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的最后决斗:金融战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际经济的最后决斗:金融战争-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本站所有资源部分转载自互联网!请支持正版,版权归作者所有!
国际经济的最后决斗:金融战争

近代史上各国的金融战争
金融战争已成为各国主要的战争模式
  第一章近代史上各国的金融战争
  我有两个主要的敌人:一个是我面前的南方军队,还有一个就是后面的金融机构。在这两者之中,后者才是最大的威胁。我看见未来的一场令我颤抖的危机正在向我们靠近,让我对我们国家的安危颤栗不已。金钱的力量将继续统治并伤害着人民,直到财富最终积聚到少数人手里,我们的共和国将被摧毁。我现在对这个国家安危的焦虑胜过以往任何时候,甚至比在战争中更为焦虑。——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翰?林肯
  一个伟大的工业国家被信用系统牢牢地控制着,这个信用系统高度地集中。这个国家的发展和我们所有的活动完全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我们已经完全陷于最糟糕的统治之下,一种世界上最完全,最彻底的控制。政府不再有自由的意见,不再拥有司法定罪权,不再是那个多数选民选择的政府,而是在极少数拥有支配权的人的意见和强迫之下的政府。
  这个国家的很多工商业人士都畏惧着某种东西。他们知道这种看不见的权力是如此的有组织,如此的悄然无形,如此的无孔不入,如此的互锁在一起,如此的彻底和全面,以致于他们不敢公开谴责这种权力。
  ——美国第二十八任总统伍德罗?威尔逊
  你知道美国历史上为什么有七位总统先后被行刺吗?
  你知道美联储实际上是一个私有的中央银行吗?
  你知道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吗?
  你知道美国打击伊拉克的最终目的吗?
  21世纪最激烈的战争是什么?也许有人认为是硝烟弥漫的军事战争,也许有人认为是高速发展的信息战争。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同,经济战争将主宰天下!
  经济战争,说得更具体一点,就是金融战争。事实证明,金融战争已经成为当前各国主要的战争模式。在美国的历史上,总共有七位总统先后被行刺,多位国会议员丧命;19世纪后期,美国爆发以南北战争为代表的一系列内战……表面上是政治权力的争夺,但追根溯源,这一切都是围绕着在美国建立私有中央银行系统这一金融制高点。我们不难发现,一切都是为了金融而战!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21世纪,金融战争将继续上演,而且愈发激烈。在经济领域,金融就是国际经济战争的制高点,谁占领了这个领域,便可以掌握其主动权。 
                  
金融战争是所有战争的最高形式(1)
  在21世纪的今天,由于国际交流和贸易的全球化,人类正经历着从“野蛮”残杀转变为“文明”博弈的时代蜕变。金融战争已经取代明火执仗的军事战争,成为强国巧取豪夺的主要手段。而这种没有硝烟的战争比有炮火连天的战争更可怕,它可以让亿万人的财富瞬间蒸发,也可以让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在瞬间坍塌。比较有影响力的事件如东南亚金融危机、前苏联解体及其金融体系的全面崩溃等,这一切已经都为我们敲响了金融战争的警钟。而尚在酝酿中的金融(外汇、期货、股票及其他衍生产品)之战,也正时时逼近爆发之日。
  金融战争的威力可以从亚洲金融危机的过程中理解得更加深刻。东南亚的经济原本发展迅速,而亚洲金融风暴仅在1997年10月一夜之间,便将千百亿美元蒸发得无影无踪,从而导致东南亚经济陷于全面瘫痪。亚洲金融危机大概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实施了多年的固定汇率制,而实行浮动汇率制。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由此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等国家的货币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印尼最晚受到影响,但遭受的冲击却最为严重。10月下旬,国际炒家目标锁定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所谓联系汇率制,是指A,C货币不能直接进行买卖,但是A货币可以与B货币进行买卖,而B货币可以与C货币进行买卖)。台湾当局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使其一天内贬值3。46%,加大了对港币和香港股市的压力。10月23日,香港恒生指数大跌1211。47点;28日,下跌1621。80点,跌破9000点大关。面对国际金融炒家的猛烈进攻,香港特区政府重申不会改变现行汇率制度,最终顶住了这一压力。后期恒生指数上扬,再上万点大关。接着,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历史最低。韩元危机也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于是,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第二阶段:1998年初,印尼再次爆发金融风暴,引起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2月11日,印尼政府宣布将实行印尼盾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的联系汇率制,以稳定印尼盾,尽量减小损失。这一举动触及到国际银行家的利益,遭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美国、西欧的一致反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扬言将撤回对印尼的援助。印尼陷入政治经济大危机。2月16日,印尼盾同美元比价跌破10000∶1。受其影响,东南亚汇市再起波澜,新元、马币、泰铢、菲律宾比索等对美元汇率纷纷下跌。直到4月8日印尼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一份新的经济改革方案达成协议,东南亚汇市才暂告平静。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得与之关系密切的日本经济陷入困境。日元汇率从1997年6月底的115日元兑1美元跌至1998年4月初的133日元兑1美元;5、6月间,日元汇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日元兑1美元的关口。随着日元的大幅贬值,国际金融形势更加不明朗,亚洲金融危机继续深化。 
                  
