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摄政(重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公主摄政(重生)-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韩江也就不再说话,他从军多年,对身边的一切都很敏感,现在突然身边多了个人,他还真不适应。
  寂静的夜里,除了屋外传来的细微光芒,到处都是黑色。若是在夏日,还会有月光照入窗户,但现在是冬天,窗户上挂起了厚厚的帘子,更无月光可言。
  海晏睡不着,想起伺候在韩老夫人身边的戚冬云,她问:“老夫人她……她……”
  “是祖母。”海晏正要说出后话的时候,却被韩江打断,而且他还破天荒做出解释,“你这样叫她,她其实很高兴。”
  “啊?哦。”海晏被韩江打断话,都快忘了自己要问什么了,她小声问韩江,“那祖母……她好像有意让你娶戚冬云?”
  海晏的心怦怦直跳,竖着耳朵听韩江的回答,等了好半天,连她都以为韩江不会回答的时候,居然听到韩江的声音:“是有这事。”
  海晏心里咯噔一下,弱弱地问:“那你想娶她?”
  “不想。”
  听了韩江的回答,海晏更是睡不着了,第二天,更是很晚才起床,那时韩江早就去兵部了。
  ……………………………………………………………………………………………………………………………………………………………………………………………………………………………………………………………………………………………………………………………
  枕边突然多了一个人,对海晏和韩江似乎都没什么影响。两人都很默契地避开夫妻那些事儿,平静地过日子。
  转眼就临近新年了,长安城里张灯结彩,就连宵禁都松了很多。韩府里也开始打扫卫生,挂上各色灯笼,房间里还插上了各色新鲜的梅花,每天都更换。
  海晏的生活一点都不无聊,因为韩老夫人说她是韩家的媳妇,要多管管府里的事,所以戚妈一大早就来等候海晏,让海晏一起去监工。
  海晏跟着戚妈,看着家丁擦拭牌匾,侍女张贴窗花,生活充满了乐趣。
  兴致高的时候,她还跟侍女学剪纸,但剪出来的花样,要么不成形,要么缺了一角,总之,很少有成功之作。
  除夕这天,天一亮,府里的下人都开始忙碌起来,昨夜下了一场大雪,还伴随着呼呼的风声。所以一大早,戚妈就开始召集人扫雪,把刮下来的枯叶也清理干净。
  这新年里,走亲访友是常事,若被人看见韩府一片狼藉,那多丢面子啊。
  海晏白天没有事,只等晚上回宫参加家宴,而且这晚宴,她上一世还经历过,她也想好了应对之策,所以海晏就很轻松地到处看看,打发时间。
  昨晚的风很大,之前被装饰一新的青松翠柏都乱了仪容,盛开的梅花,更是凋零了不少,还有挂好的灯笼,也有几个被吹了下来,或是被雪弄花。
  走廊里,一个家丁搭上梯子,手拿灯笼,慢慢爬上梯子去挂灯笼。梯子旁围了好几个下人,有人甚至还拍手叫好起来。
  海晏远远看着,对听雨说道:“雨姐姐,我想起爬宁泉殿围墙的事了。”
  “我也想起来了。”清韵附和道。
  听雨却苦着脸:“幸好公主现在不住宁泉殿,不然奴婢真会吓出病来。”
  “有什么好怕的,我还要去爬梯子呢。”
  这时,挂灯笼的下人们已经换了一个位置,他们刚把梯子搭上一棵高大的柏树,海晏就来了。
  “参见公主。”
  “起来吧,这里也要挂灯笼?”海晏问。
  其中一个侍女出列答道:“是的,公主,昨夜的大风把这边的灯笼给吹下来了,为了对称,所以还要把这边的灯笼挂上去。”
  海晏看见道路两旁各植了若干柏树,相对的柏树上都挂上颜色相同、图案一样的花灯,如果左边少了一盏,的确有些违和。
  海晏拿过家丁手里的灯笼,这是一盏金黄色的鱼形花灯,鱼头很大,非常可爱。
  “我来挂。”说着海晏就往梯子上爬,吓得听雨、清韵,还有在场的下人们都围过来,拦住海晏。
  “不会有事。”说着海晏还把披风解下来,扔给听雨,兴高采烈地沿着横杆往上爬。
  听雨抱着披风,说不出的担心,她觉得海晏已经成熟了,没想到还“童心未泯”。
  下人们都围成一圈,眼睛都盯着海晏,就怕海晏出事,而且都做好准备,万一海晏落下来,他们还能接着。
  海晏不负众望,成功把花灯挂上,她戳了戳鱼灯圆圆的大头,忍不住笑了起来。
  听雨终于松了一口气,其他人都纷纷拍手,赞美海晏,海晏自己也很受用。
  ………………………………………………………………………………………………………………………………………………………………………………………………………………………………………………………………………………………………………
  因为居高临下,海晏看得也远,她看见韩江从走廊那里过来,她连忙招手。但她一动作,沾了冬雪的鞋子一滑,海晏就从梯子上滑下来。
  韩江脸色一变,连忙一抬脚,飞身接住海晏,然后将海晏安全接到地面。
  “你们就是这样照看公主的?”韩江严厉的声音,让海晏都浑身一颤。
  听雨等人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跪下来请罪。
  “公主没分寸,你们难道就不会拦着?”海晏看得出韩江很生气,连她都不敢开口求情,“要过年了,我也不重罚你们,今年的岁银就别要了。”
  在场的人,在韩江的威压下,像死里逃生一般,磕头叩谢韩江。
  “以后,不准让公主做这些危险动作。”这是韩江专门跟听雨和清韵说的。
  海晏看见韩江离开,她连忙跟上去,问:“你去哪儿?”看韩江不回答,她拉住韩江的衣袖,“你别生气了,我错了还不行。”
  “微臣担当不起。”好半天,韩江才回道。
  “还说没生气?我以后不这样了,行吗?”海晏跟着韩江,看韩江这是要出门,她问,“你要出去?”
