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罗山营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米罗山营地-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天亮时分,何天福他们的队伍到达了士林河边,这一整个地方都笼罩在常年不退的浓雾中。他们从左边转入了一个村庄,沿着一条山溪往丛林高处走去。地势渐渐在升高,穿过了一片高高的拉拉草丛之后,前面出现了石灰岩的白色山峰。通往山峰的小路上长满了刺丛,太阳又无情地烤炙着他们。当他们好不容易到达了山峰下面的溪流时,马来才掏出一张地图和自绘的图画对照了半天,惊奇地发现他们几乎已经到了他早先选好的那个溪边的山洞。他对大家说那个山洞就在附近,现在大家分头去把那洞口找到。

    有两个人顺着溪涧爬下深谷,在五十米深的地方,一直走到水流的源头,他们发现要找的这个山洞的洞口被水流挡住了。马来才带着几个人往溪流下方走,直到看见了那个拦住溪水的水闸门。这个水闸是木头的,两端固定在岩石上。这种水闸门在马来亚经常可见到,主要是提高水位用于灌溉水稻,而在雨季的时候则把闸门升高让水自由流走。

    马来才让大家把水闸门提升起来把水放掉,可是水闸门卡住了怎么也移动不了。蔡罗文提议开枪把水闸打穿了放水。马来才同意这么做,但是他说只能打开一小块地方而不是把整个水闸打碎,之后还得把水闸修好,让水位重新上升,才能使洞口获得隐蔽。

    于是何天福用步枪连开几枪在水闸上打开了一个洞,水流从这个洞口急剧地排泄出来。随着水位下降,那个山洞的洞口慢慢出现了。众人把运来的武器弹药搬到了山洞里面,之后修好了水闸,洞口又被流水遮住了。几天之后,马来亚华人抗日游击队第五独立队的人来到这里,把藏在洞里的军火取走,运送到了丛林深处的营地里。

第三章林谋盛和136部队 一

    林谋盛到达印度加尔各答之后,即致信给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吴铁城,报告由新加坡撤退平安脱险的经过。吴铁城曾于1940年9月任国民党中央密使来新加坡慰问侨团,对林谋盛所组织的抗日救亡工作十分赏识,因此林谋盛觉得他是一位可以投靠的重庆政府的高官。1942年4月12日,林谋盛飞抵重庆,备受吴铁城的欢迎。在他为林谋盛举行的洗尘宴上,还一再询问陈嘉庚的下落,深为他隐居在爪哇岛的险境担忧。不过吴铁城对陈嘉庚是有成见的,因为陈嘉庚与**走得近,蒋介石也对他深为不满,曾经想撤换他的南侨筹赈会会长职务。次日,林谋盛又晋见了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林森在会见中始终大骂英国人,不仅骂他们拥握重兵却守不住马来亚,更骂英国人在1940年中国抗战最艰苦的时候勾结日本人封锁了滇缅公路,掐断了中国运送抗战物资的咽喉,差点置抗战军队于死地。

    林谋盛在几天之后见到了蒋介石本人。蒋介石说:“好啊,你总算平安回来了。”欣慰关切之情溢于言表。于右任那天在场作陪,没插话,也没用心思听,只见他手指在胡子上不停地划来划去,大概是在默练书法。军统局长戴笠也请林谋盛吃过饭。席间林谋盛得知军统局有地下人员在新加坡,于是托戴笠打听家人的下落。数天后戴笠告知林谋盛,他的家人均告平安,还告知林谋盛在新加坡的公司被摊派了给日军的奉纳金七万多元。得知家人平安,林谋盛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

    不久后,林谋盛谋得一个职务: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咨议及福建省临时参议员。给他这个职务的理由大概是因为他祖籍是福建。他在这个职位待的时间很短,只有一个多月。到了当年6月,国民政府海外部针对有两千华人海员流落在印度一事,与英国方面计划组织一个“中国留印海员战时工作队”,用以协助当地做消防救伤工作。林谋盛当时在重庆任这么个闲职闷得慌,一心想做点实际工作,于是就和一同从新加坡逃出来的庄惠泉报名参加这项工作。6月13日,他和庄惠泉再度回到加尔各答,两人分别担任总务组正副组长。

    00在加尔各答不久,林谋盛邂逅了新加坡撤退途中认识的英国军官兀菲罗少校。兀菲罗少校告诉林谋盛,英国军方正在组建一支代号为136的特种部队,主要任务是渗透到马来亚本土做颠覆和破坏工作,为收复马来亚、新加坡做准备,问他愿不愿意参加。林谋盛一听十分激动,因为他是新加坡人,应该挺身而出为星马人民的自由而斗争,而且他妻子、孩子都还在那里,恨不得马上杀回去把日本人赶走,所以立刻答应了下来。但是他领教过英国殖民主义者的傲慢和自私无能,不愿被当成简单工具。于是他建议这件事最好通过重庆政府方面,由中英两国政府合作比较有利。英国人表示赞赏,因为他们十分需要华人方面的专业人才。经过谈判磋商,中英两国很快签了协议(中国方面签字人是中央党部秘书长吴铁城,英国方面是英国驻华大使森荪),由中方选派人员,英方负责训练、装备、运送和指挥联络。中国方面先后选送了一百多人参加136部队,分别在孟买、加尔各答、锡兰宝登高等地实行严格的训练。林谋盛调到136部队之后,把老朋友庄惠泉也叫来了。两个人分别被委任为马来亚华人区正副区长。林谋盛还因此获得上校军衔。

