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前几日的事儿了,前几日长生就在镇上,也是瞧着了,回来倒是没跟他们说道这事儿。
听了这话,墩子娘不觉讶然道。“咋的了?”
“谁知晓呢!”胖婶说了也不再继续说这事儿,将话儿一转,道。“你屋里二娃定的那姑娘可是如何?”
“这不二娃都还未回来,兔崽子啥事儿都没给声张。”杨二娃如今在朝为武官,上回桂长生成亲本就到了清远镇却没回杨家村,第二日与陈彦二人便离了去,至于去向也无人得知。
开年后就没见着人回来,在京城那边离着又远。墩子娘倒是想操办,可也得能见着人才成。
再说了,她去京城也是人生地不熟的,索性就等年关二娃回来了,将这事儿定要说下来。
说起二娃,墩子如今也不小了,再等得两年也该说姑娘。
听胖婶提起杨氏,便道。“咋的回了清远镇也没见着来村里,她屋里那宅子可还是一直空着的呢!”
这宅子先前修整就说拆了另外修建一番,到底是给了杨家人的,算起来也是桂长生赚的银钱修了起来的宅子。
桂长生听着这话,手里的针线活一放,道。“那宅子回头若是要用便用上,空着也是空着。”
杨家的事儿桂长生没跟胖婶和墩子娘他们说道,即便是说道了也无益,既然杨富已经死了,何必再说道这些给人说闲话。
说完这话,桂长生便站起身朝门外去,想了想,道。“明日我得出门一趟,怕是要去好些日子。”
“上哪呢?”胖婶说完,顿了顿,接着又道。“那林三爷家的义子,身子骨可是好些了,你前几日去镇上可去瞧了?”
桂长生点了点头。“好了罢,倒是也不知晓何时才能下得了地出得了门。”这话该是说道,不知晓何时樊凡才能不再奔波,杨富虽是死了,可亲王却还在,除此之外,张家当初也有干系。
正是因着知晓事儿想解决起来没那般简单,桂长生也愁着,若是樊凡迟迟不出现,她也得应付自家人问道着!
……
三郎带着杨氏和五郎去了陈州桂家,四妮倒是在桂家过的自在,桂家在陈州这边落脚后本就是大户,先有桂春秀做生意赚银钱日进斗金。
宅子是一座大宅子,添的下人就有十几个,四妮来了桂家自不会与桂家人说道陈家的事儿,倒是桂春秀知晓的一清二楚,这事儿瞒不住她。
三郎他们来时,杨氏的疯癫也没见着好转,桂家人才知晓出了大事。
桂春秀见着三郎平安无事,自是松了一口气,于她而言杨富不过是一颗树,如今倒了,也仅仅是对杨家打击罢了。
这事儿不说,知晓的也仅仅是他们这些人。
☆、第两百七十七章 一遇
桂长生出门去了长陵那边的太原山,太原山原本就是一座荒山野岭,如今也是如此。
当地的居住的人少之又少,到了长陵往北边赶车半日才入进太原山。
太原山这边有一条官道,当年赵叔还在时,偶尔提起过太原山,说起那樊家樊将军的事儿,也提过只字片语。
樊家的老祖宗出身便是太原山的人,那都是许些年前的事儿了,樊家老祖宗出身贫寒,从军打仗才一步步让樊家过上了荣华富贵的日子。
若说起来,樊家曾经的荣华都是靠樊家世世代代在战场上挥洒热血打出来的也不为过。
樊凡并未与她说道樊家的祖坟就在太原山,而樊家满门抄斩后也都葬回了太原山上,进入祖坟之地。
这些是栓子和燕儿成亲之时,栓子和燕儿两人便去了一趟太原山,本是去找赵叔的坟墓,倒是连带着见着了樊家的祖坟地。
回来后便将此事告知了桂长生,桂长生迟迟没去给赵叔上坟,就是因着樊家一事还未解决,如今杨富一死,樊家的事儿也是落定了,她暂未得知樊凡在何地,也并不知晓他何时才再回清远镇。
桂长生去太原山是与栓子一块儿去的,栓子先前去过自是知晓在何地。
赶到太原山时是六日后,这回去长陵也是耽搁了一日下来,长陵还是如同往回见着的光景一般繁华。
“唉,你可是知晓,泾川那边出大事了。”
“甚的大事?”
小面馆内,旁桌的两位粗汉吃着大碗面,时不时说道一番。这事儿前两日就传开了。
其中以为年岁瞧着年长的大汉见着同行人不知晓,一脸神秘道。“泾川那边一向是亲王治理,这亲王当年主请去了泾川后,朝廷就没再去过多干涉泾川之事,说来也是,泾川那边一向百姓安居乐业,即便是天灾也有亲王出面。可这回啊。唉。。。”
见着老大哥卖起了关子,另一人连忙问道。“老大哥,你可赶紧说说到底是出了何事?”
