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谈与疯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妄谈与疯话-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耍獬龅靡坏辣纫坏滥选O衷诨咎獯蠹叶伎家话俜郑趺辞鹚咚停咳锤郊犹狻R荒昙兜暮⒆泳涂迹骸搅玖谐迪嘞蚨校恢徊杂诹匠抵屑浞桑搅匠迪嘤鍪保杂椿胤啥嗌俟铮俊乓荒昙叮统稣庋奶猓鲜τ植唤蹋挥型饷姘铝制タ税嘟蹋悴唤磺パВ慵倚『⒍涂疾还鹑耍∥颐亲黾页さ模懿荒芙泻⒆邮湓谄鹋芟呱稀!�

“现在光成绩好也不行了,要求多才多艺。一到晚会上,小孩就开始比拼。能上去表演的,都是考过多少多少级的,一出手都跟小钢琴家一样。以前高考加分,都是照顾绘画、音乐、体育特长生,现在哪里有什么特长生?只有‘特短生’。你成绩再好,什么都不会,就会首先被学校筛掉。这哪里是考学生?简直是考家长。我们这一代倒霉透了。当年考大学已经焦过一次了,现在有孩子,就是十八年徒刑,烤到两面黄。”

第二部分 第33节:比素质教育更重要的(2)

“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孩子快快考到大学,我就解放了。孩子已经出来了,再塞回去是不可能的了,只希望跟DVD快进一样,快快熬到头。”

“养一个孩子,我们粗算过,在上海这样的地方,所谓的中产,到孩子大学毕业,一共要花六十万。”

具体到各项费用,听朋友说,好地段的幼儿园,每个月是一千五百元;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往低里估计是一千出头;孩子的吃穿用度每个月要一千多,说的是温饱水平,不是小康;玩具、书籍和外出游玩儿最少五百元。

朋友正削尖脑袋挤好学校。见面就问我,你爸爸是什么教师?我说是大学的。他居然说:“那暂时用不到。我现在急需小学老师。孩子要上小学了,好点儿的学校,赞助费最少五万,不包括学杂费。”

“不是九年义务教育吗?怎么收这么多?”

他哈哈大笑说:“你说的是新加坡吧?上海的好学校,送钱少都进不去,更不要说义务教育了。义务教育的有啊,敞开大门欢迎都没人进。大家都想进名校啊!我一个同学的孩子上小学,XX小学你知道吧?四千人报名,录取六十个。学校提出前三百名的名单,入学水平都差不多的,在硬件相同的情况下,就比软环境。学校发张赞助表,不硬性要求,你自己填赞助多少,价高者得。我同学拿到单子那天,愁得一夜睡不着——不如给个硬指标,一次交个五万十万;这个软指标,太难把握了。你捐个二十万都不见得能挤进前六十名啊!简直是精神折磨。”

“才小学,至于吗?”

“不拼不行。现在竞争,从落地开始。进中学要看小学成绩,看小学的学校。名校有直升名额,给的考试指标也多。都想给孩子最好的环境。现在不仅争小学了,连幼儿园都争。很多小学都指明收哪几个幼儿园毕业的孩子。再往上拼,就没什么余地了。大约以后要指明生产医院了,非哪几个医院出生的孩子,不许进某几个幼儿园。哈哈!”

孩子的父母往往受环境影响,把孩子的教育提到一种攀比的高度,在意的不是孩子学到了什么,而是孩子学的这个是否是现在最朗朗上口的,是否是目前最流行的。对孩子的教育,与其说是内在修养,不如说是外在展览。

第二部分 第34节:比素质教育更重要的(3)

同学们一见面,就忙着叫小孩表演,这个来段芭蕾,那个弹个曲子,学体操的就满地翻跟头;家长还当着很多成人的面考五岁的孩子加减乘除,可能是自己倾注的心血太多,不显示一下成就不甘心。而孩子卓越的表演引来一阵阵赞叹的时候,家长的那种自豪,溢于言表。

而作为幼儿教师,我更注重的是隐性教育,是基础教育,是人性化教育。比如,每家都知道教育孩子见人就打招呼,说谢谢,这谁都会。但细节问题,家长注意到了吗?

