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无极限--个人成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追求无极限--个人成长-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称霸于世!辅佐他建立霸业的名相管仲,就是当年曾要『射』杀他的仇人。他向众官部属发出了号召:现在天下难道就没有身穿布衣,胸怀大志,而在渭水之滨钓鱼的姜太公吗?又难道没有身负污名却很有才能,而未被魏无知发现的陈平吗?进而直接要求众官:〃在我们最缺乏的就是人才,所以你们要将我择才的标准准确地传达下去,不要丧失了民间的人才。〃其求贤若渴之情,跃然纸上。

    到公元214年,曹『操』又颁布了《取士毋废偏短令》,更加明确地指出:良好品德并不是衡量人是否能有所作为的标准。陈平、苏秦都有他们的不足,但陈平能辅佐汉高祖建立汉业,苏秦能救援弱小的燕国。由此说来,有才能的人,虽有不足,也不能偏废不用。因此他要求各级官吏都得懂得择才的标准,不要让任何有才的人失去被录用和提拔的机会。

    曹『操』的另一道《举贤勿拘品行令》,颁布于公元217年。再次重申选才要不计其出身,要不计微小过错。为了说服下属官员,他再次引鉴古代明主存拔贤才的大量事例。同时,他还指出:民间中必定还有不少人才未被发现,各地各级官吏务必要把知道的人才一一推举上来。

    3吕蒙正用人不偏私

    吕蒙正(946…1011)字圣功,北宋河南(今河南洛阳东)人。公元977年(太平兴国二年)考中进士,名列第一,从此名声大噪,平步青云,宋太宗、真宗时曾三度为相。

    吕蒙正之所以三朝元老稳坐钓鱼台,是因为他公正无私,因此他深得人心,极有威望。特别是在选拔贤能,推举人才方面,不徇私情,一心为公。宋代选官,父贵子荫是很平常的事,卢多逊当宰相时,他的儿子被授为员外郎(指设于名额之外的郎官)。吕蒙正当宰相后,朝延也要拔擢他的儿子为员外郎,吕蒙正不但一口拒绝,反而为此事专门上了一道奏章说:〃臣科甲及第,才授九品官,何况天下有很多有才之人,老死在岩『穴』,不能为国效力。臣的儿子刚刚出自襁褓,就授此恩荫,实在是不公道,最多像我当年那样,授以九品〃从此,宰相的儿子只授九品官便成了〃定制〃。

    一次,宋太宗命令吕蒙正从中书省中选一人到北方(指西夏、今宁夏一带)出使,吕蒙正考察了许久,发现中书省中并没有人能够胜任,因此就从其他部门选了一个合适的官员推荐给了皇上。皇帝见他没有按照自己的旨意选拔人才,就命令他重新物『色』。过了几天皇上又问及此事,他仍坚持推荐那个人。皇上急了,愤愤地说:〃你为什么这样固执呢?〃吕蒙正说:〃并不是臣固执己见,是陛下不能知人罢了。〃吕蒙正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此人才能出众,而且也擅长于出使这项重任,一定能圆满完成陛下您赋予的任务。臣不想把那些阿谀奉承、趋炎附势的小人推荐给陛下,以免这些人误了国家大事。〃吕蒙正在皇旁面前力荐贤士,毫不退让,弄得皇帝十分难堪。同僚们见此情景,都吓得默不作声。事后宋太宗想起了这件事,这才感到吕蒙正的忠心为国,公正无私,不由得感叹道:〃蒙正有如此大的气量,我实在比不上他呀!〃过了不久,皇帝终于任用吕蒙正推荐的人出使北方,那人果然不负使命,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后来,宋真宗即位,仍委任吕蒙正为宰相。太中祥符(公元1008年…1016年)之后,宋真宗朝拜永熙陵(即太宗陵墓),封禅泰山,路过洛阳,两次驾幸吕蒙正府第并赏赐很多东西。为了进一步表示对吕蒙正的敬重,宋真宗对吕蒙正说:〃爱卿的儿子现都已长大成人,不知朕可以任用哪几个呢?〃吕蒙正回答说:〃愚臣之子都不可用,倒是有个侄子叫吕夷简,现任颖州推官,是个将相之材。〃于是宋真宗还朝后便召见了吕夷简,发现他果然是才智出众,于是破格提拔,吕夷简后来也终成宋代名臣。景德二年(1005年)春,吕蒙正上表请求回洛阳,宋真宗再次想把吕蒙正两个儿子召到朝廷当官,吕蒙正还是不答应,说:〃多谢陛下关照,息兵少财,是我们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方略。愿陛下以天下百姓为重,不要因为我的地位显贵,就召他们到朝廷做官。〃宋真宗采纳了吕蒙正的意见。

