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已惘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当时已惘然-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依然把拳头捏得紧紧的,像是怕那两张钱掉出来一样,或许是人瘦的缘故,手腕上一根骨头明显地突了出来。从前有一段时间,允嘉喜欢跟他掰手劲,也就是那个时候,他发现允嘉手上的骨头仿佛特别的硬,捏在他的手里,稍微用力一点,一根根几乎都要扎出来,让他反而不敢随便用力;允嘉却毫不在意,还怪他为什么总是让着她,不过瘾,还很自豪,说“骨头硬的人,力气大” 。

所以,后来认识了向晓欧,第一次拉手,他简直有点惊讶她的手怎么那么软。

鉴成正胡思乱想着,车子到站了,他看看允嘉,她纹丝不动。

他叹了口气,对着她的背影说了一句,“那我下去了。”她还是没有反应,仿佛没有听见。

他下了车,走开几步,又忍不住回过头去看看,隔了车窗,却正撞上允嘉的目光。她不知怎么找到了一张中门边靠窗的位子,把下巴搁在两张桔红色椅背中间,一双眼睛睁得大大的,在那里怔怔地、酸酸地看着他,眼光有点呆,又像有什么话讲。看见他回头,她愣了一下,嘴角动了动,然后转过头去。

车子开出好远,鉴成才默默地走开。他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揪起来又重重地落下去,闷闷地痛:他是看着允嘉长大,看着她一点点变到现在这个样子。

如果有可能,他愿意回到小时候,同允嘉一起再长一遍。

可惜,他们已经长大了。面前的日子就像从前爸爸厂里织的布匹,不巧几根经纬线织错了丝缕,也不知道以后能不能正得过来,还是会将错就错下去。

当时已惘然(80)

三年级上学期很忙,刚开学,许鉴成就被一大堆专业课压得喘不过气来,好在暑假里打工存了点钱,可以全心学习,一个星期只要做一份家教就能对付过去了。

向晓欧已经开始准备考研究生,她选定的方向是经济管理,需要补很多先行课,从微积分开始,一样一样啃,一面还要照顾自己的专业课,鉴成负责替她借笔记和参考书。他看着她天天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念书,人一点点瘦下去,劝她不要太勉强自己,她却说,“人家很多人从一年级就开始准备,我这样,已经晚了,再不抓紧,根本没希望。”

这期间,他跟赵允嘉通过一次信,都很短。他们原本就很少写信,那次在公共汽车上闹了别扭,他想过去找她,几次却都迟疑了;他想解释那次坚决不要她的钱是因为他自己心情不好,同她没有关系,但是再想想,又说不清楚自己当时到底是为什么心情不好,于是就耽搁了下来。在信里,双方都客客气气的,允嘉说“他现在很太平”,他放下心来 …… 钱正没有为难她,她还说过一段时间可能又要参演一部电视剧叫“无情岁月有情天”,是流行的清宫剧,演不知哪个长辫子皇帝身边的一个“答应”,他不知道“答应”究竟是什么角色,但是既然在皇帝身边,好像戏份应该多一点吧。

当时已惘然(81)

这个学期,汤骥伟来信格外勤快,大概因为没得恋爱谈,发现友谊加倍可贵,而且开始喜欢思考一些玄玄乎乎、专门浪费时间的问题,比如人活着为了什么,爱情又是为了什么之类。期中考试后,他来了封信,说“小碗”又去找过他,她跟“马脸”吵架了,很伤心,来找他吐了一晚上苦水。他问许鉴成这是否说明她有回心转意的迹象,如果那样,他是否应该“敞开温暖的怀抱,既往不咎,用宽容迎接她迷途知返”,不得不承认,谈了一场恋爱,他的文采好了许多。可惜鉴成还没来得及写回信,他又写来一封,语气气急败坏,原来小碗把苦水吐给他之后,又乖乖地回到马脸那里去了,他说“这些娘们怎么那么会折腾人呢”,看得许鉴成心里偷偷地笑。

临近寒假,在鉴成通宵温习准备“货币银行学”考试的时候,收到了允嘉寄来的一张照片,是她的剧照,盘着头发,也是穿了大镶大滚的袍子,脸好像稍微胖了一些,瞧着喜气洋洋,旁边站了两个小太监打扮的男演员,都嘻皮笑脸的。再看背面,只有简单的一行小字,“1994年12月9日照于xx影视城”。

鉴成看她笑盈盈的样子,心里挺高兴,把照片给向晓欧看,她也笑起来,“赵允嘉说不定将来真的能当个明星呢,下次你碰到她,帮我要张签名照片吧。”

“没问题。”他拍拍胸膛。

他惦记着下次碰到赵允嘉问她要照片,但这个“下次”却一直拖到了第二年暑假。寒假里他去允嘉学校找她,苏北老太太告诉他允嘉住到了一个同学家里,他特地问了一声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老太太说是“女同学”。

元宵节,汤骥伟照例叫他去吃饭,但向晓欧已经先约了他,就推掉了,随后心里一动,问“你有没有叫赵允嘉?”他记得去年那次跟允嘉一起在汤家吃饭,汤骥伟的妈非常喜欢允嘉,叫她以后都上他们家过节,允嘉去年信上说冬至就是去汤家吃饭的。

“叫了,她问你来不来,还说要是你来她就不来。”

“为什么?”

