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愿意。”
——“我黑珍珠,一生也只有一夫。只有你,泽琰。”
他仓惶奔走,四处张望。
不见她半分人影,他只觉得眼中酸涩,心痛难抑。
她,离开了。
她,应是不会再回来了。
终究,还是晚了一步。
到最后,也只能就此错过。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更到~本卷完~
☆、襄阳王(附图)
白玉堂是嫉恶如仇的,可是如今,却是有些不同。做事办案效率依旧很高,却是在最后抓获完结阶段,他就开始发愣走神。有时看着坏人抓获,他会看着那人发呆许久。然后幽幽飘出一句:你为何会选择这条路?
剿匪归来,一晃就是半年。归来的一队人,已不似当初来时那样。刚回来的时候,开封府众人看见珍珠不在的时候,就会发问。后来看见所有人不悦或是悲伤的脸面时,便不再问了。珍珠原本是要与白玉堂成亲的,可是如今,她却没有回来……所有人都有了一个答案:珍珠在剿匪之役中殁了。没有人解释,没有人提起,事情尘埃落定。
白玉堂回来之后再也没去过珍珠的房间,再也没有去过药房。颜查散倒是时常去看看,有时候还会看着某一件物什发呆许久。庞飞燕来开封府越发勤了,丁月华搬进了开封府。展昭勤奋办案,与开封府四大校尉合作默契。
半年来,改变了许多。
却也有些东西是没有变的,埋藏在心里,越久越醇。
年关刚过,汴梁城内还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这一天,天飘着小雪。一点一点,落入帽檐,落在大袄上,化入其中,寒气钻入,让人忍不住打颤。张龙和赵虎随着白玉堂巡街,两人冷得缩了身子,而白玉堂在前边却是直背挺腰,眉眼不动。张龙忍不住凑过去问白玉堂:“五爷,你这练得是什么内功?这么好使!”
白玉堂内里穿着一身白色长衫,一贯拿于手中的扇子插于腰间,外面披着大氅,双手掩于其下。他扭头睨了两人一眼,然后缓缓说道:“凝神静心便可。”
赵虎“啧啧”一声,说道:“五爷,你这是糊弄人吧,都说心静自然凉呢!”
白玉堂也不在意,随意说了一句:“爱信不信。”
张龙赵虎对视一眼,撇撇嘴不说话了。
几人还在巡着街,就看见前边百姓两边齐站,规模宏大。张龙跑上前去问其中一个站着的大伯:“老伯,这是怎么呢?”
“刚刚有官差来,要我们站好迎接襄阳王。”老伯说道:“这不等着么。”
赵虎走过来听到此话,不由得咂舌:“这襄阳王什么时候也这么大排场了?”
张龙对老伯道了声谢,跟着赵虎说道:“襄阳王很少来汴梁城,这也不知道是怎么呢!过了年竟然来了汴梁城!”
白玉堂静静看着还是空空荡荡的街道,问了一句:“襄阳王来汴梁城有何稀奇么?”
张龙看了看四周,然后凑近白玉堂轻声说道:“这襄阳王是真宗的弟弟,咱们皇上的叔叔。上次剿匪咱们不是也看见了么,架子大得很呢。”
话一说完,被赵虎狠狠拍了一掌。
张龙正要骂他,突地想起自己刚刚好像说了……剿匪……
他面色变了变,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白玉堂。只见对方的脸色未变,顿时松了一口气。可是,刚刚因为自己的提出想出了一些往事,心情也就低落了些。
赵虎瞪了一眼张龙,看见前面的人马,立即指着吸引对方的注意力。“瞧瞧,襄阳王来了!”
白玉堂应声看去,只见大批人马出现。在最首的是之前见过的冷无声,还有一个不认识的男子,两人骑着马并进。身后是一排随从,之后才是襄阳王的八抬大轿。轿子之后,又是一群随从。
看见这群人,难免会想起些往事。
白玉堂撇过头,看着两人说了句:“走了。”
张龙赵虎对视一眼,也了然。
微风拂过,赵虎最后看了眼前行的队伍。
却是一看,便挪不开眼睛。
襄阳王撩起轿帘,冷眼看着这边的百姓。但重点不是这个,而是透过轿帘,赵虎看到了另一个人。
“珍珠姑娘!”
一句话说出,要走的张龙被他的话一惊。看了眼原先在走,而如今驻足的白玉堂,狠狠掐了一把赵虎:“胡说什么呢!”
今天是怎么回事!哪壶不开就都提哪壶!
