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教子的100个法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名人教子的100个法则-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几十年过去了,父亲究竟教他识了多少字,已无从算起,但父亲勤奋好学的精神却熏陶了他,使他终生难忘。苏步青曾无限深情地回忆道:“长大以后,我常常情不自禁地想起父亲,想起他在昏暗的油灯下埋头苦读的模样。他留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更主要的是刻苦的精神。他是我的第一位启蒙老师。”

    教子感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老师

    在人类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并非出生于名门望族,不一定是书香门第,更甚者他们的父母对教育孩子没有什么独到的认识。但是,这些父母凭着对孩子的那一份挚爱,以一种朴实无华的方法去抚养孩子、教育孩子,以一种精神的力量去打动孩子,给孩子树立榜样,这同样给孩子的一生带来难以磨灭的光辉印记。比如苏步青的父亲,他不正是用自己勤奋好学的精神影响着苏步青吗。

    回望苏老的百年人生路,无不是崎岖坎坷,泥泞多多,如果说是苏步青的中学老师改变了苏步青的命运;那么,他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则是最爱他的父亲。昏暗的油灯下的那段日子是难忘的、是快乐的;小方桌旁的父亲是慈祥的、是勤奋的好学的,他带给孩子的不只是难忘的童年生活,留给孩子的不只是知识,最为主要的是他刻苦的精神。如果不是父亲勤奋好学的精神熏陶,也许就没有刻苦的苏步青;如果没有油灯下的启蒙教育,也许中国又会少了一位成功的数学大师。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乃人之常情,但教育要到针尖上。在孩子一生当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教师,父母的一举一动将影响着孩子今后的一举一动。因此,作为父母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为了孩子的成材改掉一些不好的行为举止。

    

第一章 早期教育,决定孩子的前途 第三节 早期教育——许地山父母以物育子

    许地山(1893~1941),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学者。名赞堃,字地山,笔名为落华生。祖籍广东揭阳,生于台湾台南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庭,回大陆后落籍福建龙溪。许地山的创作并不丰硕,一生创作的文学作品多以闽、台、粤和东南亚、印度为背景,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危巢坠简》,散文集《空山灵雨》,小说、剧本集《解放者》、《杂感集》,论著有《印度文学》、《道教史》;译著有《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以及《许地山选集》、《许地山文集》等。

    许地山在文坛上的创作虽不丰硕,但却独树一帜,作品多具有爱国、进步的思想倾向。他以“落华生”为笔名,正是表明了他的人生态度和高尚品格。许地山的爱国情『操』和高尚品格都源于小时候的家庭影响,都来自于父母的早期教育,和他个人自身修养。

    以物育人,教子有方——铸就德艺双馨人生路。

    1893年,许地山出生在台湾台南府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庭。他的父亲许南英清末进士出身,是一个爱国爱民的好官,在当地颇受百姓的爱戴。不仅如此,许南英还是台湾著名的诗人。也许是受父亲影响,许地山才对文学很有兴趣。许地山的母亲,吴氏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此外,许地山还有一位类属禅宗的和尚舅父,很早就指导他阅读佛经。

    许地山小时候,家境较好,但他三岁就跟随父亲从台南迁回大陆了,他们当时就定居在漳州。他四岁入私塾,聪慧好学,被称为“神童”。但他的父母从未放松对子女的教育,他们认为劳动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于是,许地山的母亲便在屋后种了半亩花生,和孩子们一起翻土、栽种、浇水。秋收后,母亲又精心组织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家庭尝花生会,并特邀因公务繁忙很少参与家事活动的父亲参加。“收获节”上,许地山的父母一个夫唱一个『妇』随,导演了一曲“快乐育儿”的好戏。并以此来引导孩子讨论花生的种种好处,父亲最后作出这样的一段总结:

    “花生的用处固然很多,但有一样是很可贵的。这小小的花生不像好看的苹果、桃子、石榴,把它们的果实悬在枝上,鲜红嫩绿的颜『色』,令人一望而发羡慕的心。它只把果子埋在地底,等到成熟,才容人把它挖出来。你们偶然看见一棵花生瑟缩地长在地上,不能立刻辨出它有没有果实,非得等到你接触它才能知道……所以你们要像花生一样,因为它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父亲以石榴、苹果与花生作比较,赞扬了花生虽矮矮地长在地上,却默默地为人类奉献一切的精神。父母的这种借物喻人,使孩子们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在许地山小时,革命是主题,儿时的许地山看见哥哥剪掉辫子很有趣,他也跟着剪掉自己的辫子,嘴里喊着“与清王朝决裂”,一副少年得志的样子。可转眼家道中落,他必须自谋生路了。他先是到石码眉麓小学当教员,不久便上调到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任教。许地山教书的名声越来越大,1913年,年方20岁的许地山竟然受聘到缅甸仰光一所华侨创办的中华学校。1923年赴美留学,学成之后又返国任教。

