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的启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胡雪岩的启示-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板娘反倒觉得不好意思了,人家是来道歉的,自己却还以为是来讨债的,还给人家脸色看,所以脸色马上就和缓下来。
  胡雪岩马上说:“我们老板特别交待,再怎么说你也是老客户,如果现在有需要,我们还可以借钱给你,而且利息也可以低一点。”
  老板娘听了更觉得过意不去,说:“那怎么好意思呢,原来的钱过两天我就还上,你来拿好了。”胡雪岩过了两天再去,老板娘二话不说,就把五百两银子还给他了。
  胡雪岩拿到银子,马上想到王有龄眼下最需要的就是钱,现在有了这笔银子,不是恰好可以让他拿去投供吗?虽然银子是钱庄的,但可以缓一点再去报账,自己不是私吞,只是挪用一下,等王有龄补了实缺,有了银子之后再如数归还,大概老板也不会很生气。
                  第27节:患难见真情(4)
  胡雪岩这个脑筋动的对不对?这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我没有意见。你觉得他对,也可以学他;你觉得不对,不做便是。一般人常常很喜欢分出个对错是非,需要重申的是,我们不是胡雪岩,真的没有权力替他说对或不对,因为每个人所处的环境、状况、价值观都不相同。我们应该关注的倒是,胡雪岩和王有龄也就是萍水相逢,他们之间既不沾亲带故,也没有深厚的交情,胡雪岩为什么对王有龄这么好?仅仅是因为胡雪岩乐于助人吗?
  慧眼识贵人
  如果胡雪岩对每个人都这样,那我们也不必追究这个问题,说他天生慷慨、乐于助人就好了。其实不是,胡雪岩身边应该有很多值得同情的人,他为什么偏偏只对王有龄如此?我们从胡雪岩和王有龄以后的交往当中,大概可以分析出一些原因,也会给我们一些很好的启示。
  胡雪岩当时虽然还只是一个伙计,但是他想到总有一天要自己创业,要自己当老板。想当老板的人,单打独斗难成气候,必需要找一两个志同道合的人,才能成事。所以他常常告诉自己,一定要找到可以相助的人,来增加自己的实力。这个人是谁?就是我们中国人常常最希望遇到的——贵人。
  真正的贵人,其实也不用多,一两个就够了。但是所有的贵人,都不会在头顶写上“贵人”两个字,所以能够发现自己身边的贵人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往往是把人错过或得罪了之后,才去后悔懊恼——原来他就是我的贵人呀!胡雪岩心里想:像王有龄这样的人,如果已经当官了,我再去求他根本没用,他会很冷漠。如果他将来没有前途,我在他身上做这样的动作也没什么意思,因为帮助一个不该帮助的人,就是自己的愚昧。可他看来看去,坚信这个人是会有前途的,只是眼前这关过不了而已,如果现在能帮他渡过难关,将来他也一定会知恩图报。人总要找一两个靠山,王有龄也许就是我的靠山,所以胡雪岩越想越觉得自己应该出手相助。
  同时,胡雪岩也觉得自己跟王有龄的处境,其实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他曾经跟王有龄讲过,说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因此他很同情这个落魄的书生。再加上胡雪岩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凡是文化水平不高的人,听别人讲话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往往从心里面很羡慕、很佩服,愿意与之结交。所以胡雪岩从开始就对王有龄很有好感。
  由此可见,胡雪岩之所以帮助王有龄,既有“利”的原因,也有“义”的成分,而且从以后二人关系的发展,我们慢慢也会看到,他们依然是义利相济,互相帮助。
                  第28节:患难见真情(5)
  有情有义结兄弟
  胡雪岩下定要帮助王有龄的决心,也有了帮助王有龄的银两,接下来便是要将银子交给王有龄了。胡雪岩如果把银子直接摆到王有龄面前,然后千叮咛万嘱咐:这五百两是我瞒着老板拿出来的,你以后要有良心,千万要记得还我……这样还有什么意思?王有龄也根本就不会接受。胡雪岩没有那样,他们两个在这个过程中,都表现得可圈可点,十分值得我们回味和学习。
  胡雪岩把银票放在口袋里面,跑去招呼王有龄:“我们中午吃酒去。”
  王有龄心想,我是个落魄书生,你是位公子哥儿,为什么一起吃酒呢?胡雪岩穿戴整齐,又有正式工作,这在王有龄心目当中已是很了不起的了。于是,王有龄说自己高攀不上,没有钱跟他去喝酒。
  胡雪岩说:“我请你,有什么关系?”
