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职抚慰,处理张武威后事,安顿众将,整军备袭就已耗尽了一上午时间。陈澌看着日影,知道随着时间的拖长,今日之事,大体算成了,只觉后背一阵冷汗,看着宣“旨”时跪在地上的众将,不知怎么,他不由又为他们感到一种生的悲哀。人都是渺小的,别看这些将领也在都曾在阵前军中,十荡十决,但、他们其实比谁都更需要轶序,渴望服从一个轶序,依赖那个轶序给他们本已游荡迷离的生一个方向。不知怎么,陈澌此时心中并没有成功的喜悦,而只有一种无限的悲哀——生到底是什么,只是这样如众将般渴望钻进一个秩序中那么妥帖地听令而行吗?他们不怕杀人,只要是有轶序指导的杀人,陈澌在这纷乱中忽似看到了一个人的眼,那是一双镇定的、有些悲凉的望着生命的眼,他也领率着数千子弟在沙漠间游牧,所有的眼都望着他,可有人知道他的寂寞与所面对的压力吗?自由,只有自由才是对人生最大的拷问与重压。
在徐绩平静的声调中,陈澌想到了李波。徐绩可真是一个干才。他与陈澌昨夜片刻交谈后就已大致料到了今天的局面。他把每件事都做得妥贴与安稳,让众人觉得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这一场中军夺帐之变就在他与陈澌的联手下平定了下来。其实,怕只有两人自己知道:自己心中当时的紧张焦虑、疑惑恐怖还有不能露出一丝于神色的艰苦为难。
众人分派停当,张武威的尸体也已收敛后,徐绩命人用上将之礼葬之,晓谕朝廷要恤养其家属。众人渐渐领谕而去,陈澌又暗嘱人盯着高平与吴昌颜,未令他二人回军,命他二人为张武威扶灵,这才大至告定。然后陈澌才与徐绩有机会对望一眼,那一眼中的相知相重、感慨万端怕不是任何语言所能传递的。然后两人诚挚地握了一下手,才发觉彼此一样,手心里其实都是冷汗。
黑子电一样的在草原上奔驰,因为它和它马背上的骑者一样,同样急着见到一个人。让陈澌想不到的是,他才出大营三十里,就见李小妹奇迹一般地在草丛里站了起来。黑子兴奋地打了一个响鼻,因为李小妹也以最欢悦的姿态向这边奔来。让它不解甚至不满的是:李小妹奔过来不是象以往一样的马上用她最温暖的手不停的摩娑自己的脖颈,而是一扑就扑到了从它背上翻下来的人怀里。那人颤抖地用一双手接住了小妹,口里讷讷道:“你怎么会在这儿,怎么知道我要来?”
李小妹却不答他,只是用一双手轻轻地去剥他的袍子。陈澌微微有些怔愕,任由李雍容在草原的熏风里把他的上身剥到赤裸,然后李小妹的手就抖动起来,她轻轻触着陈澌身上新添的伤口,不忍一触,又不忍不触的。她轻颤着唇说:“我就知道,我就知道,我看到这大军已有三天没有动静,所有的调动都是调人马回营的,我就知道,你又受伤了。”
陈澌的肩上腰上,伤痕颇重。李小妹眼中的泪簌簌而下,她不是个爱哭的女子,可她忍不住。她不说知道“你成功了”,而是说“你受伤了”,她猜得出陈澌这些天所经历的惊滔骇浪。陈澌的身子没抖,但心在她手指的触抚下一丝丝地抖。李小妹沿着他的肩膀一直亲了下去,直亲到他后腰上的伤口。陈澌站在草原的风里,李小妹蹲在草原的地上,他们都感觉到一种战抖的幸福,可不知怎么,这幸福只让他们想哭。
一条泪划过的痕迹会在另一个人心里留多久,一条疤划出的伤痕会在另一个人的脑海里固执多久?他们什么都没说,这一段刀枪箭疮过后的爱,原不是几个字所能承负。
良久良久,李小妹轻声说:“答应我,以后不再这么拚命了好吗?”
陈澌点点头。
一朵红云飞上了李小妹的额头,但她继续勇敢地说:“答应我,一辈子要我,好吗?”
草儿听到这话都颤了。陈澌听到这话也在一种昂扬中颤了。一行泪浇铸的爱情之花能开多久?一个人、能如何地再把另一人更多的拥有?
襟袍飘起,一个人、能如何地把另一人更深地拥有???
……?
如果有一颗星星坠到了你的眼里,你的睫毛会是如何的颤抖?
如果一股激流注入了你的身里,你会不会由此害怕不能厮守?
如果、我可以用唇把你周身吻遍,别告诉我这一切不能长久;
如果你是我最深的爱恋,请把一切从我身上拿走。
……
如果风看见,我向你敞开了我的骨肉;
你能不能永远停在我身上,用最原始的方式保持一生的嘶吼?