    重庆政府乃至蒋介石本人对于组建136部队一事都是高度重视的。林谋盛这样一个并不很出名的马来亚华侨逃回国内后能受到蒋介石的亲自接见让人有点意外,这说明了星马地区在蒋介石心里有很重要的战略地位。早在1937年中日全面开战之后,军事专家就预测日本人总有一天会南下侵占南洋,因为日本人的战略资源包括铁矿、锡、橡胶全部出产于这里。如今这一预测变成现实,马来亚半岛落入日本人手中,成了国民党政府的心腹之患。因此,配合英国人收复马来亚、新加坡,是蒋介石十分愿意做的事情。蒋介石在这个时候亲自前往印度,会见了英国远东军事最高指挥官路易斯蒙特巴腾,敲定了这件事。他随同外交部长宋子文会见蒙特巴腾夫妇的照片刊登在当时世界各国的报刊上,显示了蒋介石支持136部队马来亚行动的决心。

    重庆方面招收136部队人员条件十分严格。一开始,中央党部动员海外部和调查局两单位在本系统内部和派驻各地的人员中挑选出最精锐的骨干,优先选用南洋回国华侨青年。后来招募的范围扩大了,一般的大学、军校、各战区的部队机关都成为征募马来亚敌后工作者的对象。经过严格筛选,所有被初步选中的志愿者会获得一张通知书,前往重庆近郊蝎台子训练营报到接受集训。从上海来的年轻人梁元明这个时候是军统局电报机要员,得知消息后心中升起了使命感,报名参加了。他虽然没有在南洋生活的经验,也不会说广东话、福建话,可是凭着熟练的英语和过硬的无线电技术获得了招募队员的负责人林谋盛的首肯,被选为集训对象。随后他就依照命令办理离职事宜,前往训练营报到。梁元明在这里结识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学员,其中有吴在新,他本是缅甸战区的情报官,是被中央情报部专门调回来的;陈崇智,原是马来亚华侨,返国在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就读,会画很摩登的油画;陈育义,原来是重庆卫戍区司令部的侦察员;阮渭昌,广东曲江人,原是广东省银行的高级职员。

    经过国内的预选,挑选出来的人员要前往印度接受英国人的训练。出发前,林谋盛到训练营来与大家见面,介绍有关事宜。隔日,林谋盛率全体队员到中央党部向吴铁城秘书长辞行。吴秘书长语多加勉,并发给每人置装费法币壹仟元。次日清晨天未破晓时,林谋盛率领全体队员来到重庆沙坪坝机场,乘飞机飞经昆明前往印度加尔各答。

    乘坐的飞机是DAKOTA型的双引擎运输机,自沙坪坝机场起飞后,年轻的队员个个情绪高涨。很快到了昆明机场,队员们下飞机到休息室内休息,机场方面送来了小笼包子给全队人员充作早餐。飞机加油后再次起飞,开始一路向上爬升。这一趟路程就是有名的驼峰航线,由美国飞虎队员驾驶飞机。飞机飞行高度很高,在气流中颠簸得很是厉害,呕吐的人慢慢增加了。梁元明虽不晕机呕吐,可不久后双脚从脚底开始冷起来了,并且这感觉逐渐扩至全身。这时候机舱里呕吐呻吟的声音倒是消失了,因为每个队员都冷得直哆嗦,呕吐的症状反而消失了。没有云层的时候,可以看见飞机下面的驼峰,只见形状各异的山峰顶尖部分,在云海里冒出或者铺展在云里,一望无际。过了山峰地区,飞机就开始一路下降。到了印度东部汀田机场,队员们没有下飞机,坐在机舱内等候。飞机加油之后继续向西飞,一路飞得很低,机上的人感到舒适了许多,没有人再呕吐。飞机在印度境内农村上空飞行,经过的都是田野乡村和河流草原,很是宁静。很快就到印度的加尔各答(Calcutta)机场,英国军官兀菲罗中校前来迎接,并安排军车接送全体队员往郊外英国人住宅区内一幢洋房里住宿一晚,隔日再前往山区训练营房。

    初到印度接受训练的情况后来在学员的回忆中有不同角度的描述。比如上海人梁元明是这样写的:

