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另有其人,此刻又何必胡乱猜疑!
想到此处,施耐庵就势接过时不济的话头,对“吴铁口”叉手唱个大喏,说道:“如此,晚生便谢过一路照应之恩了。”
“吴铁口”袍袖一挥,笑道:“休听这时家兄弟胡说,这都是年兄的造化!不过,久闻施年兄心亲绿林,今日既到寒舍,俺忝为地主,总得有薄礼以慰年兄怀抱。俺特意派人到饮马川走了一趟,为数年兄见识几位江湖英雄。”
说毕,他对身后唤道:“晁家兄弟,朱家兄弟、雷家兄弟、柴家兄弟、史家兄弟、石家兄弟,这位便是俺常常对你们提起施元德前辈的堂侄施家年兄,还不快快见过。”
话音未落,只见忽忽啦啦从黑暗中涌过六个人来,施耐庵凑近一看,原来是六个身着黑色夜行衣靠的慓悍汉子。六个人一齐唱了个肥喏,说道:“俺饮马川六杰见过施相公!”
那轰雷般一声喏,倒把施耐庵吓了一跳,定神之后,他心中忽然一动:这几个人的声音好生耳熟!及至听到“饮马川”三个字,他蓦地想起昨日在那泗洲大圣神庙避风之时,在庙门内听见的便是这几人的声音,这真是山不转路转,麦不转磨转,半日之内,不想竟然又在此处遇见了这几个杀人不眨眼的大汉!于是,他一边还礼,一边说道:“原来竟是几位好汉,晚生日间在那荒岗破庙之内早已幸会。”
那领头的大汉听了此言,不觉怔住,立时,他身后便有两人“铮”地拔出刀来,嘈嚷道:“什么?原来这厮竟是官府眼线?”
领头大汉叉开巨臂,拦住两人,喝道:“雷家兄弟、石家兄弟,休要放肆!难道你们没听见吴大哥说,此人是施元德前辈的堂侄?!”
说道,他跨前一步,沉下脸色说道:“这位相公,不知为何也到了那荒岗破庙?”
施耐庵道:“晚生行路遇风,不过偶尔进庙躲躲寒气。”
那大汉又道:“哦哦,原来如此。那么,相公敢莫是亲见俺弟兄们杀人了?”
施耐庵道:“也是机缘凑巧,晚生刚刚进庙,好汉们便在庙外杀了人。”
那大汉呵呵笑道:“不错,是俺兄弟们杀了人!而且乱刀剁了个痛快!不过,相公可知,俺杀的是两个何等样人?”
施耐庵道:“依晚生看,怕是两个在官府中颇有身份的人。”
那大汉呸了一口,怒道:“有身份?!呸,有他娘的鸟身份!两个狗男女,狗夫妇!两个朝廷走狗,专一与俺忠义之士做对的奸贼!”
施耐庵忙问道:“这两人是什么来历?”
那大汉正欲回答,只见“吴铁口”一步走上来,插口言道:“施这年兄莫怪,俺这几位兄弟性子暴烈,出言鲁莽。不过,那两个贼子也确是死有余辜,不冤不枉!”
说着,他携着施耐庵的袍袖,穿过如林的墓道,来到那第一排第二尊晁毅石碑跟前,指着晁盖的名字,对施耐庵说道:“施家年兄,你可知这位梁山前辈、托塔天王当年死于何人之手?”
施耐庵答道:“晚生自幼听说书人讲道:这梁山第一任寨主晁大英雄,乃是被曾头市土豪豢养的教师爷史文恭毒箭射死。”
“吴铁口”点点头,又道:“如此可恨的官府走卒,你道他家的后人该杀不该杀?”
