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复旦进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向复旦进军-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弧�

    2。交叉复习提高效率

    要想把各科学得均衡,首先要安排好各科的学习时间,比如数学、物理、化学这三门理科科目和英语、语文这两门文科科目如能交叉学习,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3。备战高考,方法是关键

    在冲刺阶段,知识体系就像一部在高速运转的机器,而每一个知识点则是这部机器中的零件,任何一个点的疏漏都可能带来不良后果。如何检验自己是否掌握了知识呢?我的做法是用一本考试说明,一本复习参考书及课本来帮助自己:先翻开考试说明,按照书本上罗列出的考点,把相关的知识在脑中过一遍,思路很清晰的就跳过去,思路模糊的则翻开参考书,看看复习要点,做一些习题,直到弄懂为止。此外还可以制定备战计划。计划要有针对『性』,临考前可为自己复习中的缺陷部分安排专门的时间,经过一段时间努力,最后将这些薄弱环节都做些弥补。同时,作出的计划要有可『操』作『性』,因此,要给自己一个弹『性』空间,要做计划的主人而不是计划的奴隶。

    4。把握学习的〃度〃

    要提高效率就必须集中精力,排除杂念,对一个问题力求以多个角度考虑,而没有充足的睡眠,合理的营养是很难办到的。生活有规律可以节约时间,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知识经过梳理后,要由点到面,由面到体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立体空间。在这其间你会发现最初对这些公式、定理的认识有许多错误、疏漏之外,在做过大量习题后,你会发现不同的题目之间有相似之处,需要你归类分析、找出联系。跳出题海,站在更高的位置上俯视这些题目,你的脑中剩下的只是经过提炼的精华……类型。等这种类型的题再出现时你就会很快做出,这对提高速度很有帮助,这在〃分秒必争〃的高考战场上也许是取胜的关键。

    5。回归课本

    在高考前的这段时间里,看书应该是摆在第一位的,即首要的任务是〃回归课本〃,而不是花大量的时间再去做题,有的同学可能对此不屑一顾,认为书已经看了许多遍了。再看也看不进什么了,无疑是浪费时间,其实不然。因为前段时间大家更多地把精力花在了模拟练习上。各种各样的题目做得实在是不少,因而也就自然地把课本抛在了一边。现在该是拿起它们的时候了。再重新把知识点温习一遍,理一下思路,加深印象,是很有必要的。题目做得再多,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很有必要再回到课本中,把不够清楚的地方搞明白。

    此外,还需要做适量的练习。每天应该做一门学科的一套模拟题,每天换一门,五六天一轮回。尤其是数理化等学科,多天一点不做,解题速度会明显放慢。做这些模拟练习的时间应该与高考时各科的时间安排相一致,这样有利于提前进入状态,更适应高考。

    6。复习拣最基本的

    复习拣最基本的,别拿难题为难自己。为使自己不必太紧张,家长也应注意在这段时间的行为不要出现太大差别,如过分关心询问考生复习情况,也不要一点也不关心的样子。学习上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心理上不要大起大落,要有骆驼那种跋涉沙漠的恒心,永不气馁,也要有不服输的精神。对于学习中每一个概念、定理、史实、理论、判断都要了如指掌,搞懂它们的前因后果、使用条件和区别,也就是要多思考。学习的过程应该就是看书……做题……总结思考……再看书,是一个反复循环的过程。

    7。复习四项注意

    高考就要来临,这时再进行综合系统的复习已不太可能,但利用好这段时间,对于高考考出好成绩也十分重要,我认为在这段时间的复习中应注意:(1)抓明显的缺陷,不要追求完美;(2)多练模拟题,题的质量越高越好,将复习状态调整到高考状态,创造一种紧张的应考氛围,模拟高考感觉;(3)把错题再看一遍查漏补缺;(4)心理上也要保持平和状态,如果非常紧张,就暂时不要复习,干脆什么也不想地休息一会儿。

    8。各科的复习不宜偏废

    在最后的一个多月里,各科的复习不宜偏废,但在具体的复习过程中,又应合理地分配时间和精力,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越是临近高考越是要抓牢基础知识,将〃应该拿的分〃都拿到。据往年经验,总有一些考生考完后,为丢了〃应该拿的分〃而甚感遗憾。这些应得分题,依据考生的实际水平,完全有可能答对,但若考生对其中的基础『性』知识识记欠准确,也极有可能丢分。因此,冲刺阶段仍然应该以基础知识为主,多做一些背诵和基本概念、基本定义方面的梳理工作,将掌握得不是很准确的内容记准记牢。