“她说你要一来,就光是我们两个人讲话,没人理她了。”

“你怎么说?”

“我就跟她说,我跟你哥一起斗蟋蟀玩响炮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儿呢,所以啊,不要因为长大了就嫌弃你哥。”汤骥伟说着,自己呵呵地先笑起来,然后话题转开,“你丫可不够意思,就忙着孝敬丈人丈母娘,老朋友都请不过来。”

“什么呀,我先答应她的,”他也跟着笑起来,关照汤骥伟,“今年记得别玩炮仗了。”

那次在向家,气氛却并不是太好。向晓欧的哥哥果然没考研究生,已经联系好本地的一家不冷不热的科研单位,待遇一般,但是算铁饭碗,对方很欢迎,意向已经签好,下学期实习就去那里。

向教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现在可以模模糊糊地讲几个字,但还是十分艰难,除了向晓欧她妈没谁听得明白。向教导对这件事仍然无法释怀,觉得儿子就此放弃大好前途太可惜。因为许鉴成早已是向家的常客,所以他们也就不对他隐瞒情绪。

向大哥灌下半瓶啤酒,闷闷地对着里屋说了句,“爸,着什么急呀,咱们家又不是我一个孩子,将来晓欧小许他们的前途好着呢。”

许鉴成看看向晓欧,向晓欧也看看他,两个人相对无言。

回想起来,汤骥伟和赵允嘉可能就是那个时候开始的吧。暑假里,汤骥伟拿了几张他爸爸学生家长送的某酒店休闲中心室内游泳池的赠票,叫他和赵允嘉一起去游泳。三个人见了面,没几分钟的工夫,就能看得出允嘉和汤骥伟之间关系已经不同从前了。无论说什么话题,汤骥伟的眼睛差不多总在她身上打转,而她的口气也亲昵许多,甚至直呼“乌克兰”,汤骥伟也毫无反感,甚至挺受用的样子。

可是真去了,也就是他跟汤骥伟两个人游,赵允嘉说她身体不舒服。

“你怎么了?”

“有点肚子疼。”她轻轻笑了笑。

“那你还来?”汤骥伟问她。

“来的时候又不疼。”她嗔他一眼。

她这样一来,汤骥伟也无心多游,十几个来回后,他们就上了岸,冲了澡,换好衣服后,坐在凉椅上聊天。

汤骥伟去买饮料,允嘉从脚边的包里抽出一本书递给鉴成,笑笑,“给你,我爸又出书了。”

当时已惘然(82)

鉴成接过书来,薄薄的一小本,封面印得五彩斑斓,中间两个竖写的字“多想” ,下面是赵诗人的大名。

他听允嘉说过,这一年来,童装店的生意渐渐上了轨道,又兼营起孕妇装和母子套装,赚头很不错,老板娘的妹妹正好下岗,就索性过来帮忙,另请了两个打工妹干活,诗人主要就负责帮着进货。

经济基础促进了上层建筑。诗人得了闲,正好有个在出版社上班的老同学邀他一起帮着编书,就去了。天下文章一大抄,剪剪贴贴就一本,老同学说“编什么都可以,只要和女人沾边,她们的钱最好赚”。于是先编一本教女人化妆的,然后编一本教女人穿衣服的,编一本教女人减肥的,编一本教女人烧菜的,又编一本教女人挑男人的,还有,当然,编了一本书教女人怎么看住男人,编完了给自己老婆先看,昔日管他叫“老师”的文艺女青年随便翻了几页,打个哈欠,“做女人真累”。半年下来,案头堆起来像模像样,也卖的有声有色,灵光一闪,冬眠的创作细胞文艺复兴,于是在编丛书的最后一本、教离婚女人振作精神、积极寻找第二春的书同时,重操旧业写起诗来。纯文艺的书很缺乏市场,但老同学看着他帮着赚了不少钱的情分上,还是尽力替他出了。

这本“多想”就是这么艰苦卓绝、曲线救国而来。

“看我爸的个人简介。”允嘉迫不及待地把书递给他,一边格格地笑着。

他翻开书页,必须承认,时代不同了,这本书比他初中时见到的那本“心恋”包装精美得多,个人简介也不再是“青年文学爱好者”,完全新新人类风格:“来自天蝎座的热情男子,拥有执着感性的心灵,是个长不大的孩子,追求瞬息万变的缘分,相信亘古不变的爱…”。

“这是……你爸?你都这么大了,他,他还没长大?”他一边念一边忍不住笑出来,看向允嘉,她已经趴在圆桌上笑得快透不过气来,一面用力地点头,“他说那叫包装。”

再看扉页,上有作者签名,那个鬼画符倒是没变,让他意外的是,旁边写着“许鉴成先生雅正”。

他看看允嘉,她说,“我叫我爸写的。你不是喜欢他的书吗?”

