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装备方案于2002年5月启动,最初只有200左右的美军官兵参加。然而该方案使美国人第一次在高加索地区获得了一个立足点。两年后科林·鲍威尔出席萨卡什维利的就职典礼,对参加阅兵式的士兵正步走的风格作了如下评论:“我坐在那里,观看格鲁吉亚士兵从我面前走过,走步的风格完全模仿苏军。这也是他们以前接受的训练的结果。随后走过的另一个方队完全是美军风格,每分钟120步,正如我国士兵接受的训练一样。我觉得有意思极了。我自言自语道:时代真变了!”
因此毫不奇怪,普京传递给格鲁吉亚新总统的最强硬信息就是要他冷却与美国的关系。据萨卡什维利讲,普京强调说,一方面俄罗斯是美国的一位朋友并正在与它发展关系,但另一方面普京又称东欧国家已经成了“美国人的奴仆”,对美国大使馆的“随便哪个二等秘书”的话言听计从。“他的话题基本上不离美国,滔滔不绝地讲了20~25分钟,直到我最后客气地打断他的话,说,‘我很高兴您向我介绍了你们同美国的关系,可我来这里不是为了讨论美国的。’我问,‘您真的以为格鲁吉亚发生的一切是美国策划的?您真的以为我国政府是从美国人那里或索罗斯那里拿钱,并听从他们的指挥?’普京说,‘不,不,当然不是您。可您政府内的一些人也许是这样,他们同美国人密切合作。’”'7'
(实际上几乎可以肯定,普京知道萨卡什维利的高级顾问是一个曾在国家民主研究所干过的美国人丹尼尔·库宁,而且他的薪水不是由格鲁吉亚政府支付,而是美国人通过美国国际开发署支付。华盛顿的官员需要找格鲁吉亚的这位领导人或对他施加影响时,首先与库宁联系。'8')
萨卡什维利说,他建议两国关系从头开始。作为一个小国,格鲁吉亚将尽力照顾俄罗斯的利益。作为交换,希望俄罗斯也能理解格鲁吉亚自己比俄罗斯小得多的利益。他说,普京似乎很乐意接受。“实际上我喜欢他。我觉得布什说看到了他的灵魂说得没错,因为我的第一印象是我喜欢他。我思忖着,不错,他从前是干过克格勃,与我过去的经历和信念极为不同。可他好像是一个讲究实际的人。他爱自己的国家,也许会以非常实际的方式代表自己的国家行事。我们可以达成某种理解。你知道,会谈中他一直想让我知道,他可以为解决一些问题出力。”
关系融洽的普京和萨卡什维利定期通电话,双方都作出了真诚的努力来修补关系。然而萨卡什维利既希望与莫斯科建立友好关系,又有两大心事—恢复格鲁吉亚的领土完整(结束与俄罗斯关系密切的三个省份事实上的独立)以及把自己的国家同西方的重要联盟北约和欧盟捆绑在一起。如何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萨卡什维利来说绝非易事。
2004年2月25日,萨卡什维利首次以总统身份访问了美国,马上提出了格鲁吉亚加入北约的问题。他还宣布了一项新的5年协议,根据这一协议,美国陆军教官将训练数千名格鲁吉亚士兵。
与莫斯科的蜜月持续到2004年5月。用普京的话说,他“最后又帮了一次”萨卡什维利。格鲁吉亚新政府与苏联时代桀骜不驯的阿巴希泽领导的阿扎尔省已经走到了内战的边缘。和他的前任谢瓦尔德纳泽一样,萨卡什维利给普京打电话求助。普京再次派伊戈尔·伊万诺夫—这一次不再是外交部长,而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前往格鲁吉亚。伊万诺夫首先飞往阿扎尔省省会巴统市,打算与阿巴希泽谈判,然后再飞往第比利斯。伊万诺夫回忆说,5月5日晚上他与阿巴希泽共进晚餐时,传来一支格鲁吉亚装甲车队正驶向巴统的消息。伊万诺夫打电话给格鲁吉亚总理,要求他下令车队停止前进。时隔不久,巴统市近郊爆发了激烈的交火。“仗打得很激烈,我们在宫殿里甚至可以嗅到火药味。”据伊万诺夫说,阿巴希泽告诉他,他自己有足够的军事力量对付格鲁吉亚军队并把他们赶出去。然而伊万诺夫回答说:“我在飞机场有一架飞机。如果您愿意和我一起去莫斯科的话,尽可利用这个机会。”阿巴希泽抓住了这个去俄罗斯政治避难的机会,带上他身兼巴统市长的儿子一起逃离了巴统市。
几小时后,萨卡什维利的军队进入市区,阿扎尔再次成为格鲁吉亚的一部分。次日,萨卡什维利本人作为胜利者来到巴统市,对市中心欢呼雀跃的人群发表了讲话:“你们是英雄的人民,你们得到了你们的格鲁吉亚。我们向全世界显示,我们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只有我们能够在6个月内发动两次不流血的革命。”在不停地呼喊“米沙!米沙!”的兴奋的支持者的簇拥下,萨卡什维利步行到多年来格鲁吉亚领导人难以企及的黑海海滩上,用海水浸湿了自己的面颊。随后他作了一个许诺,或者说发出了一个威胁,中央政府重新控制阿扎尔只是他使命的开始:“我们必须开始谈判,同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就国家的统一及解决悬而未决的问题进行严肃、和平的谈判,我们在阿扎尔证明,采取和平而果决的行动是可能的。这意味着格鲁吉亚将会强大起来,我们一定会去苏呼米(阿布哈兹的首府)。具体什么时候去,让我们拭目以待。”
