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我意识到你们对我的离去并不高兴,我希望我 们能有一个友好的离别。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 已经陈述过,我将遵守加入微软时签订的保密协议。 另外,我的新书也将于今年 9 月在中国出版。在新 书里我已经以微软为例,阐述微软在公司管理、领 导力和公司价值观方面的优质观点。对于我来说,
过去 7 年是非常珍贵的记忆”
写好邮件,我开始清理个人用品。我把画框从 墙上摘下,收起桌上女儿的相片,从抽屉里整理出 所有的私人用品,放在我提前准备好的纸箱里。这 种清理就像是一种告别仪式,我的心里五味杂陈。 半个小时之后,我抱着纸箱到了车库,把箱子放进 了后备箱里。
谁也无法想象的是,从我进入车库开始的那一 时刻起,所有场景,居然都被一个摄像头拍摄了下 来,并成为法庭上的一个证据。后来,我在华盛顿 州的法庭上看到了这些画面。我看到自己的身影在 慢慢地向车库挪动,那个一手抱着箱子,一手夹着
画框的孤单身影让我的内心泛起阵阵酸楚,而泪水
早已经在心里流淌。
2005 年 7 月 18 日,是我准备递交辞职信的日 子。但是,当天我还有一项工作要完成,那就是和 微软亚洲研究院送往总部的中国优秀学生——“微 软学者”座谈。我们在会议室里轻松而顺畅地交谈 着,我怀着善始善终的心情来完成在微软的“最后 的任务”。正当座谈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我的电话再 次开始震动了。我一看,来电显示是加州。
我走出会议室接通了电话,听到的第一句话是, “开复,我们被起诉了我本来今天要去交我 的辞职信的,可是我还没有交,他们怎么可能起诉?”
“事实是,他们已经先动手了,看来就是要让 我们措手不及,不过开复,你不用着急,你按照计 划去辞职吧,我们会帮助你渡过难关的。”“那好吧” 我挂掉电话,头脑一片空白。
我没有想到,这个我服务了 7 年的公司,这个
我曾经全力以赴维护的公司,会以这样的方式和我
告别。这对于一直奉行诚信为本价值观的我意味着
什么?这对于我一直珍爱的名誉意味着什么?这对于 我的家人、我的小孩会造成怎样的重创?这对于我的 职业前景意味着什么?一时之间我无法理出任何头 绪,也没有人会给我一个完整的答案。
这也许是我生命里最具戏剧性的时刻了,但这 种戏剧性却充满着悲剧色彩。即使我此刻回忆起来, 仿佛仍能感到当时来自心头的那种彻骨的寒冷和失
望。
“如果我现在不辞职了呢?是不是会让微软闹 出一个大笑话?”这样的念头一闪而过,一秒之后, 我就又回到了现实当中,现在不是赌气的时候,怎 么能拿自己的慎重决定开玩笑。
尽管当时心情之复杂难以形容,但我还是保持 了最大程度的理性。我强行压抑着悲愤和委屈回到 了座谈会的现场,继续和“微软学者”们交谈。交 谈的主要内容,正是这个即将把我推向法庭的公司。
座谈完毕,学生们非常开心,他们要求合影留
念。于是,就有了这张我当上被告那一天的照片,
我被许多学生簇拥在中问,正努力地挤出微笑。他 们并不知道,照片上的李老师,内心正在经历着怎 样翻天覆地的痛苦。
下午一点,热闹而欢快的座谈散场了。我回到 办公室把辞职信和工作交接计划打印好,一步一步 向老板的办公室走去,去按照原计划辞职。就在老 板办公室门外,几个身着西装、表情严肃的人已经 站在那里等候,我一眼望去就知道他们是谁。他们 是律师,按照微软的计划,他们早就在那里“恭候”
我了。
走进了办公室,我再次见到了昔日的老板艾瑞 克·鲁德,他也正在等待,等待着对我们都不容易 的一幕发生。在这一刻,我似乎能感觉到,一纸诉 状已让我们在无形中变成了两个阵营。
他看到我来了,只是轻轻地说了一声“请坐, 开复。”
我脸上的表情沉重又茫然,他也有点尴尬地寻 找着开场白。很显然,我们心照不宣。
“开复,我想你最终还是会加入 Google 的,只 不过,这只会让你加入的速度慢一些。诉讼的事情 早晚都会过去的”