“我喜欢你爸的书?” 他一脸诧异。

“你不是还专门买了一本送给乌克兰吗?”

他这才想起汤骥伟家里那本“心恋”,“那个,那个啊,”他抓抓头皮,终于把当年在校门口看见赵诗人卖书的窘样、实在不忍心,掏钱买了一本的故事告诉她。允嘉笑得眼泪都快出来。

他翻开第一页,“多想” :

多想;煮一粒汤圆

拨开

如玉的外壳

看那心

蒸腾的热度

分尝团圆的甜蜜

多想; 倒一杯佳酿

让那

芳馥的沉香

来充满

爱的心房

共享一醉的欢畅

多想;编一首歌谣

让那

情爱的旋律

随音符流淌

去传遍

每个有爱的地方

许鉴成把诗看了两遍,忍不住又笑起来。凭良心说,这首诗比“心恋”有一定长进;但是,不知是人越有钱越吝啬还是怎么的,“心恋”里面,好歹还是“两片” “两片”,到了这一首,只剩下“一” 了:

汤圆,不错,可是,不多不少,就煮一粒,还“拨开了外壳”,充其量够一个人吃,怎么“分尝”?

佳酿,不错,可是,不多不少,就倒一杯,如何“共享” ?

“传遍每个有爱的地方”,豁,好大方,再一看,没戏,原来是“歌谣” ……唉,空欢喜一场,唱歌本身就不用花钱的嘛。

最后,再看标题,“多想”,搞了半天,就连那一粒汤圆,一杯佳酿,还都是想出来的?

他觉得葛朗台老头如果碰到赵诗人,八成会想同他拜把兄弟。

他把这些告诉允嘉,她笑得弯腰去揉肚子,一边连声说“不行了,不行了”。这时汤骥伟回来,递给他们一人一罐可乐,问他们说什么,听见了,也哈哈大笑, “许鉴成,还是你厉害,领悟出这么多门道,我一翻书,整首诗就看见四个字“多想……圆……房”,一面谄皮嗒脸朝着允嘉笑。

“正经点。”允嘉瞪他一眼,脸色慢慢地阴了下去,“啪”地一声扯开易拉罐,一仰脖子咕咚咕咚喝起来。汤骥伟的脸色有点尴尬。

许鉴成想起去年夏天那件事情,心也跟着一沉,只好也跟着喝可乐。

随后的话题就有点僵,先是讲赵诗人,然后允嘉讲上次去看她妈,碰到她跟一个男人一起从外面回来,“说是同事,单位包场看电影,顺路送她回来,我才不信”,她轻轻地笑笑,“那男人看上去总有五十多了,不过,长得倒神气的,”她看看鉴成,“比我爸和你爸都神气。”

允嘉停顿了一下,喝干可乐,“我妈看见我,表情像做贼一样,其实,我倒是挺高兴的。”

当时已惘然(83)

“我看那个男的倒是挺想多跟我讲几句话的,可我妈三言两语就把他给打发走了,我问起,她就扯开话题,不过我看见她脸红了。”允嘉把喝了一半的饮料放到桌上,换个姿势,跷起腿,专注地打量起自己的脚趾,上面涂了水红的指甲油,一颗颗鲜润得像婴儿的面颊,被白色的坡跟凉鞋衬托得格外醒目。她突然抬起头来,“对了,乌克兰,你妈同意你去考那个什么‘鸡阿姨’了吗?”

“唉,总算同意了,好不容易啊,”汤骥伟叹了口气,“真奇怪,人家都是父母逼着孩子去考,我们家反过来,我跟我爸一起做我妈的思想工作。”

前一阵子,汤骥伟一家三口对这匹千里马的何去何从看法分歧,三足鼎立:汤爸爸希望他在母校深造读研究生,将来争取留校任教,他向来认为做大学老师是“稳扎稳打,固若金汤”;汤妈妈原先也那么想,但今年春天查出子宫里长了个拳头大的瘤,直到手术都不能肯定究竟是良性还是恶性,就没有告诉在北京的儿子,前后担惊受怕了很久,虽然手术切片后断定是良性的,但病倒的老虎不如猫,当年雄赳赳气昂昂领导中学年级里“长征队”去北京见伟大领袖的气魄荡然无存,想来想去,就这么个宝贝儿子,“经风雨见世面”固然必要,可一旦真在外地扎根,弄不好又掉进个“你妈怎么把你生成这样”的媳妇手心里,等于白养一场,实在不合算,于是一百八十度转弯,要儿子毕业后回南方,或深造或工作,起码要离父母近一点;汤才子本人呢,想的却是另一条路 …… 出国。

“美国第一,加拿大第二,欧洲、澳洲和日本第三,其它的,就不如留在国内了,”汤骥伟报出他同学间流行的出国排行榜,啧啧嘴,“那帮小子,敢情早就在动脑筋了。”等汤骥伟走出“小碗”的阴影,骤然发现班里总有一半的同学都已经开始准备“托福”和“鸡阿姨”了。

汤骥伟奋起直追,五月底考了“托福”,感觉还不错。他妈一直不太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