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中学做人做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从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中学做人做事-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孙子兵法

第一章处世之道,“计”不可少兵第一章处世之道,“计”不可少兵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在战争中,计谋是对整个战争起
决定性作用的策略,谁把握住了计谋,
谁就把握住了成功。所谓人生如战争,
一个人也只有把握了 
“计”的实施,才能
真正成功,正如孙子所言: 
“夫未战而庙
算胜者,得算多也。 



从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中

学做人做事



人生如棋,深谋远虑者胜

【原文】

《孙子兵法·计篇》有云:“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

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

之,胜负见矣。 


【精译】

在开战之前,我们如果经过认真推算,获胜的把握就大,如果没有
经过认真的推算,获胜的把握就小,推算的周密就能取胜,推算不周密
就不能取胜,更何况不筹划呢,我根据这些来观察,就可以判定胜负的
结果了。




处世之道 
“计”不可少

【分析】

孙子用兵讲究谋划在先。他在谋划之时,首先考虑的是敌我双方
的条件,所用之法更是从道、天、地、将、法“五事”和敌我双方条件的优
劣进行计算估量。

孙子兵法之所以能够在军事上取得巨大的成就,和这些谋划是分
不开的。事实上,谋划和胜算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谋划得当,胜算才会
提高。因此,孙子在其兵法中总结到:“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不算
乎”。

对于做人做事来说,适当的“庙算”是十分重要的,可以了解本身
的优势与劣势,依此做出最完善的人生规划,从而达到“运筹于帷幄之
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境界。

对于人生的深谋远虑,英国作家查尔斯·巴克斯顿曾说过这样的
一段话:“人生如下棋,深谋远虑者胜。 
”作为新世纪的人,每个人都应
明白什么样的目标才是自己真正所追求的,从而让它引领你的生活,
这才是最重要的、最有价值的。

人的一生很多时候就像是在大海上航行,在出发前,有所准备总
会是好的。哪怕是只准备一张粗略的航海图和一个简易的罗盘,都要
比毫无准备地驶入茫茫大海强得多。看清自己的未来,对它进行深入
的探讨和规划,我们才会更有信心和能力去面对挑战。相反的,如果
没有规划,没有准备,我们就会陷进麻烦当中,那么结果就不言而喻
了。




从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中

学做人做事

在当今的社会,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每个人都是需要深谋

远虑,别让暂时的好处蒙蔽了双眼。可现实中,有的人就急功近利,只

顾眼前的一些蝇头小利,而最终丧失了取得更大成功的机会。

古人云: 
“谋深,虑远,成之因也。 
”做人做事,特别是做一个生活中

最真实的人,只有深刻认识到谋与虑在成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谋

得深,虑得远,才能拥有一个成功的人生。

有成功就会有失败,成功和失败最大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谋
划”,成功的人,总是会对一件事深思熟虑,该出手时就出手,结果屡屡
成功。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成功的人,为什么他们会成功呢?就
因为他的谋划帮助了他。

清末富甲天下的商人胡雪岩就是一个深谋远虑,高瞻远瞩的商

人。他白手起家,凭借其超凡的能力在中国经商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

笔,被称之为一代红顶商人。

起初,胡雪岩曾联合信和钱庄的张老板筹划了一桩长远的以钱生
钱的生意,即接受失败逃亡的太平天国兵将的存款,然后放给因调补
升迁而需要钱财的官员以及因战乱逃难到上海而在原籍有地产的乡
绅。向太平天国这些兵将融资,可以不付利息,因为那些兵将只求保
命保财而已。胡雪岩将这部分钱用来放债,则可以有大笔进账,可谓
无本万利。

为了结交丝商巨头,联合同行同业,以达到顺利控制市场、操控价
格的目的,胡雪岩将从湖州收购的蚕丝运到上海,一直囤到第二年新




处世之道 
“计”不可少

丝上市之前仍不脱手。而这时的市场对于胡雪岩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一方面新丝虽然快要上市,但是由于朝廷禁止运往上海,胡雪岩的现
有囤积也就奇货可居;另一方面,朝廷在上海设立内地海关,洋人在上
海做生意必然受到一些限制,而此时洋人又迫切希望与中国保持一种
商贸关系。此时胡雪岩联合同行同业操纵市场行情的工作已经大见
成效,继续坚持下去,最终迫使洋人不得不以高价买自己的货。

