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成功事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策划成功事业-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国私营公司的规模普遍偏小,因此,在经营方面提出了规模是很有针对『性』的,资产规模、企业大小往往代表实力,代表竞争力。私营公司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投资,扩大规模。这是任何一个企业的本『性』,也是进一步发展的必经之路。有些企业连续几年采取扩张政策,如海尔、长虹、科龙。但也有企业一扩张便基础不稳轰然倒下。

    因此,不能惟规模论,盲目地铺摊子,规模经济并非是越大越有效益。判断企业规模大小,不仅要看企业的资产,还要看负债率,看销售额和利税指标。扩张与否以及如何扩张要看企业的管理是否可以输出。扩张有多种方式:单一老产品的扩张、单一老产品向上向下工序的延伸扩张、边缘产品的扩张、多元化扩张、兼并扩张、跨产业扩张、异地扩张、资本扩张、品牌扩张等,扩张之前,必须选好自己最能得手的方式,扩张的最基本条件不是资本,不是技术,而是管理输出,这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4。学习新游戏规则,加快制度变革,加强科技创新的力度。

    入世后私营企业的经营者不仅要了解世界贸易组织开放市场、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产权保护等义务,也要掌握不公平贸易的投诉等应享有的权利,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学会〃与狼共舞〃。

    我国私营公司大部分是家族化管理,而家族式企业天生有它的历史局限『性』,因此,创建现代企业制度不仅仅是国有企业的事,私营公司更需要加快制度变革的步伐。

    要在国际市场中拥有一席之地,私营企业必须改变目前产品结构不合理、档次低的现状,以科技创新的动力,加快产业优化提升和提高产品质量档次。

    5。竞争与合作并举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一条基本特征。然而,中国的私营企业家并不能正确地认识竞争。一方面是我们的一些企业家对竞争的残酷『性』认识还不够深刻,迎接竞争的自觉『性』不够;另一方面,确实存在许多不正当竞争行为导致竞争无序化,如假冒伪劣、以次充好、低价倾销,使遵纪守法的企业家感到束手无策。竞争又必然导致联合。

    国外波音与麦道的合并,奔驰与克莱斯勒的合并等,均是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提高竞争力,这是企业避免过度竞争、两败俱伤的无奈而必然选择。中国的私营公司也应当做好走这条路的思想准备。

    二、参与国际化经营

    做好了准备,瞄准了市场,参与国际化经营已经成为私营企业势在必行的选择;参与国际化竞争,走出国门,私营业己没有退路。

    1。私营公司走向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国际化经营不是企业发展的捷径和目标,而是循序渐进的突破,是实现企业目前的必由之路。国际化战略的全部内涵归结到一点,就是要通过不断的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其核心是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私营公司要立足自身实际,正视差距与不足,利用特殊优势,坚持进行企业制度、技术品牌、营销机制、文化精神等方面的创新,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有利于我们充分利用比较优势的后发制人,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与国际市场的融合与接轨,开展国际竞争与合作。

    2。国际化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大大加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对世界各国的未来发展和整个国际经济政治格局正在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个国家『性』的社会化生存网络正在形成,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产品为基础的分格局己被打破,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活动中的突出作用日益明显。全球化的趋势要求企业成为国际化的企业。这种趋势不可逆转,也无可回避。另一方面,从国内看,中国的对外开放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新竞争格局己经形成。不论是否自觉,是否愿意,中国的私营公司已无退路,不可能偏安一隅,自得其乐,开展国际经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己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私营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私营公司走向国际化、参与国际化经营,一定要在认真分析企业自身实力和特点的基础上,对国际化的形势特点有一个全面透彻的了解。

    国际化不是企业发展的一条捷径,而是循序渐进的突破。从宏观念上说,企业国际化经营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微观上说,国际化又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企业国际化战略的选择,不是想当然的事,而是在多年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循序渐进、顺势而为的结果。没有名牌战略阶段的艰苦创业,没有科技兴企阶段的固本强基,就不可能有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品牌、规模、技术和管理基础。国际化经营并非企业发展的一条捷径,不可能急功近利、一蹴而就。

