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夏侯渊和左傲冉越谈心里越是惊讶,这左傲冉不知是从哪里蹦出来的理论,把这武艺说得一套一套的,听着又是十分的有道理,简直就是武学宗师啊!左傲冉也是心怀大慰,暗道:“果然是在史书上留下大名的人物,光武艺上的造诣便是不凡,自己若不是拿出了绝招儿,恐怕也难以轻易取胜啊!”
总之,在这二人互相谈论中,两者之间的那份儿好感都增加了,都觉得对方是个真豪杰、真好汉!后来,光谈武艺不过瘾,左傲冉便又与夏侯渊谈起了兵书战阵,要说这兵书战阵并非是左傲冉所长,可是左傲冉当初的那个年代,可是没少看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的,再加上这一世的师傅李彦,也没少教导他兵书战阵,左傲冉自然还是有些才学的,所以才能和夏侯渊聊的这么起劲。
左傲冉倒是谈的开心了,夏侯渊可是听得心惊胆战,好么,自己以为这左傲冉不过一悍勇之辈,现在看起来,这左傲冉被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帅才,果然不假啊!如此人才,竟然竟非主公之友,当真不知是好是坏啊!
不管怎样,如此人才,必须让他与主公交好,若是与主公敌对,当真是个大敌啊!一念至此,这夏侯渊便加倍殷勤,与左傲冉纵谈兵事,一来二去,用心之下竟然也学到了不少东西,当然了,这交情也噌噌地上涨啊!后来左傲冉高傲自大,中了曹操、司马懿的鸿门夜宴之计,大败亏输,千里逃亡之时,误杀夏侯渊数子,这都是后话了,咱们暂且不提。
一晃又是三日过去了,左傲冉依然同往常一般,来夏侯渊帐中与其座谈,忽地有军士来报,孔融请二人往中军大帐一行,大汉皇叔、平原相刘玄德已然到了,二人对视一眼,当即起身,便往中军大帐行去。
二人急忙忙来到中军大帐,进帐便见得孔融坐在中间,袁谭、刘备分坐两旁,刘备身后立着三个大将,分别是关羽和张飞,另外一个身着银色盔甲,身高八尺,浓眉大眼,相貌堂堂,左傲冉一见,心中大喜,因为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左傲冉师弟——常胜将军赵云赵子龙!
再说帐中众人正在商量事情,忽见的两人进的大帐,皆是把眼光齐刷刷地瞅了过来,这一看,随即也就释然了,当先的便是左傲冉,此人大家伙儿都认识,关羽更是微微睁开双眼,面无表情地看着左傲冉,张飞则是环眼圆睁,双眼放光地看着左傲冉,估计是又向左家美酒了,而左傲冉身后的那人除赵云外,都觉得他很眼熟。
此时就听得孔融长笑一声道:“诸位,这一位大家伙儿都是认识的,左大元帅,这另外一位,大家伙儿即便不认识,也是久闻其名,谯县夏侯渊夏侯妙才是也。”
孔融的话音一落,刘备霍然一惊,张飞更是将手按到了剑柄之上,关羽微微睁开一丝丹凤眼,袁谭倒是早就知道,毫不在意地坐在一边,此时,便听得夏侯渊朗声道:“诸位,洛阳一别,却是好久不见了。”却是冲着刘备说的,至于一边的袁谭,夏侯渊却是理也不理。
刘备亦是抱拳道:“诚如将军所言,确是好久不见了,只是孟德正在徐州城外,将军缘何至此?”
“艺不如人,被云龙兄擒至此地。”夏侯渊淡淡地答道,很显然,夏侯渊现在并不以自己被左傲冉拿住为耻,而且,从这一声兄中可以看出,夏侯渊对左傲冉的感觉不错。
刘备闻言豁然明朗,原来如此啊,当下展颜一笑道:“师弟武艺高强,更兼胯下一匹宝马,天下确是少有对手啊!”此言一出,关羽便眯上了眼睛,张飞的眼睛也瞪得不那么圆了,倒是夏侯渊,有些惊异地看了左傲冉一眼,看来左傲冉的坐骑不简单啊!
