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的成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个女人的成长-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断成长的女人最美:一个女人的成长 作者:薇薇夫人


新版序言
春天,我走在山道上,树顶的新芽娇绿嫩红,怯生生地滋长。院子里一夜春雨后,野草像是倏忽冒了出来,绿成一片。万物生长的程序都是一样的,生命虽有长短,但都是依出生——成长——成熟——凋亡走完旅程。
人也是一样,一个生命只要不受斲伤,有足够的营养,他的身体就会自然成长,十岁是十岁的样子,二十岁是二十岁的样子。但是心理的成长不一定都那么理所当然,早成熟的人可能生理才二十岁,心理的成熟度却已经是三十岁了。而成熟太晚或根本不成熟的人,六七十岁时某些言行还一如十岁孩童。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能很显著地看见生理医生把病治好,而心理医师却不一定能妙手回春。
当然,心理不成熟不一定是病,一个心理不成熟的人只是自己活得不好,也极可能让他最亲近的人跟着活不好。不会致命,却烦恼痛苦,破坏了生命和生活的品质。而女人,尤其需要有不断成长、成熟的心理,才能好好活在这个多变的、多元化的社会里。因为传说的贤妻良母角色我们无法完全甩掉,另一方面又要奋勇地跻身在新时代女性的行列。这不但需要有极好的适应能力,也需要心理上的不断成长和成熟,否则不是疲于奔命染上“女强人并发症”,就是退缩、自怨自艾过了一生。
能够心理和生理同步成熟的人,很多是幸运地有心理成熟的父母、健康开朗的性格。就算在成长的路上有阻碍,也能冲过去。但有些则要靠后天的观察、学习,然后领悟、实行,才可以成长成熟,好好走自己的人生。
虽然生命有各种意外、伤害,但人类大部分还是可以终老,我们生命的程序如果分成春、夏、秋、冬的话,每一季会有不同的喜怒哀乐,会有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失落与收获,不分男女,活着就要面对。
但对女人来说,要复杂多了。少女在享受青春的欢乐时,就比少男多了些顾忌和危险,否则就可能要吞苦果。在学校也许是最单纯平和的一段人生,一旦进入社会,男性都只有职位及升迁的竞争,女性却要加入性别带来的打压、甚或性骚扰等等必须要有成熟的心理才能解决的困扰。
至于进入婚姻、又做了妈妈,那就更不得了。很多妈妈都认为那是最难扮演的角色,因为你的思想、行为,都会深深影响到另一个生命,你在塑造另一个生命的人生。如果你不够成熟,你的子女可能一生也活得不好。这和财富无关,万贯家财也不见得能养个心理健康的孩子。而婚姻中女性承担的责任又多过男性,若她又兼任职业的话,就绝对需要成熟才能得心应手。如果她够成熟,甚至能用智慧,用方法把本来不成熟的丈夫逐渐导向成熟。
清晨,在朝阳中,各大大小小的公园里,都能看见舞动手足或剑棍的银发族,那是美好的画面。活到人生的冬季,最重要的是照顾好自己,不给子女添麻烦。有句俗话极有趣:养小日日鲜,养老日日厌。这不怪子女不孝,自然现象就是如此,因此自己更要多爱自己。运动最多两小时,剩下漫长的时光如何有意义地度过,靠的就是成熟的智慧。而成熟是在不断成长中才能达到的,在持续成长中度完一生,就像树一样,老树只要不死,依然会成长、成熟。
环顾四周,为什么有人财富不多却活得满意、有人住豪宅、穿金戴银,家中问题却层出不穷,分别是在没有成长成熟的人生智慧罢了。尤其是女人,因为我们面对的人生比男性更多元化,更复杂啊!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对成长到青少年的女孩来说,我要讨论女孩子本身对生命、感情、自我等等的态度,因为离成年不远,要开始独立了。
一般说来,由于我们的父母对孩子保护过度,以及大部分青年都没离开学校,所以比起国外同年龄的年轻人独立要晚。这种情况说得好是比较单纯,说得不好是比较幼稚。大多数年轻人除了学校功课之外,几乎不再读什么书,甚至连看报的也不多。
现在的青少年和过去最大的不同,是上网聊天、交朋友,但上网寻找知识的并不多。网络是个极复杂的世界,对一些缺少独立思考和缺乏判断力的青少年来说,甚至处处是陷阱。但网络也是知识丰富、资讯快速的世界。怎样利用它的优点,为未来的人生打好基础,成熟的青少年会懂得怎样取舍。