    国际化不是企业发展的目标,而是实现目标的途径。我们的目标不是将产品打到国外,甚至在国内与国外产品竞争,我们追求的不是国际化本身,而是持续发展的目标,本质上是要做到一个具有国际美誉度的全球知名品牌。企业的国际化战略,要服务于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给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市场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不少国际跨国公司携品牌、资金、技术和规模优势,纷纷抢滩中国市场,使国内不少行业的市场主导己落入外国公司手中,不少国内名牌为外国名牌所吞没。就机械工业来说,国外产品己占国内机械产品市场的三分之一强,高的时候一度达到40%,竞争己呈白热化状态。与世界跨国公司相比,国内私营公司品牌尽管日渐崛起,但就企业整体素质而言,存在的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第一是产业规模的差距。第二是国外市场占有的差距。世界名牌出口能力普遍较强,而国内品牌则很难开拓国际市场。有资料表明,我国名牌出口总额占销售收入及其占全国出口总额增多不到10%,而发达国家出口商品一般占四分之一以上。第三是技术水平的差距。毋庸置疑,我们大多数的产品档次不够高,品种不多,技术、工艺装备还比较落后,从国际市场一体化的角度看,我们在竞争中还处于劣势。

    在正视不足和差距的同时,也要看到自身所具有的优势。中国私营公司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灵活快捷的企业机制,生产的很多产品既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又是高技术密集型产品。这种劳动密集复合型产品,工业发达国家劳动力太贵,不愿意做: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低,又做不了。这是中国私营公司的特殊优势。紧紧抓住这些特殊优势,充分运用发挥这些优势,中国私营公司在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上将大有作为。

    私营企业要抓住这个机会,通过不断的创新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这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需要,其核心是培育别人所没有或别人具有但力所不及的能力,也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具的、长期形成的、蕴含于企业内质中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使企业长时间在竞争环境中取得主动的核心『性』能力。这些能力可以使企业不断对各种资源、要素进行优化配置、组合,从而使企业获得比竞争对手更高的市场份额和利润更高的的投资回报。私营公司走向国际化,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要通过不断制度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文化创新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给我们带来压力的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私营公司走向国际化,在面临激烈市场竞争的同时,也面临着广阔的合作空间。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有利于我们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与国际市场的融合与接轨,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加快引进国外资金、人才和先进的技术、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综合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私营企业成功地进行国际化经营,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案例

    1。把握国际趋势,培养国际头脑

    东方集团董事会『主席』张宏伟深知,要谋求企业更大的发展,不仅要紧跟国内市场,更应瞄准国际市场,培养国际头脑。

    张宏伟通过企业股票上市,使他的事业进人了一个新的天地。他从此开始由一个经营建筑商走到资本经营与扩张的资本家位置,从而步人了资本经营时代。

    这是一个巨大飞跃,一个巨大的进步。它表明,张宏伟已经突破了一个农民企业家的目光,他的面前展现的是整个世界,他开始用世界眼光看市场。

    进人资本经营时代,便是与国际接轨了。到这个时候,张宏伟那精明的头脑,加上长期的市场经验,再加上他的不断学习外面世界的先进知识与方法,终于使他摆脱了地域的局限。

    是改革开放给了他机遇,是他的敏锐使他抓住了机遇,从此一通百通。

    具备了国际头脑,便是在心中消除了国界,就像音乐无国界一样,商业做到顶峰,也同样没有国界。这时候,已不是你去找机会,而是机会在你面前排着队,等你挑选。

    张宏伟说,什么是资本的国际化?首先是通过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动作,解决集团股本资金中国际资本含量和集团的债务资金中国际债务的含量,从而便利我们集团的资本结构出现历史『性』转变,走向国际。现在,东方集团制定了每年将一个子公司引入国际市场的目标。东方集团还准备在南非约翰内斯堡股票交易所以股票上市的渠道,支持其一家企业在南非开发中国产品的市场,这家公司取名为东方巨人公司。在澳大利亚,东方将集中发展一家上市投资公司,资金专门用在中国进行企业兼并。