“文举,我等在此商议军情,夏侯将军在此恐怕不太好吧。”此时袁谭开口道。
“吾只是向各位介绍一下,别无他意,宗宝啊,你先送妙才将军回去吧。”孔融笑道,敢情今儿个叫左傲冉与夏侯渊一同前来是特意要炫耀一下的,左傲冉一愣,也不多话,宗宝只是一拱手,便与夏侯渊告辞了,左傲冉向赵云打了个眼色,也随着一同出去了,赵云自然也出来了,只是多了一道手续,向刘备请示了一下。
第1卷:叱咤三国 第64章:玄德拒印驻小沛
第64章:玄德拒印驻小沛
左傲冉出来就没想回去,当即邀请夏侯渊、赵云、宗宝三人来到自己这边的营寨饮酒,夏侯渊与赵云自然没话说,宗宝略微迟疑了一下,便也同意了左傲冉的提议。
也不知孔融如何与刘备、袁谭商议的,最后达成的协议便是刘备率军为前部先锋,先冲进徐州城内,至于孔融和田楷,则是率军在外,牵制曹操。
翌日,刘备领军先行,径直往徐州城冲去,这一路行来却是并无曹军阻拦,直至徐州城下,均是畅通无阻,这让本欲大战一场的刘备免不了有种一拳打空的感觉,不过这样倒是也避免了士卒的损失,也不失为一件好事,来至徐州城门下,便见得城门打开,见过一面的糜竺陪着一个花白头发的老者走出来迎接大军。
酒宴过后,刘备便写好书信,递与众人观看,众人皆颔首,陈登忽道:“不知玄德公欲请何人去送书信?”
刘备答道:“军中小校足矣!”
陈登笑道:“不可,吾以为当由夏侯渊与乐进亲送,方为妥当啊!”
众人一惊,陶谦更是皱眉道:“孔北海不杀夏侯渊,元龙先生不杀乐进,这也倒罢了,若是如此送回,岂不是放虎归山么?元龙先生,莫非其中还有计策?”
陈登呵呵笑道:“夏侯渊乃是曹操宗族大将,乐进亦乃曹操爱将,此二人武艺战阵,皆为上上之选,如此之人,若是不归曹营,曹操安肯退军?吾以为,夏侯渊、乐进一归,曹操必定退军,夏侯渊、乐进少得一人,曹操是绝不会退军的!”
“若是曹操不退军又待如何?”陶谦皱眉问道。
“徐州军兵丁悍勇无匹,之所以不能抵曹操,缺得是统兵杀敌之大将也,今番当年虎牢关前三英在,更有孔北海帐下猛将宗宝,亦有大汉朝大元帅,我家主公在,陶徐州何忧?”
众人闻言皆是颔首。刘备闻言便道:“先生果然好见识,吾这便再修书一封,叫人将书信送与师弟处,请其释夏侯渊归营。”言毕,伏案修书一封,陶谦接过,却命糜竺亲自往左傲冉大寨送信。
糜竺接了书信,提心吊胆的便往左傲冉寨中去,好在大寨距城中不远,更有贴身的亲卫保护,一路上倒也无事,来至左傲冉的中军大帐,便见的左傲冉正在饮酒,旁边夏侯渊、宗宝、田丰、左傲祖(黄祖)、刘虎、张纯、高槐、鲜于辅、吕旷、吕翔、沙摩柯、沮鹄、蒋义渠、张荣、张旭、马胜、杨明、王雄、李宝、张台、刁麟翔、刑烈、慕容平、管亥、裴元绍等人却是陪着饮酒。
糜竺见状,忙上前行礼,并将书信递与左傲冉,左傲冉拆信看了一遍,笑道:“既有师兄的书信,某焉能不从。”又对那正在喝酒的夏侯渊道:“妙才兄,此番尚需劳烦你了。”
夏侯渊正在饮酒,闻言便道:“请讲。”
“我师兄刘玄德有一封书信,需要妙才兄亲身走一遭。”左傲冉笑道。
“不就是徐州么?便是龙潭虎穴,某家也不惧的。”夏侯渊眉头一挑,朗声说道。
“妙才误会了,是请兄与乐进将军一同前往曹营送信。”左傲冉见夏侯渊如此说,心中知道他误会了,当即解释道。
“哦?”夏侯渊一愣,停住了酒杯,盯着左傲冉的双眼道,“云龙就不怕此番吾一去不回了?”