施耐庵道:“此人该杀。不过他的后代,那要看是否改恶从善,倘若承继乃祖乃宗衣钵,那便在可诛之列。”
“吴铁口”道:“着啊!适才晁家兄弟所杀的一对夫妇,正是那史文恭第七代裔孙史绳武夫妻。十五年前,便是这两个奸贼,从海州贩布匹路过山东,被晁家兄弟之父晁毅劫上翠屏山大寨,这对夫妇诡称家中有八十岁老母,改了名姓,骗过了山寨一众好汉。那晁老前辈生性忠厚,不仅未曾难为他俩,而且留下两夫妇在山寨饮宴了三日,指望他们下山之后传扬绿林义士为民仗义的情形。谁知这两个狼心狗肺的男女,受德反噬,恩将仇报,下山之后,不仅不为山寨扬名,竟然为了贪图五百两银子的赏赐与九品教官的禄位,立时到山东行省衙门告了密。朝廷闻讯,夤夜发了三万大军,教这史绳武夫妻作眼线,从翠屏山后头的秘密栈道偷偷袭上大寨!”
听到此处,施耐庵不觉又恨又怒,骂了声:“好个黑心肝的奸徒!”
“吴铁口”又讲道:“晁家前辈和山上一众头领何曾提防有此巨变,一时仓卒应战,五百喽罗面对三万如狼似虎的元兵,哪里抵敌得过?可怜除了掩护几十名家眷从陡崖滚下山头之外,剩下的好汉们一个也没能逃脱厄运!”
听到此处,施耐庵猛地记起老家院讲过的那件惨事,显然,当日被处决的一众“叛党”,便是翠屏山大寨失手遭擒的绿林义士。而那两个收养的女子,一定是其中某两位好汉的遗孤了。
施耐庵正自联想,猛听得那伙大汉之中有人高声问道:“听了这些原委,难道俺弟兄杀了这对狗男女还有错么?”
他正欲答言,忽见“吴铁口”语气严峻地说道:“石家兄弟,史绳武夫妇的确该杀。不过,你们所选的杀人之时、杀人之地,却是大大的错了!”
这一句话出言轻落地重,那六条大汉立时似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呆呆地怔住。
此时,倒是轮到施耐庵大惑不解了,他忙问道:“仁兄,此等无耻之徒,人人得而诛之,荒岗古庙,正是恶贼授命之所,此事又如何大大的错了!”
“吴铁口”冷笑不言,对站在身后的人群中招招手,说道:
“吕家贤侄、郭家贤侄,把东西拿过来!”
黑影处立时走上两个人来,施耐庵定睛一看,原来正是日间所见的那两个少年。
只见那穿黄衣服的少年从怀中掏出一支令箭,穿蓝衣服的少年从袖内摸出一张官府的布告,一齐递到“吴铁口”手上。
“吴铁口”环视了众人一眼,先展开那布告说道:“列位兄弟,这是沂州府衙今日午后贴出的布告,言明济南鲁王府书办史绳武在泗洲神庙被杀,杀人凶犯为梁山乱党余孽,着四州二十八县协力剿办!”
众人一听,不觉竦然,坟地上顿时鸦雀无声。
“吴铁口”又晃着那支令箭说道:“这是驻在郯城境内的元朝荡寇将军怯不花的大营令箭!”说着,他一拍那穿黄衣服少年的肩膀,续道:“幸亏这位吕家贤侄,今日在镇外道口截得怯不花的信使,诓来了这支令箭,否则,大军早已围了这张秋镇!”
听了这番话,那几个大汉益发做声不得。人丛中响起几个人的惊叹:“哎呀,好险!”“唉唉,这都是晁大哥杀人杀出来的大祸!”
“吴铁口”说完,一把将那布告和令箭笼入袖内,默然兀立,仿佛一尊巨岩。
施耐庵此时心中方才明白:怪不得日间在那廊庑之下他们三人叽叽哝哝,耳语密谈,却原来半日之内竟然发生如此异变。
“吴铁口”忽然长叹一声,对那六条大汉说道:“唉唉,列位兄弟也曾亲见,俺十余年潜踪晦迹,苦心孤诣,指望在这小小的张秋古镇,凭着一杆相命招子,悄悄地寻访梁山后代,收容英烈遗属,安埋壮士们的忠骨!这些年来,凭着俺行事缜密、耳目灵便,渐渐地已经查访到了四十八位梁山前辈的姓氏名讳,结纳了二三十位忠烈后代,收养了四五位壮士的遗孤。本待苦苦挣挫十余年,拚着这偌大家业,陆续将余下的前辈们查访完竣,把散在各处的梁山血裔们聚到一处,以了平生夙愿!”