    〃强科更强,弱科不弱;强科无弱项,弱科有强项〃。在考试的几个科目上,一个人有强有弱,是太正常了。复习的策略,就是扬强扶弱。有的同学是只补弱的,忽视了强的;有的同学是放弃弱的专攻强的。从整体看,都未见明智。强的里面不要有〃水分〃,弱的里面还要有突破,是十分高明的策略。〃差的学科要拼命补上来,达到中等偏上水平;好的要突出,使之成为真正的优势。〃这里的道理与上述相仿,也是对待自己的强弱项中的一种策略。高考是〃团体赛〃,要的是全局的胜利而不能是顾此失彼。

    9。热身赛是必要的

    完整地做好几套模拟题必不可少,热身赛对考生很有帮助。一方面,能够帮助考生进一步掌握答题思路和技巧;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考生熟练把握答题节奏。此外,考生还可以通过实战积累心理调适的经验……遇到不会做的题怎么办,遇到模棱两可难以选择的题怎么办,怎样化解紧张等。

    10。建立各科错误登记本

    复习时做错了题,一定要搞明白,绝不放过。失败是成攻之母,要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为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题不二错〃,考生最好建立各科错误登记本,以降低重复『性』错误。时间已经很紧张了,要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将〃不该丢的分〃都拿回来,已经建立错误登记本的同学,可以直接进行查漏补缺,随时将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记录在案,一个个地〃消灭。〃不怕第一次不会,不怕第一次出错,就怕下一次还犯同样的错误。没有时间将所有的练习重新过一遍了,集中精力排除错误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压题、猜题的做法不可取

    高考出题确实有一定的规律,但是,谁又能担保今年就一定会考某道题?真正对应考有帮助的,应是从中『摸』索具有普遍意义的答题思路和技巧,即形成一种思维,如数学思维、历史思维、政治思维等,以不变应万变。

    12。复习应注意心理调节

    在紧张的总复习阶段,一定要注意心理调节。首先,要注意克服总复习时出现的厌烦心理。随着总复习越来越深入,复习的东西越来越多,模拟考试不断,心理不免产生烦躁情绪。这时候你一定要明白坚持就是胜利这个道理,克服厌烦心理,下决心坚持下去。其次,总复习时要经受住挫折。在总复习阶段有各种各样的练习和考试,不可避免地有一两次没考好,没发挥出正常水平,这是总复习阶段的正常现象。偶尔没考好的因素很多,要经受住这样的挫折,总结经验教训。第三,在总复习时心理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随着越来越多的练习,似乎不会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了。其实,这是总复习当中必然会遇到的现象,这正说明你已找到各个环节中的漏洞了。在这时候你千万别打退堂鼓,以后再复习就感到比较自如了。

    13。复习过程注重〃五步曲〃

    1地毯式扫『荡』

    先把该复习的基础知识全面过一遍。追求的是尽可能全面,不要有遗漏。

    2融会贯通

    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把一章章一节节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到。追求的是从局部到全局,从全局中把握局部。

    3知识的运用

    做题,做各种各样的题。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解题去练习运用知识。掌握各种解题思路,通过解题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检〃渣子〃

    即查漏补缺。通过复习的反复,一方面强化知识,强化记忆,一方面寻找差错,弥补遗漏。求得更全面更深入地把握知识,提高能力。

    5〃翻饼烙饼〃

    复习犹如〃烙饼〃,需要翻几个个儿才能熟透,不翻几个个儿就要夹生。记忆也需要强化,不反复强化也难以记牢。因此,复习总得两三遍才能完成。

    高考复习的几大原则

    一、及时复习省时间

    如果我们能在学习的内容即将忘记时进行复习,那么复习的效果最好,效率也最高。这样的做法是有科学依据的。

    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实验发现了人的记忆与遗忘规律。他用一些没有具体含义的无意义音节作材料,让实验对象学习七组(每组十三个)无意音节,直到能准确、全部记忆为止。然后分别在叨分钟、1小时、9小时、1天、2天、6天、31天后检查记忆的效果。在仅过了20分钟后,就已经忘记记忆内容的42%,1天后忘却量已达到了66%,到了第31天,忘却量高达79%。他根据实验结果,画成了一条著名的遗忘曲线。并表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这条规律提示我们,一定要尽早、及时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以便在知识还在大脑内时就加深印记,否则大脑中已经没有痕迹了,只能再费精力重学。