    在加尔各答住一晚,早餐后由勃罗姆(Broom)沿途照顾,坐军车到火车站上车。印度的火车,两节车厢间是不能相通的。两节车厢间的乘客,要在火车停站时到月台上交谈,或走进对方车厢上去。火车从加尔各答到目的地本那车站已是下午时分,转乘军车向山区方向驶去。来到山上停车场,仍是高山的半途中。因为没有汽车道路可以开上去,所以只好下车步行了。这山顶训练营区,地名是辛加尔(Singar )。一路沿着羊肠小道向上前进,在半途中看到一群妇女,头上顶着各种不同容器,装着泉水下山回家去。沿途无特别可记的,不过见到黄牛两头,并立拉着装满农作物的两轮车子快跑,是印度北方某些地方的特点。当然路上牛粪满地,当地人用手捧起收好,放在家门边做成大块砖的形状,在太阳下晒干,可拿来做房屋的外墙,屋顶另铺防雨的草编物。当然牛粪气味很重,但居民安之若素,亦是令人同情。另有一种水牛养得很好,毛光亮,鼻子没有挂金属圆环,亦没有绳子牵,昂首在大马路上闲逛,车辆行人都会让牛三分,据说这就是神牛在印度的情形。来到山顶平台,看到多幢洋房式房屋散布多处。因每块平地不大,每幢房屋间都会有沟或凹地间隔着,所以没有车子行走,只有步行才可以,但备有水电生活必需品。

第三章林谋盛和136部队 二

    张德爵是后来去的,他回忆了受训的情形:

    在加尔各答的市郊外一座相当大的别墅里,四周围有高墙,内有许多房屋和草场花园水池等。我们七个人是住在草场水池边的一座大房子里,这是英国远征军参谋集训所在地。第一次上课的教员是一个英籍军官,年近七十,头发全白,身体非常结实,只穿一条短裤,手拿教鞭和教学手册。所有的课目都在开快车学习,每天早上六点半起至晚上九点均有课目,因为出发的时间很快会到来。不过周六十二点下课后即可领薪金散课。有的同学乘车到市区看电影、看市容,不亦乐乎。课目内容有:日军兵种武器装备性能、反作战时特有技能之认识、军用地图识别、森林中辨别路径、敌后通讯保密技能、收集敌情和敌后宣传、敌我方武器及爆炸物的使用等等。开始受训时,就每人发给一支左轮手枪。除了练习射击开枪外,并要摸熟枪的性能,以及拆洗抹油等工作。每种枪都要有使用保养的观念,不能在使用时卡子弹,丧失先机。有一位英国教官是讲爆破的,他的食指缺少一小截。据他说是在上课时讲课的需要,将雷管接在引火线上。为了要达到课目震骇效果,他手拿着雷管就点着了引火线。火花渐渐烧向雷管,即将引爆雷管。他当时讲得太入神,而错估了燃烧速度,等到惊觉想要丢出去时,雷管已在丢出去的一瞬间爆炸了!结果,食指被炸掉一小截。这是活生生的故事,教员现身说法,证明执行爆破工作,绝对要谨慎,不能掉以轻心。

    怡保出生的华侨青年谭显炎的战后报告则显得很文艺腔:

    常年笼罩在酷热天气气候里的印度,一座海拔数千米的高山上,突然多了一批陌生华人之后,山下附近的居民,不断地可以听到繁密的枪炮和爆炸声。不管白天和黑夜,随时可看到浓密的黑烟,天空滚起了融融火光已成了有趣的点缀,不再引人惊讶。神秘的火光过去了数月,我们也完成了一种特殊的技术训练。经过缜密的思虑,我们拟就了工作计划,开始追逐富有刺激性的生活。离开山区出发的一天,晴朗的天空忽然下起了剧烈的暴风雨,正象征着前途充满了不测的惊险,给予我们所期待的一种预示。我们兴奋地憧憬着,在重庆奉命来印度受训时已了解了此次使命的重大和艰险,我们是在和盟国合作的严肃情形下出国的,我们有自信和把握,毫不犹豫地欣然应命。我们早抱了光荣牺牲的决心,凭着既往军校给我们的训示,我们的生命是时刻联系着“成功成仁”四个字。我们坚决地保证“不辱使命”。

    林谋盛被任命为中方的最高首长,具体的职务名称是马来亚工作区区长。他已把一起从新加坡逃亡出来的庄惠泉调动过来,作为副区长,一同来执行这个不同寻常的任务。这个时候距离他逃离新加坡的时间已有一年多,留在新加坡的妻子和子女一点消息也没有,因此在执行这个潜回马来亚的任务时他是有特别的心情的,恨不能马上能回到那里去。林谋盛本是个文弱的书生,年轻的时候在香港读书时,有一次遇见一个陌生的印度人,那个印度人拦着他要看他手相,说他的命运里会遇到一次战争,而且战争会让他成为一个他自己心目中的人。那个时候他觉得印度人在胡说八道,可现在事情差不多真的发生了,只是他还不明白自己心目中想成为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由于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