说到此处,他不觉顿住,清冷朦胧的夜光之下,依稀看得出他眼里闪着泪光。
他双臂箕张,仰天又道:“完了,完了!俺这十余年的心血今日毁于一旦了!晁家兄弟,你们做得好事,为了区区一个史绳武,使朝廷嗅出了气味,明日,不,也许今夜,那王保保的蒙古铁骑便要来踏平这张秋古镇,毁了这片举世之人都难以发现的先烈坟园!完结了,完结了,俺还有何颜面对天下义夫烈妇、江湖壮士,还有何面目对梁山前辈泉下英灵!”
这一番话讲得如此凄厉,如此撼人心弦。在凛凛朔风的应和之下,惊起了夜宿的几只寒鸦,“呀呀”怪叫,“扑愣愣”破空而去。
在场众人仿佛被这酷寒之夜凝结,竦然僵立,只觉得气血冰凉,肝肠欲裂。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二十七 呼天彻地索大秘 六杰八义显真容
此时,施耐庵站在那坟场之上,早已被“吴铁口”那一席话深深震动,面对默默僵立的群雄,施耐庵一时手足无措,仿佛有千言万语,又好象应该给众人一点慰藉,然而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忽然,他一拍后脑勺,惊喜地叫了声:“不要急,有救!
晚生这里藏着一百零八名梁山后代的姓名下落!”
“吴铁口”闻声驻步,双目定定地望着施耐庵,喃喃问道:
“什么?施家年兄,请你再跟俺说一遍!”
施耐庵道:“仁兄,晚生决不相瞒,的确知道梁山一百零八名英雄后代的下落!”
“吴铁口”倾耳听毕,不觉“啊呀”叫了一声,随口咳出一口浓痰,问道:“年兄,你说说,他们,那一百零八名英雄都在哪里?”
施耐庵指了指心口:“都在晚生心里!”
“吴铁口”半信半疑,问道:“那么,年兄又是从何得知的?”
施耐庵道:“心诚则灵,晚生毕生寻觅,也是得于天授!”
这时,场上众人也一齐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嚷道:“倘若真的知道,快请讲出来!”
施耐庵见场上又活了起来,心下一块石头落了地,于是掸掸衣袖,嗽嗽嗓子,作势欲言。
只听人丛中有一位提醒道:“吴大哥,此处风寒夜冷,一百零八个人的姓名下落只怕半日也讲不完,不如请施相公进到花厅,围炉向火,细细讲来。”
众人一齐叫好。“吴铁口”闻言点了点头,正欲吩咐人众回屋,只听施耐庵说道:“仁兄,不必了!”
众人一惊。“吴铁口”忙问:“怎么,年兄又要反悔?”
施耐庵道:“非也!这件事,只须片刻便可揭晓。”
“吴铁口”听毕大疑,忙道:“如许之多的其人其事,年兄竟可片刻讲出?”
施耐庵点点头,朝众人言道:“哪位壮士身上有火?”
话音未落,便有两人走了上来。好在这伙壮士素常惯于月黑赶路,无时身上不带“火明子”。那“火明子”非灯非烛,乃是一套三件系在腰间,两块尖尖燧石,一根油浸麻捻,一旦需要,两石相击,凑上油捻,即刻便可照明。
那两人从腰间解下小兜,摸出“火明子”,双手奉给“吴铁口”。
“吴铁口”双腕微动,只听“砰哧”、“砰哧”两响,两根麻捻霎时明晃晃地燃了起来。他双手擎着麻捻,朝施耐庵走近一步,说道:“施相公,这两支火明子,够你讲完那桩绝世大秘密了吧。”
施耐庵点点头,俯身从地上拾起一段枯枝,双脚在地上抹得一抹,立时露出了平平的一块地面,他伸手便将那枯枝朝地上划去。刚刚写完那“B”字的最后一笔,映在地下的亮光忽然恍惚摇曳起来,夜风一吹,眼前模模糊糊,哪里再瞧得见写字?