    张宏伟最津津乐道的还是东方集团的美国公司:根据集团董事会提出的战略构想,美国公司业务中近期主要有三大项,一是融资,支持国内有战略意义项目的建设;二是经贸,包括贸易。经济技术合作、工程承包、劳务输出;三是培育在美国的实业,经过若干年,使集团在美国的资产布局达到优化。从指导思想上,一是要建立长期稳定的贸易网络关系,扩大占有市场的份额,直接与生产厂家联系。二是争取将贸易业务向办实业的方向过渡,把贸易当成产业来办,进而向金融方向升华。

    张宏伟说,我们要成为国际化跨国集团,我们这拨人就要成为国际型人才,要立体地进人国际市场。一个集团能发展多大的规模,就要看经营者能够容纳多少人才,有多少人才真正在企业家身边,这是关键。对于人才问题,各个企业家有各自的分析,有人说企业领导人就是两件事,一是出主意,一是用人,但我认为企业家出主意还在其次,用好人最重要。

    决定企业竞争力的轴心是能否正确把握住信息和技术,并加以运用,我们搜集的信息很多,但什么是正确的,如何去筛选,怎样发挥信息的作用,这是至关重要的。过去讲知识就是力量,现在流行的是谁最先拿信息,谁拿到的信息最准确,谁对这个信息的分析最精辟,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对于我们民营企业,不是靠国家拨款,而是靠我们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那么如何保护好这么多年的心血的积累,使整个集团今后每一个大的决策都能够站得住脚,使公司一步一个台阶,正确决策至关重要。只有在实现信息国际化的条件下,一个公司才能够成功地走出国门,走向国际。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国际化是人力资源的国际化。如果人才资源上不去、智力储备上不去,很难作出正确的决策,作出正确的决策也很难保证正确的实施、有效的实施,也很难完成颗粒归仓,很可能替他人作嫁衣裳。因此,应该承认,通过我们的美国公司的运作,我们可以不断把国外的最好的智力输送到集团里边,这并不是说我们的集团要有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的外国人,重要的是要采用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知识。

    管理水平的国际化,简单说就是要有一套现代化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就是最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的总和,将其量体裁衣地装到每一个具体企业的运行机制里面,企业即可实现管理水平的国际化。

    通过上述各方面的国际化,张宏伟带领的东方集团逐步融入国际『潮』流之中,从而使集团的竞争力更加强大。

    2。占领国际市场,赚外国人的钱

    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说过:〃单纯赚本国的钱,不算什么本领,有本领,就要去占领国际市场,赚外国人口袋里的钱。〃他认为企业要走向世界,首先要走入美国。他曾微笑着说:〃足迹早已告诉我,一定会成功〃!

    〃『主席』:

    向您报告一个好消息!我们拿到了通用公司的正式订单。两年多的努力,终于有了今天!……〃

    鲁冠球接到从大洋彼岸的美利坚传过来的一纸传真时,表情是那么的恬淡而自然,仿佛所有的成功都早已在他的预料之中。作为汽车工业十分落后的中国的一家生产汽车零配件的乡镇企业,其产品打进有〃汽车王国〃之称的美国市场,叩开全球第一大汽车制造公司美国通用公司之门,这是万向人的一个伟大胜利。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鲁冠球带领万向人搞产品出口,他的市场定位就是美国。〃要么不做,要做就要成为最好的,就是要追求卓越。企业要走向世界,首先要走入美国。因为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走进美国,才算真正走向世界,对于万向集团来说,更是如此,因为美国是世界上汽车工业最发达的国家,是真正的汽车王国〃。鲁冠球如是说。

    1984年,万向集团的产品第一次打人美国市场,也是中国汽配产品首次进人汽车王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