、黑貂褂,一块儿放进棺材里。只因生前没有机会穿,死后也要带走。
众人神情大变,惊疑不定。
小霓子微微一笑:奴才对成宗义皇帝忠心耿耿,转达了遗命,奴才的责任也就了了!
一个贝勒大声怒叱道:私下藏有这些御用服饰,这……这不是……谋逆大罪吗?
众人见风转舵,纷纷怒斥多尔衮“阴谋篡位”、“图谋不轨”、“罪不容诛”……等等。
郑亲王冷静地看着小霓子问道:吴尔库霓,你这么做……会害你主子有什么样的下场,应该知道吧?
小霓子大义凛然地道:我当然知道他会有什么下场,我且偷生就是为了等待这一天!他落到这个地步,没错,是我害的,不过我告诉你们……
她把话打住,用鄙夷的眼神扫视全场,接着用骄傲的语气继续道:我主子,他比你们强多了!他才是个男子汉、真英雄!
众人大怒,厅堂里一片哗然。
小霓子舒了口气,微笑道:怨已了,恩未报,我该跟着去伺候了!说着她突然从袖中抽出一把尖刀,喊道:王爷!等等奴才!
小霓子突然将尖刀刺进自己心口,众人大声惊呼。
小霓子倒在地上,鲜血流了一地。
好半晌,才有一个贝勒走上前去,打开衣箱,果真取出龙袍和朝冠。众人悚然而惊,不敢置信。郑亲王眼中闪过一道锐利的寒光。
养心殿御案上堆着许多奏折,顺治随手翻阅,神情恼怒中却有一丝喜色。
他耳畔响起许多不同的声音:“独专威权,妄自尊大……”、“不奉上命,概称诏旨……”、“欲于永平置圈房,偕两白旗移驻……”、“显有悖逆之心,阴谋篡位……”
郑亲王更是慷慨陈词,激昂澎湃:多尔衮以皇父摄政王名义,在朝中排黜异己、独擅威权,种种僭妄,不胜枚举。如今更发现其私制帝服,藏匿御用珠宝,可见其心可诛。臣今冒死奏闻,伏愿重加处置。
众官员齐声喊道:皇上圣明,臣等伏愿重加处置。
顺治眼中燃烧着报复的欲望,却仍有一丝顾忌,沉吟不语。
大玉儿在佛堂内上香,神情冷静。
顺治在一旁观察着她的神情,说道:皇额娘,参告摄政王种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