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快给我砸,门很快就要开了!”
刘鑫根本劝不住,而此时,探子来报说:“首领,大事不好啦,前方发现好多周军。”
“有多少人?”刘鑫问。
“人很多,起码十万人。”大概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阵仗,来报的人一脸惊慌。
感觉大事不好,刘鑫说道:“大哥,周军援兵已到,我们要赶紧整军应战。”
“二弟,你说现在该怎么办?”
“大哥,再留长安城,我们会被内外夹击,现在最好召集军队到城外应战。”刘鑫知道自己这一方最大的优势就是人多,人一旦分散,很容易被个个击溃。
齐峰看了一眼始终未被打开的太极门,他非常不甘心,眼看就要进入大周最重要的权利中心,却在门前功亏一篑,齐峰咬了咬牙,再看了太极门一眼,下令:“走!”
城墙上的攻击这才渐渐减小,楚路云看着撤退的劳役叛军,觉得很不可思议,他原本已经做好殊死搏斗的准备,却没想到海晏真有办法让劳役撤离。楚路云留下一万人继续保卫皇宫,自己亲率一万人追击齐峰的人马,虽然一万人太少,但现在就要抓住敌军混乱的时候,给予痛击,减少两军差距。
齐峰带领队伍撤退,并不顺利,之前看似安全的长安街道,此时却出现很多陷阱,而且有很多弓箭手埋伏在街道两侧,让慌乱中的劳役吃了大亏。刘鑫派人一路鸣锣收整军队,但汇入大部队的人却比进城时少了近一半,有的劳役遭到长安百姓的剧烈反抗或中埋伏,已经没命汇合,而有的劳役被长安的繁华俘虏,只顾着抢夺金银财宝。
总之,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劳役人数大减,但齐峰却没有时间等候。
“大哥,现在我们人手不够,你从南门突破,我从东门。”刘鑫提议道。
“不行,东门有援军。”
“我为大哥挡住他们,到时在城外十里亭会和。”说着,刘鑫率队前往东门。
等刘鑫来到东门,看见长安城外很远处,列队等候着的十万大军时,他才发觉自己中计了。如果这真是十万援军,为何不攻击,只列在很远处呢?而且,隔得远,止步不前,恐怕就是怕被识破障眼法。
刘鑫现在非常后悔,但他的兵力已经一分再分,在不知前方军队人数的情况下,他不敢贸然冲过去。~~~
作者有话要说: ~~
☆、第五十二章 久别重逢
齐峰并没有如刘鑫所愿,顺利逃到安全地区,因为有一支军队在所有人都没察觉的时候,悄然靠近长安城。
当齐峰挥动马鞭,带着人马朝约定好的十里亭奔去时,刚出长安城两里地,就与黑压压的大周正规军相遇,这支军队的领军人物却是韩江。
齐峰怎没听过韩江威名,他赶紧勒住马匹,未战先怯,而他的部下,看到大周军队全都慌了神。
韩江为了早点赶回长安,只带了三万骑兵,虽然人数少,但这些骑兵全都是上过战场,锐不可当的精锐。
“你们无路可退,束手就擒吧。”韩江冷冷说道。
“休想!兄弟们给我冲!”齐峰故作镇定,挥动配剑说道。
韩江根本不把这群乌合之众放在眼里,对袁希辉说道:“这里交给你。”
“大将军放心。”
韩江亲率一千人,从战场脱身,直接朝长安城奔去,途中他吩咐孟成涛:“你带五百人回府。”
韩江心里记挂韩老夫人,虽然他对韩府的防御充满信心,但派孟成涛去他更加放心。
韩府所在的胜业坊,有很多达官显贵的府邸,防御上自然比一般坊市周全。韩同带领家丁保卫府邸,这些家丁都是从过军的人,很快就把进攻韩府的劳役叛军击退。韩同还在老夫人的指示下,带领一部分人去帮助其他府邸,其中就有刘府。
对于刘府,不管是刘太傅的威望还是刘敏文的地位,他们按理都应该和周帝一起离开,但周帝因高皇后下葬的事,对刘太傅心生不满,加上木锦宏上奏说刘敏文绝对不同意周帝离开长安,所以直到现在,刘府都不知道周帝不在长安的事。
韩老夫人颇具眼见,她知道现在是笼络刘府的最佳时机,所以派韩同出去,而韩老夫人呆在密道里,自然不会有性命之虞。不过,韩府太大,难免有疏漏之处,而听雨却遭了秧。
……………………………………………………………………………………………………………………………………………………………………………………
韩老夫人因为长安降温,染了风寒,在密道呆着的时候,开始头晕并发热。韩老夫人说没事,可以撑一撑,但戚妈放心不下,指了一个小厮去拿药,但小厮并不清楚药单在哪里,更不会抓药。
这时候,戚冬云主动站了出来:“姑姥,我去拿药吧。”
戚冬云被逐出韩府之后,一直留在长安,劳役围城后,她找上戚妈求戚妈收留,戚妈看戚冬云有悔过之意,就问韩老夫人的意思,而韩老夫人最终点了头。
现在戚冬云主动请缨,戚妈非常高兴,并再三吩咐戚冬云要小心。等戚冬云要出密道的时候,看见密道外围的清韵和听雨,不由计上心来。
“你们两个跟我去拿药。”
“不是你去拿药吗?”清韵立即问。
“我一个人多耽搁时间,你们到底走不走,公主不是挺孝顺老夫人的?”
