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投机者的告白
科斯托兰尼
作者简介:
安德烈科斯托兰尼(Andre Kostolany) ,德国知名投资大师,娴熟金融商品和证券市场的一切,被誉为「二十世纪股市见证人」、「本世纪金融史上最成功的投资者之一」。他在德国投资界的地位,有如美国的华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他的理论,被视为权威,德国的投资人、专家、媒体记者,经常询问他对股市的意见。安德烈科斯托兰尼不仅是成功的投资者,也是广受读者喜爱的作家。多年来他将自己的证券交易经验与理论,写成一本本实用且平易近人的书籍,广受读者喜爱与推崇。他的《证券心理学》一书,是德国大学经济系学生必读书籍。从一九八七年至今,共出版十三本着作,在全球卖出三百万册的佳绩,包括中国、韩国、希腊、丹麦,都有翻译版本。
证券交易动物园
有钱的人,可以投机,
钱少的人,不可以投机,
根本没钱的人,必须投机。
早在证券交易所出现前,投机就存在了。某些社会主义者认为是资本主义让人变成投机人士,这种论点完全错误。早在《圣经》里,便已驳斥投机行为。
历史上的第一次投机行为,是埃及的约瑟夫法老所为。
约瑟夫这位聪慧且具洞察力的法老,从七个好年份和七个坏年份的梦中,作出正确结论。在好年景时,他囤积大批粮食,好在日后欠收的年份以高价投入市场。不过直到今天,大家仍不确定他是否在四千年前就已成为计划经济之父,知道储备余粮,度过后来的欠收;或只是历史上的第一位投机家,垄断商品,藉以日后高价出售。
赌徒永远不死
在古罗马,地中海地区的金融中心,也很盛行投机风。人们大规模投机粮食和商品。罗马帝国的总督卡托(Cato)消灭迦太基的疯狂政策,让当时的投机家相当紧张。迦太基是地中海世界的粮仓,史奇皮欧(Scipio)将军的士兵进入被毁的城市,大肆洗劫仓库和地窖。上千吨的粮食落入罗马人手中,再加上罗马本地粮食丰收,粮食价格先出现松动,继而直线跌到谷底。很多投机人士因而倾家荡产。
当然,历史上还有许多著名的人物也是投机家族的成员。发现万有引力,名留千古的牛顿也曾试过证券投机,只不过失败了,最后,牛顿甚至禁止别人在他面前提证券交易。伏尔泰曾和女朋友大谈有价证券和货币,长达几个小时之久。他也曾投机谷物和房地产,后来,更以投机的外汇走私客身份走红当时。
大家是否该跻身名人之列,也做个投机人士?基本上,这取决于两件事,即物质条件和个人性格。关于第一个前提条件,我牢记一条座右铭:
有钱的人,可以投机,
钱少的人,不可以投机,
根本没钱的人,必须投机。
最后一句当然不完全正确。大家总是需要一定数量的钱,才能开始投机活动,但数量不一定要很多。在股票投资普及之前,德国流行一种观点,证券交易所只是富人的游乐场。这种看法完全错误。只要谁的看法正确,谁就有可能用蛮少的钱,创造可观利润。我说的「根本没钱」,是指钱少到连私人住宅都负担不起或无力养老的地步。
如果真的没钱,首先必须工作。在证券投机失败后,我好几次身无分文,甚至欠债,以至被迫重操旧业,作经纪人和顾问,赚取佣金,以脱离窘境。
至于投机家还需要哪些性格,读者可从本书中找到答案。但我必须先解释一下,根据我的定义,到底谁才称得上投机家?因为,所有在证券交易所交易的人早就不是投机家了。
经纪人:只管成交量
当德国新闻电视台报导法兰克福或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情况时,我们可以看到经纪人和交易员大声叫喊、四处奔跑。可惜,愈来愈多的经纪人和交易员现在都静悄悄坐在计算机前,说不定什么时候,原来证交大厅的独特气氛便会消失了。经纪人坐在办公室里和客户洽谈,建议客人继续委托代办交易,最重要的,是鼓吹他们不断进行新交易。
经纪人和交易员不靠股价指数的差价赚钱,而是按每笔交易向客户收佣金。如果经纪人在一起聊天,他们首先谈的是成交量,然后才是发展趋势。有人讲过一个故事:一位客户去找经纪人,想听取一些建议。经纪人使出浑身解数,劝他继续买进IBM的股票。经纪人说完后,客户才察觉到自己原本是想卖掉IBM的股票。「原来如此,」经纪人说︰「卖掉││这也不坏!」