赵虎一只手颤巍巍地指过去,问张龙:“你……你看,那是不是……”
话音未落,白玉堂便转过身来。随着赵虎的手指看去,一张熟悉的脸撞入眼中。他的心猛地跳了两下,再想细看,轿帘却缓缓落下。内外阻隔,再也看不真切。
可是,刚才的熟悉绝不是幻觉。
眼眶有些湿润,白玉堂仰头缓了许久。
张龙刚刚顺着赵虎的手看去,也是看到了的。此时,他也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如今,他们都有很多的问题:珍珠当时去了哪儿?珍珠对他们是否真心实意?珍珠又为什么会在襄阳王的轿子上?
一切的疑问而出,让人不知所措。
张龙将赵虎的手拍下,看了眼仰头的白玉堂,说道:“刚刚应该是眼花了吧。”
赵虎愣了一会儿,才说:“呃,我嘴欠。”
说完,两人走至白玉堂的身边。“五爷,我们继续巡街吧。”
白玉堂这才低下头,轻轻地“嗯”了一声。
脚步未动,面色微动。
缓缓地,他又说道:“你们没有看错,我又看到她了。”
我又看到她了。
真的、真的好想再看见她。
*
三人各有心思地巡完街,刚到开封府门口,就看着王朝急急走过来。看见白玉堂急急说道:“白护卫,包大人找你。”
白玉堂点了点头,然后缓缓向花厅走去。
花厅里,只有颜查散和包拯相对坐着。他刚进来,包拯就问道:“巡街回来了?”
白玉堂点头:“嗯,不知包大人找我何事?”
包拯看了看颜查散,然后看了看白玉堂,说道:“是这样的。汴梁城外万佛山最近出了几个案子,本府和展护卫要着手于汴梁城内的一个案子。所以就想让查散、公孙先生和白护卫一同前去万佛山破案。”
颜查散虽然与包拯说了一会儿话,也是现在才知道自己的任务。于是立即起身,拱手行礼:“学生定当早日破案。”
白玉堂看了一眼颜查散,也点头说道:“我也会全力协助义兄破案。”
包拯满意地说道:“本府已与公孙先生说过了,你们明日一早便启程去吧。”顿了顿,“查散,我将王朝马汉和一众衙役派给你。”
“谢过包大人。”
等两人离去,包拯坐在花厅位上许久未动。
吹熄身边灯中的蜡烛,看着外边渐渐黑下的天色,叹了一口气。
今日下朝,他看见了襄阳王。
不仅看见了襄阳王,而且还看见了一个熟人。
原来,她竟是他的人。
未免近日交锋,使这几个人乱了心智。包拯想,让他们暂时离开汴梁城。
见到那个熟人,难免将他们好不容易平复下来的心搅乱。
所以,不见为好。
“不见为好啊……”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第三更,写着我都累啊……
只想说,五爷,珍珠,大伙儿,我对不起你们呐……
今日更新完毕,以后如果没有特殊原因的话都会日更,所以大家不用担心再看不见作者了~
渣画手,各位亲看看就好了啦~
☆、万佛山
汴梁城外有一座万佛山,在宋朝各地都非常的出名。其一,万佛山的名字;其二,万佛山的故事。万佛山的名字由来是因为在山的一侧有一天然而成的“万”字。在万佛山上,有两处山峰,相隔不远。而这两个山峰顶上,分别建有一寺庙与一尼姑庵。这寺庙与这尼姑庵,传闻有佛祖保佑,许愿很是灵验。所以,此山意为万佛普照,唤为万佛山。万佛山有许多的故事,最出名的是很早以前的一个传说。这寺庙与尼姑庵的两位主持原本一对情侣,后来因为意见不合产生矛盾,赌气之下一个上山当了和尚,一个上山当了尼姑。后来两人都当上了主持,却开始怀念以前的时光。每每相遇,都是欲言又止。最后,传说,这两人都得到成仙,成了一对神仙眷侣。
而这次在万佛山发生的案子,可谓说是令人发指。在佛门清净之地,竟然出了奸杀案。这样的案子在万佛山已经发了三起了,一开始是附近县令查办。后来无果之后,交由开封府。
因万佛山就在汴梁城外,所以三人骑马而行,早上出发,到了午时便到了万佛山下。而王朝马汉一批人还有公事要交接,晚些时候便到。
看着三匹马渐渐靠近,县令与一种衙役赶紧迎上去。
“颜大人、白大人、公孙大人,在下凌源县县令马金。”几人下马,县令立即恭恭敬敬地行礼。
万佛山属凌源县境内,所以案子发生都是由马金来办的。
公孙策抚了抚胡须,笑着说道:“公孙并不是什么大人,马县令不必多礼。”
马金摇头说道:“公孙大人的名声在外,下官不敢逾越。”
公孙策无奈地笑笑:“那便唤我公孙先生吧。”
马金点头:“公孙先生。”
颜查散环视了一眼周围景象,然后问道:“马县令,如今案情如何?”