“前两日。。。”老大哥瞧了周围一眼。凑近了附耳一番,说完后,听了这话的人震惊道。“甚,怎的。。。”
话未说完。便被老大哥打断道。“你可小声点儿,虽说事儿都张扬开了。可也没见着多少人大庭广众之下说道的,到底是亲王。”
听了这话,那人才低声道。“老大哥,你说那亲王真是谋反?”
“这事儿是真是假可不是我们这等老百姓能探究的。不过亲王私下打造兵器这事已被查明,听说,当日亲王便被带去了京城呢!”
两人说着倒是接着吃面。桂长生与栓子坐在旁桌,听完这些话。却并未开口说道甚。
出了面馆去太原山的路上,栓子这才道。“东家觉着这事儿是真是假?”
栓子与燕儿成亲后,也该是改口叫了桂长生喊一声长生嫂子,这长生嫂子都是亲厚的小辈喊出来了,按理说该是喊了她喊四姐才是。
栓子喊桂长生喊东家喊习惯了,也不纠着这些,便一直都未改过口,桂长生与胖婶一家子倒是也没说道甚,便由了他去。
听了这话,桂长生回过神来,回道。“是真是假可与我们这等百姓过日子没甚的干系。”
对于天下的百姓而言,他们所需的只是以为明君,而并非是在乎谁做了君王一事。
她并未见着过亲王,更是未见着过当今的圣上,并不知晓这两位秉性如何,再说于她而言压根就谈论不上。
不过说起来,亲王在泾川口碑如此之好,而如今的圣上将偌大的江山也从未以暴制暴,本就是为贤君。
那些皇室之事一向复杂,还真不是一般的人能说道明白的。
在她看来,亲王即便是个好亲王,也不一定是位好君王,既然谋反,必定是有其原由,为名为利为了这偌大的江山社稷,或是别的也罢,但凡是如此,一旦谋反,恐怕也先苦的就是天下百姓了。
一个国家若是动荡,最受影响的便是黎民百姓。
栓子点了点头,没再继续问道,挥着手里的马鞭打在马背上,赶着车去太原山。
“夫人,我看我们还是先在这歇息会罢,小少爷和姑娘都累的不行了,这赶着去来昌城还得好几日呢!”
秋儿背上背着姑娘,小少爷在一旁已是不愿再继续走着。
不说这俩小娃儿,就是他们三个大人都走的双腿发软,虽说徐家一事是正了名声,可徐嫣嫁给了杨富属实,又生养了了俩个娃儿,一日夫妻百日恩,更何况还有子女。
当初杨富找上徐大人,不也正是因着一向清正廉明的徐大人动了心思,却是事后反悔才让杨富下了心思除了徐家。
徐嫣与其儿女虽免了奴籍,如今更是普通人,将军府被封,府里上下都被查抄,就连徐嫣平日里穿的衣裳都没能拿出来一件。
如今身上穿的还是秋儿的衣裳呢!
除了那随从当年受了徐家的恩情,如今还跟随在徐嫣身边,便就剩下秋儿了,赶着去来昌,也是因着徐家一事解决后,徐家在来昌的宅子能时隔多年后再次入住,除了来昌,他们还真没别的去处。
再来,徐家老爷子当年被斩首后,安葬在了来昌城,安葬的还是因着来昌城里念着徐大人好的人收了尸。
而如今,徐嫣想要再找到徐家的人却是难上加难,不过嫁给杨富后,倒是有了便利,暗中查访了徐家被发配后的事宜。
倒是找回了不少徐家的人,即便是找到了,也仅仅是一堆骸骨罢了,事到如今,徐家的人找的差不多,却没找着徐嫣的亲娘。
徐嫣的亲娘是姨娘进门,当年进门没两年就没落了,在徐家也不过是安安分分的过日子。
徐家的男丁一向凋零,徐夫人当初就生养了女儿,却没生养出儿子,后边进门的两位姨娘倒是生养了一个,这徐嫣的亲娘也生了一个儿,徐老爷得子后倒也看得重。
若不是因着男丁出的少,徐大人倒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娶了妾进门。
“罢了,那就在此地歇息会再接着赶路。”
徐嫣一行人去来昌,可要花费不少银钱,因着抄家后甚的都没留下,自然就不一般了,这花费下来的银钱,还都是从秋儿和自家随从荷包里掏的。
几个人正停了下来,便听着后边传来了马车的声儿,扭头朝那边看了看,见着是一辆马车过来。
秋儿面色一喜,连忙走过去一步,伸手便拦了拦。
栓子瞧着有人拦了路,顿时拉住了缰绳,桂长生在马车内见着马车一停,便道。“怎的了?”
“东家,有人拦了去路呢,你先坐着,俺问道问道。”说罢,见着人便朝这走了过来。
秋儿瞧着来的是个面善的小哥赶车,面善带着笑意,道。“小哥,可是赶往哪儿去?”