“艾瑞克,我知道这一切与你无关,但既然事 情已经发生了,我会尽可能处理好的。今天除了辞 职,我还想和你谈谈工作交接的事情,我愿意花时 间做好工作交接,这也是我的责任。”我很认真地表 达心中的想法。
“噢,不用了,现在有了这件事情,开复,你
还是好好准备官司的资料吧,别再管交接了。”
“那好吧,艾瑞克,我已经写好了一份交接的 计划,如果你不要我参与,那你拿去参考吧”
走出了艾瑞克·鲁德的办公室,几个守候多时 的律师站起身来,将一个大信封递给了我,“李开复 先生,你加入 Google 公司,被微软诉讼违反了竞业 禁止协议,现在请你签上名字,表示你收到了诉讼
材料”我面无表情地做完了一切。
拿到大信封,我看到右下角印着律师事务所的
名称——“Preston Gates & E1lis”。第二个字 Gates 格外刺眼,原来,这家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 之一正是比尔·盖茨的爸爸。
每本 商 业杂 志 的封 面 都是 我
这完全是一场我毫无准备的诉讼。Google 和我 同时成 为了被 告,我 被诉 违反竞 业禁止 协议 ,而 Google 被诉唆使我违反竞业禁止协议。
准备一份这样的诉讼材料,即使微软也至少需
要几个星期的时间啊微软在 经历了几年的反垄断官司的折磨以后,俨然已变成 了一个法律专家。我清楚地知道,微软法律部门的 人甚至比微软中国研究院的人还多,微软法律副总 裁的人数甚至比研究副总裁还多。
我,一个法律的门外汉,一个天天和计算机打 交道的科学家,将如何面对这样一个强大的律师阵
容啊为什么偏偏是我?当个微软的副总裁就要付出这 样沉重的代价吗?以我的人格、家庭和前途为代价吗? 我感到天地上下空荡荡的,7 月的西雅图没有一丝 温暖。更让我不敢想的是如何面对家人,尤其是幼 子和年事已高的母亲。他们安静平和的生活将从此 被打破,作为本分的老百姓,大概他们一辈子都没 有想过自己会和官司有瓜葛。那一刻,除了自己的 委屈,我想得更多的是对于家人的内疚和不忍。我 曾经一直是体贴的丈夫、慈爱的父亲、孝顺的儿子, 是他们的骄傲和靠山。一瞬间,这一切都将可能失
去,他们还要因为我背上黑锅,担惊受怕,受人指
责。因为自古中国老百姓都认为被告一定是不光彩 的。这让我如何向家人解释
这将是怎样的一场“诉讼”啊
后来,在微软的一个好朋友私下里对我说,“微 软确实是在一边留你,一边准备告你。不过,他们 知道咱们两个关系好,因此开完留你的会,他们就 让我走了。后来我才知道,他们接着开的就是告你 的会。因此,关于告你的细节,我根本无法知道”
而微软后来在媒体上公布说李开复“闪电离职”, 但其实真正的内幕是微软的“闪电诉讼”。按照我的 计划,我至少还需要一两个月完成工作的交接。在 接到诉状后,我还非常悲观地这样想过,是不是微 软根本就是在用留我的借口拖延时间,这样才能让
我和 Google 在毫无准备时候遭遇“闪电诉讼”呢?
“能不能与微软和解?”我在第一时间询问了 Google 的律师团队,如果能和微软达成庭外和解, 那应该是最理想的结果。毕竟,和自己的老东家对 簿公堂,挖出各种证据然后相互指责,将是一件万
分残酷的事情。那也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场景。
Google 的首席律师兼资深副总裁大卫·德拉蒙 德 是 一 位 非 常 有 经 验 的 黑 人 律 师 , 他 曾 经 帮 助 Google 完成所有的上市准备工作。他身高 1 米 90, 眼睛炯炯有神,声音洪亮,就像马丁·路德·金一 样有雄辩的口才和永远充沛的精力。
他听完我的看法之后说,“开复,庭外和解当然 是最理想的状态,但是,微软诉讼的目的无疑是杀 一儆百,把你当做叛逃的例子。我想,他们的目的 显然不是单纯阻止你来 Google 工作,而是让微软无 数有这样梦想的人断了这个念头。因此,我们会试 图去和解,但我相信和解的希望微乎其微。我们还 是准备好吧,准备去打一场硬仗。”
“那我们现在该做些什么?”