  “去军营。”
  “不是没兵权了吗?”海晏心想,但不敢问出来,她拉住韩江:“今天除夕,父皇要在麟德殿设宴。”
  “我知道,不会耽搁。”
  “那我也去好不好?”海晏眼巴巴地望向韩江。
  韩江终于停下脚步:“军营禁止女性出入。”
  “公主也不准?”
  韩江古井无波的脸,终于绷不住,露出一点笑容来,他对海晏淡淡说了句:“一视同仁。”
  海晏立即拉住韩江:“那我去换衣服,我要去,一定要去。”说着让韩江不准走,她很快就过来。~~                    
作者有话要说:  ~~

  ☆、第二十八 共赴军营

  “公主,你真要跟将军去军营啊?”清韵一边给海晏穿衣服,一边问。
  “当然,再说留在府里也没事。”
  海晏看着镜中,穿着一身万字镶边白色锦衣的自己,忍不住左看右看,就怕有什么不妥。
  还好大周风气开放,女子着男装倒没什么奇怪的。海晏的嫁妆里就有两件男装,冬夏各一件,那是高皇后特意为海晏准备的。只是海晏对男装已经失去了最初的兴致,这两件衣服也就搁在了木箱的最底层,急用时,才被听雨找出来。
  “雨姐姐,把我新买的貂帽给我。”
  貂帽本来是灰黑色的,海晏一戴上,越发有贵族公子的风采,忍不住对着镜子照了又照。
  “公主,将军怕是等久了。”听雨提醒道。
  海晏“啊”了一声,拔腿往正门跑去,清韵和听雨跟在后面,直让她小心。
  海晏气喘吁吁来到正门,看见依然等着她的韩江,她终于松了一口气。
  “等久了吧?”
  “走吧,需要安排马车吗?”
  “不用,我会骑马。”看见韩江深藏在眼底的诧异神色,海晏觉得自己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把。
  海晏这才看见韩江去军营,竟然带了两马车的东西,海晏甚至还看见了好几坛酒。
  等家丁把马牵出来,海晏骑上马,对候在门前的听雨和清韵说道:“你们回去吧,我和将军一起回来。”
  听雨和清韵应了一声,不过仍等在门前,目送海晏等人离开。清韵看着海晏和韩江并排而行,她忍不住又多看了两眼,直到听雨叫她回去。
  …………………………………………………………………………………………………………………………………………………………………………………………………………………………………………………………………………………………………………………
  在长安城里,队伍一直慢行,海晏骑在马上,俯视着来来往往的路人,觉得这是一次新奇的体验。
  海晏看了一眼身旁的韩江,她觉得自己如果不主动说话,韩江可能会一言不发直到军营。
  “你去军营干什么?”海晏率先问。
  “过年,很多士兵没有回家,去看看。”
  “他们可真可怜,在万家团圆的日子,如果不回家,肯定很伤心。”海晏说道。
  “他们这是在护卫大周的天下。”
  然后海晏没有接话,她在皇宫里享受锦衣玉食,对戍守在各地的士兵并不了解,更不了解他们的辛酸苦乐。
  出了城,风就有些大,海晏由于没有合适的披风,索性就没披,现在竟然有些冷了。海晏不得不放慢速度,减小寒风的侵袭,于是渐渐就被韩江甩在后面。
  海晏看着同样没用披风的韩江,不得不感叹自己弱女子的身体,与韩江的体魄根本没有可比性。
  这时,海晏看见韩江招来一个家丁,对他说了什么,然后家丁就跑到队伍的后面,没多久竟拿来一顶披风。
  “公主,这是将军给您的。”
  海晏接过披风,然后披在身上,有些不可思议:“韩江也会关心人?”