尤其女孩子,更要学习放开眼界看人生,因为在未来的世界,女孩子不可能像过去那样活在男性的“保护”之下了。有些女孩已经觉察到这种趋势,她们训练自己的能力和胆识,为未来做具体的计划,虽然年轻却足够成熟。但是仍然有更多不知自己未来要做什么,认为那是遥远的人生,只沉溺在年轻的蒙昧世界,追星逐月,浮夸一切现象。当然,这也是年轻的特点,就像这个阶段会特别注重自己的外表,长一粒青春痘就睡不着觉,或胖了一公斤就拒绝吃饭,老是从自己外表找缺点;但只要在精神上有很好的专注方向,同时眼光放远放大,就不会过分为外表苦恼了。青春易逝,在年轻时可以紧紧把握学很多东西,这是永不会变的真理。未来的女性一定是“内涵重于外表”的,因为她们要肩负和男人同样的责任。所以从现在起,要打好基础。
成熟,其实是从人生中点点滴滴培植出来的。而“春”是万物滋长的季节,谈女人的成熟先从青春期开始,正是期望这个时期的女性对成熟有所认知,轻松愉快、认真踏实地往成熟大道迈进。往后,人生中的种种问题都可以在成熟的智慧中,变得比较容易解决。


初入社会(1)
奉献服务,受益终身
“施比受更有福”是一句已经用旧、但意义亘古常新的话,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能真正了解并享受那种甜美的滋味。曾有人从青年做到中老年,从婚前做到婚后,不愿放弃。
但我观察到的现象是:很多妈妈成长团体的成员比较勇于做志工,而更年轻的女性大约是忙着享受生活,忙着享受没结婚前的自由,而没时间做志工。其实奉献服务的观念需要在更年轻时养成,这会有助于以后在社会上与人相处,以及选择婚姻后与家人相处。因为人际关系的智慧是需要学习的。
志工在近年来已不是个新名词,只是各种服务机构在征求志工时,大都是“阴盛阳衰”。女性参与的比例一向就高,有人说男性的野心比较大,不大愿意做既无升迁机会、也无“调整薪水”的志工。姑且不论这原因究竟对不对,志工的确是值得年轻人在生命鼎盛时期,找机会去参与一段时间的工作。虽是女性比男性热心,我仍期望有更多年轻的女性参与。因为女性比较容易受情绪困扰,比较容易钻牛角尖,容易受生活环境中各种事物干扰。所以很多女性写信向我倾诉的问题,老实说一般都太琐细,太不值得痛苦不安。如果能把关心的触角从自我广伸出去,看看自己以外的世界,了解别人的生活,进而奉献一点自己的力量,替别人做事,替别人解决一点问题,那心中的天地一定会变得更加广阔。也就是说,从基本上可以变化我们先天的弱点,像心胸较窄、眼光较短等等,好有更宽宏的气量、更坚实的心性,以承担女性未来可能比男性更多的挑战。
人生的苦或乐、幸或不幸,除了真正严重的情况以外,很多只是一种比较。做志工会让人懂得比较,懂得珍惜自己拥有的人生。
奉献服务的观念和习惯养成以后,往长远看是终身受益的。现在有太多中老年妇女陷入生命中的低潮,事实上生理的影响极少,大多数是心理上过分自我中心、自怜、自怨,结果自己活不好,家人跟着受罪。
初入社会
选择生活方式的智慧
因为很多女性独立的能力提高,因为很多女性不再“妻以夫贵”,“不一定要结婚”的观念现在不再是荒诞的。更由于医学技术发达,女人可以没有丈夫而有孩子,所以现代女人真的“不一定要结婚”。
但是几千年的婚姻制度不是那么容易瓦解的。更明显的一点是,不是每个女人在心理上都能正常地接受不结婚的生活。通常是在离三十岁还远的年龄,“不一定要结婚”的观念隐隐然影响着一些所谓“条件不错”的女孩,不屑于谈“婚姻”两字。觉得这是俗不可耐的生活方式,理想的生活虽不一定是“不食人间烟火”,但至少不埋葬在柴米油盐、奶瓶尿布之间。对每一个追求的男孩,总能挑剔出一大箩筐的毛病。
在学校功课好、活动能力强,到社会上也很干练的职业妇女,收入可以供自己过中上的生活,接触的人也广,传统的结婚生活更是不看在眼里。当然这未尝不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且颇有吸引人的地方。但有不少这样的女性一到三十岁以后,似乎仍然挣脱不了传统婚姻制度的影响,无法像男性那样真正的洒脱,真正的没有压力。
也有真不在乎婚姻的女性,她们活得充实而自在。不过到目前为止,我知道的还是少数,她们了解生活,并有解决自己问题的智慧。对于一般女生来说,要很诚实地面对阴影和压力,可能并不容易。
所以在能恋爱并有机会恋爱的年龄,不要刻意拒绝;在能结婚并有机会结婚的时候,不要轻视婚姻。我见过不少女孩从百般苛求恋爱或结婚的对象,到渴求能有一个对象,这种心情是何等的痛苦。
