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我就到了一岁了,今天爹娘请了亲戚朋友,来参加我的周岁宴。因为现在种下的蔬菜还是小苗,所以大多是煮的野菜和菜干,还有冬天剩下的白菜,萝卜。
父亲为了我的周岁宴,特意去山里打了几只兔子,野鸡,还到河里捞了鱼。母亲每道菜都弄得很足,宾客吃得很尽兴。
我也穿着鲜亮的衣服,在众人面前露了个脸,让人知道,刘老三家还有个五女儿。这很重要,基本上办周岁宴,就是这个目的。不仅仅是让亲戚朋友来热闹一下。最重要的是让人知道,有这么个人,以后说媒啊,找媳妇啊,能够知道有哪些适合的对象。
这包含了父母的殷切祝愿,要知道现在人们自己的日子还过得紧巴巴的,请一次客,可是要花不少钱粮的。只有疼爱子女的才会为子女办周岁宴。
大家夸奖了一下自己的可爱,然后留下礼物。也不是什么大礼,就是十几个鸡蛋,一把挂面,或者一块布料,一些枣子等等。
这里走亲戚,拜访朋友都是送这些。别看不起这些,这已经算是厚礼了,乡村人都不富裕,能让一大家子吃饱穿暖,都需要花大力气。
这里大山周围的几个村庄还好些,可以打猎,收山货,不论是卖钱还是自己用都不错。虽然不能铺张浪费,但是基本温饱还是没问题的。
母亲让大哥将每家人送的礼记下来,以后可以比着来回礼。
母亲拿了一块今天外婆送的花布,打算给我做条新裙子,春天已经到了,过不了多久就会到夏天了,到时候就可以穿了。
看着母亲打扫屋子,二姐洗碗,而父亲在送客……我感到了家的温暖,我心里下定了决心,即使这辈子我再也回不了原来的世界了,我也会快乐的活下去,孝顺这一世的父母。
现在我已经一岁了,已经能走了,牙也长了好几颗,已经能够咬些东西来吃了。现在母亲不光喂我奶了,还搭配着一些粥和煮烂的蔬菜。估计过不了多久,母亲就不会喂我喝奶了。
不过这也没关系,比起奶来,我更喜欢吃菜和饭。几颗小牙砸吧砸吧,将菜咬碎,吞进肚里。
母亲,前几天从刘阿婆家抱回了两头小猪,一共花了1200文。二姐现在每天都要去割猪草,不过现在猪仔还小,吃得不多,所以割猪草也花不了多少时间。等小猪长大了,又是一大笔收入。
二姐没事的时候,就拿碎布练习刺绣。母亲已经开始教她了,毕竟今年已经10岁了,在这里十四五岁就定亲,十六七岁就嫁人的乡村,已经算是个大姑娘了,该是学这些的时候。
母亲也时常教二姐待人处事,做饭,如何和夫家的人相处啊什么的。母亲也让二姐学会做衣服,做鞋子等等。
今天二姐洗完衣服回来,将衣服晾好。母亲就对大家说了二堂姐刘红快要嫁人了,两年前就订好了亲,约好男方在今年开春之后来迎娶,就在三天之后。
☆、第十三章 婚礼
刘红二堂姐今年已经18岁了,是该嫁人了。听母亲说,男方是隔壁葫芦村的人。嫁得很近,这也是大伯母考虑到的,以后大伯母去看她也方便。况且葫芦村和刘家村一样,也是个生活比较好的村子了。
大伯母都打听了,二堂姐以后的婆婆,听说也不是刻薄的人,待人也宽厚,就是对待他家的大媳妇也不错。二堂姐嫁的是那家的第三子,人也算长进,是个种田能手,有几把子力气。况且等最小的小姑子嫁人之后,肯定是要分家的。到时候就那两小口过日子,二堂姐嫁过去,应该会过得好的。就算婆婆是个刻薄的,只要熬过几年,也还是能过上好日子的。
看来大伯母为了二堂姐的婚事也没少操心,都是从自己肚子里爬出来的,怎么能不关爱呢,可怜天下父母心。希望二堂姐以后会过得幸福吧。
我还没看过古代的婚礼是什么样的,这次得好好看看。
因为早就知道婚期,所以嫁妆早就准备得差不多了。每家亲戚也添了妆,就等男方来娶新娘子过门了。母亲也为二堂姐添了一只银镯子。
这天一大早,娘亲就将我们叫起来,到了大伯家。看见了房间里穿着红色衣服的二堂姐,还在做最后的清理,收拾嫁妆。
看起来二堂姐很不舍得离开,是啊,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以后就要以夫家为先了,回娘家的时候也屈指可数。不过女孩子总是要嫁人的,一时的伤感之后,二堂姐又憧憬着,夫妻恩爱,公婆讲理的日后的美好生活了。
乡村人不讲究什么红嫁衣,红盖头。只要是红色的新衣服就行了。要知道一件嫁衣的价格可不便宜,即使是自己秀,那买布料也要不少钱。而且嫁衣只能穿一回,所以一般只有有钱人家,才会大红花轿,红嫁衣。
而这些乡村农民,就只能做件红色新衣了,以后还可以穿。毕竟乡民没有太多的钱财来置办奢侈的只能穿一次的嫁衣。
也没有花轿来接,而是用的牛车,只是将牛车装扮了一下。而且也不是早上来接的新娘,而是下午来接的。好吧,母亲告诉我,这是吉时,这个时候来接最吉利。
吹吹打打,新郎驾着牛车,就将二堂姐送到了隔壁村,新郎家。
当然来接二堂姐的新郎,被我们一群孩子拦住,直到新郎发了红包,才如愿接到新娘。