基金经理:几十亿资金的统治者
第二类职业证券人士是基金经理,包括大型投资公司的基金管理人和产物管理人。他们调动几十亿资金,但和证券经纪人一样,他们不是靠自己的资金,而是客户的资金在工作。经理人及一群手下作准备工作的分析师,挑出看好的股票、债券或原料,以获取报酬。整体来看,他们毫无成就,因为只有极少数的基金经理,能不断超越平均指数,获取更高利润。
金融巨子:大庄家
不是每个用自己资金操作的证券投资人都算投机家。
有些资产非常雄厚的金融巨子,以几百万元,甚至几十亿元在进行交易。他们总是全力以赴,投入所发起的交易活动,以确保自己获得多数,并策画合并和收购其它公司。他一旦拥有某家公司的股份,便积极干预公司的管理体系,或解散看不顺眼的管理阶层。面对各种激烈活动,他的生活变得十分不安。如果他开办企业,就会到证券交易所去筹措必要的资金。甚至他想掌控的那些公司,也是透过证券交易所取得控制权。他的目标总是集中在特定的交易中,他的买或卖都会导致大地震,影响整个证券市场。
套汇者:绝迹的投机人士
套汇指的是时间或空间上的投机行为。时间上的投机,指的是今天买,然后过一阵子用更高的价格卖出,或反过来,今天卖掉,以后再用便宜的价格买回来(即卖空)。另一种是空间上的投机,指的是同时在一个地方买,另一个地方卖。交易过程中,套汇者必须取得超过交易手续费的差价,才会获利。和传统的投机人士相比,套汇者的好处在没有任何风险。因为,只有当两个证券交易所出现差价时,套汇者才会委托经纪人进行交易。他事先就知道利润有多少,因此,套汇者必须专注在蝇头小利上,时时刻刻关注行情。
证券玩家:证交所中的赌徒
有种人,即所谓的证券玩家,肯定永不会消失,而且只会愈来愈多,让我感到遗憾。我之所以如此称呼他们,乃是因为照我的定义,他们不配冠上投机家的称号,虽然一般大众和新闻记者都以此称呼他们。证券玩家连最小的指数波动都企图利用。他在股价一○一时,买进某种股票,然后在股价升到一○三时,就卖掉。接着,他再在指数九○时,买进另一种股票,然后在九一?五时,又再卖掉。
投资者:证券市场中的长跑者
投资者和证券玩家刚好相反。他买股票,然后留个几十年,当成养老金,或当成留给子女或孙子的财产。他从不看指数,对指数不感兴趣,即使股价崩盘,也任由他去。他将资金长期投资于股票,一直投资下去。即使萧条时期,也不减少股票的投资比率。
我该诚实建议每位读者加入投资者的行列。在从事证券交易的人当中,以平均水准来看,投资者的表现最好,因为即使是投机家,也只有少数是赢家。如果我的话够权威,能让读者盲目听从(但我对此不抱幻想),本书到此也可结束了。但是,「赌徒」在我们心中蠢蠢欲动,谁能比我更了解投机活动的刺激所在。八十年来,我一直是位精力充沛的投机家,穿梭在全世界的原料、外汇和证券交易所。正确分析形势及不同于一般看法的观点得到确认,带给我的快乐,远比物质上的利润大得多。所以我想告诉大家,是什么因素导致一名精力充沛的投机家不同于金融巨子、投资者和证券玩家。
投机家:有远见的战略家
大家也许会说,投机家便是介于证券玩家和投资者之间。当然,界限并非泾渭分明。不同于投资者,投机家对各种新闻都感兴趣,但这并不表示,他会像证券玩家那样,对任何新闻都有反应。如果投机家对上涨的指数进行投机,但由于某个偶然事件,行情暂时下跌,例如,美国总统心脏病突发(艾森豪威尔总统一九五五年心脏病发),或南美遭受地震,这时投机家不会马上推翻自己的投机理念。只有当消息影响深远,动摇了预测基础,推翻原来的假设,才会重新规画。投机家不在意X和Y之间细微的指数波动,他只跟随趋势,即从A到B的变化角度。
有远见的投机家密切注意各种基本因素,如金融和贷款政策、利率、经济扩充、国际局势、贸易收支、经营报告等,不会受到次要的日常新闻影响。他制定周密的计划和策略,根据每天发生的事件进行调整。总而言之,投机者有想法,不管正不正确,毕竟是个想法。这是投机家和证券玩家的基本差异。
凭什么投机?