世上很多事强求固然不幸,但偏激的摒弃也是不幸。婚姻生活也许很俗气,然而我们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能不能过不俗气的生活。在结婚不是女人唯一出路的今天,我们多了选择的权利,更需有选择的智慧。
初入社会
如果你无法升学
署名“一群作业员”的女孩来信说,“一个女人的成长”专栏似乎偏向于谈在校女生遭遇的问题,对不幸无法升学的女孩比较不关心。她们问我是不是看不起她们。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初入社会(2)
当然不是!事实上我本身可以算是一个敬业的人,我也真正尊重每一个认真工作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从事劳力工作的,我常常很感动。觉得她们这样吃苦辛劳,却肯守住工作不到街头混,不受诱惑而好逸恶劳,实在是了不起。
无法升学可能有几个原因,譬如家庭经济或父母观念(尤其是对女孩子)、个人性格不适合研究学问,甚至“考运”太差等等。但是无论什么原因没有继续升学,最重要的一个心理认识是:绝不自卑,更不自弃!我不否认世人多的是势利眼,也亲见不少人对待劳工阶层的态度。这些人基本是不懂得尊重生命的,也很难教育他们,因此不必寄望他们改变态度。
在世俗标准下,社会地位较低的人首先要能不自卑、自弃,这必须经过不断的“修炼”。譬如工厂的女作业员,很多先替自己的身份订下标准,以为自己微不足道,怎比得上那些读高中又读大学的女孩子?其实只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责,对国家社会的贡献绝不亚于她们。有你们奠定了稳固的基础,她们才能在基础上发展。这不是唱高调,而是事实。有了这种了解,就可以对势利眼置之一笑。
其次要永远不间断地自修,充实自己。自修可以是找机会读夜校,也可以是买书自己读。不要花太多时间读那些花花绿绿的杂志,也不要花太多时间读那些明星歌星私生活的报道,那都不可能充实知识和内涵。要在职业以外,找一两项自己的兴趣,然后花时间和精力培植这项兴趣,也许会让你有一天在这些兴趣上结出成果(譬如写作)。有了可以让你更有成就感的东西,生活及生命一定有不同的意义。而这些并不是能从学校学得到的,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大学毕业的女生,也可能生活在一片空白和空虚里的原因!
初入社会
女性的友谊
“女性不容易彼此成为肝胆相照的朋友”、“女性最大的敌人就是女性”等这一类批评女性不能互助合作的话时有所闻。其中倒也不无几分真实,甚至有人说,女人在赞赏另一个女人时也是带着刺的。这种心态不知是不是因为千百年来,女人必须努力突出自己的优点,贬抑别人的优点,才能在男性社会中巩固或谋求自己的地位。想想看,在《红楼梦》的大观园里,那些美裙钗哪个不是各有不同的才貌,但为了一个贾宝玉,这些美才女就很难肝胆相照,结成知交了。
但是,今天的女人不必再有那种“恐惧”了。女人的路多了,也宽了,不再只有“大观园”或皇帝后宫那样狭小的天地,也不再只扮演“等待男人”那唯一的角色。
然而更重要的是,在路多了、宽了以后,就需要有朋友携手同行。需要真正的朋友,能互相帮助、了解、欣赏,甚而结成“死党”般的患难与共,就更能在情绪的纾解上和工作的需要上,彼此受益。
描述女性友谊和女性共同合作事业的电视连续剧,最近在美国大受欢迎。这些连续剧都是以两个女主角为中心人物,有的是女警合作办案,有的是在工作上和家事上互相扶助。她们向观众展现女人也能像男人一样,成为互敬、互爱、互助的朋友。
很多人了解今天女性的处境和需要与过去完全不同。我们既然像男性一样成为自己的主人,同时像男人一样在社会上工作(纯家庭主妇的处境和需要也和过去完全不同),就要学习男性怎样与男性相处、合作,才能有像他们一样的成就。
年轻时不妨多多留意一些志同道合的同性朋友,试着谈些化妆品和流行服装以外的书。当然,如果对这些特别有兴趣,也未尝不可把它当成未来的事业,向更专业的方向发展。
年轻有热情,有理想,更容易交到朋友。可惜的是,很多女性在年轻时交了些知心好友,一结婚友情就逐渐消失。
初入社会
勇敢地说“不”
女孩受到轻薄或凌辱时,哭绝对不能解决问题,也不能消除心头的伤痛。事实上,成熟的女孩懂得防范于事前的技巧,那就是机警地让对方无隙可乘。
依情况来看,大致有两种:一是对方是自己的上司或师长,往现实面来看,直接的冲突受害的是自己。因此很多女孩为了保障工作或被师长以成绩做要挟,只好“忍辱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