金融战争是所有战争的最高形式(2)
  第三阶段:国际炒家当然不会就此罢手。香港之前成功抗住了压力,却招来了他们进一番打压之心。1998年8月初,乘美国股市动荡、日元汇率持续下跌之际,国际炒家对香港发动新一轮进攻。恒生指数一直跌至6600多点。香港特区政府予以回击,金融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和期货市场,吸纳国际炒家抛售的港币,将汇市稳定在7。75港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上。经过近一个月的苦斗,国际炒家损失惨重,无法再次实现把香港作为“超级提款机”的企图。国际炒家在香港失利的同时,在俄罗斯更是遭遇惨败。俄罗斯中央银行采取的一系列财政措施使卢布贬值70%,这都使俄罗斯股市、汇市急剧下跌,引发了金融危机乃至经济、政治危机。俄罗斯政策的突变,卢布的迅速贬值,使得在俄罗斯股市投下巨额资金的国际炒家大伤元气,并带动了美欧国家股市的汇市的全面剧烈波动。如果说在此之前亚洲金融危机还是区域性的,那么,俄罗斯金融危机的爆发,则标志着亚洲金融危机已经超出了区域性范围,具有了全球性的意义。到1998年底,俄罗斯经济仍没有摆脱困境。1999年,金融危机结束。
  在整个亚洲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乔治?索罗斯对泰铢的炒作是亚洲金融风暴的导火线。他是一个绝对有实力、有能力的金融家,他被人们称为“一只假寐的老狼”。索罗斯曾经这样说过:
  “在金融运作方面,说不上有道德还是无道德,这只是一种操作。金融市场是不属于道德范畴的,它不是不道德的,道德根本不存在于这里,因为它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我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我会按照已定的规则来玩这个游戏,我不会违反这些规则,所以我不觉得内疚或要负责任。从亚洲金融风暴这个事情来讲,我是否炒作对金融事件的发生不会起任何作用。我不炒作它照样会发生。我并不觉得炒外币、投机有什么不道德。另一方面我遵守运作规则。我尊重那些规则,关心这些规则。作为一个有道德和关心它们的人,我希望确保这些规则,是有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的,所以我主张改变某些规则。我认为一些规则需要改进。如果改进和改良影响到我自己的利益,我还是会支持它,因为需要改良的这个规则也许正是事件发生的原因。”
  只是简单的金融炒作,却可以引发一场世纪危机,却可以操纵一国政权。这种战争不见硝烟,却一样冷酷,一样没有道德规范,一样可以颠覆一切。
  确实,金融本是不应该和战争扯到一起的,在资本主义世界,哪怕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也不过是其自身本性的一部分。但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金融资本的攻击,很可能引发强烈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动荡,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成为一场战争的导火索。事实上,战争可能不会轻易地摧毁一国的金融市场,但金融市场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战争的成败。荷兰便是这样一个例子。在16世纪,荷兰以商业为基础,构建全新的金融体系,并因此迅速崛起。荷兰最终依赖国际货币和信贷市场组织军事资源,打败了以帝国结构为基础的西班牙。 
                  