  王有龄见他十分诚恳,也觉得不便推辞,便很高兴地一起去了。二人到了酒馆里面,几杯黄酒下肚,话自然就多了起来,也亲近了许多。很多人不了解喝酒的真正用意,以为就是你把他灌醉,他让你喝多,然后大家一起耍酒疯。如果真是这样,那还怎么能称得上“酒文化”呢?喝酒的妙处,是为了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因为大家开始相互有些生疏,心里的话也都不方便讲出来。如果彼此之间话不投缘,那还怎么谈实际的事情?所以我们就借酒来拉近相互之间的距离,这样才是正确的做法。
  胡雪岩见时机恰到好处了,便把银票拿了出来,直截了当地交给王有龄,然后只轻描淡写地讲了一句话:“这是你做官的本钱。”
  我们讲话,一定要打动对方的心,否则就是白讲了。胡雪岩的做法,相信一般人是做不到的。一般人可能会先叮嘱王有龄,银票你要小心拿好,千万不要搞丢了。其实这笔钱对王有龄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他必然会妥善保管,如果那样嘱咐,反而会让王有龄觉得自己被看成白痴一样。如果胡雪岩一再交代,你要替我保守秘密,一定不能让我们老板知道。王有龄听后可能会说,既然你压力那么大,那我干脆不要好了,因为中国人非常不愿意担人家的人情。人情太重,宁可不要。
  王有龄也不简单,二话不说,也只讲了一句话:“你是钱庄的伙计,被老板知道就坏了,此事万万不可!”
  两个人多么有情有义!我们看到他们的话语虽都不多,但是字字都讲到了对方心坎里面去。话太多,其实没有用,恰到好处才是关键。
                  第29节:患难见真情(6)
  又喝了几杯后,王有龄忍不住问胡雪岩:“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其实王有龄心里想问,你打的是什么主意?你安的是什么心?因为王有龄心里一定着急想知道,你给我五百两银子是不是想收买我?我将来如果成了你的奴隶那还得了,岂不是一辈子都逃不掉了?我们不能怪王有龄多疑多虑,因为任何人都不愿意被别人收买,不想让人家摆布。一个准备当官的人,更要有这样的警觉性。可是他如果直接这样问,胡雪岩也可能会说,你既然这样讲,那我们在一起还有什么意思?你干脆把钱还给我好了。
  所以王有龄虽然心里那么想,但是嘴上没有那样说。这样到底好不好,值得我们去仔细地想一想。一个人心口如一,经常会得罪别人;一个人心口不一,经常被人骂作阴险狡诈。那我们要怎么做?在这里给大家一个很简单也很容易的原则——中国人绝对不欺骗,因为欺骗就是没有良心。但是我们一定不讲实在话,我们多半把真正的意见放在心里,嘴巴讲出的话都会经过一番修饰,我们是讲妥当话。很多人就是没有这种修养,所以一辈子很辛苦。王有龄讲得很妥当:“你为什么对我这样好?”你看多好听。
  胡雪岩回答得更妙:“朋友嘛,你有难处我心里难过,不拉你一把我睡不着觉!”
  一切都是这么轻松。两人谈得很投缘,自然而然地想到一件事情——仿效当年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结拜成异姓兄弟。中国人碰到志同道合的伙伴,都会有结拜成为兄弟的想法,就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王有龄年龄稍长,就当了哥哥,胡雪岩便当了弟弟。
  刘备当年既得了桃园三结义的利,也受了桃园三结义的害,一句话讲完了——成也结义,败也结义。刘备最后没有成功,就是因为缺乏大局观念,太重报兄弟之仇,结果因为讨伐东吴失败而把整个蜀国都搞垮了。胡雪岩和王有龄很聪明,只说我们志同道合,有福共享,有难同当,却绝口不提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话。如果他们这一提,将来胡雪岩也完了:王有龄因为杭州失守而自杀殉职,那胡雪岩还能独自活下去吗?所以我们读历史要记住,以前的缺失要把它改过来,而不是一味地照着历史去做。时代是要进步的,人类是要进化的,所有的事情都要从旧的当中走出一条新路来。
  有把握地去投资
  任何人在一生当中,都会碰到几个关键时刻,这些转折点决定着人生将来的去向。如果转折得好,那你的人生就将迎来光明的前景;如果转折得不好,那未来则会暗淡无光。很多人碰到转折的时候,自己往往不知道如何去掌握,这是很可怜的。现在这两个人,都年轻得很,而面临的也都是决定自己今后命运的重大转折。王有龄得到胡雪岩的帮助,能不能补实,将影响到以后的发展。而胡雪岩一下子拿出了五百两银子,后果会怎么样,也是未料之中的。
                  第30节:患难见真情(7)
  胡雪岩这样做是不是冒险?是不是下赌注?很多人讲,人生就是赌博,赌上一把,赢了就赢了,输了就算了。真的是这样吗?不是。如果人生是赌博,那我们岂不都变成赌徒了。胡雪岩事先如果没有详细了解王有龄的情况,没有想到挪用银子被老板发现后怎么应对,没有想到被同事告密或老板娘反悔后怎么下台,那他就是在盲目下赌注。一个人靠赌博不可能成功,因为十赌九输!