    吕蒙正不仅有知己之明,且有知人之智。有一个人千里迢迢赶来说要送给他一面神镜,据称可照二百里,想求个一官半职。他比着说:〃我脸不过碟子大,哪里用得着照二百里呢?〃

    吕蒙正有个朋友叫富言,因家境贫穷,所以想请他将自己的儿子富弼送到皇家书院读书,吕蒙正答应了,事后,富言领着他的儿子向吕蒙正拜谢。吕蒙正见富言的儿子彬彬有礼谈吐不凡,高兴地对富言说:〃此子日后与我的官位相似,而功业远在我之上。〃于是,他不嫌富弼出身贫寒,让他与自己的儿子一块读书,供给他全部费用,照顾得十分周全。后来,富弼果然在宋神宗时期当了丞相。

    4元世祖重用郭守敬。

    中统三年(1262年),元世祖忽必烈召见中书左丞张文谦,商议兴修水利。这必然关系到任用水利人才的问题,张文谦纳谏说:〃要兴修水利造福百姓,一定要找到熟知地理,擅长于水利建设的人。〃接着他谈到巡视河南、河北一带,发现了一位名叫郭守敬的年轻人,此人知识渊博,熟知地理,他对所到之处的地形、水系都做详细勘察,提出的水利方案令人耳目一新。元世祖说:〃我也听说郭荣的这个孙子,才学出众,你将他带来,让我同他谈谈水利之事。〃

    郭守敬(1231…1316),字若思,邢台人。他家中世代都擅长天文水利,因此,从小耳濡目染,又加上勤奋聪明,年轻时就已学识渊博了。张文谦领着二十九岁的郭守敬晋见元世祖,世祖让这位年轻人畅所欲言。郭守敬说他近年来考察过北方水系,同时研究过它们的历史,有六件事需要兴办:第一,从大都到通州开凿一条运河,使中都(今北京)直接与大运河相通。第二,可以考虑把顺德地区的达泉通过支渠引入大都,以解决农田的灌溉问题。第三,疏浚旧沣河河道,将沣河引入滹沱河进而并入大运河,可通船运。第四,从磁州东北引入沣,流经滏阳、邯郸等地,既可灌溉,又可分洪。第五,引怀河、孟沁河余水和丹河余水汇合,可浇灌武陟县两千多顷土地。第六,将黄河从孟州西南引出一渠,至温县南再流入大河,可浇灌二千多顷土地。郭守敬的这些计划,都是他经过实地考证细心计算出来,因此无一不是真知灼见。世祖听后连连点头,高兴地说道:〃任事者如此,人不为素餐矣〃。立即任命郭守敬为统管河渠事务的提举。第二年,又加封为副河渠使。后又加封多种头衔。

    郭守敬在任职期间,除了主持完成了上述六项工程之外,还修整了宁夏一带沿黄的八十多条古渠,勘察了黄淮平原的地势与通航水路,最早以海平面为测定陆地高度的标尺,即最早运用了〃海拔〃一这科学概念。

    郭守敬一生都致力于兴修水利与科学研究,取得了令后人赞叹不已的成就。七十岁时已到致仕(即退休)的年龄,但是,由于他所处位置的重要,元成宗不批他致仕,开翰林太史司天官不致仕的先例,并由此形成定制。足见元统治者对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特殊政策。郭守敬八十六岁去世,为后人留下了十分丰厚的科学遗产,留下了科技人才发挥才干的一段佳话。

    汉武帝善用人才,不论其出身,任人惟才是标准。通过不计微贱,重用卫青、霍去病,三败匈奴,安定北部边疆,充分体现一代明主之雄才大略。因此,谋略大事的领导人,应从中领悟其中奥秘。

    曹『操』广招贤能,惟才是举的用人方针,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增强了魏国力量。

    吕蒙正作为北宋名臣,其智识谋略是很杰出的,而其知人善任,尤其是用人不偏私的见识,胸襟,堪称一代典范。

    元世祖忽必烈重用郭守教制定历法,兴修水利,历来为人所称道。这说明忽必烈不仅善于〃马上打天下〃,也善于〃下马治天下〃,注重国计民生,重用人才致力于经济建设。这是很可贵的。

    □ 纵横捭阖的统帅能力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曹『操』的这番话,正是说的成大事者的统帅能力。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统帅全局的战略头脑

