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风暴:苹果与谷歌的科技之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移动风暴:苹果与谷歌的科技之战-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增,反过来又引起了市场对缝纫机的更大需求。

  此案最终的解决方案,正是如今很多人建议苹果摆脱当前专利纠缠的方法——包括辛格、豪和其他两家公司在内的所有起诉的公司,搁置彼此的分歧,创造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利共享团队。这个团体叫做“缝纫机联合体”,他们同意所有的参与者在生产基本款的缝纫机时,对于必需的技术享有同等的权利,其后又拟定了有关交叉授权交易的条款,允许公司发展各自的专长并继续在市场上展开竞争。

  辛格与豪的专利之争和如今的智能手机之战,有着非常明显的相似之处。人们自然倾向于声称软件要比缝纫机高深得多,从而认定二者不可同日而语。但USPTO的法官和陪审团一直在努力理解技术。1912年,法官勒恩德·汉德(Learned Hand)负责审查一个生物医学业专利案,该案件质疑肾上腺素是否可以申请专利。汉德法官的裁决是可以申请,但他同时质疑为何要由他来裁定此案。“我不禁想要唤起大家注意法律的这种不同寻常之处,竟让一个连化学的入门知识都不具备的人来就此类案件做出宣判。论其所导致的恶果,至少也是无休止的浪费时间,因为只有一个受过专业教育的化学家,才真正有能力对这样的事实进行宣判。”

  当今软件专利的真正不同之处在于,尽管已经尝试了30年,区分专利优劣的指导判例依然存在着争议。在电脑业的早期,这个问题的答案还很简单:软件是不能申请专利的,不能把软件看作是独立于电脑之外的产品。当时的法庭认为,软件除了告诉机器进行更快速的数学计算之外,没有什么别的作用。而数学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是不能申请专利的。

  然而到了1981年,随着个人电脑吸引了商业的注意,出现了软件企业家这个全新的行当,美国最高法院在戴蒙德诉迪尔(Diamond v。 Diehr)案中改变了这个看法。最高法院声称,用来计算机器加热和固化橡胶所需时间的电脑程序可以申请专利。法院裁决,软件不仅仅是一系列数学等式,还是确定塑造橡胶的最佳方式的一个独特过程。没有软件参与的橡胶塑造专利早已过期。但加入了软件,它就变成了一个独特的全新制造方式,并且可以申请专利。

  这一裁定对于20世纪90年代的硅谷企业家至关重要。在那以前,由于法庭一直拒绝承认软件专利,法律惯例还是把软件置于版权法的保护之下。律师认为,编写软件的创造性与写作书籍或制作音乐一样,所以应该接受同样的保护。在英语中,字母是用来形成词句表达思想的;在音乐语言中,乐谱是用来告诉音乐家该用乐器演奏哪些声音的,而在计算机语言中,软件代码是用来告诉机器该做些什么的。

  但在1987年,宝蓝公司(Borland)的一种电子表格软件Quattro把软件版权法推到了极限,并成功地证明了它毫无用处。当时有很多电子表格程序可在个人电脑中使用,莲花公司(Lotus)的Lotus 1…2…3拥有最多用户,因而也是最成功的。Quattro为了让产品更易于使用,逐字逐句地复制了莲花公司的文字和菜单层次结构。它不想让顾客在Lotus和Quattro两种软件之间的反复切换中搞糊涂了。它没有使用莲花的基础代码,而只是给用户提供了一个“莲花仿真界面”,允许他们在Quattro和Lotus软件外观之间切换。

  于是莲花公司将其告上了法庭,声称它的菜单系统应受版权法的保护。但结果出乎所有硅谷人的预料,莲花竟然输了这场官司。“莲花公司的命令菜单层次结构在很多方面都像是用来控制的按钮,比如录像机(‘VCR’)上的按钮。”1995年,新罕布什尔州第一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的法官诺曼·斯塔尔(Norman Stahl)如是说,“VCR是让人观看和录制视频磁带的机器。用户通过按一系列按钮来操作VCR,这些按钮上一般标注着‘录像、播放、倒退、快进、暂停、停止/退出’。这些按钮的排列方式和标记并不能构成‘文学作品’,也不能通过一套标记按钮而成为VCR的抽象‘操作方法’的‘表达’;相反,这些按钮本身就是VCR的‘操作方法’。”

