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什么不错啊,出大力。”孟林告诉了她答案,继续把妹妹的东西找了出来。
“这是你娘给煮的花生,还有些你爱吃的玉米棒。”孟林把两大包吃的拿了出来。
孟婷高兴的要手舞足蹈了,开心的说:“娘真是太好了,我最爱吃玉米棒子了。”
“这是一些你的衣服,二婶说过不几天秋老虎一过这些衣服就能穿着了。”孟林把一包衣服递给她。
孟婷客气的说:“哎呀,真是把你累坏了,给我带这么多东西。衣服可以不用带来的,天冷的话我就回家拿了。”
又从口袋里掏出三百块钱来,说:“这是带给你的零花钱,不够的话下次再说。”
孟婷笑着说:“我身上还有,也不怎么花钱,哥你拿去用吧。”
孟林忙摆手说:“我现在也挣钱了,虽说工资不是很高但也够花的。”又询问了妹妹的学习情况,上课的铃声又响了起来。
感觉这十分钟过得真快,孟林忙起身说:“妹妹,我们要走了,你快上课去吧。”
“没事的,我们下节课是语文课,我跟语文老师请了一会假的。”孟婷解释说。
孟辉也说:“不了,我们还是走吧,不过妹妹你挺厉害吗,课还能请假啊。”
“我是语文课代表啊!呵呵!”孟婷骄傲的说。
“怪不得呢,那我们也要走了,等下次回来时再来看你吧,好好学习吧。”孟林拿起了背包,孟辉跟在身后往楼下走去。
孟婷带上了门,也忙追了上来,“你们来也没陪你多聊会,真是不好意思。”
“没事的,上学重要!你去上课吧,我们走了妹妹。”走到教学楼时,孟林拦住孟婷让她去上课。
孟婷却非要送他们到门口,于是孟林哥俩加快了行走的脚步,生怕耽误妹妹太多的课程。
长荣外运(二十七)
哥俩到达琴岛的时候,已是正午。孟辉说,正好利用下午的工夫去市里转转吧,来琴岛三个多月了还没出去好好逛逛。
孟林没有意见,回南山村让杜昌禹看见了说不定还得去长荣上班呢,这是孟林的理解。其实还真说准了,上午的时候杜姚家就打电话回来问杜昌禹,问孟林哥俩回来没,让他们一回来就去公司。今天赶巧是华织出箱的日子,二十几个装卸工都忙不过来,还有好几个散活让姜树林给抢了去,你干不过来还不兴别人干吗,所以说也谈不上叫抢,杜姚家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到手的钞票从身边流走。
台西区也算是琴岛的一个商业中心,地处老城区环抱之中,但从来就不缺少人的光顾。孟林刚来琴岛的第一天,就曾到过中转过11路车,因此没有去看站牌就知道坐30路直接到达。
孟辉笑着说:“没看出来,孟林你比我来的玩,这琴岛却比我熟悉啊?”
“还不是我二叔在台西时,我去过两次因此相对这台西熟悉一点而已。”孟林作了些解释,突然想起上次取行李回来路过琴岛建工学院的事来。
那一次奇遇,还会有什么结果吗?到目前,孟林还真不相信世界上真得会有什么缘分之说?就拿那个叶晓莉来说,都过去二个多月了,也没见去公司找过自己吗?估计这事早就忘记了,孟林也不再愿意去想这些事情了。
孟林也是头一次逛台西,真是个不错的地方。这么热的天,还不是周末都有这么多的人,真不亏是大都市啊。
身上没有太多的钱,孟林他们也不需要买什么东西,只不过是来过过眼瘾。
多数商店里都在播放着最近港台的流行歌曲,吸引着一批批青年男女前去光顾。而一些大的商场都在打价格战,搞一些促销活动,更多的都在换季大酬宾,秋天即将来临了吗!
看到这么多的降价物品,孟林和孟辉也忍不住想来一次大采购,只因囊中羞涩,望着身边花花绿绿的商品,只有眼馋的份吧!
进入大二后,课程又添加了一些,叶晓莉明显感觉到来自学习的压力。这次暑假欧洲游回来后,休息了没两天又进入了紧张的学习中了。本来打算找几个同学聚聚的,连学校布置暑假作业做一项社会调查也没有时间去搞了,真是的。都怪妈妈非要拖着自己作个伴,全盘计划给搞得乱七八糟。
叶晓莉正漫不经心的朝宿舍走去。最近的心情很坏,连中午吃饭的时候还在为上午老师在全班批评自己的事情耿耿于怀。是啊,老师批评的也没错,课代表都完成不了老师布置的任务,怎么说得过去啊。虽然班上也有几个跟自己一样挨了批,可心里一想真不是个滋味,差点掉下眼泪来。
这不,饭也没吃两口,就拿着书回宿舍了。叶晓莉躺在床上,无心看书。突然想起孟林来,差点把这小子给忘记了。
叶晓莉突然坐了起来,掰着手指头数了数,自语道:哎呀,也有三个多月了呀,不知道这小子还记得我不,呵呵……
想着想着叶晓莉自己乐了,刚才还愁眉苦脸一下子变得好了起来。刚才还担心她的舍友,匆匆吃完饭跑回宿舍来看看。
一进门见叶晓莉开心笑,好友许靓盈忙坐到她床上,用手捂着她的头,一脸惊愕的跟身后的同学说:“晓莉不会给气糊涂了吧?”
