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总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营销总监-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只向你强调一点:保险公司和传销公司的成功秘诀就是开会、开会,还是开会!懂吗?”毛华正色道,“你要把促销员在瓦解竞品常客的工作中遇到的几个主要问题整理出来,再找几个人研究出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有怎样正确的心态和统一的说辞,这样就能直接指导她们的工作了。要告诉她们,任何事情只要想通了,心里就没有什么障碍了;在工作中最大的敌人往往是自己。做好促销员的心态调整很重要,你们要抓紧时间来归纳总结了,你要结合你自己的亲身经历像上次一样举几个例子给她们听,其他人有好的例子也可以请她上台去讲。知道了吗?”
“好的,谢谢毛总!”王燕离开前还帮毛华倒了一杯水。
午饭后,汪翔和徐静开车离开集团,他们要去荷花池小商品市场看看有没有适合做白酒促销的促销品。
“汪总,我们等会办完事还回集团吗?”车一离开集团大门徐静就问。
“估计回来都下班了吧。怎么啦,今天有约会?”汪翔调侃地一笑。
“没有啦!老爸过生,想早点回去。”徐静满脸微笑地说。
“打算送你爸一个什么生日礼物啊?不送个重礼怎么对得起咱父母的养育之恩!”
“少套近乎!要不我们先去太升南路手机一条街,也许还能找到我们需要的促销品呢。”
“算了,不爽快!想去给老爸买手机就直说,就你那个水平还来忽悠我。”汪翔窃笑地瞟了徐静一眼。
“好啦好啦,就算你说对了!去吗?”徐静一脸恳切。
“给我爸买手机当然得去喽!”汪翔一脸占了小便宜后的兴奋劲。
“呸!好好开车,别东想西想的了!”一片红晕飞上徐静白皙的脸上,双眼狠狠地看了汪翔一下。
两人来到太升南路手机一条街,这里的手机通讯产品可谓应有尽有。徐静在看手机的时候汪翔漫无目的地打量着铺面柜台里的各种小件产品。
这时汪翔听见一声吆喝:“手机电话通讯录复制器,手机电话通讯录复制器!”
汪翔顺着声音来到自己左手边的一个面积不小的铺面,只见一个男营业员手上正拿着一个类似于名片夹一样的东西吆喝着,围在他身边的人还不少。
“这是什么啊?”汪翔问。
“手机电话通讯录复制器,有了它,你的手机丢了,你的电话通讯录号码还可以复制到新的手机卡上面去。”
“不错,我经常丢手机,电话号码丢了的感觉有时就像世界末日到来了一样。呵呵!多少钱?”
“55元一个,前阵子还卖88元一个呢。”
“太贵了,最便宜能多少,我要得多。”
“我的进价50元,最低也就这个样子了。不过,如果你真要得多,价格我们还可以谈。”
汪翔看着站在自己身边的徐静问:“你觉得怎么样?”
“挺实用的,就是好像贵了点。”
“那我们再去看看其他的。”说着汪翔和徐静拿走一份资料,记下店家的电话号码后离开了。
 。。  。。 
《营销总监》第四十一章(1)
41、营销强心术
‘1’是指要有一个明确而具体的目标;‘2’是指‘人事两分’的行动纲领;‘3’是指‘三不’的强势心态。简单地说就是:你要想获得成功,首先必须要有一个明确而具体的目标,其次要牢记‘做人时别做事’和‘做事时别做人’这两句话,还要树立‘不自卑、不害怕、不后悔’的三种强势心态。
金秋十月。
难得的国庆长假,叶菲她们电视栏目组组织市房地产协会的老板们去云南丽江旅游去了。毛华推掉了不少朋友外出旅游的邀请,想在老家邛崃陪母亲过一个平静、安详的节日。
为了搞好“爱妻总动员”那个活动,毛华已经两个月没有回家看母亲了。前几天打电话给母亲,听筒里毛妈的声音有些咳嗽,毛华问是不是感冒了,她说没事儿。毛华知道,母亲一般是不愿轻易说自己身体不舒服的,她宁愿自己对付着处理,怕毛华工作分心。
今天是国庆长假的第四天。这几天的天气一直很闷热,只有早上才有一点秋天的凉意。
现在是早上9点左右,毛华陪母亲来公园散步。
毛妈今年快70岁了,身体还可以,只是牙齿没剩几颗了。毛华注意到,自从父亲去世以后,母亲明显比以前消沉了一些,脸上不时地挂着沉思,记忆力也大不如以前了。
毛妈原来在县幼儿园当了30年的老师,认识的学生和学生家长很多。今天毛妈在公园里也碰见了几个熟人,大家都彼此热情地打着招呼,充满温馨。漫步在公园的碎石路上,毛华发现每当见到熟人家的小孙子们,毛妈总会停下来逗小孩玩上一阵子;碰到正在哭的小孩,毛妈还条件反射式地双腿一前一后迅速蹲下,双手做蝴蝶飞飞的动作,口中熟练地哼着:“你看那边有一支小小花蝴蝶,我轻轻地走过去将要捉住它……”看见母亲如孩童般手舞足蹈,毛华的心骤然一紧,担心她“蝴蝶飞飞”闪了腰。还好,小孩的小脸阴转晴了,母亲也喘着粗气乐呵呵地站起来了。
走到公园里的擂星门的大石狮前面,毛妈问毛华:“华儿,你的个人问题什么时候能解决?你现在有没有找到合适的?”