只要有想象力,
老的东西,甚至老骨董,
都有机会再翻身。
说到投机,许多人最先想到的是股票,股票已经成为投机和证券交易所的代名词。我也一再谈到和写过证券交易所或投机的事,指的当然是股票投机。但在八十年的「证券投机生涯」中,我早已不只对股票进行投机。我的大量获利是靠债券赚来的,但我在外汇和原料市场也很活跃,也在有形资产交易中累积经验。
投机家中的世界主义者,不仅分析和观察本国的股票市场,也分析和观察全球发生的事,像国际政治局势、大规模资金流向、工业大国的内政和外交政策、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决议、巴黎俱乐部的债务谈判、新的技术发展、巴勒斯坦问题,甚至巴西和中国的天气。
每当某个地方出现机会,某种商品、货币、债券或股票的价格和正常价值之间出现差异,投机家便忙碌起来,等候市场在某个时候弭平差异。重大的机会不是每天都有,所以不该只把股票当成投机对象,例如我就曾利用债券作出最成功的投机。
债券:比你所知还重要的标的
债券也称利率固定的有价债券,是大多数储户印象中的保险投资手段。以公债为例,只要买下有保障的债务人的债券,一直等到债券到期,根本不用冒赔钱的风险。购买公债的人总能以票面价值兑现,而购买公债时计算好的利率,对债券持有人来说,也是种保障。
外汇:过去比现在更有意思
今天,外汇市场是大玩家的游戏场,因为银行、保险公司和长期基金把外汇市场变成赌场,而且货币种类愈来愈少。引进欧元后,法郎和德国马克之间的投机成为历史,但前提条件是欧元要挺得住。
原则上,只有少数货币可供小资本的投机人士做期货交易。为了获得数量相等的外国货币,大家必须和相关国家保持特殊的联系。现在,也许在美洲或东欧小国,还存在些有趣的机会,但这方面,我不是专家。
谁若要进行重要货币的投机,就是和几万名大大小小的赌徒和投机人士竞争。世界上每个人都可以同时得到相关讯息,如果某个统计数字比预期好,大家便朝那个方向跑,如果比预期差,大家又跑往相反方向。
原料:投机家对投机家
原料投机中,长线(买入)总有短线(卖出)相呼应。一位投机人士把赌注押在价格上涨上,就会有另一位投机人士押价格下跌,这是个充满巨大风险的交易。一般情况下,投机期货意味着只须投入相对少量的金钱,大量购买铜、小麦或诸如此类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支付的金额不是买价,而是为将来发生的交易所支付的一种担保。股票指数、外汇和债券的期货交易同样如此。
因为卖主以后才交货,买主也是以后才收货,所以期货交易也称「未来交易」。由于投入的资金少,这种业务的风险根本无从估计。如果商品的指数和原先期望的方向只差几个百分点,持有人必须立即补缴资金,才能继续保有原先数额的担保。如果不补缴资金,立刻就会被结清交易,而把之前已经付过的资金全部赔光。
有形资产:是收藏?还是投机?
理论上,只有了解自己经营的有形资产,并且经验丰富,才能赚钱。我说从理论上讲,是因为我所列举的诸如名画、旧瓷器、旧家俱、钻石、邮票和硬币,只有收藏家才是真正的行家,他们热爱这些东西,一起起床,一起入睡。但收藏家无法成为投机人士,因为他和收藏品难舍难分。虽然从账面上看,收藏家获得了巨额利润,但却不从中赚钱。相反地,低价买进,然后再高价卖出的投机人士,从来不会努力了解那些东西。
房地产:大投机家的事
唯一带来利润的有形资产投资,便是房地产。房产所有人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就可以收取或节省房租。我在巴黎有两处住宅,在蔚蓝海岸有座房子,在布达佩斯有处宅邸。只有位于巴黎圣路易岛(Ile SaintLouis)的住宅被我租出去,其它三处房产一直是我自己居住。根据这一经验,我只能建议每个家庭,购买自己居住的住宅。这应该是第一项投资,因为这样一来就不必受制于出租人,或是受房租上涨的影响。
我相信一件事,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虽然完全不同,但其运转和其它投机市场一样,遵循着相同的规则,有荣景、低迷和过度发展等时期。
想投机房地产,必须有巨额资金和良好信誉,因为购买房产的部分资金是向银行或第三者筹措的。
我的结论是,资金雄厚,且熟悉房地产市场的投机人士,可以试试运气。很多人,例如唐纳?川普(Donald Trump)靠房地产业致富。其它人如荣格?史耐德(Juergen Schneider)却因此破产,必须在监狱了却残生。就和其它的投机行为一样,发财和破产紧紧相依。关于房地产市场,我知道的不多,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