    古今中外杰出领导者大凡都是战略家,都是成大事者,他们具有战略头脑,即具有开阔的视野,统筹全局的能力,成大事者,只有具有统帅全局的战略头脑,才能从客观上把握事物发展的姿势和规律,作出正确的决策。

    从历史上来看,凡是成大事者,都非常重视战略问题。

    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请诸亮出山为相,与他共图大业,诸葛亮帮助刘备分析天下形势,说:〃今『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候,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将军岂有意乎?〃

    随后,诸葛亮帮助刘备制定了夺取荆州地盘,巩固势力,再联吴攻魏的战略计划,这是诸葛亮根据天下的形势作出正确判断和制定的正确计划,充分显示诸葛亮统帅全局的战略头脑。正是由于他的战略头脑,才使他能从客观上掌握和驾驭全局的发展规律,作出正确的决策,从而最终帮助刘备确立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国外许多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也很有战略眼光。英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温斯顿·邱吉尔就是一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面对法西斯德国的严峻的军事威胁,首相张伯伦相信希特勒的政治谎言,采用绥靖政策,步步退让,终使德国一再得逞其侵略英国的野心,而邱吉尔却以其对政治的敏感。以及无与伦比的大局观,首先发现了德国纳粹的狼子野心,大声疾呼,对德积极作战,并且从宏观的角度上充分分析了整个世界局势从而做出了惊人的决定。一向以反共著称的他,主张联合苏联化敌为盟友,他说:〃在过去二十五年中,没有哪一个人象我这样始终如一的反对『共产』主义,凡是我过去说过的话,我一个字也不想收回,但是,在此刻正在展开的景象面前,所有这一切都变得黯然失『色』了……〃,〃我们要给予俄国和俄国人以一切可能的援助。〃

    在当时,全世界资本主义大肆反共反苏的情况下,邱吉尔从反法西斯的全局战略出发,主张同苏联化敌为友,是极具战略眼光的。正是由于他的这种战略眼光,最终结成了世界法西斯同盟,为赢得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法国著名政治家,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戴高乐也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1959年初,戴高乐当选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后,在对外政策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远见卓识和战略头脑,今天仍熠熠生辉。他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对作美国的附庸。1963年初,戴高乐提出〃欧洲人的欧洲〃的口号,反对美国对欧洲的控制,正式拒绝了美国提出的〃多边核力量计划〃。不参加1963年限制核武器的莫斯科谈判,也不在苏美控制的〃部分禁止核武器条约上签字,在当时,欧洲国家严重依赖美国,在帝国主义集团里跟着美国跑的情况下,戴高乐能够提出这样的主张,充分说明其战略头脑,比之欧共体九十年代才提出的〃欧洲人的欧洲〃早了三十年。戴高乐的战略头脑还表现在他1964年便率先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他认为,亚洲没有中国,不能办任何大事。〃

    戴高乐反对美苏争霸,反对任何大国的控制。他于1965年提出,要在世界上建立一种〃新的均势〃,这种〃新的均势〃要以每个国家的民族独立和责任为基础。1965年9月9日,公开提出法国〃最迟在1969年'不再接受联盟'一体化〃的约束。他认为,法国〃必须抛弃这种在美国主持和领导下的宠大北大西洋集团〃。1966年3月9日,法国终于宣布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这些都是戴高乐战略『性』的决策。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成大事者需要站得高,望得远,要善于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按照事物的连续『性』,因果『性』的联系,预见它的发展趋势,而且事物是多变的,要要根据其时间,地点不同以及整体利益与局部各利益的差异来作出战略决策。这就需要有统帅全局的战略头脑。诸葛亮、萧何、邱吉尔、戴高乐正是由于拥有这样的战略头脑而成为杰出的成大事者。

    2多谋善断的决策能力

    一个成功者决策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自身的修养,为了提高决策水平,他要树立不断创新的思想,克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思想;要有渊博的知识,不仅要有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和管理学知识,还要努力掌握现代科学的方法论,如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等。当然,一个成功者多谋善断,必须具有分析、判断能力

    分析、判断能力,主要在于是否能深刻认识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及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发展规律,成功者掌握这种能力,有助于在纷繁复杂的各种事物中,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抓住主要矛盾、运用创造『性』思维方法,进行科学的归纳、概括、判断和分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否能在一大堆急于要办的工作中,分清孰重孰轻,哪些需要自己去办,哪些需交给下属去办;就能够有助于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准确地判断各个层次,各个类别的人员个体和群体的德才情况、思想态度和相互关系,然后区别情况,分别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分析、判断能力还有助于使领导者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预测到未来事物的发展变化,据此分析判断自己所在单位,自己所做的工作,在整个宏观布局上的位置,以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