    许地山成名后,念念不忘那段美好的回忆,以至于以“落华生”为笔名来时时鞭策自己,并写下一篇情文并茂的散文《落花生》来怀念父母的教诲。由此可见,良好的早期教育对人的影响有多大!

    教子感悟——

    让孩子体验生活,借物教人

    21世纪特别重视人的能力,而第一能力就是自己生存能力,这种能力不是说出来的,更不是包办出来的,它惟一的来源——在丰富实践中勇敢体验。

    提起著名作家许地山,众所周知,因为在我们的小学课本里就有他的文章,讲的正是他的父母以物育人的故事。回望许地山的一生,他的事业成功与他早期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这样教育子女,看似轻描淡写,其实他的父母也是煞费苦心。他们让孩子体验生活,从生活中以物教人,用娓娓的话语,唠家常的方式,启发孩子深思,使孩子在和睦的家庭气氛中享受到父母之爱的温馨,潜移默化地受到人生的启迪。

    观古望今,但凡有所成就的人,无不德才兼备、德艺双馨。然而如今的应试教育使得大部分家庭主要把精力放在了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上,从而忽视了对孩子能力的培养,随着教育观念的变化,我们已经认识到一个人的成功除了智力因素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智力因素。如与人合作,自我激励,处理事情的应变能力及思考问题的方法。

    因此,多给孩子一些机会,多给他们一份信任。在动手中父母可以及时的以物说教,不仅教给孩子更多做人的道理,也使孩子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

    

第一章 早期教育,决定孩子的前途 第四节 早期教育——莫扎特是父亲一手造就的天才

    沃尔弗干格·莫扎特(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欧洲18世纪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海顿、贝多芬并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大作曲家。在歌剧、交响乐、室内乐和钢琴协奏曲方面有着巨大的历史功绩。

    莫扎特虽然只活了35岁,但是,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却创作了17部歌剧、49部交响乐和许许多多的器乐曲,被人们称为“18世纪的奇迹”。

    俗话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那么,莫扎特的父亲又是以怎样的方式来教导孩子的呢?父亲对莫扎特的成功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莫扎特在父亲严格的教导下,成为受人瞩目的音乐家。

    1756年1月27日,著名的音乐大师沃尔弗干格·莫扎特,诞生于奥地利萨尔斯堡。他的父亲奥波里德·莫扎特是萨尔斯堡有名的音乐家,他很重视对子女的早期教育,他看出儿子尽管有优越的音乐素质,但是倘若不加以严格训练也是成不了才的。所以从4岁起,他就开始教儿子弹钢琴、拉小提琴。由于自己的才能受到宗教势力的压抑,他便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儿子身上,全力培养小莫扎特。

    小莫扎特自幼聪明好学,3岁就能听懂音乐。有一次,他父亲教他姐姐玛丽安娜弹练习曲时,他在旁边玩。可是莫扎特的姐姐怎么也弹不好,所以只能不停地挨打,手都打肿了,3岁的莫扎特看不过去了,就爬上去替姐姐弹,但由于曲子的音阶比较长,他的手又太小了,手指不够长,总来不及收回来,于是他聪明地用双手分别控制了高音部分和低音部分。中间的音节就用鼻子来完成,结果顺利地弹了出来。

    小莫扎特无师自通自学成材的天分,令父亲非常高兴。从此,便全心地培养小莫扎特。父亲在教小莫扎特音乐时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始时只教点简单的曲子,但莫扎特接受能力很强,4岁时,就会弹翼琴和管风琴。5岁就开始学着作曲。有一次,父亲和朋友走进莫扎特的房间,见孩子正在五线纸上专心地写东西。“莫扎特,你在写什么呀?”他随手拿起儿子写的东西一看,不禁吃了一惊,原来儿子在写钢琴协奏曲,而且写得完全符合规则。他故意逗儿子说:“你可知道,你这个曲子不能演奏啊!”小莫扎特生气地回答说:“我知道,可是哪个曲子在演奏前不要修改呀!”父亲竟然被反问得说不出话来。

