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点经济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每天学点经济学-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以说,如果不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就容易盲目“炒作”基尼系数。
  因此,当面对类似于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地域来测算和比较基尼系数时,就更要谨慎,更要讲求科学运用。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呈现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各地区的基本物价水准和生活费用指数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而基尼系数评价指标体系,是产生于市场经济发育比较充分、人口比较少、地区差异比较小、城乡二元结构基本消除的西方社会。这些就要求在应用基尼系数时,应作正确的背景分析。
  还有,基尼系数在反映经济公正性方面有局限性。
  基尼系数反映的是一个静态的结果,针对指标分配的结果,而不考虑分配的初始条件和分配中各群体投入的劳动。因此,它是一个单纯指示结果公正的工具,而不反映过程的公正与否,即它只看不同人群最后获得了多少钱,而不看各组人群到底为获得那些钱各自付出了多少劳动、接受了多少教育等。所以,当我们在追求结果公平的时候,更重要的是要强调社会公平和规则公平,改变那种只看结果不关心过程的思想方法。
  最后,需提醒注意的是,国际上有些基尼系数超过0。4警戒线的国家,当年似乎都没有发生动乱。而发生动乱的国家,原因非常复杂,有政治的、宗教的、民族的、国际的,也有经济的,但有好些并非收入差距扩大直接引起的。
  从我国情况来看,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政治稳定、经济迅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就业规模逐年扩大、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1978年,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有2。5亿,可是到2006年的时候,这一数字降到了2148万。收入差距虽然扩大了,但人们的收入水平是在逐年上升、提高的,而不是停滞和下降的。这些年政府加大扶贫力度,扩大就业规模,“十一五”规划更明确提出,“要更加关注公平”。这就是说,我们国家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在科学分析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矛盾、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总体而言,基尼系数是一个反映收入分配公平程度、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指标。对此,要科学认识,科学运用。我们也应相信,当前我国存在的收入差距、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一定会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逐步解决。
  
调控经济的“大手”——货币政策
  在第二届广东中小企业经济论坛,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有关负责人透露,据初步统计,全国2008年上半年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代表的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倒闭超过1万多家,有2/3的纺织企业面临重整。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在,为什么突然出现这么多的企业倒闭?如此众多的中小企业倒闭,其原因是很复杂的,有经济大环境因素,企业自身的结构,市场优胜劣汰等诸多原因。但有一条原因不能否认,那就是我国的货币政策。
  近几年,由于房地产市场的过热,导致房价大幅上涨,再加上股市的大幅飙升,因此政府认为经济过热、流动性过剩,并造成了现在的通货膨胀,为了紧缩房地产市场、抑制通货膨胀,央行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多次提高银行利率和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我国到2008年6月25日的时候存款准备金率高达17。5%,这在全世界都是最高的。
  央行采取了回收流动性的货币手段,导致国内消费形势不明朗,企业普遍贷款较难,特别是中小企业,因此大规模的中小企业倒闭也就不足为奇了。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国家的货币政策就像一只“大手”,不断地校正着国家经济的方向,对经济会产生重大的影响。那么,我们就很有必要对货币政策作深入的了解。
  通常来说,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货币政策分为紧缩性的和扩张性的两种。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较合适。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
  运用货币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七个方面:
  (1)控制货币发行。
  (2)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
  (3)推行公开市场业务。
  (4)改变存款准备金率。
  (5)调整再贴现率。
  (6)选择性信用管制。
  (7)直接信用管制。
  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全方位的调控,调控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1)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货币政策可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达到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两方面的调节,使经济达到均衡。当总需求膨胀导致供求失衡时,可通过控制货币量达到对总需求的抑制;当总需求不足时,可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提高社会总需求,使经济继续发展。同时,货币供给的增加有利于贷款利率的降低,可减少投资成本,刺激投资增长和生产扩大,从而增加社会总供给;反之,货币供给的减少将促使贷款利率上升,从而抑制社会总供给的增加。
  (2)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总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
  无论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多么复杂,从总量上看,都表现为流通中的货币超过社会在不变价格下所能提供的商品和劳务总量。提高利率可使现有货币购买力推迟,减少即期社会需求,同时也使银行贷款需求减少;降低利率的作用则相反。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金融市场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3)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例
  货币政策通过对利率的调节能够影响人们的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低利率鼓励消费,高利率则有利于吸收储蓄。