萨卡什维利深知莫斯科在化解这场危机和去掉阿巴希泽上所起的关键作用,他打电话给普京表达感谢。据萨卡什维利说,普京的回答简短生硬:“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帮了你一把,但请记好,在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问题上我们不会再白白送礼了。”俄罗斯在格鲁吉亚这两块分裂出去的领土上的利益远远大于在阿扎尔的利益。阿布哈兹是一个拥有大约20万(对这一数字有争议)人口的共和国,还不到1992年前人口的一半,因为内战期间几乎所有的格鲁吉亚人都逃走了。苏联时期,阿布哈兹位于黑海的海滨城市—苏呼米、加格拉和皮聪大一直是俄罗斯人的主要度假胜地。南奥塞梯比阿布哈兹小多了,苏联时期人口还不足10万(大约1/3是奥塞梯人,1/3是格鲁吉亚人),20世纪90年代的内战后,只剩下7万来人。奥塞梯人大多与居住在北奥塞梯(俄罗斯联邦境内的一个共和国)的亲属往来密切。南奥塞梯人依赖俄罗斯保护他们不受格鲁吉亚人的威胁,并得到俄罗斯的大量补贴及其他支持。由于大多数人过去不是,也不想成为格鲁吉亚公民,普京提出了一项“护照化”政策,向这两个省的居民颁发俄罗斯护照。克里姆林宫这样就可以说它有权保护自己的公民。在这两个共和国内,俄罗斯人占据了重要职位。在南奥塞梯,前克格勃官员被请来在政府内各重要部门任职。
普京“不再白白送礼”的话明显是想警告萨卡什维利,但萨卡什维利却置若罔闻。也许他根本就误解了据说普京在克里姆林宫首次见到他时作的一点暗示,即他愿意在南奥塞梯问题上做一笔交易,恢复格鲁吉亚对它的主权。5月份,被萨卡什维利任命为冲突解决部部长的电影导演乔治·坎德拉瓦看到安全部副部长的办公室里挂着一些地图,标出对南奥塞梯发动军事打击的计划。他告诉高加索问题专家托马斯·德瓦尔:“每一天的行动都详尽规划好了。他们想完全照搬阿扎尔模式。”'9'2004年5月26日是格鲁吉亚的独立日。萨卡什维利在第比利斯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并用阿布哈兹语和奥塞梯语对阿布哈兹人和南奥塞梯人发表讲话,敦促他们重新融入格鲁吉亚。南奥塞梯总统爱德华·科科伊季曾是一位摔跤运动员和商人,与俄罗斯关系密切。他在一次采访中回忆说,萨卡什维利呼吁重新融入格鲁吉亚传递出了一条清晰的信息:“我想强调指出,他是在一列坦克隆隆驶过鲁斯塔维利大街时说这番话的。对奥塞梯人来说,这不是什么呼吁,而是威胁。奥塞梯的每一个人都把这一呼吁视为一种威胁。”'10'
5天后,萨卡什维利将坦克部队调到南奥塞梯边境,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反走私”军事行动,表面上是为了关闭厄尔涅梯村的一个巨大市场。该市场是俄罗斯、南奥塞梯和格鲁吉亚之间大量商品非法流通的一个场所。格鲁吉亚的袭击造成该地区自从1992年以来最激烈的交火。也许真正的目的是促成南奥塞梯政府的垮台,然而却适得其反,科科伊季的地位得到了加强,南奥塞梯的普通百姓更加仇视格鲁吉亚。对于他们中的很多人,厄尔涅梯市场是唯一的收入来源。
俄罗斯外交部发出警告,“挑衅行为”或许会导致“极其消极的后果”。萨卡什维利于是动身前往华盛顿求援。然而华盛顿同样认为他的举动既莽撞,又危险。国务卿鲍威尔回忆道:“我觉得(格鲁吉亚)总统好高骛远。我不得不清楚地告诉他,‘你也许认为,此事关于贵国的关键利益,但我们对此不那么肯定,而且这不涉及我们的关键国家利益。所以不要让自己陷入一种你可能无法应付的局面,然后认为我们会驰援你们,把你们从困境中解救出来。所以请你慎行。’”
萨卡什维利听进去了。8月,格鲁吉亚军队撤出南奥塞梯。
选举之夜
莫斯科历史上屡遭火灾。位于首都中心的城堡克里姆林宫早期的木质结构多次毁于大火。16世纪,入侵的鞑靼人放火焚城。1812年,就在拿破仑的大军进入莫斯科时,一场大火几乎吞灭了整个城市。此后,莫斯科几乎从废墟上重新建起。
2004年3月14日星期天傍晚,与克里姆林宫一墙之隔、曾是前沙皇马术学校的马涅日展览馆莫名其妙地起火,熊熊大火一直燃烧了几个小时,火光映红了夜空。'11'普京在克里姆林宫的大红墙内登高眺望火势。电视播放了他凝视大火的镜头,随后普京神情忧虑地掉转身离去。也许他把这场大火看做了不祥之兆。这一天恰是选举日。几小时前,投票刚刚结束。普京赢得71%的选票,再次当选为总统,任期4年。当年拿破仑眼睁睁看着到手的战利品毁于一场大火。普京对远景的设想会不会因为外国人凭借俄罗斯人感到陌生的民主观念蚕食俄罗斯而毁于一旦?