  这一裁决的反响巨大。举例来说,延续到了20世纪90年代——在乔布斯离开苹果公司很久之后——的苹果诉微软案就与这一裁决相抵触。律师们缺乏保护企业家创意的其他工具,因而纷纷援引戴蒙德诉迪尔案例,开始用专利来进行保护。

  但是事实证明,使用专利来保护软件,其有效性只比使用版权保护略有改善。一个大问题是单纯的技术问题:例如,专利局的数据库是可搜索的,但搜索功能不像谷歌搜索那样精妙。谷歌的搜索引擎不止搜索用户查找的项目,还有它根据用户的搜索历史,认为与用户查找的内容相近的项目。这意味着专利局在试图查找此前就某个想法提交的专利申请时,经常会错过相关的申请。

  甚至在苹果公司着手开发iPhone的两年以前,即2003年,一家叫Neonode的公司就得到了一个专利,内容是用手指滑过屏幕来激活手持设备。其后,苹果公司也得到了一模一样的专利,也就是众所周知的iPhone和iPad上的“滑动解锁”功能。因为苹果公司和Neonode公司对同一行为的描述略有不同,结果专利局不知道自己已经颁布过这一专利了。Neonode公司的专利将该过程称为“沿触摸敏感区域从左至右滑动物体”,而不是“滑动解锁”。苹果公司的专利在美国仍然有效,但在欧洲却遭到了质疑。苹果公司至今仍然坚称它和Neonode的专利描述的是不同的东西。“苹果的律师声称,其他现有技术均未明确说明连续移动手指。”波士顿大学经济学家詹姆斯·贝森(James Bessen)在圣克拉拉市举行的一次专利改革会议上说,“当今世界充满咒语,充满了文字游戏。法庭和专利起草人都在玩文字游戏。”

  很多人认为斯坦福大学法律与科技中心主任马克·莱姆利(Mark Lemley)是软件专利法改革的主要导师,他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专利局的责任更大:专利局仍然没有摆脱原先持有的对于软件的看法——将其看作是电脑运行的一系列过程。他说,其他人早就不这么看待软件了。人们通过软件针对某个问题所提供的解决方案来为软件的创新分类。问题不在于代码本身或其运行的过程是否独特,而在于软件作为一个整体是否能够完成独特的功能。

  “我们让那些声称自己是发明家的人逃之夭夭了,他们的发明是他们所解决的问题本身,而不是他们提供的解决方案。我们在其他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这类事件的发生。”他说,“我们不允许人们自称原子的某种构造能够治疗癌症就享有专利,因为你的解决方案只是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而已。”

  '36'戈登·古尔德(Gordon Gould,1920-2005),美国物理学家,人们广泛但并非一致地认为他是激光的发明人。——译者注

  第九章

  还记得〃整合〃吗?现在开始了

  苹果的iPad发布后的一年内,乔布斯就明显开始担心起安卓会在2009年和2010年崛起,或者说他担心安卓早晚要崛起。安卓继续保持其令人吃惊的增长率,但iPhone的销售增长速度也一样快。2010年公布的iPhone 4的季度销量比iPhone 3GS翻了一番;2011年公布的iPhone 4S的销量又比iPhone 4翻了一番;到2011年秋,苹果公司每个季度售出将近4 000万部iPhone。谷歌公司也干得不错,它声称安卓创造了利润,但还是很难看出安卓给公司带来了多少财务收益。与此同时,苹果公司的iPhone和应用商店把公司的利润推到了历史最高点。2011年,苹果公司的利润为330亿美元,相当于谷歌和微软两家公司利润的总和。2010年,苹果就超过了微软,成为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2011年,它又一度超过了埃克森石油公司,成为全世界市值最高的公司。到2011年年底,苹果持有的现金多达1 000亿美元,以至于如果它想用这笔钱成立一家银行,那将会是世界十大银行之一。

  最值得注意的是,到2011年年中,iPad已被证明是一个更具革命性的产品,它甚至比iPhone还要出色,更不用提iPod了。iPod和iTunes改变了人们购买和欣赏音乐的方式,iPhone改变了人们对于手机的期待,而iPad则把5个产业搞得天翻地覆。它改变了消费者购买和阅读书籍、报纸和杂志的方式,并且改变了他们观赏电影和电视的方式。这些行业的总收入高达2 500亿美元,占美国GDP总量的2%。