但是,胡雪岩考虑到与洋人以后的合作会大有利赚,便将生丝按
照洋人开出的低价格卖给了他们。在这桩生意中,胡雪岩虽然没赚到
什么钱,但他却打通了一条与洋人做更大生意的道路。为他日后做洋
庄生意、借贷洋款发展国际金融业,铺下了一条阳关大道。

因此,对于想成事,想有一番作为的人来说,有谋略,有远见,不要
只顾一时的得失,深谋远虑者才能占尽优势。所以,无论是做人还是
做事,我们都需要把自己的眼光放长远一点,这样才能获得长远的利
益。成功永远属于那些有远见的人。而真正有所成就的人,必须学会
思考,从长远考虑,才会获得更大的成就和更长远的利益。





从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中

学做人做事



谋事在人,成事亦在人

【原文】

《孙子兵法·计篇》有云: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
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精译】

民众与君心同主同德,从而使他们生为君主而生,死为君主而死,
却不怕危险。

【分析】

我们也经常听过这么一句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说的就是凡
事要取得成功,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人,二是天。其实,这句话并不




处世之道 
“计”不可少

完全正确,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事实上,成事的关键还是在人。所谓 
“天”就是机遇,没有机遇,谋事的人再能谋,也不可能成事;有成事的
机遇,该谋事的人不谋事,或谋事的人谋不逢时,也不可能成事。不脚
踏实地的干,积极做好成事的准备,机遇来了,不是手忙脚乱,就是错

失机遇。因此,成事在天,更在于其人。

要想成就一番大事,我们必需依靠自己。自己努力了,即使没有

完全成功,也毫无遗憾。人的一生当中会有数不清的坎坷崎岖,有许

多地方也不会尽如人意。面对这种选择的时候,靠的就只能是自己

了。

因此,我们每个人不仅要当谋事之人,同时也要做成事之人。而

成事在人,则在于每次行动之前正确的选择。如果选择的时间正确,

方法正确,地点也正确,事情的成功是百分之百的。成功与失败只差

一步,选择做什么?选择什么时候做?选择怎么做?选择由谁来做?

选择在什么环境下做?其中任何一个选择对成事都有一定的影响,选

择不为别的,只为了找准最佳的切入点。

所以,只有在心灵深处真正地树立了“成事在人,人定胜天”的观

念,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的心态,都始终坚信自

己是命运的主人,才会把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有位秀才进京赶考,住在一个客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三个

梦,第一个梦:梦见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下雨天,他戴了斗笠

还打伞;第三个梦:跟心爱的表妹脱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却背靠着




从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中

学做人做事

背。

这三个梦,似乎寓意深刻。于是,第二天秀才就赶紧去找算命的

解梦。算命先生一听,连拍大腿,头摇得像拨浪鼓说:“你还是回家吧!

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

跟表妹都脱光了躺在一张床上,却背靠背,不是没戏吗?”

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到店里,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非常
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你怎么今天就回乡啦? 


秀才就把做梦解梦的事说了一遍,店老板一听乐了:“嘿嘿!我也
会解梦的!我倒要恭喜你了,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
菜不是高中(种)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跟你
表妹脱光了背靠背躺在床上,不是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就要到了吗? 


秀才一听,觉得店主解得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起来,意气昂扬
前去参加考试。最后,居然中了个探花。

由此可见,谋事在人,成事亦在人,只要你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去
努力了、付出了,必然会有所收获的。因此,做一个积极的人,你有什
么样的理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自己的理想必定会引导我们自己
的生活。

做人做事,不要想着去靠天、靠地、靠他人。相信自己才是最重要

的。
做人和做事业是一样的,一定要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企业因人

而兴。人是知识的载体,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是创业之本,发展之




处世之道 
“计”不可少

源,人是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宝贵财富,一切因人而来,一切也终
将因人而去。事实上,这也正说明了事由人定,谋事在人,成事亦在人
的道理。