清韵还想反驳,却被听雨拦住,她知道戚冬云不会善罢甘休,但这样会耽搁韩老夫人的病情,所以说道:“我跟你去吧。”戚冬云并不满意,但怕引出事端只好作罢。
韩府在东北方有个药房,平时这里有大夫,不过现在大夫已经躲进另一处密室去了。戚冬云熟门熟路来到药房,在柜架上寻找以前韩老夫人服用的专治风寒的药方。
戚冬云把药方给听雨,让听雨抓药,而小厮在门外守着。
听雨按着药方抓药,并称出合适的分量,等把药包好,却不见戚冬云的身影,她心生疑窦,出门一看,发现小厮不知何时倒在地上。听雨感觉不对劲,拔腿往密室那边跑,却撞见十几个人从韩老夫人的院子跑出来,他们手里拿着包袱,衣兜里还露出几串珍珠。
“快,抓住她!”
听雨一边逃跑一边呼救,但她一个弱女子怎么逃得过五大三粗的男人,很快就被逼入死角,来人本想杀人灭口,但看听雨长得漂亮,不由起了歹心。
“你们先到府外等着。”
“大哥,我们也……”说着嘿嘿两声。
“先滚出去!”领头的人怒道,其他人虽然不甘但还是乖乖出去,毕竟他们手里可拿着大量金银财宝。
领头的人用手捂住听雨的嘴巴,并撕扯听雨的衣服,大量雪白的肌肤露了出来。听雨现在自然知道要发生什么事,她拼命挣扎,却无济于事。
就在领头之人要扯自己的裤子时,一道蛮力把他扯开,然后一把大刀,直接让他毙命。
“听雨姑娘……”孟成涛看着近乎□□的听雨,一时不知说什么。
听雨尽量用衣服把自己遮住,叫道:“不要看!”
“好、好不看。”孟成涛赶紧背过身,并朝跑过来的其他士兵吼道,“不许过来,去别的地方。”
却听砰地一声,孟成涛转身,看见听雨撞到墙上,额头渗出血来。
…………………………………………………………………………………………………………………………………………………………………………………………………
与此同时,韩江带着剩余的五百人朝皇宫赶去,此时长安城的街道,在经过劳役的洗劫之后,已经脏乱不堪,鲜血浸染大街,繁华已成过往。韩江骑着骊影,心中担忧加剧,不自觉地加快了速度,黑色披风在身后飞扬起来。
等进入朱雀门,现场更是凄惨,劳役倒了一地,碎石、滚木、燃烧的火油,都预示着这里曾经发生的混战。
……
“公主,赶紧走,劳役已经从北门杀到两仪殿。”崔云对海晏说道。
之前,北门先被攻破,从北门闯入一大批劳役,虽然宫中太监和侍卫奋力抵抗,但还是有一部分劳役闯到两仪殿,而两仪殿南部就是海晏所在的地方——太极殿。
“走吧。”
海晏下了鼓楼,但并不打算离开,而是进入太极殿,这让崔云忍不住担心起来。
这时,殿外传来喊杀声还有兵刃相接的声音,显然劳役已经从两仪殿来到了太极殿附近。海晏立在太极殿中央,看着九龙金漆云龙纹宝座出神,前一世,她作为阶下囚被押解到这里,而这一世……她绝不会重蹈覆辙。
“公主。”崔云喊了一声,让海晏回过神来,此时已经有劳役登上九米高的台阶,一步步朝太极殿靠近。
“你们保护好公主。”崔云吩咐海晏身边的两名士兵后,亲自动手将登上台阶的劳役斩杀。一直以来,海晏知道崔云武功极高,但还未见过崔云动手,而这一次,崔云的表现让海晏大吃一惊,同时她也为韩江有如此能人而高兴。
太极殿广场上,已经乱成一团,但海晏却出奇平静,她来到殿门前,瞥了一眼厮杀的人群,目光望向太极门外。
有的劳役可能看出海晏的身份不同寻常,纷纷登上台阶,想对海晏不利,但全都被崔云杀倒在殿前。
海晏并不像练武之人,能耳听八方,但此时她却听到整齐的马蹄声,不由的,她朝前走了两步。就在海晏走路的同时,太极门外射来箭雨,将登上台阶的劳役纷纷射倒。
“他来了。”海晏心里一喜。
紧接着,海晏看见韩江骑着骊影,率领他的士兵,在太极门外出现,整齐的马蹄声回荡在皇宫,有一种气壮山河的气势。
自大周建立以来,所有人都要从承天门步行进入太极殿,能走中间御路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而韩江,他骑着骊影,一路沿着中轴线,在偌大的太极殿广场飞驰。
韩江手中的北辰剑一挥,不用他说话,所带的精锐之师立即分散,加入战局,而韩江的骊影,最终在太极殿的云龙石雕前停下。韩江从马背上下来,黑色的披风飞扬起来,他抬头望着石阶上的海晏,一时间有些愣神。