  一个人靠赌博不可能成功,因为十赌九输!
  从表面上看,胡雪岩是在赌博,而且赌注很大,他赌的不只是交给王有龄的五百两,更是他得来不易的工作。但实际上,胡雪岩是经过认真考虑和仔细分析的,用今天的话来讲,是有把握地来进行一种风险性的投资。有些人常常信誓旦旦:“你投资这个项目,我保你百分之百赚钱!”这种话都是骗人的。经商不可能没有风险,而且风险越大,将来回报越高。所以,经商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投资者的眼光和对风险的把握。那么胡雪岩对这笔投资是怎么评估的呢?他又是如何看待这当中的风险呢?
  第一,钱庄老板对他非常信任。如果胡雪岩收到五百两银子的死账以后,揣进个人腰包,或者自己买座小宅子住,那显然就是公款私用。但他是用来帮助王有龄,如果王有龄将来补得实缺,会使钱庄的整个业务得到更大发展,这有什么不好?就算老板知道了,胡雪岩也可告诉老板,这样做是为了钱庄,不是为他个人。以老板对他的信任,也是能够接受的。
  第二,他心中有数,对自己的人际关系有信心。胡雪岩跟同事的关系都很好,他深信即便有人知道了此事,也不会找他麻烦,不会直接跑去跟老板告状,而会先来问他为何这样。人就怕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胡雪岩有解释的机会,就不怕会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第三,也是最要紧的,他良心安然。中国人做什么事情都是孔子讲的那句话,先问问自己的良心安不安。胡雪岩很坦然。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跟他有同样的看法,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但是,这里要讲一句非常重要的话:人生只有一个规律,四个字而已——自作自受。每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后果都要自己来承担。这一点胡雪岩是做得到的:自己做的事情自己承担,现在不赖任何人,将来也同样不会推给其他人。
  人生只有一个规律——自作自受。
                  第31节:患难见真情(8)
  我们千万不要被有些小说所蒙蔽,以为胡雪岩风流成性,冒险投机,真是这样他就不值得研究了。胡雪岩内心坚强,有责任感,他知道自己在外面奋斗,不能败坏家风,不能让别人看不起自己的父母。他以无比负责的态度,经过十分仔细的推敲,才毅然决然地做出决定,这才是胡雪岩的本色。
  不靠运气靠实力
  王有龄敢于接受胡雪岩的资助,同样也不是冒险之举,因为他相信自己的实力,相信自己不会辜负胡雪岩的期望。有人听了可能会觉得好笑,王有龄科举屡试不中,能有什么实力可言?其实考试是考试,实力归实力。我在大学教书多年十分清楚,成绩好的人,不一定有真才实学;有真才实学的人,可能就是考不出成绩来。成绩好,只能说明会考试而已,有人专会考试,你有什么办法?所以,考试成绩和人的本事有时并不是一致的。
  王有龄是有本事的,他从捐官到补实,不是靠运气,而是他确实有这个实力。只是他考运很差,所以才去投供,后来得到了实缺,成为了一位很好的官员。每个人的时间都宝贵,如果他们两个的所作所为,都是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我们自然不必在他们身上浪费时间。我们研究他们,就是要把其中有用的道理提炼出来,让大家受到启发,有所收益,这才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胡雪岩把收回来的一笔死账,私自借给了落魄书生王有龄当“做官的本钱”。王有龄几经周折,终于补到了实缺,当上了一个管海运的小官。王有龄是个老实的读书人,初涉官场处处碰壁,但在胡雪岩的帮助下,王有龄的官越做越大。那么胡雪岩都帮助王有龄做了哪些事情?而胡雪岩自己又从中得到了些什么好处?胡雪岩和王有龄互相帮助,一个在官场,一个在商场,都发展得非常顺利。但王有龄却一直有些担心,他究竟在担心什么?认识胡雪岩,对于王有龄来说,到底是福还是祸呢?
                  第32节:福祸相依(1)
  五福祸相依
  王有龄怀着感激之心告别了胡雪岩,动身北上“投供”。中国历史上大都是北方统治南方,所以我们讲坐北朝南。到达京城以后,一个很偶然的机会,王有龄得知现在的朝廷二品大员,江苏学政何大人,与当年自己家仆老何的儿子同名同姓,都叫做何桂清。当年王有龄的父亲见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