从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中

学做人做事



兵不厌诈

【原文】

《孙子兵法·计篇》有云: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

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

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精译】

用兵打仗,是一种诡诈的行动,所以能打装作不能打,想打却装作

不愿打,要打近处装作打远处。敌人贪利,要以利引诱他;敌人混乱,

要乘机攻取他;敌人兵力充实要防备他;敌人兵力强大,要躲避他;敌

将易怒,要骚扰他;敌将轻视我,要使他更加骄傲;敌人安逸要疲劳他;

敌人团结要离间他。

10


处世之道 
“计”不可少

【分析】

常言道:“兵不厌诈,诈者伪也。 
”“诈”虽然算不上高尚行为,但在
古往今来的战争中却应用很广,而且“诈”术运用好的一方往往能够取
得胜利。

在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攻打宋国,宋国是一个小国,
当然不是楚国的对手,于是就向晋国求救。第二年春天,晋文公派兵
攻占了楚的盟国曹国和卫国,要他们与楚国绝交,才让他们复国。楚
国被激怒了,撤掉对宋国的包围,转过头来攻打晋国。两军在城濮(今
山东鄄城西南)陈兵列阵,意欲决一胜负。

当时晋国的国力也比较强盛,国君是晋文公重耳。这中间还有个
问题,就是当年重耳做公子的时候,受到后母的迫害,被迫逃亡到了楚
国,而楚国当时的国君楚成王待他不薄。当时楚成王问重耳以后如何
报答,重耳说:“美女、绸缎等等,您都有了,我能给您什么呢?假如托
您的福我能回国执政,万一两国发生了战争,我就退避三舍(一舍为三
十里)。如果这个时候楚国还不能谅解,双方再交手。”

为了实现当年自己许下的这个诺言,晋文公下令军队撤退九十
里。但是,楚国的大将子玉率领楚军仍然紧逼不舍。

当时的情况是,楚国与陈、蔡等国联合起来,兵力比较强。晋国虽
然也联合了齐、宋等国,但兵力相对较弱。面对楚国的步步紧逼,晋文
公的舅舅子犯说:“我听到过这样的说法:对于注意礼仪的君子,应当
多讲忠诚和信用,取得对方信任,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不妨多用欺诈

11


从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中

学做人做事

的手段来迷惑对方。所以,你不妨采取欺骗敌军的办法,也许能取

胜。 

晋文公认为子犯的建议不错,就听从了子犯的策略。
首先晋国击溃了由陈、蔡军队组成的楚军右翼,然后主力假装撤

退,引诱楚军左翼追赶,再以伏兵夹击。楚军果然上当,结果左翼大
败,中军也被迫撤退。楚国经过这一战之后,国力削弱了,而晋国国力
得到了增强。

晋国取得胜利之后,与齐、鲁、宋、郑、蔡、莒、卫等国会盟,成为诸
侯霸主。

所以说,在战场上的胜负,许多时候并不仅仅凭实力,更多的时候

是在拼计谋,只要谋略得当,弱同样也能够胜强,这在古代战争史上不

乏实例。

就是在近代的中国革命史上,也有不少关于兵不厌诈的例子。

在辛亥革命之后不久,孙中山号召全国各地武装讨袁,这时,年轻
的刘伯承在熊克武领导的四川讨袁军中担任连长。在一次战斗中,四
川讨袁军虽然重创袁军,但终因双方的力量对比悬殊,惨遭溃败,熊克
武也被迫离川出走。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在艰难的形势下,刘伯承仍
然率领讨袁军与敌周旋。一天,他带着仅存下来的一支几十人的队
伍,冒着绵绵秋雨,踩着泥泞崎岖的山路,艰难地往大足县撤离。

没想到,刘伯承的撤离行动很快就被敌人发现了。敌人约有一个
营的兵力紧追不舍。这时,刘伯承在心中暗下决心:“必须尽快摆脱敌

12


处世之道 
“计”不可少

人! 
”他一边行军,一边思考如何才能尽快摆脱敌人的办法。时至黄
昏,刘伯承带领的这支讨袁军来到了一片树林中。他命令部队原地休
息。夜幕降临,刘伯承已经定下了摆脱追击敌人的计策。他胸有成竹
地命令大家: 
“脱下脚上的草鞋,把它倒过来穿在脚上! 
”刚开始,战士
们不理解是什么意思,但都执行了命令。然后刘伯承又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