平静以后,衣衫轻软。
相属以后,锲骨温柔
……
李小妹说:“我情愿情愿,永远不要起来。”陈澌的一颗泪滴下,滴进李小妹眼里,心里说:我情愿情愿、时光在此、永久停留。
温柔何寄?温柔何极?
我的喘息,你的忍受;我的衣带,你的脚步……
正文 第十四章 允称英雄李波
陈澌要做的事很多。张武威已死,但还有他驻扎的根本之地武威处的人马需要安抚;李波一处,需他通报;甘凉一境,各处的镇守之使也不能没有联络。而徐绩所面对的麻烦也不少,四万大军当此之即,不能说撤就撤;李波之处,还要另立协约;军中繁琐细务,一一都要理顺;另要飞报朝廷,静以待命。他们两人都要把可能发生的乱象控制到最小程度。
所以陈澌自李波处飞马而回后,马上又要飞奔武威。两人都是男人,虽知彼此都责任重大,但也都没说什么,只送别时将分手的一刻,各自伸出一掌,击了击手。
一个半月后,草原初夏来了,这是草原上一年之中最好的日子。牧民们眼看着日见肥实的马儿、牛儿、羊儿,忍不住从心里笑了开来。草原上的婚庆嫁娶也往往选择在这个时候。每个族队中比较重要的庆典,都要请李波前去参与,李波虽忙,也是很乐意与会的样子。他还带着数百人游骑在野马井一带。他是个谨慎的人,如果徐绩帐下军队有什么异动,他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做出反应。
他身边的四弟施榛已被他派到朝廷观觐,当然主要目的在于沟通。他们虽是游牧之人,但面对着一个已日渐强盛的朝廷,也必须有所了解与承负。施榛是个能干之人,从他传回的消息看,已与朝廷谈妥了赋税进供事宜。二弟马扬轻锐劲捷,被李波派去协助陈澌平抚武威杂碎之事。大哥张九常则回守草上沙。小妹李雍容在陈澌去了武威之后五六日,耐不住心中思念,也在左近一带放牧消闲而去。更让人高兴的事,经过陈澌努力,粮马交易重开,解决了草原牧民的一大难题,一切似乎都已平静。
但他心里,是不是也已平静?
那张请柬到了李波手头时,已是六月十二,柬上没有别的话,只短短几句:自隋末之世,天下大乱,中原板荡,黎民涂炭。兄独提一旅,游骑边塞,下保万民,内抚宗族,弟心下仰慕之甚,非笔墨所能言者。奈军中细处众多,杂事纷繁,至甘凉已近二月矣,犹未能与李兄一晤,常引为平生之憾。近日天气阳和,草木滋润,希图与兄一面,不知兄可能拨冗一晤否?谨订于六月十四,敬备小酌,专此奉候,共话平生。甘凉镇守遣行使兼代将军徐绩再拜。
李波看了请柬之后,倒没说什么,只是自己一个人到草原之中看了一晚的落日。落日辉煌,但已经是落日了,是不是也象他的事业?他看着草原尽头渐渐收尽光彩的太阳,心中有一种寥落的感觉。草原上只需要一个太阳,这不再是个众日竟骄,光彩纷华的时世了。他在心中遥想着传说中的后羿,天上九日竟骄,生民涂炭,不得休息,他箭落八日。他李波自知不是那射日的人。但当此时世,射日的是谁,是那个传说中少年英拨,才气天纵的秦王吗?
日沉了,草原上响起牧民的歌声,他们会不会想过,虽然明天太阳依旧会升起,但他们就能确定那太阳就是今天调落的太阳吗?李波心时满是一种英雄的悲壮与苍凉。
那晚李波点着牛油烛写了好几封信,写完后,想想,却又烧了其中一半。帐外传来牧民的野歌:“敕勒川,阴山下,天盖穹庐,笼罩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李波投笔而思,脑中忽然在想:放牧的生活究竟算一种什么,是不是,就是种永远的漂泊与永远的思乡……
“夺”地一声,那一箭射出,正中靶心。徐绩纵声而笑,他满斟了一杯酒,笑道:“李兄神射,果然无敌。”
他在中军大帐宴饮李波。他的中军大帐可颇不同于张武威,所有丝绣尽都撤去,显得简朴已极。他这次设宴,准备得颇为隆重,不在于菜,不在于酒,而是他让中军大营四周的人马都向外撤退了一里许,他的大营也扎在草原上,四周猛的一空,但显出中军大帐有些孤零零的味道。这是他对李波的敬重,李波分明也领了他这一分敬意
李波一早即至,所带随从,不过十人。徐绩也只带了十余名偏将相陪。军中宴饮乏乐,他们便较射赌酒。凡李波一箭射出,必中靶心,帐中人不由便一阵笑乐。徐澌帐下劲士本颇不乏善射之人,心中便颇有不服,明知这么射是注定射不赢李波了,但不停有人出来劝酒。李波量豪,更不屑于为盏酒之事与人辩驳,杯到即饮,这么从早上饮到日头西沉,那些要灌醉李波的将官一个个都面露惺惺酒色了,李波却面皮不变,依旧一发一中,果然不凡。
满帐之人都颇有喜色,不只李波带来的随从。他的随从一开始不免还颇有疑虑,觉得李波这么孤身犯险,单刀赴会,未免不值。但看着徐绩诚心相待的样,渐渐不免也开始开怀。
徐绩酒却喝得不多,李波也不硬劝。两人俱是见闻丰富之人,开口讲评天下大势,臧否隋末以来人物,心中所见,每有相和,这时,徐绩就会满引一杯酒一饮而尽,宾主相处极欢。
主客即欢,他们麾下随从当然也更高兴。李波本是传奇中人物,徐绩帐下之人有幸一睹其神采,更是引为平生幸事。他们此时回思,得陈澌与徐绩夺帐之力,四万大军免于一场征伐,而且是这样一个强悍的对手,这时笑乐之中,人人只觉自己当真是在鬼门关口打了一个转回来,对徐绩与陈澌之举,不由多了一份发自内心的服赝。
只听这时李波一箭射罢,展颜一笑道:“徐兄,兄弟有一句话不知当问不当问。”
徐绩笑道:“李兄有话就请问,小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李波笑道:“秦王身边,不知才略如徐兄的,共有几人?”
