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CEO康熙回忆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清CEO康熙回忆录-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曷酰凰湛巳龉呕鲋冢易龈椅市裕欢舯芈【诮患剩煊谌耸拢不击“菔且桓隽斓既牛嫌衅橇Γ驹辍H绻悄苌朴么怂娜耍闷涑ざ仄涠蹋怂娜四芡囊惶澹笄宥喜恢劣诔龃笪侍狻<幢阌谐蝗账娜酥杏腥似鹨煨模荽笄逵谖D眩夷盖妆乜梢岳做侄位庵H绱宋乙部梢苑判牡刈吡恕!�

  我拿起这封信泪流满面,一刹那,我似乎第一次真正了解了父亲。这是父亲对自己的总结,也是一份离别的决绝书。几十年来,这份罪己书如一柄悬在当空的宝剑,让我每天不敢懈怠。它是父亲留给我的最宝贵的财富,我将永世珍藏,流传后世。




二.大清的崛起:蛇吞大象的神话(1)




  从我懂事时起,父亲就经常给我讲祖父皇太极的传奇故事。父亲告诉我,祖父继承了曾祖父努尔哈赤的雄才大略,率领“八旗”员工,将曾祖父首创的“全员销售法”发扬光大,使大清公司的规模和势力范围迅速扩大,最终由关外进军中原市场,完成了在别人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并购大明集团。这个被称为“蛇吞大象”的神话作为经典案例被写入了各大商学院的MBA教程。

  父亲说,给我讲这段故事不仅仅是为了让我体味故事的精彩和祖辈们创业的艰辛,而是让我学习作为一个企业家的素质和技巧。因为,祖父的这段经历不仅包含了资本运营的全过程,更包含了作为一个卓越企业领袖所必备的技能:执行力、野心、坚韧、诚信、敏锐的洞察力、卓越的谈判技巧和逆境中屹立不倒的勇气。他说,这是祖父留给他的全部,他有责任将之传给后世子孙们,这是爱新觉罗氏最宝贵的财富。

  据父亲讲,在大清正式成立之前,大明集团就已岌岌可危了。大明是一个家族企业,其开创者朱元璋是历史上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他在无比恶劣的条件下艰辛创业,亲手缔造了一个巨大的财富帝国——大明集团。然而,一度辉煌的大明终究摆脱不了“富不过三代”的宿命,在魏忠贤等人的操控下,大明的经营状况急剧下滑。崇祯继任董事长后,虽然着手解决了魏忠贤危机,但是病入膏肓的大明难转颓势。面对资金链断裂、管理层倒戈和锐减的市场份额,崇祯有心无力,大明摇摇欲坠。大明就像一个深陷泥沼的大象,身形庞大却奄奄一息。

  那是一个最好的年代,也是一个最坏的年代。垂死的大明像一只待屠的羔羊,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其中不乏李自成、张献忠等实力雄厚、颇具雄心的企业家。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并购中,祖父完成了“蛇吞大象”的经典传奇。

  1644年,大明旗下的产业,除了山海关公司外,其他产业都是运转困难。山海关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奶牛场,它是大明最优质的资产。目光敏锐的祖父并没有急于并购大明的其他产业,他认为,用极少的代价收购一堆看不见未来的亏损企业,不如多花点银两投资一个具潜力的公司。祖父不止一次对属下说,大清收购大明的关键在于山海关公司,只要它还未落入他人手,那么并购大明就会有希望。

  如果和实力雄厚的李自成在资金上比拼的话,大清并不具备绝对的优势。在角逐并购中,张献忠的公司突然倒塌,使祖父的立场更为坚定:盲目的并购是自掘坟墓,强大才是并购的唯一资本。

  在这场世纪并购战中,李自成对大明志在必得。李自成倾其所有,几乎收购了大明除了山海关公司之外的所有产业。李自成虽然将崇祯赶出了董事会,看似大局已定,但胜利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致命伤——山海关公司并没有彻底纳入李自成的版图。

  无论怎么算,并购大明是一项不错的投资,但可惜李自成遇见的是吴三桂。精明的吴三桂十分清楚山海关公司在整个并购中的关键作用,一方面他加强了自己对它的绝对控制权,一方面他积极与虎视眈眈的并购者们斡旋,待价而沽。无论是崇祯还是吴三桂,都不愿轻易将之卖掉。于崇祯而言,它是大明最后的救命草,只要存在一天,他就有东山再起的可能。于吴三桂而言,它是与李自成、祖父谈判的砝码,两虎相争,它的售价必然飞涨。在崇祯、吴三桂的全力保全下,它成为了最后的堡垒。