来到新郎家,宾客早已经到来,看见新娘来了,都发出欢呼的声音,看着新郎将新娘,牵着手带到了礼堂里。高堂上,坐着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和女子,看来这就是二堂姐的公公婆婆了,看起来还是挺和善的,就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和善,不过不管怎样二堂姐都已经嫁过来了,只有期望他们是真和善了。
拜了堂,将新娘送进了新房。新郎在外面招呼宾客。大家都向新郎敬酒,新郎都喝得有些醉了,脸上冒出红云。
新郎看起来也只有十七八岁,面貌清秀,看起来憨厚老实。可能是今天成亲的原因,显得有些羞涩。
看着在原来社会,还在读高中的男孩,女孩,在这里已经步入了婚姻的礼堂,一辈子就这么互相扶持下去。
想着他们或许在揭开盖头的那一刻,才认识,看到对方。盲婚哑嫁,虽然双方父母都打听过对方的脾性是好的,才答应的婚事。可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就凭一些人的言论,几次见面的观察,就定亲结婚,我始终觉得太草率了。
像现代,就算是七八年的男女友,都不一定说了解对方,更何况现在毫无了解的两个人,就这样匆匆决定,在一起一辈子呢。
想到自己今后也会这样,心里面很不开心,难道自己也要这样,随意嫁给一个不认识的农夫,从此侍奉公婆,养育孩子,就这样过一辈子吗?不,我才不会这样,那样还有什么幸福可言,那种人生不是我想要的。
不过自己有说不的资本,自己的空间,自己的财富,自己的修为,又给了我安慰。谁都不能勉强我做我不愿意的事,即使我今生不嫁人,我也不会随意将自己嫁了。
就是不知道以后怎么面对父母,不过现在我还小,离长大还有好些年,现在不用急。
不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今天二堂姐的婚礼,让我充分感受到了,这个年代的悲哀,虽然他们或许不会感到痛苦,不高兴,可是我是从现代穿越过来的,这种观念,这种做法,我完全接受不了。
看来要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了,还有几年给我想,现在倒是不用心急。
娘亲给新房里的二堂姐送了些吃的进去,成亲也是件很累的事,现在二堂姐怕是饿了。
晚上,新郎差不多醉了,大家想到他今天成亲,就没有太过为难他,将他放过了。新郎也感谢了一番,就进了新房。
新郎的好友,和一群孩子,一起在新房里闹了新房,直到新郎新娘都害羞得双脸通红,大家才意犹未尽的出了新房。毕竟别人成亲还是要注意分寸,不然轮到自己成亲的时候就惨了。
大家都走了,把空间让给今天的新郎新娘,想必今晚他们会有一个愉快的夜晚。
吃了晚饭,闹了新房,见到事了。爹娘也向此间主人告辞回家了。我趴在母亲的怀里,看着周围的景物。天色已晚,不过因为修炼自己的眼神很好,即使在黑夜,也能看清很远的地方。
看着这个夜色中显出独特魅力的小村庄,我也有了家的归属,这就是我这一世的家啊。
回到房间我就睡下了,今天闹得很欢快,费了不少力气,需要好好休息补充。哥哥姐姐们也洗好脸脚,上床睡觉了。
总的说来这次的,二堂姐的婚礼,我还是玩得很开心的。虽然没有我以前在电视上看到的古代婚礼那么繁杂,那么华美。不过却更显得真实有人情味。
好吧,电视里的都是演的,而且是演的有钱人家的婚礼,和这个没法比。这是我穿越来的经历的第一次婚礼,我想,很久以后我都不会忘记。
☆、第十四章 进城
婚礼结束后,就快到种水稻的时候了。家里有三亩水田,也需要人手将水稻种下去,这几块水田可是家里的一大收益了,完全马虎不得。
全家除了太小的四姐和我,都去帮忙了。农村的孩子,都是从小做农活长大的。
我在院子里坐着,其实我很想出去玩,不过肯定没人同意的。我只能在院子里走动,到处看看,数数蚂蚁。现在我已经走得很稳了,也能说话了,因为修炼的原因,自己本来就比同龄人身体好。
虽然现在自己还没学习法术,发挥不出修为的实力,不过就算我的肉身实力也不容小觑。我以一岁幼儿的身体,拿起一块巨石,轻而易举。
虽然我的活动范围里,没有更大的石头给我实验,不过我想自己至少能拿起院子里巨石的两倍的石头。说是天生神力也不为过,不过自己可不敢表露出来,吓坏爹娘就不好了。
全家人都在忙着种水稻,二伯家种完后,还来帮我们家种,有了二伯一家的帮助,我们家的水稻很快就种好了。
种完水稻,接下来就可以休息几天了。
爹打算明天进城,毕竟家里储存的东西从冬天一直吃到现在,都快见底了,是时候去城里买一些回来了。
听到爹要去城里,自己也很意动,要是爹能带我去就好了,我也可以去城里看看。自己自从穿越后,就一直在这个小山村,从没有看过外面的世界。我相信,只要去了城里我就可以打听出所处的年代,是什么皇帝,这个世界又是什么状况的。
因此我就开始了对爹的软磨硬泡,“爹,你要去城里啊。”
“嗯,是啊,怎么啦?”