    此后父亲就开始教他一些难度较大的作曲练习。他对儿子的学习与训练逐渐加重,管束也极为严格,手中常常拿着一根教鞭,儿子精神稍有不集中,教鞭就会高高举起。他不但教授小莫扎特复杂的音乐理论与演奏技能,还要他学习拉丁文、法文、意大利文、英文以及文学和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教育。当别的孩子玩的时候,小莫扎特却整天待在家里练琴、作曲、或学外文。

    为了让儿子开阔眼界,在少年时能有所成就,从1762年起,父亲就带领着6岁的莫扎特和10岁的姐姐安娜开始了漫游整个欧洲大陆的旅行演出。他们到过慕尼黑、法兰克福、波恩、维也纳、巴黎、伦敦、米兰、波隆那、佛罗伦萨、那不勒斯、罗马、阿姆斯牡丹等等许多地方,所到之处无不引起巨大的轰动!

    其中一次,父亲带他到首都维也纳去举行音乐会。在音乐会上,小莫扎特的精彩演奏,使维也纳轰动起来,音乐会连续举行了两个星期,竟然场场满座。一个6岁的孩子,对音乐竟有如此深的造诣,人们不得不叹为观止,一致称他为“神童”。

    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他们还被皇帝请进王宫进行表演,由于莫扎特的聪明可爱,颇得王室的宠幸。

    1772年,16岁的莫扎特终于结束了长达10年之久的漫游生活,这10年对莫扎特来说,无论是艺术还是生活都是极为重要的锻炼、积累和学习的阶段。他8岁就写了三首交响乐和几首奏鸣曲;12岁就为维也纳歌剧院写了歌剧《假傻姑娘》;14岁为意大利米兰歌剧院写了歌剧,并亲自指挥演出,连演20场,且场场爆满。这轰动欧洲的出『色』的成绩使得莫扎特14岁就获得了意大利音乐中心——鲍伦亚学院院士的称号,被罗马教皇授予了“金距轮”奖章。

    教子感悟——

    教育孩子必须有严格的一面

    “严格”,历来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三字经》上说:“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当然不是说只有老师教要严,父亲教育孩子当然也要严格,所以有“严父慈母”之说,并且人们常说:“严师出高徒”,这说明必要的严格也是不可或缺的。

    每个人都有松散、懒惰的一面,如果不能及时地纠正、督促,久而久之就可能形成不良的习惯。习惯养成便不易改正,危害甚大,有的人会因为不良的习惯而一辈子碌碌无为。而严格要求,会及时的控制和克服缺点,从而促使孩子持续不断的进步。

    但严格不等于严厉,不是板起面孔、大声地斥责,它可以和风细雨、甚至是春风拂面,让孩子明辨是非、乐于接受、积极改进……,这并不是严酷,而是在遵守制度或掌握标准时认真不放松,“严”而有“格”。这个“格”,就好比铸造人的模具,严而无格,成不了人;严而过格,就是苛刻,也成不了人;格不标准,成的人是畸形的或有缺陷的,是次品或废品。因此,严格教育实际上就是要求教育孩子做到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第一章 早期教育,决定孩子的前途 第五节 早期教育——卡尔的父母让人对“傻孩子”刮目相看

    卡尔·威特(1800~1883),德国著名的天才。他8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这六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时他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与那些过早失去后劲的神童们不同,卡尔·威特一生都在德国的著名大学里授学,在有口皆碑的赞扬声中一直讲到1883年逝世为止。

    卡尔·威特能取得这番惊人的成就,并不是由于他的天赋有多高超——恰恰相反,他刚出生时被认为是个有些痴呆的婴儿,他的“天赋”只是全赖他的父亲教育有方。

    卡尔父母对其早期开发智力的教育,使其从一个“傻孩子”变成“神童”。

    在德国哈勒附近有一个叫洛赫的村庄,这里居住着一位老人,就在他52岁时得到一个儿子,这个孩子一生下来就四肢抽搐,呼吸急促,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来,这个孩子有明显的先天不足。婴儿期的孩子反应相当迟钝,显得极为痴呆,老人曾悲伤地叹息:“我究竟有何罪孽,上帝给了我这样一个傻孩子”。老人的妻子也总是绝望地表示:“这样的孩子教育他也不会有什么出息,只是白费力气而已。”这个孩子就是卡尔·威特,邻居们劝慰他们要“想开点”,但背地里也都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