在同一桌吃饭,菜一上来,小孩就站在板凳上拿勺子去够。家长生怕孩子够不着,招呼都不打,理所当然地把菜移到孩子面前。我善意提醒,宝宝要学会礼让,让大人先动筷子;大家吃饭要排队,菜转到你你才可以拿。孩子大约是从没听过类似的话,一气之下将汤匙摔在地下,粉碎,生气地说,我不吃了!还扭着要下板凳。

妈妈一把抱住,哄着说,乖囡囡,我们小呀,我们饿了呀,阿姨比我们大那么多,让让我们呀!眼睛都不看我。

我碰了个软钉子。

什么样的母亲,带出什么样的孩子。现在的年轻母亲,很多是当年的独生子女,或者是最后一代的老小,本来在家就受宠爱,不懂得谦让,更难教出礼让三先的孩子。

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这是我到上海这几天听得最多的关于教育的方针,大家都在谈。这里的所谓素质,已经将最基本的尊老爱幼、文明礼貌、有涵养排除在外。依我看,在各种少儿培训班满天飞的时代,孩子缺少的不是所谓的素质教育,而是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想他人所想、分享和友爱的点点滴滴。因此,比素质教育更重要的,是基础教育。

在孩子学跑以前,路要走得稳。

在孩子神采飞扬地上舞台表现以前,在台下要学会含蓄与收敛。

人的憨厚与谦让,温柔与和谐,比所有的钢琴绘画体操算术都要强。

很多素质,其实并不需要花大价钱培养,注意生活的每个细节,就可以塑造出彬彬有礼的孩子。

第二部分 第35节:在中国选择做家庭妇女是不合适的决定

在中国选择做家庭妇女是不合适的决定

我现在怀疑,在中国做全职母亲是否是明智的选择。

1。?做全职妈妈本身不会与社会脱节,因为全职妈妈就是一项事业。能把家庭和孩子都团好的女人,原本就是创造价值,而且相当不容易。不是对家庭充满理想和爱的,很难做到。可是,在中国这项工作没有得到认同。在国外,housewife是工作状况的一个官方选择,你填表格什么的就印在上面,没人会大惊小怪或歧视。在中国不行。你一说你没工作,就好像低人三等似的。没有正确认识家庭妇女的社会价值。

2。?国外有家庭妇女的社团。她们在家务之余也参与社会活动,互相帮忙接送孩子或组织妈妈俱乐部,做社区服务,没有孤单被人忽略的感觉。在中国,因为全职母亲少,类似活动也少,整天与孩子为伍,想腾个上厕所的空都难,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家庭和孩子,慢慢的确会与社会拉开差距。

3。?法律保障不足。在国外,如果家庭妇女与丈夫离婚,是丈夫的过失,可得到可观的经济分割,未来的生活也有强制性保障。丈夫工资到点儿就被强行划进妻子的户头作为生活和抚养费用,因此没后顾之忧。男人离婚前出于经济因素也会三思而行,最主要是全职妇女本人有了保障,不会因此而害怕全职。中国不行。你说自己是家庭妇女,哪怕就是丈夫出轨要求离婚,估计也赔不了你几个。更主要的是没有给全职妈妈生活费一说,顶多也就抚养孩子。妈妈没工作,搞不好连孩子的抚养权都争取不到。原本是因为爱孩子而不工作,后来变成一个弱点,成没经济收入了。而且父亲给孩子的抚养费也是全凭良心,给你就拿着,不给你,哪怕法院去执行,也不能每个月都替你去要吧?实现的过程很艰难。

4。?功利的职场。这个在世界各地都有,得凭良心说话。资本家的目的就是实现赢利最大化而不是做慈善。你在社会竞争中只有是强者才能有被剥削的资格。否则,你想申请被人剥削估计人家还不要。全职母亲就面临这个问题。尤其是从事现代行业的全职母亲。IT有时限。你三年前是职场精英,官拜副总裁,三年后再出山,还得跟小家伙们一起拼。工作具有时效性和持续累积性,一断开就得重来。而且重来就处于劣势。你说家里有个三岁的孩子,与那些尚未婚配的大学生比就处于不利。尽管每个人都会结婚生孩子,但人家好歹能被榨几年。到时候人生孩子了,公司可以再想法子请新人。

5。?道德处于薄弱期,缺乏建设。中国原本是礼仪之邦,不过近几年处于变革的时候,经济大潮一冲击,很多时候本性都迷失了。道德底限被金钱追求冲击得不断降低。你对一个男人究竟残存多少良知是估量不出的。经常发生昨天还是好好先生,今天就成恶霸地主的状况。其变化之大,所受诱惑之多,抵御能力之差最好还是不要以过往记录衡量。而且,你相信枕边人,却不能信任周边。大环境不好你不能单一建设小环境。你男人不错,是优点也是缺点,你觉得不错人家也觉得不错,架不住今天这个来抢明天那个来夺。以前偷抢那是不入流的事情,总要搭块遮羞布;现在改豪夺了,直接上门跟你摊牌,请你主动退位,你不退还成了阻碍历史进步了。

根据以上几点,我还是建议女性朋友们加强自身建设,哪怕你再爱家再爱孩子,至少为了不可预测的将来,得把命运抓在自己手里。

现在的状况就是这样,组织没有了,社会靠不住了,法律没保障了,人心涣散了,丈夫也不好带了,还是依靠自己吧!