  大明瓦解后,山海关公司的战略地位更为重要。一段时间,祖父与李自成在对它的收购方面针锋相对,势同水火。此时的大清虽然刚刚崛起,但是它快速而坚韧;而大顺虽然规模庞大,但它空虚臃肿。祖父始终坚信:大明将会成为大清众多产业中的一部分。因为祖父相信自己的实力,也相信吴三桂的眼光。

  在一次关键性的会晤中,祖父与吴三桂进行了深度的交谈,他向吴三桂分析:

  “李自成虽然强大,但是为了并购大明,几乎耗尽了所有资金,即便他有能力收购山海关公司,但是他的管理能力和资金能力完全跟不上其现有的规模,这样的企业究竟能存活多久?一个企业能不能长久,看的是创业团队。但很显然,李自成的创业团队并不是一个专业的团队,例如刘宗敏,企业做大了之后就不知道如何管理,整天把公司搞得乌烟瘴气,这种人身居要职,企业能做大么?李自成生性多疑,任人唯亲,即便收购山海关公司,他能让你继续掌控么?李自成的企业像就一团飞速膨胀的泡沫,看似最强大的时候也是最接近破灭的时候。几个月后,事实即可验证一切!




二.大清的崛起:蛇吞大象的神话(2)




  “然而大清则不一样。虽然它在关外起家,资金规模比不上李自成,但是我们控制了几乎整个蒙古草原的产业链,在未来十年内,大清都有再发展的充足乳源和资金,每年百分之百的利润增长足以证明一切。对于并购,我们是审慎的,大清不是为了并购而并购,而是为了强大而并购,这是一个企业稳健发展所应有的态度与眼光,这也是大清为何没有全面收购大明的核心原因。目前大清缺的不是时机,不是资金,不是管理,而是像三桂你这样的人才!李自成还没有开始就注定了要失败,这点你我都很清楚。你我需要的就是今天的谈话。我现在可以向你承诺的是,选择大清,你将获得比山海关公司大十倍的回报!三桂,这是你一生事业的最大机会。无论你答应与否,我都尊重你的选择。如果有朝一日你成为了大清的竞争者,你也会是一个我值得尊重的对手。”

  那一次谈话,吴三桂的老师洪承畴也在场。他现身说法描述了在大清的所见所闻,最后动情地说:

  “山海关公司与大清都是经营与草原相关的产业,一旦成为一体就是强强联合。三桂,你需要的是一个广阔的平台,而不仅仅是短期的利益。”

  虽然吴三桂并没有当场表态,但他还是动心了。祖父认为,只要吴三桂旁观不动,陷入资金陷阱的李自成就不能支撑太久。在后来的陈圆圆事件中,吴三桂与刘宗敏势成水火,这件事促使了吴三桂与李自成的彻底决裂,不久他正式加入大清的阵营。并购大明不到一百天,面对资本链严重断裂、创业者之间矛盾冲突,面对大清的强大竞争,李自成精心图谋的企业帝国轰然倒塌。一个月后,大清正式并购大明,一场“蛇吞大象”的历史性并购圆满地画上句号。

  这并不是一场单纯的并购,它包括了企业经营的所有元素,就像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风起云涌,波澜壮阔,更惊心动魄的是企业领军人物之间的思想较量。关于祖父这段传闻,成为了全国人民饭后的谈资。几乎在一夜之间,大清成为了所有财经类媒体关注的焦点。关于大清的各种猜测也不胫而走,甚至引发了关于“企业家原罪”的探讨。曾一段时间,许多媒体以大清为教例进行无情的鞭挞。他们认为大清的发展史是一部投机史,从牧场投资到并购大明,“无不透着一个投机者的冒险和激进”。

  面对各方指责,祖父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发表了这样的讲话:

  “我明白,并购让许多大明的员工失去了工作机会,我深表抱歉,也表示遗憾。在商业社会,每一个企业都必须为它的经营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因为企业不是福利院,也不是机关。赢利、亏损、破产、并购只是企业经营行为所带来的结果,这与道德无关。大明在并购之前,多次遭受重创,从李自成、张献忠的倒戈,到吴三桂、尚可喜的反目,大明濒临破产边缘。

  “大清并购后,资产增值十倍以上,员工的整个薪酬待遇也增长了百分之三十。即便是失去工作的员工,也都获得了离职补贴,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这次事件中学会了生存的技能,接受了市场的考验,感觉到了危机,这对他们未来的人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也许在整个并购事件中,只有一方是痛苦的,那便是崇祯及其家族。”

  最后,祖父说:“当一个企业的资金实力足以支撑并购成本,并能为企业的主业带来增长时,并购成为了一个必要的战略手段。”

  面对公众,祖父并不避讳他是一个并购者,他始终认为,只有准确、快速、强有力的并购才能使大清壮大。正因为这许多次大大小小的并购,让大清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变成了一家巨型公司,在这商业奇迹背后,贯穿始终的是祖辈们的智慧和卓见,它像一座永掘不尽的金矿,等待后世的人们去开采。