其他同学也忙围了过来,叶晓莉抬手把许靓盈的手握在手里说,“你们还真以为我疯了啊?没事的,我想通了。”
许靓盈轻轻的抽出手来拍在叶晓莉的身上,笑着说:“你这家伙,可把我们吓坏了,要你真有个三长两短我们怎么向你家人交代啊。”
“去你的,还没哪么严重,呵呵!”叶晓莉微笑着反击道。
大家伙见叶晓莉没事,都提议让她请客买东西吃。叶晓莉也很爽快的带着舍友,去进攻校园超市去了。
台西区的商业中心范围极其大,孟林、孟辉走的都不再想抬腿了。俩人坐在马路边的石基上,孟辉喝了口矿泉水说:“孟林,你叔不是在台西区吗?要不咱去他哪里玩会吧!”
“这里到二叔那里倒不是很远,乘11路坐几站就到了,就是不知道他在不在工地上啊?”孟林道。
孟辉说:“你不是有二叔的电话吗?挂一个问问呗?”
孟林往身上一摸,突然想起来电话号码早已转记在本子上了,本子也没有随身携带,说:“真不巧,号码没带在身上,怎么办?要不直接去?”
孟辉抬头看了看头顶上的日头,玩了大半天的太阳也调皮的钻进了云彩的后面。掏出口袋里的石英手表,孟辉也是不愿意戴手表这玩艺的,嫌捆在手腕上不舒服,为了看个时间才跟孟林一起在夜市上买的,一人一块,还是砍了一顿价钱十五块钱两块。
孟林要了块戴手上的,而孟辉挑了块秒表样式的电子表。
才四点半,时间还早。孟辉于是说:“既然不远,咱就去看看吧,不在的话咱就回南山村,反正逛街也逛够了。”
“行,反正才四点半。”孟林也看了眼手腕上的电子表,站起身来拍了拍屁股上的灰尘。
坐上始发站的11路,过了三路还是在三环鞋厂站下车。这是孟林第三次到孟庆国的工地了,连看门的孙进老大爷都成了熟人。
走到临近工地时,老远就看见了已经完工的楼。塔吊早就没了影,楼的表面都粉刷成了白色,偶尔能看见几个工人的身影在楼上忙碌。
太快了吧,这才多长时间啊,完工了!
孟林吃惊的望着落成的小区,真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幸好看门的孙进还在,他正在收拾着自己的物品。
看到孟林,停下手里的活热情的打着招呼,“小孟,来找你叔的吧?”
“是的,孙大爷。”孟林用手指着眼前的楼房,又问:“这搞好了?也太快了!”
孙进从屋里拿出两个马扎来,说:“坐吧,屋里太乱了。”
又接着回答孟林的问题,说:“这不快,正好赶上交付的工期就很不错了。这不,就留了少部分人在扫尾,对了真是不巧,你叔到新的工地去了。”
“噢,大爷,现在搬了哪去了啊?”孟辉从口袋里拿出烟来,给孙进上了一根。
孙进说:“去高科技园了,这不过两天我也要过去了。在琴岛的东部,大学城还要往东走。”
大学城孟林没有去过,在什么位置也摸不准。琴岛高科技园,在浏览琴岛市交通地图时曾经标识过,在琴岛的东部,坐几路公交车倒没有仔细看过。
“谢谢你,大爷!那我们先回去了。”孟林见二叔不在,也不想再打扰人家了,就要起身告辞。
孙进也不便挽留,还是客气了一番。说:“你们要有时间就到新工地去玩,对了,给你个孟队长的电话号码吧,去了还好找。”
说着孙进到屋里,从日历本上找到孟庆国的号码给孟林抄了一个,走出来递给孟林说:“你看,真是不巧,上次你来取行李时他正好出差去了,现在又搬家了。”
孙进的话,让孟林听到心里热乎乎的。总算这趟也没有白来,要不连叔叔换了地方也不知道,除非是他去长荣看自己。孟林也知道,照目前看来,担任队长的二叔很难有时间会去公司看望自己,刚开盘的工地肯定会很忙,大事小事的少不了他操心。
秋老虎虽热,但傍晚的岛城总是能凉快下来。这也是琴岛的优势所在,即便夏天最炎热的时候也不过才三十度,每年在整个夏季游客来琴避暑度假的,几乎要占全市一年旅游业的一半。
漫长的夏季已经被秋意渐渐的驱赶走,像今天这样有点热的天气也越来越少了。
据最近的天气预报说,从明天起琴岛将要来一场大幅度降温,随之而来的将要下立秋后的第一场雨。
坐在公交车里,孟辉有些疲惫的靠在座背上睡着了。孟林也有些睡意,但手里还揽着个包,还得照看一下哥哥怀里的包。虽然包里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但还是留意些好,毕竟人多眼杂上车下车的乘客流动的也快。
车快到南山市场时,孟林推醒了孟辉,他可不想再坐冒了站,多走冤枉路。
在南山市场下车后,天色也慢慢的变暗下来。孟辉揉了揉眼睛,环视了一下市场的南入口,感觉有些熟悉,问:“这地方好像来过啊?”