“正在找。”毛华笑着回答。
“反正你不要管我,你不在四川也行。不过,你也老大不小了。我不催你。反正要找你就要找个会过日子的才行!你这个人又是一个不会理家的人,再找一个不会居家过日子的人,我看你怎么办?!”
“晓得,最重要的是要孝敬,一定要孝敬我妈才可以。对吧,妈?”毛华用力晃动着毛妈的手。
“唉,现在的年轻人!只要她对你好就行了,对我好不好都无所谓,反正我有退休工资,大不了今后去敬老院养老就行了。”毛妈豁达地说。毛华的眼眶有点热,这就是无私的母爱啊!
“妈,我绝对不可能让你进敬老院的,我回四川的目的就是为了好好照顾你的晚年,不然我也许就不回来了。你未来的儿媳妇也必须对你好,这是入门的首要条件。”毛华自信地说。自从和叶菲交往以来,毛华也问过自己几次自己现在是否需要结婚,可每次自己内心给出的答案都是“短期内不结”,难道还是自己有恐婚症?
“有你这片心就够了,妈想得很开。现在你到一个新单位不久,工作给人家整的好不好嘛?”
“很好,不错,妈,上次我给你打电话时怎么听见你在咳嗽,是不是感冒了?”
《营销总监》第四十一章(2)
“没有。老年人随季节变化都会有一点反应的,不过我菩萨拜得高,这些年身体一直都很好,你不用担心我的身体。把工作干好,找个人来一起相互照顾,这样妈就放心了。现在你哥哥姐姐的家庭都没有什么问题,我最担心的就是你了。”说完,毛妈还用拳头慈爱地轻敲着毛华的肩膀。
“知道了!妈,你不用为我操心了,我都这么大岁数了,走南闯北也十几年了,你还担心我处理不好问题吗?不会的!妈,你身体好就是我们做子女最大的福分!”毛华发自肺腑地说出了这句话。
毛华和母亲从公园里回到家已经快12点了,厨房传出“咣吱咣吱”的炒菜声,毛华的嫂子在厨房里吆喝道:“快摆桌子,吃饭了。”
这时,毛华看见侄儿毛涛也在家里了。毛涛长得像他爸,又高又瘦,前年从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参加工作已经三年了,在绵阳的龙汉电子公司上班,也是搞销售的。毛华由于在家福泉工作以前很少回四川,因而见毛涛的次数也很少。
毛华与前妻没有小孩,每次看到毛涛,他有时都不知不觉地把毛涛当成自己的儿子来对待。
“涛儿,最近工作怎么样?”毛华关心的问。
“还好,就是感觉干的都是一些跑腿的事情。我们部门的决策,经理基本都不让我们参加。”毛涛有些气馁地说。
“哦,慢慢来。你才工作两三年嘛,在一个新单位都有一个‘媳妇慢慢熬成婆’的过程,像你们这些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更是这样。”毛华心平气和地说。
吃完饭后,哥嫂他们陪毛妈打麻将,毛华要毛涛和他一起出去走走,他想和毛涛谈谈心。
两人走出了县城,来到城郊的田间小路,毛华问:“涛儿,平时我也忙,你也难得回家,耍女朋友了没有?”
“没有,还不想耍。”
“27岁了,不小了,怎么还不想耍呢?可以耍了,这个东西不是一耍就能成的,就当是练练兵也是应该的嘛!呵呵。”
“没有特别合适的,感觉好的又怕追了半天鸡飞蛋打。再说我们的工作性质也是要经常出差,一年有一半的时间都要在市场上,今年云南、贵州跑得多一些。幺爸,这一段时间我都很郁闷,我的一个同学和我一起进的这个公司,现在都是部门副经理了,我还只是个主管。你说,我要咋个做才能尽快进步呢?”看来毛涛不是很想谈自己女朋友的事。
“几天前听说你这个国庆要回来,我很高兴,我也想利用这个过节的机会和你好好交流一下。你幺爸经历了比较多的事,事业上大起大落,感情上悲欢离合。我认真总结了自己的教训,希望你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从自私的角度,你是我们毛家的人,以后毛家的兴旺还要靠你呢!”