“妙才兄乃是令主公帐下心腹,本就不该呆在此处。”左傲冉笑道,说着便将手中那封刘备写给曹操的书信递了过去。
夏侯渊沉默了一会儿,当即接过书信,起身往外走,左傲冉亦是起身,却是要相送一程,来至寨外,早有军士牵过一匹战马,左傲冉接过,将缰绳并马鞭递与夏侯渊。
夏侯渊接过缰绳马鞭,看了左傲冉一眼道:“云龙兄,若是沙场再见,吾必然留你一条性命,以报此番。”言毕,翻身上马而去,左傲冉闻言只是微微一笑,并不答话,目送夏侯渊离去。
“左元帅,如此就将夏侯渊放走,岂不是便宜了曹操?”宗宝在一旁忍不住问道。
“此人武艺高强,精通兵法,乃曹操心腹大将,杀不得啊!若非如此,恐怕我早就下令了!”左傲冉淡淡的说道。
宗宝、管亥等人相互对视,皆是看到对方眼中的疑惑之色,只是左傲冉既然如此说了,众人也不好再问了,此时,糜竺亦是走了出来,看见左傲冉便道:“此番多谢左元帅了。”
左傲冉忙道:“某家为的只是汉家的江山社稷,先生无需如此。”糜竺微微一笑,也不再多话,自上马而去。
翌日,曹操果然退军,且回书一封与刘备,大意就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我就退兵了,反正此信一出,徐州城登时锣鼓喧天,大喜啊,而刘备的声望登时就被推倒高处,陶谦便邀请袁谭、孔融、左傲冉进徐州举行庆功宴。
酒席宴上,陶谦命请刘备于高座,刘备再三辞让,酒至数巡,菜过五味,陶谦道:“老夫年迈,精力衰乏,二子不肖,不堪国家重任,刘玄德帝室之胄,德广才高,可领徐州,老夫乞闲养病。”
刘备推辞道:“孔文举令备来救援徐州,以义之故,今却据守,人不知者以为大不义也。”
糜竺在旁道:“今汉室陵迟,海宇颠覆,树功立业,正在此时,徐州殷富,户口百万,使君领此,不可辞也。”
刘备摇头道:“此事决不敢当。”
赵昱进言道:“陶府君多病,不能署事,明公勿辞。”
刘备再次摇头道:“袁公路四世三公,海内所归,近在寿春,何不以州与之?”
糜竺大摇其头道:“袁公路骄奢,非治乱之主,今以徐州军兵马步十万,上可以匡君济民,下可以辖地守境,使君若不听从,竺亦未敢听使君也。”
孔融亦道:“袁公路冢中枯骨,岂忧国忘家者?何足介意!今日之事,天与不取,悔不可追!”
刘备坚执不肯,陶谦抱刘备痛哭道:“君若舍我而去,吾死不瞑目!”
关羽在一旁道:“既君相让,兄且权领州事。”
张飞亦道:“又不是强要他州郡,将牌印来,我收了,不由我哥哥不肯。”
刘备大怒,言道:“汝等陷我于不义也,吾身死矣!”言讫,掣剑自刎,幸亏赵云、左傲冉二人眼急手快,一人夺了佩剑,一人抱住起身,硬是将其拦住,否则,千古明君就此损落。
陶谦见刘备死活不肯,只得退而求其次道:“如玄德公不从,此间近邑,名曰小沛,玄德若肯念我,屯军小沛,以保徐州,始终救援,未知公意若何?”