    二、复习时必须做到〃四勤〃

    复习过程不仅仅是大脑活动的过程,而且是整个身心按照一定预期进行有规律的系统活动的过程。简而言之,复习过程是整个身心都在参与的过程,所以要想达到理想效果就必须做到〃四勤〃。

    a。勤学好问

    这是获取新知所应采取的最基本的态度。对一切新知在复习过程中力求以自己所获的知识为基础来获取,对自己在现有条件下难以弄懂弄通的东西就要勤问。问谁呢?一问书本(包括教材、资料等),二问同学,三问老师。

    b。勤动脑

    复习过程中,思考靠脑,回忆靠脑,记忆靠脑,一切学习活动都离不了大脑。大脑只有越用越灵活,就像铁制的工具越用越不生锈一样。

    c。勤动手

    复习过程中,做笔记靠动手,书写或默写单词、公式、定理、定律都靠手。在很多情况下,手的活动能强化记忆。

    d。勤用心

    生理科学家们认为:心是与大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配合大脑进行思维的器官。脑、心一致时,能准确地记下所学的内容,当它们发生不一致时就会干扰大脑的思维活动,比如心理上发生障碍或心理得不到休息而形成心理垃圾时,就会影响大脑去准确、有效地进行各种思维活动。

    三、复习要〃四到〃

    有些同学复习功课时总喜欢拿着书一遍一遍地看;还有些同学喜欢和别人一起说。其实复习方式应该多样化,不要只用一种方式,那样太单调,容易让人感到疲劳。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单凭听觉(即只用耳朵)每分钟可传递100个单词;而视觉(即用眼睛)的传递速度是听觉的两倍;视听同时,则传递的速度是听觉的10倍。由此可以看出,采用多通道协同记忆的方法,把视、听、读、写结合起来,眼睛、耳朵、手都用起来是一种有效的复习方法。

    若把复习看成是前次学习内容的简单重复,那么,就歪曲了复习的基本意图。实际上复习不仅是前次学习内容的重复,更重要的是一种螺旋式升华。每次复习都必须是从寻找问题手的,发现问题是学生取得成功的重要的一步。学生面对学习过的教科书,要善于发现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有的则是关系到你升学高考成败的问题;有的是根据知识结构衔接需要,为你建造知识大厦而进入高年级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每逢复习要把思想集中到某个具体问题上,而不是泛泛地想问题。要从教材及有关资料中找出自己的遗漏与不足,查出问题所在,搜索在理解上的障碍、记忆上的重点、应用上的难点,阐明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意义、方法与途径。只有为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义、方法与途径。只有为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而读书、听课、解题、复习,才能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

    要完成好这一升华过程,务必做到:

    1。明确每一次复习的目的,树立合理的目标

    每次复习的目的应该说是有所不同的,比如上完课后复习是以掌握刚上课所学内容为目的的;周复习是以掌握这一周以来所学内容为目的的;月复习是以掌握这一月所学内容为目的的;学期复习是以掌握这一学期所学内容为目的的,等等,依此类推下去。根据每次复习的不同目标订立合理的复习目标体系。

    2。力求每次复习都能有所突破,有新的发现

    复习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复习是在掌握基础知识和提高运用能力之间搭起的一座桥梁。复习是把知识由生变熟的过程中所必备的基本手段,通过反复地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自然会有所突破,有新的发现。反观其过程,有新的发现正是复习所要达到的基本目的。

    3。复习过程是渐进式的往复过程

    严格说来,每次复习都不是跳跃式的,而是一种渐进式的自下而上的循环往复过程。之所以说它不是跳跃式的,是因为知识之间、教材上的内容之间是彼此有联系的,每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的,都是整个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器件。复习过程就是在这些复杂的知识点中寻找必要的关联,而且每一次复习都可以进行到比较高一级的阶段,这就要求学生不要把每一个复习过程看成是一个孤立的过程。

    复旦才子〃超级学习法〃

    一、历史的复习方法

    复旦学子们认为,要复习好历史,必须掌握教材知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