马金叹了口气,说道:“并无进展。”说完,便与三人说,“各位大人,咱们去县衙再商讨案情吧。”
颜查散看了一眼公孙策和白玉堂,点头。
白玉堂原本是百无聊赖抚着马匹的鬃毛的,突而听见远处渐行渐近的马蹄声,他闻声望去,眉头一皱,说道:“真如牛皮糖一般。”
颜查散的眉毛挑了挑,与公孙先生对视一眼。说到牛皮糖,白玉堂如此称呼的,只有一个人——庞飞燕。
两人望去,果不其然,庞飞燕骑马而来。
自剿匪归来之后,庞飞燕便对白玉堂表露了心迹。虽然对方已经明确拒绝,但是庞飞燕仍锲而不舍。往开封府跑的日子多了,时不时还要与白玉堂在街上来一个偶遇。这样猛烈的追求攻势,开封府每个人都看出了一二,只不过都心照不宣而已。
珍珠刚离开没多久,庞飞燕如此虽然是急了些,但也不失为让白玉堂转移注意,心里好受一点。
庞飞燕骑着马见颜查散和公孙策看过来,开心地扬了扬鞭子。“师傅!公孙先生!”
靠近大部队,翻身下马。凑近白玉堂,甜甜地唤了一声:“白玉堂!”
白玉堂抚额,“嗯”了一声。
马金打量了一会儿庞飞燕,然后问道:“这是……”
公孙策为其解释道:“这是庞太师的小女,庞飞燕。”
“原来是庞小姐。”马金立即行礼。
“不必多礼。”庞飞燕很是爽朗地说了一句。
白玉堂皱了皱眉,然后看了一眼马金:“马县令,走吧。”
虽是叫着别人走,自己却是牵着马带了个头。
庞飞燕立即跟在他的身后,一边问道:“去哪儿啊?”
白玉堂懒得理她。
庞飞燕对于他的态度早已习惯,看向身后跟来的颜查散:“师傅,去哪儿?”
颜查散柔声说道:“去县衙。”
“哦,原来是这样啊!”庞飞燕笑嘻嘻地说道,然后又凑到白玉堂身边说着她自己的一些琐事。
县令已走到前面去带路,颜查散和公孙策并肩牵马走着。
颜查散看着白玉堂与庞飞燕的背影,不禁有些感慨。那个时候,他还以为,自己和庞飞燕都没有可能了。却没想到,一个变故,她倒是有了机会表达自己对白玉堂的爱慕。而自己……
想到这儿,颜查散的眸子暗了暗。
他爱慕的那个人,又在哪里呢……
自从回开封府后,他时常会去珍珠的房里看看。
他每每去,每每就在想。
是自己看错她了么?是自己喜欢错人了么?
可是每每给自己的答案,都是不是。
他想,并不是每个好人都不会犯错,也不是每个坏人都不做好事。
珍珠的本质,是一个好人。
他可以肯定,她只是做错了事罢了。
所以,他依然爱慕她。
依然。
“查散,在想着什么?”正想着,公孙策突地问他。
颜查散看向身边的公孙策,只是笑笑:“无事。”
说起珍珠,谁的面色都会变三分。
所以,还是不说为好。
*
随着马金到了万佛山下的县衙,几人先被安置在大厅。马金先下去交代事情,四个人分坐两侧,等着马县令的归来。
公孙策与颜查散坐在一侧,白玉堂与庞飞燕坐在一侧。
白玉堂头偏在一边,看也不看旁边的庞飞燕。而庞飞燕则是凑近白玉堂那一边,自说自的:“你不知道,我爹都在家里给我设了好几个陷阱。还好我聪明伶俐,不然都不能出来看你了!”
颜查散见白玉堂不理会,插上一句:“只是见义弟么?”
庞飞燕尴尬地笑笑:“自然不是。”然后指了指颜查散和公孙策,“还有见师傅和公孙先生呢!”
公孙策看到她如此模样,不禁笑道:“过了这么久,庞小姐还是一点也没变。”
庞飞燕翻了个白眼:“我这叫做保持天真!”
白玉堂在一边嘟囔了一句。“是保持添麻烦吧。”
庞飞燕笑嘻嘻地看着白玉堂说道:“我就是喜欢给你添麻烦!”
“我不喜欢。”白玉堂一字一顿地说出。
到底要和这女子说多少遍!他不喜欢她的纠缠,不喜欢她在他旁边转悠!
白玉堂四个字说出,大厅一下子冷了下来。
许久,庞飞燕才笑出两声。“没关系。”
刚说出,马金就疾步进来了,向几人又行了行礼。“各位,这是三桩案件的记录。”说着,将手中的宗卷交给了离得最近的颜查散。
颜查散一边翻阅着,一边说道:“马县令与我几人说说情况吧。”
马县令点头:“好的,颜大人。”
顿了顿,才将这几起奸杀案详细说来。
“案子是从一月前开始的,到前日,一共发生了三起。这三起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