“发布新闻稿,宣布你加入 Google。让你加入 的消息开始传播吧”大卫·德拉蒙德的眼睛像在冒 火,他的坚毅给了我莫大的信心。
按照计划,2005 年 7 月 19 日,我加入 Google
中国的消息在美国和中国同时发布了。这个消息引
起了极大反响,众多媒体争相报道。清华大学校长
顾秉林也出现在新闻稿里,代表着一个学者和科学 家对我的支持。
“Google 今天宣布聘请计 算机科学领域的 专 家李开复先生,成为 Google 中国的总裁以及 Google 中国研发中心业务的负责人。”顾秉林校长说,“李 开复博士在技术天分、出色的领导力和商业智慧方 面有着卓越的结合。而他一直致力于关心和帮助中 国的 学生 和教 育 ,李 开复 博士 是 Google 中国和 Google 公司理想的候选人。”
这条新闻刚刚发出 l0 多分钟,微软便启动了它 强大的公关机器。瞬问,一条新的惊天消息像病毒 一样传遍了互联网,“微软表示李开复加入 Google 是违约行为”“李开复已经被华盛顿州法庭起诉。” 不仅如此,在所有的新闻稿里,都特意加入了一个 有关“忠诚”的探讨。
这则消息无疑像炸弹一样,引爆了全球的互联 网界。世界上最受瞩目的两家高科技公司打起来了, 他们为了一个管理人员的去留竟然打上法庭,这一
具备一切流行元素的新闻事件马上成为各个媒体争
相报道的对象
在短短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各种各样的说 法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充斥着公众的视野。按照媒 体的说法,“两大巨头同时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去争取 舆论优势。”
我的离职,终于在此时此刻,演变成了一个公
众事件。
人生第一次,我陷入了如此之大的漩涡中。作 为当事人,我对那些咄咄逼人的新闻标题感到“触 目惊心”,比如,“微软称李开复投奔 Google 蓄谋已 久”,比如,“微软、Google 为争夺中国市场大打出 手”,还有“李开复空降 Google 的代价有多大?”
关于此事的各种言论在互联网上层出不穷。 微软律师汤姆·波特(Tom Burt)对媒体说:“(李
开复的行为)简直是对他与微软所签协定最肆无忌 惮的侵犯,他现在的职位与当初在微软所从事的工 作构成了最直接的竞争关系。”“微软很少为竞业禁 止协议打官司,但李开复投奔 Google 让微软实在忍
无可忍了。”
7 月 20 日,媒体上的争论进行得更加如火如荼, Google 发出了反击的声音,“我们仔细研究了微软 提交的诉讼书,发现微软的指控毫无依据。我们一 直致力于为全球最优秀的人才打造最佳的工作场所, 我们非常高兴能聘请到李开复博士主管我们的中国 区业务。毫无疑问,我们将针对微软这些毫无依据 的指控为自己辩护。”
更多的观点以评论和论坛帖子的方式进行着, 一浪高过一浪的讨论再次将我置于爆炸性事件的中
心。
有人在猜测我是否真正地接触了微软的核心机 密,有人对我如此离开微软表示惋惜,也有人说李 开复即使加入了 Google 也无法适应中国混乱的互 联网生存规则,还有人在详细解释竞业禁止的种种
规定。
更多的人在试图解决诉讼背后的引申意义。“微 软的此次诉讼,与其说有法律上的意义,不如说只 是一种姿态:微软打算以法律手段来解决自己的前
途。而对于微软本身,其实这不是个好兆头。因为
一个发展良好的公司,有时候根本不必借助于这些 小动作。”
多数人看到了这场所谓争夺背后的意义,“李开 复的倒戈再次表明管理人才、挽留人才、抢夺人才 已经成为商战新的制高点。”
美国著名跨国 IT 咨 询 公 司 木 星 调 查 公 司 (Jupiter Research)的分析师乔·威尔考克斯(Joe Wilcox)表示,“‘李开复事件’已经超出了两家公司 对一位技术人才的争夺本身,这场争夺已经意味着 Pc 时代的巨人和互联网时代的巨人在为未来的霸 主地位进行争夺。”
就在这一天,我在 Google 得到的薪水被微软曝 光了。文中的观点认为,我是为了得到高薪而转投 Google 的,另外,在这篇文章中提出,2004 年我曾 经获得超过 100 万美元的补偿,这些钱就是作为竞 业禁止的补偿。更令人惊讶的是,我在微软的申请 表格也被曝光,上面甚至还写着我的身份证号码。 这让我的个人隐私顷刻之间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
“完全是无稽之谈啊”我在 Google 的律师面
前面色发白,“2004 年获得的 l00 万美元完全就是 我的薪水和股票,这是我一年的总收入,与该协议 没有任何关系”此时此刻,我感觉到,这场旷世争论 已经开始脱离了它本身的方向。
互联网上不明真相的攻击、捏造和蓄意抹黑, 已经从这一刻开始了。网上接连出现了以诚信为主 题的人身攻击
几乎所有文章都是在没有弄清事实的前提下, 随意撰写出来的。这让我开始觉得万分委屈。
在成为被告的情况下,任何的公开言论都是不 适宜的,而且当时纷繁复杂的情况也并非三言两语 能够解释清楚。
那么什么是竞业禁止协议呢?在法律上,这类的 协议都是限制员工离职后在竞争对手的企业中所能
从事的工作的范围。微软的协议实质是设法阻止员
工在离职一年之内,到竞争对手那里从事同样的工 作。这类的协议并非在美国各州都合法,比如,在 微 软 总 部 所 在 地 的 华 盛 顿 州 是 合 法 的 , 但 是 在 Google 的总部加州并不合法。
但是,华盛顿州最高法院有一项判决曾清楚阐 明,即使有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