施耐庵心头纳闷,抬头一看:只见那“吴铁口”仿佛发了疟疾,双唇乌青,浑身发抖,擎着火捻的两只手犹如羊痫疯病人,双手僵如鸡爪,两根麻捻早已拿捏不住,东倒西歪,看看便要脱手坠地。
日间所见的两个少年早已瞧科,抢上一步,忙忙扶住“吴铁口”,一把接过火捻子,捶背的捶背,揉腰的揉腰,忙了个不亦乐乎。
“吴铁口”抖得一阵,忽然精神陡长,喝一声:“郭贤侄、吕贤侄,掌好火明子!”一把拨开两个少年,从施耐庵手中接过了那根枯枝,对他嘻嘻一笑,说道:“年兄,你这一个字撩得俺技痒,剩下的就由俺替你写吧!”
面对“吴铁口”那变幻莫测的神态,施耐庵微微一惊:自己分明好好地写着那箭囊上的古怪字迹,这“吴铁口”既然心急火燎、急于探知大秘,自当凝神聚思,仔细察看,却为何忽然夺过枯枝,自己写字。施耐庵一时不明所以,让那“吴铁口”拿走枯枝,心下忖道:那箭囊上的几个古怪字迹,乃是当今世上旷世无匹的绝秘,休讲那几个字迹,这举世之人,除了金克木、宋碧云和自己,便是那刻着字的箭囊亦没有几人见过!这“吴铁口”竟然自作聪明,冒冒失失地接过枯枝续写下去,岂不是荒唐至极!
施耐庵叉手当胸,微微哂笑,望着那煞有介事地攥着枯枝便要在地面写字的“吴铁口”,心中暗笑:既然要你便尽管写去,看你闹出何种笑话来!
谁知他心里这句话尚未说完,早惊诧得伸出舌头缩不回来。只见“吴铁口”不慌不忙,俯下身去,那枯枝在湿土地面上“沙沙”划了一阵,立时显出两个清晰的字迹,分明便是那“流萤箭囊”上的第二、第三两个古怪文字:
施耐2。gif
施耐庵木人一般,痴痴地凝望着眼前这个相面先生,仿佛逢着了鬼魅,他嘴唇哆哆嗦嗦,连呼:“怪哉!怪哉!”心里却道:想这桩绝世大秘,得来何等不易,休道梁山英雄,祖祖辈辈,代代单传,不知有多少义夫烈女、大侠大杰为此洒血抛头,才传至当年梁山大寨首领宋江的血裔宋碧云手上,宋碧云又历经多少磨劫,方才秘密传给自己,一旦珍重嘱托之后,便早已毁了箭囊,如今,那绝世大秘已然从世上消失。回想在汪家营祖宅内,为了拆解箭囊上这几个古怪文字,自己熬尽心智、费尽神思,饶是学富五车,也自猜详了三天三夜!此刻,他竟然用枯枝在这地面之上写出了第二、三两个怪字,而且一笔一划、一勾一款,不缺不漏,处处到堂!这件事实在叫人难以置信。
施耐庵正自冥想,耳边又听得“吴铁口”的声音款款说道:“施年兄,还想看俺写下去么?”
施耐庵如逢仙鬼,连连摇手道:“仁兄,不必写了、不必写了!”
“吴铁口”笑道:“怎么,这绝世大奥秘不是还剩下几个字没写完么?”
施耐庵强忍住心头的诧怪,问道:“仁、仁兄,原来你、你、你也知道那‘流萤箭囊’上这几个古怪文字?”
“吴铁口”漫捺长须,频频颔首。
施耐庵续道:“那、那么,仁兄能否赐告:这绝大的一桩奥秘,你足不出户,又是从何得知的?”
“吴铁口”听了也不作答,只是微微冷笑。
倒是那穿蓝衣服的少年忍不住答道:“哼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