“这是南山市场的南入口。”孟林忙把答案告诉了他,不用再去费脑筋的猜测了。
孟辉说:“怪不得有些面熟吗?在车上眯了一觉有些迷糊了,咱去吃完饭再回吧。”
说着从口袋里掏出烟卷来,塞嘴里一根叨着点上了。孟林对哥哥的安排也没有意见,反正天黑了。即使回到出租房里还是要出来的,还不如直接吃完再回去。
主要是哥俩今天走的路太多了,身上的两条腿已经有些不听使唤了。从家到胶原,看完了孟婷;又转车奔赴琴岛,两个小时的路程。在台西区转了中午加下午,又到二叔工地走了一趟。加把起来,不比在公司里装一天货轻松啊。
逛台西逛的,这南山市场里也就没什么新鲜感了。市场里随着下班的时间,人流而渐渐的多了起来。小吃铺的门口也逐渐的顾客迎门了,孟辉说趁着现在人少,早点吃完回去歇着。
两人中午在台西区吃的馄饨,早就不顶事了。两人要了一斤半包子,打了两斤扎啤酒,就着大蒜头喝着酒吃着包子。
像这种简单的一顿饭,也是不少打工者普遍的现象,而好多人却不舍得喝酒的。吃包子也不过是偶尔的调节下伙食,毕竟这样一来要花掉好几块钱的。
而更多的民工却是以馒头咸菜为主。能吃的大不了买上两块钱的馒头,买上五毛钱的小凉拌菜就凑合一顿了。再说一顿能吃上八个馒头的并不是很多,一方面可能胃口没那么大,另一方面可能真的是不舍得吃。三个馒头能扛住绝对不吃四个,省一个是一个,在外挣钱可不容易啊?
回到南山村时,出租房的门还紧锁着。孟辉说哪里也不想去了,准备睡觉了。孟林于是也回到了自己的宿舍里,把包一放也躺在床上,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等他被回来的工友吵醒的时候,已经睡了一觉了。孙建国笑着问道:“啥时候回来的,小孟!”
“我们傍晚的时候到的。”这是兄弟俩商量好的时间,孟林从铺上坐了起来,问:“孙哥,几点钟了?怎么才回来啊?”
“别提了,今天他妈的就没歇歇过,晚上快七点了才干完。累得跟孙子是的。”孙建国发着牢骚。
刘根水一手拿着一根大葱,一手拿着馒头在大口的啃着,边吃边笑道:“你不就是大孙子吗?哈哈!”
孙建国本来就不高兴,刘根水这一掺和他真有点生气了,发怒道:“老杂毛,你找事是吧?”
刘根水根本就不惧怕他,反抗道:“人家不都叫你大孙子吗,我叫你又咋了?”
“别人叫都行,你叫就不行,再罗嗦我抽你。”孙建国说着攥起了拳头。
孟林忙把俩人拉到床边,劝说道:“行了行了,都消消火吧,快过来吃花生吧。”
刘根水厚着脸皮,先抓了一把花生就蹲到一边吃开了,孙建国取笑他说:“看你个土匪样,八辈子没吃过花生啊!”
“吃晚饭了吗?小孟!”孙建国边吃着花生问道。
孟林说:“吃过了,坐车坐的太累了回来就躺下了,今天活不少吗?”
“他妈的。”孙建国又骂了一句,然后又说,“今天正好华织进箱,又来了四个棉布箱,还有二个蚁酸。彻底把这帮子人给累跨了,他们烟厂这些人十点钟才去公司,也不知道干什么去了。”
“我们也……也没闲……闲着啊!”一听说话,就知道是闵立青的动静。
“闵哥,过来吃花生,我从家里带回来的。”孟林朝着刚迈进一条腿的闵立青招呼道。
闵立青继续结巴道:“我吃……吃……吃过了,孟辉也捎……捎回来……的。”
孙建国笑着也学他的样说:“你……你就吃……吃吧,哈哈!”
“吃就吃!”说着伸手朝里面抓了一把,孙建国忙从他手里抢回一些说:“你这人,大孟不是带回来的吗,上来吃我们的。”
闵立青笑道:“又不……不是吃……吃你的吖!”
孟林被他们给逗乐了,说:“你们吃吧,给夏翔、徐雁飞留点就行了,别他们回来就剩皮了。”
毕竟是一个屋里的,孙建国拿着塑料袋来到刘根水面前,来了个大变样,“老刘,抓一把吧。再给那俩小子留点,剩下的人家小孟还要吃呢。”
刘根水有些害怕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