三.马背教育:竞争是最好的老师(1)




  父亲虽然在八岁时就离开了我,但值得庆幸的是,在我人生的最初几年,我得到了父亲的言传身教,是他教给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和处事的态度,让我成为了一个正直的人;而我的启蒙老师魏承谟让我学习到了一种系统的思考方式,发现了知识的价值和乐趣。

  1。 马背哲学:让竞争无处不在

  我的整个童年几乎都是在马背上度过的。

  在我五岁的时候,父亲就把我扔上了马背。父亲喜欢骑马到他的猎场里去打猎,他习惯把我按在他的身后驾马狂奔,我惊慌失措地在马背上哇哇大哭,而父亲却坐在马背上爽朗地大笑。这个场景构成了我童年对父亲最深刻的记忆。

  我不知道父亲为何要这样做,也许爱新觉罗氏的子孙天生就应该骑马的。父亲喜欢周末的时候去打猎,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躲在祖母的怀里。父亲通常会一把把我从祖母的怀里抢过去。照例的,他把我按在马背上,而他则大笑不已。我害怕周末的到来,我更害怕父亲的笑声,但我无法遁逃。

  每到周末,我便盼望着下雨。下雨的时候,父亲会教我射箭。这比骑马有趣多了,我喜欢射箭。周五的晚上,我都会问祖母:“祖母,明天会不会下雨?”祖母回答我,明天是一个大晴天。

  父亲总是把我放在危机的边缘,他给我上了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堂课:困难既然不可避免,何不勇敢面对。在以后的许多年岁月里,每当我遇见危机的时候,我都会想到父亲按着我骑马的场景,它像电光一般,照耀着我,使我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

  我是一个幸运的人,从一出生就拥有了无尽的财富。但我也是一个不幸的人,我是一个独生子,从小就知道自己责任重大。父亲经常跟我讲的一句话就是:别看我们现在住在紫禁城,也许我们明天就会搬进牛栅栏。

  紫禁城是一个让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地方。在这里,你能够看到全北京最美丽的日落和日出,在这里,你根本不用担心生活之虞,每天都可以享受到最尊贵的服务,这里所有孩子的生命轨迹几乎都规定好了。就跟我一样,一生下来,就注定了要继承父亲的产业,为家族企业而奋斗。在这里,我和贵族子弟们同处一个教室,受着良好的教育。

  在以后的许多年里,许多新闻媒体说我是一个天生的领导者,但我认为我的领导才能源于父亲。

  父亲总是不知疲倦地给我灌输他的理念和想法。他喜欢下象棋,但却是一个臭棋篓子,我则有下象棋的天赋。父亲下棋的时候,表情永远严肃,好像我是他战场上的对手。我们下棋的时候约法三章:不能悔棋、下棋不能讲话、输了要心服口服。每次下棋,他大部分都会输,而且是心服口服。这是我最高兴的时候,我不仅得到了我心爱的礼物,更重要的是,我战胜了父亲。是父亲教会了我竞争的快乐。

  我的童年是在游戏中度过的,和大多数满族子弟一样,我爱好骑马、布库、射箭以及一切有竞争性的游戏。父亲还创造了一种可以几个人一起玩的扑克游戏,在游戏中,每一分钟都充满了竞争。如果你是弱者,那么你必须发挥团队的力量,遵守团队的规则,只有团队胜出,你才能胜出。父亲特别喜欢玩这个游戏,他喜欢当一个独裁者,当我们拼命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时候,他都会得意地哈哈大笑。这让我很不甘心,他是一个臭棋篓子,但这个游戏他可是高手。我们往往输给他,他也从不让着我。直到有一天,我们痛快地赢了他。我们欣喜若狂,因为我们第一次通过团队的力量打败了一个独裁者。

  父亲是一个异常严厉的人,他总是以优异的标准来要求我。有一次考试我的语文成绩只得了八十五分,我害怕告诉父亲,就向他撒了个谎,说把成绩单弄丢了。但什么也瞒不过父亲,他气冲冲地站起来威胁我:“如果你因为害怕告诉结果就撒谎,那么你将受到更大的惩罚。”当我有了儿子,也用这种方式骂他的时候,我的儿子跟当年我抱怨父亲一样抱怨着我。但是,我并不后悔,因为这可以让他知道上学的重要性,更关键的是教会了他要勇于面对挫折。这是父亲给我的启迪。




三.马背教育:竞争是最好的老师(2)




  我上学的时候,父亲从不接送我,但他每天都会把我从被窝里揪出来,这让我很反感,但又很无奈。每天早上六点钟,天刚蒙蒙亮,他穿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