毛华喜欢这样谈话的气氛,在侄儿面前他不需要有任何的伪装,更不需要任何的保守,自家人嘛!好像自己的姑父说过:每个家族都必须靠一两个人的成功才能把整个家族带旺起来。
“那幺爸就把你总结的密而不传的东西给我传几点嘛。不过,我可能一辈子都不可能有你那么大的本事了。你看,你清华毕业,以前在北京保利集团做得那么优秀,现在又是那么大一个集团的营销总监,我要什么时候才能混到这一步哦?”毛涛的语气透露着自卑。
“你这个观点就错了,你肯定会比我做得好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嘛。关键是要有好的理念。”毛华目光深远地望着前方,铿锵有力地说道。
《营销总监》第四十一章(3)
“什么理念呢,幺爸?”毛涛连忙顺竿往上爬。
“这些年来,我从个人及他人经验基础上总结出了‘EAT123强心术’。”
“EAT123,什么意思哦?”毛涛好奇地问。
“‘1’是指要有一个明确而具体的目标;‘2’是指‘人事两分’的行动纲领;‘3’是指‘三不’的强势心态。简单地说就是:你要想获得成功,首先必须要有一个明确而具体的目标,其次要牢记‘做人时别做事’和‘做事时别做人’这两句话,还要树立‘不自卑、不害怕、不后悔’的三种强势心态。就是我这十几年来总结出的‘EAT123强心术’或叫EAT123成功法。”
“感觉很有道理,不过我还不是很懂。关于‘1’,似乎好懂,就是要一心一意地认定自己的目标;关于后面的‘2’和‘3’,就有点不清楚了。幺爸,能再给我解释一下吗?”毛涛恳切地问道。
“可以啊。”看见一脸困惑的毛涛,毛华恨不得把自己的头换给他,毛华继续说道,“表面上‘1’好懂,实际上并不一定好懂。许多人为自己设立长期或中期的目标。一遇到困难他们就怀疑目标本身的可行性,怀疑自己的能力,然后就放弃了;或者又为自己设立其他目标,周而复始地这样循环,也就是犯‘常立志’的错误。我们不要‘常立志’,我们要‘立长志’,这就是‘1’所要求的内容。同时,我们许多人有了目标后,面对困难,在选择采不采取行动时,经常爱说的一句话是‘我不喜欢做这样的事’,或者是‘我不想做这样的事’。这些话反映出的心态是他忽略了目标而只在乎他对行动的喜恶。正确的心态应该是问自己‘我该不该做这样的事’,面对困难,‘我该做的事’很可能就是‘我不喜欢或我不想做的事’!”
“是的。”毛涛点着头说。
毛华说:“我们要有目标,还要用信心来坚定目标能够实现。在采取具体的行动时我们只问自己‘该不该’,把‘想不想’、‘喜欢不喜欢’这些愚蠢的问题彻底抛到脑后!有了目标就行动,即便第一次行动的结果不好,我们再行动;倒霉一次,我们再勇敢地倒霉一次又何妨;负负得正,我们就成功了。许多科学成果的获得,不都是经历了成百上千次的失败才得出的!坚定自己的目标本身就能带来动力。说个极端的例子:为什么那么多人贩毒,就是因为荣华富贵的目标诱起了他们巨大的动力,他们认为这样做值得。难道他们不知道他们面临的是失去生命的风险?”
“哦,是的,我以前也有这样的毛病,碰见困难要么换目标,要么觉得某个行动我不想做就停止努力了。呵呵!幺爸,你的‘2’和‘3’呢,怎么理解?”毛涛摸着自己的头说。
见毛涛基本理解了自己所说的话,还兴趣盎然地想继续听自己说下去,毛华内心里是高兴的。现在的年轻人普遍都讨厌说教,他们的兴趣点太多,游戏、上网、追星、时尚等等,有时候长辈话刚开口就被他们以“我们之间有代沟”打住了,搞得长辈们只好把满腔的良苦用心化为一声长长的叹息。而有些话还不好与同事交流,比如“人事两分”的心得。
毛华继续说道:“至于说‘2’,就是‘人事两分’,就是‘做人时别做事,做事时别做人’这句话。毛涛,你要特别注意这句话中的那个‘时’字,不是说‘做人别做事,做事别做人’,而是要不要在同一时间内既想做好事又想做好人。 。。  。。 
《营销总监》第四十一章(4)
“受宗教和礼乐制度的影响,人类特别是许多中国人都有深深的好人情结。这句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你和同事之间要把公事和私事分开,而应该在更深的层面上理解,就是说,当我们做事时:我们要把功利与人情、面子、道德是非观等暂时分开,需要得罪人的时候就要得罪人,需要狠的时候就狠,需要说“不”的时候就说‘不’;一切以我的利益达成为心理导向,与那些评价一个人好坏的道德观、是非观说拜拜,让它们消失得无影无踪;当我要做好人时,我就不用考虑自己的经济得失,自己是否吃亏他占便宜,自己是否在当雷锋等问题了,只为了我的面子或形象而付出。”
“对!”毛涛的语气很坚定。
“当我获得利益后我可以做好人做好事,但是在我追求利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