“姑娘,啥事儿?”栓子瞧了她一眼,又瞧了瞧不远处席地而坐的一男一女还带着俩娃儿,心里倒是有些明了了过来。
“我们这是赶着去来昌城,若是小哥顺路可能捎带我们一段路?”秋儿眼巴巴的瞧着眼前的小哥,实在是不愿再走下去,可怎的也得尽快赶到来昌才是,自是越快越好,若不然这般风餐露宿下去,小少爷和姑娘都受不住。
听了这话,栓子有些为难,便道。“这俺可做不了住,还得问道俺东家呢!”说完这话,马车帘子便掀起,里边坐着的人探出了头来。
秋儿见着里边的人,面上露出惊讶,这人她可熟悉着,不是桂长生又是谁?倒是没想到,竟会在这地儿遇着。
秋儿认得桂长生,桂长生自也是认得她,到底是去过将军府一趟,这丫鬟看是将军夫人身边的亲信,模样也是让人容易记得住。
桂长生瞧了她一眼,将视线转到了另一边,见着不远处的人时,便道。“既是顺路,便捎带一程也无妨。”
秋儿当下便点头,转身朝那边走去,徐嫣可也瞧见了桂长生,没怎的说道,抱着娃儿一同上了马车,随从便坐在马车外边一同赶车。
徐嫣与秋儿带着俩娃儿坐上了马车,马车倒是宽敞,容纳几人也不显拥挤。
桂长生瞧着徐嫣带着娃儿这般也并不以外,杨富都死了,他的夫人子女没受着牵连已是大好事。
想来也是,她前几日不是见着了三郎他们回了清远镇,自然也想到了这点。
“不知晓夫人此番一行是去哪?”马车内沉默了一会,桂长生还是率先开了口,上回去将军府的确有些不大高兴徐嫣算计了她,到底也没甚的大碍。
徐嫣听了这话,面上露着笑意,丝毫没半点落魄的哀戚,道。“去来昌老家。”
说完这话,马车内再次沉默了下来,几人心思各异,也寻不着话儿说道。
桂长生就去太原山,这还没进太原山,捎带他们一程也不过是进太原山后就得分道扬镳了,过了太原山便是去的来昌城,过去若是赶车自是快得很,不出一两日便到了。(未完待续)
☆、第两百七十八章 记得
栓子上回来太原山后边没再来过,赵叔的忌日在何时,桂长生也没个准日子。
太原山是一座大山,到了太原山后,桂长生便让栓子送了徐嫣出太原山,过了太原山那边也有小镇,镇上租用一辆马车自不是大事。
桂长生倒是心善,予了些银钱给徐嫣,徐嫣倒是没好意思接,却也知晓,桂长生既是想帮衬她一把,自当是行善了。
正是因着桂长生此番的举动,他日后,徐嫣带着丫鬟和随从还有一双儿女回了来昌后便起手开始做生意。
此后好些年也没再改嫁,倒是将生意做的红火了起来,生意上道后,起手的第一家便是桂长生这边的将生意拢上。
多年以后,谁也未曾想到,两家人更是亲厚了呢!
栓子送徐嫣他们一行人出太原山本也不远,来回两个时辰也算快,去之前便给桂长生说道了上山的路。
太原山有曾经有一条上山的路,原本还居住在太原山附近的村民们都爱上山砍柴采摘物什。
这些年过去了,太原山一代早先出了樊家一辈,樊家出身太原山,发家后整个太原山便成了樊家的领地。
如今太原山附近的村民即便是在樊家倒台后十几年也并未有多少人进入太原山,原本的那一条上山的路早早的长满了灌丛,不过那用石块铺成的台阶还存在着,也因多年没人往这边来,遇上大暴雨的天儿,台阶也被不少泥流所覆盖,上边长了杂草。
桂长生到了山脚下往山上瞧了一眼,这太原山还真不是一般的大。栓子说从这条路上去到了半山腰始便能见到樊家的祖坟。
这会子正挨着大响午,桂长生也没磨蹭,拎着手里的物什便朝山上而去,路上的杂草当真是绊脚。
到了半山腰便见着了成片的坟墓与那些墓碑,桂长生停顿下来往那边瞧过去,见着那墓碑上的刻字还能清晰,倒是也看得清。的确是樊家的祖宗一辈葬在这一带。
瞧了这些再接着往上边走走了一刻才停下来。往左侧下台阶过去就是一片草荒之地。
果真是樊家没了,樊家先前荣华的,那些祖祖辈辈的坟墓也是讲究。这一带的坟墓看起来显得落寞不少。
桂长生走过去一瞧,首先见到的便是赵叔的坟墓,赵叔原名叫赵泰,这名儿也算是人如其名。
刚准备放下物什。这才发觉坟墓前有一堆纸钱烧灰,方才没注意。这会注意上了,烧灰才燃烧完不久,上边还有些火星子。
一旁摆放着两个瓷碗,碗的旁边搁放着一个酒葫芦。
桂长生当下便往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