  随后韩江让队伍加速前进,海晏再次与韩江并肩而行,她不得不泄气的想:“他是怕我拖累队伍吧?”
  如今长安驻军虽有一半出征,但仍有十万人留守。
  韩江进军营的时候,不管是巡逻还是守卫的士兵,都纷纷向韩江行礼。
  “将军您来了。”出来迎接的是袁希辉,他现在可是军中的实权人物。
  虽然刘启是这二十万驻军的将领,但他毕竟已经带兵出征,留守的是从关内道调派来的张姓官员,据袁希辉调查,这张将军暗中为木锦宏效力。
  袁希辉是北征的大功臣,刘启怕驾驭不住,就没有让他出征。其实这正合了袁希辉的意,不然他就该学孟成涛等人了,此话怎讲呢?
  原来刘启点将的时候,对驻军中的将领已经有过初步调查。他知道袁希辉有能耐,所以没点他,但像孟成涛这种听话、战斗能力又强的将领,他当然不会放过。
  哪知孟成涛虽然不够聪慧,但他还有一个军师袁希辉啊。
  孟成涛借着对刘启的不满,当着众将领的面,问刘启:“你凭什么指挥我?你若能打败韩将军,我就跟你去打战,不然——滚一边去!”
  这话让刘启火冒三丈,打了孟成涛二十军棍,还罚了三个月的俸禄。
  因为行军在即,刘启哪里知道,孟成涛的二十军棍也就做做样子,打完还能下地走路。至于惩罚的俸禄,孟成涛也不在乎,因为袁希辉会加倍补贴他,这让孟成涛多喝了好几坛美酒。
  除了孟成涛以外,一些忠于韩江的将领以及士兵也纷纷告假、称病,总之是千方百计不出征。
  …………………………………………………………………………………………………………………………………………………………………………………………………………………………………………………………………………………………………………………………
  袁希辉将韩江和海晏领到军营的一处空地上,孟成涛就迫不及待地迎过来:“将军,末将还以为你不会来?”
  海晏看见这里有很多熟悉的面孔,其中一些人出现在麟德殿的宴会上,还有一些人海晏曾在韩府见过。就拿孟成涛来说,海晏可对他印象深刻,毕竟能在她面前说粗话的人,那可真是屈指可数。
  “诶?这谁?长得一点都不男人。”
  袁希辉赶紧踢了孟成涛一脚,笑道:“公主,别生气,老孟就是不会说话。”
  “放心,我见识过了,不会介意。”
  孟成涛这才反应过来:“还真是公主。”对他来说,得罪公主不打紧,但问题是,这个公主还是他最畏惧的韩大将军的妻子。
  海晏跟着韩江来到人群中间,在场的将士纷纷安静下来,排列整齐向韩江和海晏行礼。
  “大家不用拘礼,我已不再是将军,现在只是大家的同僚。”
  孟成涛突然插嘴道:“将军,别人不是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嘛?你一日当我们的将军,就永远是我们的将军!”
  将士纷纷喝彩起来,有人还夸耀说:“老孟终于说对了一次话。”弄得孟成涛怪不好意思的。
  等韩府的家丁把酒搬上来之后,就有将领迫不及待地掀开封酒坛油布,开始朝一排大海碗里倒酒。
  海晏看到韩江端起海碗,在将士的围攻下,喝了好几碗酒,但仍谈笑自如,让海晏很是吃惊。
  “将军的酒量大着呢?”袁希辉解释道,又在心里补充了一句,“就是很少沾酒。”
  海晏认同地点了点头,她觉得此时的韩江比在她面前还多表情,也不知哪个才是真实的韩江。
  将士们都介于海晏公主的身份,不与海晏说话,更不可能劝海晏喝酒。他们给海晏安排好位子,上了一桌菜之后,就都走了。
  袁希辉只好留在海晏旁边,给海晏介绍在场的重要将领。
  海晏一边听着一边尝菜,结果这些菜要么偏生,要么少油,与海晏所吃的美味简直没法比。海晏只好停下筷子,听着袁希辉的话,来回观察在场的人,把这当作排遣时间的一种方式。
  海晏看见一个人,坐在最偏僻的位子,慢慢喝着酒,他抬头与海晏对视,那双黑亮的眼睛,让海晏有一种□□的错觉。等看到他身旁的弓箭时,海晏终于想起这人曾和孟成涛等人来过韩府。
  “他是谁?”海晏问袁希辉。
  “他叫金贺西,”似乎担心海晏小瞧这人,袁希辉还特意补充道,“他是位神箭手,射箭上,比将军还略胜一筹。”
  海晏看着金贺西,觉得他眉宇间似乎有突厥人的影子。
  …………………………………………………………………………………………………………………………………………………………………………………………………………………………………………………………………………………………………………………………
  不多久,有将士将一头烤全羊抬上来,那香味馋的海晏口内生津,连忙起身围过去。
  看着香味扑鼻,还滴着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