“我也想去,我还没见过城里长什么样子呢!”我用期待的眼神看着爹。
“不行,不行,你还太小,以后长大了,爹再带你去。”爹拒绝道。
“不嘛不嘛,我现在就想去。我会乖乖地,我会很听话的。”我抱着爹的手,使劲摇。
“好了,好了,带你去也行,不过你不能乱跑,要听话知道吗?不然以后都不带你出去了。既然小五想去,要不明天我们一家一起去吧,几个孩子很少进城,这次我将冬天做的东西拿到城里卖。回来还要买缺的东西,你们去城里玩累了还可以在茶馆喝茶等我。”爹拍板道。
“嗯好,正好我的秀活也该交了,明天正好去一次布庄,交了上一批秀活,领下一批秀活。”娘同意道。
“噢耶!“我欢呼道!
哥哥姐姐们也很高兴,毕竟他们很少进城,进城是件令人高兴的事。
“好了,你们快去睡吧,要是明天早上起不来,去不了城里,可别哭鼻子。”娘嘱咐道。
“知道了,我们很快就睡。”
现在我和两个姐姐住在一起,所以我就和姐姐们回了房,上床睡觉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起床了,以我的修为几天不睡都可以,早起完全没压力。为了进城早起又算得了什么。
大家都很积极,穿好衣服,吃了早饭。爹将要卖的东西放上牛车。是一些雕刻的小玩意和编织的用品。我们坐在牛车上,爹驾着牛车就向城里驶去。
一路上我叽叽喳喳问个不停,其实我是太想了解这个世界的情况了,以前是没条件说话,现在会说话了,怎么也得把这个世界的情况摸清楚吧。要是能推断出所处时期,遇到灾祸,说不定还能避祸呢。
“娘,现在是什么时候呢?”
“现在是天元年3869年。”
“诶?什么是天元年?为什么叫天元年?”
“因为我们所处的大陆叫做天元大陆,而从有记载的时间算起,现在是第3869年了。”
“哦,知道了。”我表面平静,内心狂吼,见鬼的天元大陆,见鬼的天元年,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难道现在已经不在地球了,而是异时空。亏我以前还以为自己处在中国古代社会呢!
好吧,异时空就异时空吧,反正哪里当村姑不是当村姑,在哪里已经没多大影响了。看来自己穿越的时空裂缝,将自己卷入了一个陌生的空间。可惜了自己学的历史知识,现在完全没有用武之地了。
现在说什么都没用,还是好好想想怎么生活吧。难道老天让我穿来就是经商奋斗做地主婆的?想想自己以后拥有成片的土地,成群的丫鬟,精致的美食……
其实做地主婆也不错啊,相当于一方土皇帝了。想到这里我有些低落的心情马上就好了起来。
“娘,我们还有多久到城里啊?”
“怎么,小五无聊了,我们马上就能到了。”
“哦。”
果然过了一会儿,我就看见的那巍峨的城墙。果然够雄伟,像这里的穷乡僻壤的城市都这么高大,不知道那些繁华城市又是什么光景呢?
很快牛车就进了城,爹将牛车停在一旁,然后将牛车上的东西搬下来,就地摆摊卖。“你们和娘先去布庄,然后再去城里逛逛吧,我一个人在这里就行。老大要看好弟弟妹妹,知道吗。”
“嗯,我们知道了。爹再见,我们先走了。”
我们跟随娘亲一起去了布庄,“老板娘,这是这个冬天接的秀活,你看看满不满意。”
“刘家妹子的手艺我可是知道的,我很满意,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