第二部分 第36节:我们的税收拿去做了什么(1)

我们的税收拿去做了什么

我的版权费,税收部分都由电影公司代缴。

签合同的时候我就说明一定不能自己付税,我得拿纯的部分,否则,感觉上白忙一场,纯粹为共产党打工了。虽然人家替我缴,也是羊毛出在我身上,心里总归舒坦点。

这话有点儿反动,但这是我真实的想法。我上网查了一下税率,发现出版方面的税收国家还算照顾的,也要达到百分之二十多。其他的工薪税收,上万以后就达到30%了。最高税率可以达到42%。与发达国家相比,一点儿也不逊色。

按说,税收是国家的财政收入,稍微有点儿知识的人,都明白国家的存在依靠税收,我不该有这种狭隘的想法。更何况,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根本不存在是为共产党打工一说。

但这些天出的几件事情,让我不得不往深层想想。先是在天涯杂谈上看到一封求救信,说一个十六岁的女孩因为弟弟得了白血病,需要三十万元治疗费用,请大家捐款;再就是看到文学城上说五十多岁的母亲为二十七岁的儿子上街乞讨求医疗费用。刚看到类似消息的时候,心头总一痛,涌动着捐款的激情,可看多了就麻木了,因为这已经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我哪怕不吃不喝把所有的钱都捐出去,也救不了众苍生。此外,万一某日我也遭此境遇,只怕没人会管我。而且,我捐的钱去哪里了?治个病要三十万?到最后不都是落到医生医院的腰包了?

第二部分 第37节:我们的税收拿去做了什么(2)

又看到一篇对教育部副部长的访谈,让他谈谈目前大学教育费用是否超过了家庭的承受能力。部长比较谨慎地回答,他们夫妻二人的工资,刚够缴孩子的上学费用。这还是中国的副部长啊!按说收入应该算小白领了吧?那些汗珠落地掉八瓣的农民兄弟的孩子该怎么办?

又听网友抱怨高速公路过路过桥费,昂贵到无法承担。

我于是纳闷儿,政府官员把收上来的高额税收都用在哪里了?他们收完了税,给了人民什么样的返还?医疗没有保障,教育没有保障,基础建设也还要人民继续掏钱。那么这么多税,政府官员有没有给出个报告说明究竟是用到何处了呢?

此外,政府官员只知道按个人的每笔收入纳税,却没有一个保障系统,诸如我这个月收入一万,但我下半年没工作了怎么办?或者是我今年家里添了个孩子,消费增加了怎么办?没有一个退税或者补贴的措施,让人觉得自己一直在尽义务,却没有得到任何权利。

我不甚喜欢政府官员的独断家长作风。比方说,什么地方遭灾了,以政府名义捐多少。这笔钱是来自人民的腰包,为什么不把这笔钱用在贫苦的农民身上,为什么不把自己国家的人民照顾好?

再看看现在外逃的贪官,再看看电视里播放的警匪勾结,再看看城里一堆堆的上访民众,心里真的很难过。这是我的国家啊!这是以后我叶落归根的土地啊!

那天跟老公抱怨,说新加坡政府真能敛财,中午十二点打车过市区还要收一块钱的高峰交通费。老公笑着说,新加坡已经很好了,一年每个人才缴那么点税,国家还补贴你生病住院的钱,也没人饿死,房子也很便宜,到处都干净清爽,人一个捐款机构的总裁坐趟头等舱还被双规了。

想想也是。

唉!这世界,办什么公司都不如开个政府赚钱。

第二部分 第38节:房地产真的能保值吗

房地产真的能保值吗

最近在一片通货膨胀的恐慌之下,房价已经涨到天价。手里积攒了点儿钱的人都希望把货币变现成房子以抵御通胀。

《蜗居》里的情形每天上演。今天你付了订金,明天房东就把钱还你了,坐地等涨,每天跳价。没买到房子手里余钱的,现在恐慌,|福@哇小!說%下&載*站|买到房子押一手贷款的未来恐慌。

我一直以来的观点:现在房价失控性飞涨是官员恶意不作为。他们早就可以在苗头之初的时候出台政策,通过四大银行放贷的调整而平抑房价。现在官员是允许恶意滥炒,今天买,明天卖,贷款一套到N套。

这样恶炒房地产的目的是什么?地是国家的,税是国家的,要想实现繁荣昌盛的景象,仅房地产一项就可以拉动全国的GDP,生产环节哪怕差一点儿,都不影响每年增长8%。这是典型的政府官员做派,不管事情做得漂亮不漂亮,交的答卷要漂亮,这也是政绩的一部分。而老百姓成了政绩的牺牲品。

我们要把这份答卷交给谁看?

我经济学得不好,我说点儿我自己的朴素经济观。现在已经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了。中国经济基本还是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经济,没道理美国经济不举了,欧洲经济下垂了,中国还挺着傲人的Dcup,拒绝地心吸引力。我想这个Dcup虽然看着丰满上翘,里面塞的应该是硅胶。假的再好看,也是假的,搞不好以后还会引发乳癌。

全球都不景气,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