徐绩一愕,然后皱了皱眉,李波只当他不便回答,一笑掩过。却见徐绩伸手数来:“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一个个数下来,然后展颜笑道:“李兄,不是小弟自谦,小弟倒也还不是一味自谦之人wωw奇書网,但这么数下来,可真的倒是要数上好一会儿。小弟也一向还颇自负,但秦王帐下,如兄弟辈,可以数得出的,怕也有个三五十人。”
这时转到李波愕然,他面色一怔,知道这徐绩此话看来还是出于真心,不似空言,本举在空中的手不由就停了一停,想了想,置杯不饮,又想了一会儿,才举起一饮而尽,笑道:“那倒真是人才济济了。厉害,厉害!”
满帐之中,怕只有徐绩看得出李波那面上笑容中隐藏的苦涩。他与李波对望一眼,彼此都感到一种英雄的悲凉。只听李波笑道:“李波今日,才体会得出周公瑾当年说‘即生瑜,何生亮’那一句时心中的无奈。”
徐绩想了下,笑道:“不过,也未使不是万民之幸。”
李波脸上笑容微僵,目光似是看向远处,是呀、未使不是万民之幸。光看看当今草原上牧民们的平安喜乐,远不同于秦王平薛举父子前的张惶无定就可以略知一斑了。他轻轻一叹,又满了一杯酒,一饮而尽。
天下是什么,是一个供人纵骑游牧,生斯死斯的大牧场吗?李波轻喟着摇了一下头,他是知道天下并不是一个大牧场的。他生长于祁连山之南,还记得那时沟渠细布、农人耕作的农田,那一种精心细作的农业文明,那是一种迥异于边荒牧马的生活与文化,也有一种迥异于放牧者的礼仪与规范。那种规范,是不是才对人生提供了最幸福的终极关怀?李波在心里沉思。他是在隋末之乱中叛离出那种文化的,在他这一个生命强者的眼里,人生如放牧,是一场自己面对无涯的荒凉与无涯的拷问的过程,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此呢。他握着手里的酒杯这么想,所以,所以所有人都庆幸着秦王的功业与他带来的规范妥贴吧?只有他,还执执于如此永久的放牧,自我放牧,永久的叛离与永久的思乡。
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李波想到了这个问题,但不是所有人都情愿想到这个空忽渺茫、思来战粟的问题的。他的放牧到底是在放着什么,是放牧他自己吗?李波心中忽有一种慨叹,那慨叹甚至漾到了他一向平静的脸上来。他想起那纵声喝马、单骑纵酒、地阔天荒的日子。这种自由,可能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
徐绩的眼里有一种了解的神色,但他没说什么。有一种人,可能生来是不能把自己溶入某一种平定的制度并从中感到幸福的。
徐绩又端起一杯酒,道:“李兄,请。”
李波也举酒而笑:“请!”他知道,这杯酒尽后,正题该就来了。这正题该就是催他这个化外牛羊自牧的人加入某一社会轶序的正题。
这一杯酒却让徐绩双颊一红。然后他从怀里掏出了一张绢帛,轻轻展开,含笑道:“李兄,如今天下已定,天下英雄,除不甘受缚,终寻死路的外,均已尽入秦王网罗。秦王极慕李兄之材,甚望李兄也可体天下大局,入朝共事,以谋天下苍生之福,厚意倦倦,李兄以为如何?”
他似也觉此番话很难出口,但人生之中,有些话,是必须说与总要说的。帐中一静,只见陈澌笑道:“秦王为李兄专列了几个职位:虎贲中良将,甘凉将军,与右骠骑,不知李兄对哪个中意些?”
李波没有说话,接过那绢帛,轻轻抚着上面的字迹,果然是秦王手书。秦王世民挚爱书法,写得一手好字,他轻轻抚着这个没没谋面的一代英才的字,良久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