海晏一身白色曳地长裙,简单飘逸,站在高高的台阶上,宛如天神下凡。韩江发现海晏瘦了,但她一双眼眸却亮如繁星,眉宇间少了小女儿情态,多了几分巾帼英气。
突然间,海晏粲然一笑,拔腿冲下高高的台阶,顺势扑入韩江怀中:“你回来了。”说话时,一滴泪落在韩江的铠甲上,无声地滑落。
韩江身体有些僵硬,随即抬手拥住海晏:“回来了。”
…………………………………………………………………………………………………………………………………………………………………………………
韩江的军队如天降神兵,让最多旗鼓相当的敌我两方,形势突然逆转。
城外,齐峰死于乱箭之中,原本纪律松散的劳役叛军,顿时土崩瓦解。在城东,正和两万长安守军对峙的刘鑫,收到消息后,立即带着人马东逃,他运气好,过山路时,有山石滑落把追兵拦住,刘鑫侥幸逃命。
之后,韩江的军队清理长安城内叛军,这场大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长安之乱,这才渐渐落下帷幕。~~
作者有话要说: ~~
☆、第五十三章 局势骤改
“嗯……”海晏从梦中突然醒来,脑海里还回想着刀光剑影的场面,就意外与一双黑亮的眼眸相对。
韩江已经换下铠甲,穿上一身暗云纹的常服。海晏突然睁眼,让他有些意外,然后立即移开目光,颇不自在地道:“醒了。”
海晏看韩江这个样子,突然反应过来,原来韩江刚才在看她,这个发现让海晏高兴极了:“你刚才在看我?”韩江没有回答,站起身要离开,海晏赶紧拉住他,“你都看我了,我还没看过你呢?”说着把韩江拉到床上坐下,而韩江也没有抗拒。
海晏伸手抚上韩江的脸,从脸颊到额头,再从额头沿着高挺的鼻梁下滑,最后落在了轻抿的嘴唇上。
“瘦了,也黑了。”
韩江没有回答,而海晏也不指望他回答,她倾身抱住韩江的脖子,将吻落在了韩江的嘴唇上,轻轻的,柔柔的,带着许久不见的思念。
韩江抱住海晏:“对不起,我现在才回来。”
“不,你回来的并不晚。”
……………………………………………………………………………………………………………………………………………………………………………
天色渐明,若不是层层帘子的阻挡,屋内也应一片明亮。
“我居然睡了这么久?”海晏道。
“你太累了。”
海晏的确太累了,她得益于上一世,虽然知道韩江会来,但又不十分笃定。从叛军围城开始,她就有些紧张,周帝离开后,她更是没休息过,就怕一个环节出错,导致不可挽救的后果。
看到韩江,海晏终于得以放松,而这一放松,她就睡过去了。
现在,海晏享受着难得宁静的早晨,靠在韩江怀里觉得非常安全,但这份宁静、这份安全又能持续多久呢?
“长安现在的局势怎样?”
“局势已经稳定,叛军也已清理干净。”
“清理干净?”海晏不懂韩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叛军全都消灭了吗?
“投降和活捉的人,今早已经在朱雀门外斩首,”海晏立即坐起身,有些难以置信地看向韩江,韩江缓缓道,“他们可犯了谋逆大罪,没诛九族已经算是开恩。”韩江不可能留近万俘虏在长安城内,在大军没有回来之前,他不允许长安再出乱子。
大道理海晏都懂,但想着处斩那么多人,她心里就不舒服。可转念一想,在长安之乱中,她下令阻击叛军的时候,死去的人肯定也不少。这样想着,海晏也就释然了。
“父皇可有消息了?”海晏问。
“还没有,不过陛下离开的消息瞒不了多久。”
“我知道,”海晏叹道,“长安的危机并没有完全化解啊。”现在的境况下,各路诸侯、将领,恐怕对长安已经虎视眈眈了。
巨大的危险,让海晏睡意全无,她从床上起身:“看来还有的忙,”说着拉起韩江的手,“将军,你可要给我助威啊。”
“嗯?”韩江询问海晏的意思,但海晏只是笑,没有回答。
……………………………………………………………………………………………………………………………………………………………………………………
海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