  (4)引导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储蓄是投资的来源,但储蓄不能自动转化为投资,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依赖于一定的市场条件。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利率的变化影响投资成本和投资的边际效率,提高储蓄转化的比重,并通过金融市场有效运作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我们用什么买东西——货币
  通俗地讲,货币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钱”。我们买衣服需要钱,坐车需要钱,接受技能培训需要钱,看电影需要钱……货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货币产生于人类为生活而进行物品交换的需要,是作为物品交换的媒介而存在的。人们刚开始的时候,是没有货币的。当时,人们需要的物品并不多,想要哪样物品,就可以用自己拥有的物品直接去换。假如一个人狩猎时获得了一只鹿,他想需要食盐,而另一个人拥有食盐,他想获得食物,于是这两个人直接交换就行了。后来,人们需要的物品越来越多,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为交换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物品。这种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货币。这种物品在当时都是非常珍稀的,人们不容易获得。
  历史上曾经有过很多物品作为货币使用,如中国人用龟壳、贝壳、布帛、烟草,法国人用兽皮,阿兹特克人用可可豆,印度原始居民用杏仁,危地马拉人用玉米,巴比伦人用大麦,蒙古人用砖茶等。这些物品之所以能被分离出来充当货币使用,是因为随着人民社会分工和交换行为的日渐频繁,易货交换需要一种大家普遍愿意接受的物品作为媒介。
  人类对用哪种物品作为货币的挑选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后来,人们发现金、银、铜、铁等金属容易建立重量和质量标准,更易保存和携带,而且它的制造需要人工,无法从自然界大量获取,就用它们来取代早期的货币实物。数量稀少的金、银和冶炼困难的铜逐渐成为主要的货币金属。在金属货币之后,又诞生了纸币,因为其本身的价值和其所代表的价值不等同,被称做信用货币。今天,一些新的货币形式正在出现,如最新的电子货币等。
  货币是商品,但又不是普通商品,而是特殊商品。其特殊性并不在价值方面,而在使用价值方面。黄金被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被作为货币后,其使用价值便“二重化”了,它既具有以其自然属性所决定的特定的使用价值,如用于装饰、制作器皿等,又具有以其社会属性所决定的一般的使用价值即充当一般等价物和交换手段。很明显,当它以第一重使用价值出现时,就是普通商品,而以第二重使用价值出现时,才是货币。货币在充当一般等价物时,有两个基本特征:
  第一,货币能够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货币出现后,整个商品世界就分裂成为两极,一极是特殊商品——货币,另一极是所有的普通商品。普通商品是以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的形式出现,而货币则是以价值的尺度出现,普通商品只有通过与货币的比较,其价值才能得到体现,所有商品的价值只有通过与货币的比较之后,相互之间才可以比较。
  第二,货币对一切商品具有直接交换的能力。由于货币是价值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谁占有了货币,就等于占有了价值和财富。在实际交换中货币作为一般的交换手段,是不存在对方对其使用价值特殊需求方面的障碍的,货币的交换能力是超越使用价值特殊性限制的,是具有直接交换性质的。一般等价物是商品交换赋予货币的属性,与货币材料是否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没有关系,普通商品的意义在于通过交换满足人们生产或生活方面的特殊需要,而货币的意义则在于充当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充当一般的交换手段,为商品交换服务。
  这就是货币与普通商品的本质区别。可见,考察货币的本质,应把其质的规定和存在形式区别开来。无论货币由什么来充当,它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性决不会改变,否则就不能称其为货币。
  货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本质,决定了货币的主要职能有:
  (1)价值尺度。即货币作为衡量和表现一切商品价值量的职能。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可以是想象中的或观念上的货币。价值尺度是货币最基本、最主要的职能。
  (2)流通手段。即货币作为商品流通的媒介,作为买卖商品的手段。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是价值尺度职能的发展。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
  (3)贮藏手段。即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做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只能是足值的金银。
  (4)支付手段。即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的职能。货币的这一职能是随商品交换过程中赊账买卖的出现而产生的。
  (5)世界货币。即货币在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中发挥作用。执行世界货币职能的货币必须是足值的金银。
  关于货币,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货币幻觉”。“货币幻觉”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于1928年提出来的,它是指人们只是对货币的名义价值作出反应,而忽视其实际购买力变化的一种心理错觉。他告诉人们,理财的时候不应该只把眼睛盯在哪种商品价格降或是升了,花的钱多了还是少了,而应把大脑用在研究“钱”的购买力、“钱”的潜在价值还有哪些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精打细算,花多少钱办多少事。否则,在“货币幻觉”的影响下,“如意算盘”打到最后却发现自己其实是吃亏了。
  面对人民币升值,大多数普通老百姓都对国际收支那么遥远与陌生的事情没有兴趣,关心的唯有自己如何趋利避害的如意小算盘——人民币“更值钱了”,进口商品的价格将要降低了,将手头持有的外汇尽快兑换成本币会更划算,出国购物留学将更加实惠等。于是人们就有了充满幸福感的“货币幻觉”。这就需要引起我们高度的警惕,不要因幻觉而吃亏。
  
最后的放贷者——中央银行
  简单地讲,中央银行就是一国最高的货币金融管理机构,在各国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中央银行是“发币的银行”,但钱从何而来?钱只能印出来。那么到底是什么使印钞机不停地运转?
  假设一个岛上有1000口人,与世隔绝,人与人之间交换物品过活。但有时候你手里用来交换的东西不一定就是对方想要的,怎么办?于是人们就用都喜欢的金银作为交换的东西,于是交换方便了。但金银要磨损,携带也不方便,当交换活动频繁时,发现这个东西太烦琐,限制了交换活动,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想了一个办法,就是由岛上的管理者发行一种符号,用它来代替金银,于是钞票出现了。
  刚开始这种钞票可以随时兑换金银。大家都很放心,因为钞票就是金银。可是岛上金银的产量太小,当人们的交换活动更加频繁时,钞票不够用了,只能暂停交换。暂停交换的后果就是大家不生产别人想要的东西了,因为虽然别人用,但交换不出去,套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经济发展减速了。
  于是大家想了一个办法,成立一家钱庄,这个钱庄是大家的,由钱庄来发行钞票,印出的钞票借给想用钱的人,然后这个人有钱了再还给钱庄。于是银行就出现了。
  银行的出现,能保证交换活动更持续地进行,大家都拼命地生产,岛上的东西越来越多,银行根据产品的生产数量,不停地印制钞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