众皆劝刘备留小沛,刘备仍是不从,这时左傲冉突然开口劝道:“陶刺史所言极是,如若我等退去,曹操才要挥军而来,那时我等如若赶来不及,徐州百姓必定受那曹操屠戮,师兄权且屯军小沛正可。”刘备这才从之。
陶谦赏劳军已毕,孔融、袁谭相别,各自领军去了,刘备与关羽、张飞、赵云也共到小沛,修葺城垣,招谕居民,唯独左傲冉未走,并非左傲冉不想走,而是陶谦死活要留左傲冉,左傲冉这才不得不再留一会儿,左傲冉这一留不要紧,竟然引出了千古一屠族,浩然美名传千年!
第1卷:叱咤三国 第65章:倭人佟以冬
第65章:倭人佟以冬
陶谦将左傲冉单独留下也没别的意思,就是想让左傲冉和自己达成一个盟约,如若他日曹操再度引军来犯,请左傲冉再次不辞辛劳的引军来援,陶谦乃仁人君子,左傲冉自然是一口答应,得到了左傲冉承诺,陶谦自是满心欢喜,大呼:“徐州百姓再无忧矣!”
左傲冉要走,陶谦却强留其数日,左傲冉实在无法,因为陶谦实在太热情了,只好在小住几日,而左傲冉的另一个目的便是四下寻找一番,看看有没有什么可用的人才,哪怕是一名打铁技艺十分纯如的铁匠呢!
有一句话怎么说得来的,那是皇天不负有心人,还真让左傲冉找到一位,此人刘名馥字元颍,乃是沛国相县(今安徽宿县)人,左傲冉见此口才不简单,便将其征聘,此人也当即受之,只是不称左傲冉为主公,而是大人。
左傲冉在徐州小住了数日,觉得陶谦也不好意思再留自己了,于是便要再次去请辞,恰逢此时,一名小校赶了过来,行礼禀报道:“启禀主公,适才左将军在徐州军港北十五里游玩时发现靠近岸边的水里飘着一个奇装异服的男子,相貌衣着似不是我大汉百姓,左将军命我带来请示主公如何处置。”
“哦?海上飘来的?在哪里,带到大帐与我一看。”左傲冉的兴趣来了,但却是一脸的疑惑:“海里飘来的,还奇装异服,该不会又是一个倒霉蛋穿越过来了吧?呵呵!难不成老天爷还给我弄个伴?!”
左傲冉心怀忐忑的回到了营寨,就看到那个刚刚醒来漂流者,正在接受左傲祖(黄祖)的审问,左傲冉看其穿着,怎么看都像是电影里弥生时代的小鬼子,也就是日本人,当时叫倭人!
“不是穿越者啊!”左傲冉心里的石头放下了,却也多少有些失落,在这个年代中,尽管他生活的有滋有味,现在也是身份显赫,但终究怀念自己那个时代的人啊!
带着疑惑,左傲冉走进了大帐,左傲祖(黄祖)和那个漂流者立即起身,那个倭人看到左傲祖(黄祖)向左傲冉行礼,立即明白左傲冉就是这里的首领,赶忙向左傲冉跪倒,用不熟练的汉语结结巴巴地说道:“拜见大人,非常感谢大人的救命之恩。”
“你懂我大汉天朝的语言?是是哪里人?”左傲冉疑惑地问道。
“回禀大人,小人是东面很远很远地方的倭人,小人出生在汉朝乐浪郡,四岁时和父亲去了遥远的海岛——倭国!因为常年生长在倭国,因此对我大汉语言有些不太纯熟了。”那个倭人说道。
左傲冉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个倭人:“嗯,没错,和电影上的差不多,确实是古代日本倭人的服饰,虽然有些残破,但那布料一看就不是寻常百姓所有,三十多岁的年纪,肌肉健壮,面色有些苍白憔悴,可能是海水泡的。”
左傲冉有些疑惑,倭人在汉朝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