金融战争是所有战争的最高形式(3)
  我们先来看看,荷兰的金融系统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它又如何很好的支持了战争。
  荷兰以商业为基础,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富有商业头脑的荷兰人把他们的商业天才充分地运用在战争中。他们构建了一个良好的金融和商业体系,将银行、股票交易所、信用、保险,以及有限责任公司有机地统一、相互贯通,并用良好的金融和商业体系来为政府筹措军费,最大程度地为赢得战争的胜利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比如,在荷兰的中心城市,金融家提供有息存款、汇兑结算和发行债券的服务,并尽力想办法保持币值稳定,确立良好的信誉和定期偿还债务的原则。有这样一个金融市场,政府可以用比其他国家优惠的条件借到钱来支持军队的开支,这使得荷兰比它的敌人更加具有无可估量的优势。
  荷兰良好的金融和商业体系,为战争提供了有力的战略储备。因此,1621年荷兰与西班牙开战后,荷兰这种能够轻易举债的能力已经变成了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虽然军队开支不断上升,政府为筹措军费而背负的债务也节节上升(到1651年,债务就高达1。53亿佛罗林),但是,由于荷兰构建了一个良好的金融和商业体系,其经济活力以及良好的偿债信誉使荷兰为赢得战争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对此,华尔街评论专家、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史蒂夫?莫尔在接受《哈佛商业评论》采访时重点谈到:“战争考验了荷兰,使西班牙陷入财政亏空的泥潭,战场上一再失利。1609年,西班牙国王只得同意停火。炮火中的荷兰金融市场不仅没有被扼杀在摇篮中,反而为荷兰赢得这场战争写下光辉一笔。”
  反过来,荷兰的金融市场也在战争的带动下迅速发展。战争会引起财政支付不足,政府需要金融融资或者借贷,这总是能给银行家带来巨大的商机和财富。特别是在荷兰国内,其金融市场因为战争筹措经费的需要变得更为活跃,其中,阿姆斯特丹由于良好的运作和便捷的交通成为资本的集散中心,不仅为它赢得了国际声誉,甚至还可以在那里向外国政府认购各种期限的债券,这使它成功地变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
  历史证明,金融战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所有战争的胜负。不管是军事战争,还是政治对抗,金融都在里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7世纪至18世纪的欧洲大陆,连年混战,欧洲各国政府财政入不敷出。慢慢地,欧洲各国政府都要靠发行国债来发展军事力量。对欧洲各国政府来说,最迫切的需要就是钱;谁能借到更多的钱,谁能以更低的利息借到钱,谁就能拥有一支强大的、能够打败别国的军队。因此,欧洲国家为了支付其庞大的军费开支,都发展了一套复杂的银行和金融体系。在18世纪很长一段时间内,欧洲各国政府的战争开支几乎都来自借款。 
                  
金融战争是所有战争的最高形式(4)
  当时,欧洲各国处在激烈的竞争中,而英国称霸欧洲,号称“日不落帝国”,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有更发达的金融技术和金融市场。而此时法国也处于迅猛发展中,英法之间的竞争逐渐凸现。英国当然不能容忍法国经济的挑战,但是如果像从前的罗马那样靠战争来摧毁法国的进步,英国自身将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因此,英国要遏制法国的发展,只能利用自己的政治经济霸权,采用经济手段。在十七八世纪,英国和法国为了争夺欧洲大陆的利益而开展了4次战争。在路易十四统治时期(1643…1715年),法国是当时欧洲军事最强大的国家,却被后起的英国打败。尽管法国战败的原因很多,但是大家都能意识到,金融因素才是根本原因。
  事实上,英法两国的战争从一开始,战争的结果已经很明显了。在十七八世纪,尽管法国政府的财政收入令欧洲任何一个国家都可望而不可及,但是对一个国家而言,仅靠财政收入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国内没有一个较好的金融体系支撑,即使是波旁王朝也无法筹措到足够的资金来支持法国军队的开支,而法国只能长期依赖荷兰的金融市场融资。相比较之下,欧洲工业革命思潮后的英国在金融体制上比法国拥有更大的优势。初步成型的金融机制为英国提供了足够的战争开支,从而使英国在整个军事筹备和军事力量上逐步优于法国。更进一步地,发达的金融技术和金融市场使英国发展更加迅速。尽管英国经济在工业革命后迅速崛起,但是这仍然不能满足战争的需要。在1694年,英国创建了英格兰银行以应战争急需,各地随之建立起“乡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