我无从得知,那一瞬间普京总统的脑海里是否闪过这样的念头。然而几个月后俄罗斯南部发生的一连串事件表明,近于幻想狂的对虚弱和外部威胁的幻觉萦绕在普京这个强人的脑海。又一次血腥的恐怖主义袭击造成一所学校内数百儿童的死亡。普京显然认为,这一事件证明他对国家的控制太软弱无力,俄罗斯是一个四面受敌、被釜底抽薪的国家。身处困境的普京将予以反击,证明自己的力量。普京在第二任期将成为一只烈火中涅槃的凤凰。
别斯兰和“宪政政变”
悲剧发生在9月1日,这是俄罗斯孩子暑假结束后返校的一天。别斯兰是一个人口3。6万人的小镇,位于高加索山脉的北端,距离车臣西面开车不到一小时。兴高采烈的孩子身穿崭新的校服来到第一中学。上午9点刚过,正当孩子和家长一起在学校操场参加一个典礼时,一群武装分子乘坐一辆军用卡车冲进学校,对空鸣枪后将1100多人,包括孩子、家长和老师,驱赶进学校大楼里。这是莫斯科剧院悲剧的重演,不过这一次恐怖分子汲取了教训,因而当局更难对付这次危机。扣押人质的恐怖分子事先作了周密的策划,对学校的具体位置了如指掌。事件发生后几个小时内,十余名人质被枪杀。此后三天里,全国目睹了恐怖事件的发展。枪手在学校四周拉上绊网并安置炸药,不允许向学校运送食品、水或药品。普京总统再次面对最为棘手的难题:如何解救人质,挽救生命,同时又不屈从恐怖分子的要求。和以往一样,恐怖分子提出的要求包括立即允许车臣独立。一位曾协助解决围困剧院危机的医生和一位当地政府官员同恐怖分子举行了谈判,但毫无结果。孩子们在高温下拥挤在学校的体操馆里,干渴难耐。第三天,在发生了两次情况不明的爆炸后,特种部队冲进学校。叛乱分子负隅顽抗,28名恐怖分子被打死,但334名人质也因此丧生,其中大多数是孩子。
这是迄今为止俄罗斯在本土上收效甚微的反恐斗争中最黯淡的一天。枪手和人体炸弹几乎可以随心所欲地滥杀滥伤。当局的无能和普京所称的“赢得反恐胜利”的荒谬暴露无遗。仅2004年一年,俄罗斯就发生了6起重大恐怖主义事件,别斯兰是其中之一。
2月,41人死于莫斯科地铁的一次炸弹袭击。
5月,车臣亲莫斯科的总统艾哈迈德·卡德罗夫在首府格罗兹尼的一次胜利日阅兵式上遭到暗杀。
6月,一批来自车臣的恐怖分子袭击了临近的印古什共和国首府,打死95人,获取了大批武器,后来被用于别斯兰袭击。
8月,人体炸弹同时炸毁了正在飞行的两架客机,90人死亡。
8月底,就在别斯兰事件的前一天,一名妇女在莫斯科的一个地铁站引爆身上的炸弹,她本人和10名过路人被炸死。
9月4日星期六晚上,别斯兰事件以流血方式结束后的第二天,普京总统终于通过电视对全国发表了讲话。几个小时前他刚刚去过别斯兰学校探望一些幸存者。普京看上去难以抑制自己的感情,情绪激动。他缓缓地讲述了发生在俄罗斯境内的这场可怕悲剧。如同一位对参加葬礼的人讲话的牧师一样,普京请人们“悼念最近几天死于恐怖分子之手的受害者”,随后悲哀地垂下自己的头。他的话题旋即从眼下的这场危机转到一些意义深远、令人不安的结论上。从多重意义上讲,这些结论决定了他这一任总统任期的性质。
“俄罗斯在历史的长河中历经灾祸和苦难。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辽阔伟大的国家解体后的时代。这个国家很不幸,无法在一个迅猛变化的世界中幸存下来。然而尽管困难重重,我们仍然保存了辽阔的苏联的内核。我们把这个新国家命名为俄罗斯联邦。”
普京演讲的风格颇为奇特,在举国哀悼的时刻上了一堂历史课,唤起人们对苏联昔日辉煌的怀念。普京在接下来的演讲中流露出他对苏联时期国家铁拳的眷恋。如今涣散取代了铁拳。
国内冲突和种族分裂曾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