  如果没有iPhone,就不会有iPad这款产品。它要是在2007年开发并售价600美元就太贵了。其中必需的低能耗ARM芯片,当时还不足以在如此大的屏幕上运行什么东西。并且如果没有应用商店里出售的内容,消费者也不知道该用它干点什么。至少苹果公司是这么想的。但在2011年,应用商店已准备就绪,而且消费者很快就能学会使用苹果的触屏,iPad看来引发了无数全新的方式来消费内容和与内容互动。

  除此之外,iPad同样还颠覆了个人电脑业。由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和IBM等公司生产的小型计算机和主计算机,曾是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到了20世纪80年代,个人电脑侵占了这个市场,而iPad现在也以同样的方式侵蚀了个人电脑的销量。就像乔布斯预测的那般,某些iPad的买家的确是把iPad作为他们的第三样设备,但其他很多人决定自己现在只需要两样设备,他们开始加速抛弃自己运行着微软系统的戴尔、惠普、东芝、宏基和联想笔记本电脑。这一改变重挫了戴尔公司,2013年年初,戴尔公司只得试图转归私营来紧缩开支。

  乔布斯的一位密友说,他对于这种进展特别满意,尽管在iPad释放出其他大变革的背景之下,这一进展不过只是个脚注而已。在与史蒂夫·沃兹尼亚克联合开创了苹果公司的35年后,乔布斯最终总算完成了他一直以来的心愿:改变消费者和各行各业对于电脑的预期。1984年的麦金塔电脑——第一台使用鼠标的主流电脑——本该能够完成这一目标。它本应该能战胜复杂的设备——个人电脑——成为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消费类产品。但它失败了。人人都知道,Mac电脑没有消失,但微软的Windows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却声名鹊起,使个人电脑成为主流。

  然而到了2011年,世界又回到了原点。如果把台式机和移动操作系统算在一起,苹果的计算平台现在和微软的Windows系统,以及Windows Mobile手机系统一样大。也难怪戴尔公司成为受打击最大的公司。当1997年乔布斯重返苹果时,迈克尔·戴尔声称他对于苹果公司的复苏没什么信心,并说如果他是乔布斯,他就会“把苹果关张大吉,把钱还给股东们”。“史蒂夫非常生气地发现,麦金塔电脑并没有马上成为主流,并非每个人都汗流浃背地抢上一台。”一位乔布斯的密友说道,“所以关于如何让iPad一上市就大受欢迎,我们讨论了很多。”

  谷歌公司的安迪·鲁宾和安卓团队努力赶上苹果疯狂的创新速度。但在2011年,他们在几乎每一条战线上都被挫败了。是的,全世界正在使用的安卓设备数量比iPhone和iPad加起来还多。但在苹果与谷歌之战中,平台的规模证明只是衡量优势的一个因素,而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iPhone和iPad双管齐下,苹果公司仍然拥有最酷、最先进的设备。苹果为这些设备准备了最佳的内容和最容易使用的软件。苹果还具备了最佳的平台,为内容所有者和软件开发者赚钱。在乔布斯看来,这比争论谁的公司会主导科技界的未来要重要得多,谷歌的主管们也正愤怒地试图理解这个问题。这同时也是一场争夺未来媒体主导权的战争。iPod是一台很漂亮的设备,但真正让它大受欢迎的是消费者可以轻易为之购买的所有音乐。直到乔布斯发布了应用商店之后,iPhone的销量才真的开始飙升。也只有在乔布斯说服了各大媒体公司,让消费者得以购买无限量供应的图书、报纸、杂志、电影和电视节目之后,iPad才变成了主流产品。

  实际上,苹果越成功,谷歌和安卓就越倾向于采纳苹果的“我们控制一切”路线。2010年中期,为了让安卓软件看起来更酷一些也更易使用,鲁宾从Palm公司请来了设计师马蒂亚斯·杜瓦蒂。并且,为了提高安卓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销量,他开始规定某些型号的安卓手机该如何设计。尽管这些所谓的Nexus设备是由三星、LG或HTC生产的,但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谷歌设计的,有时甚至也由谷歌负责营销。

  但对于谷歌和安卓的工程驱动型文化来说,这可不是个轻松的调整。直到2010年年底谷歌发布了Nexus S手机之后,公司才拥有了第一部如此运作的畅销手机,也直到2012年发布了Nexus 7之后,公司才拥有了第一款畅销平板电脑。2012年,谷歌发布了“谷歌应用市场”(Google Play)之后,它才能与iTunes商店展开真正意义上的竞争,这个工具集合了安卓应用商店和谷歌凭借自身努力传播的电影、图书、游戏和电视节目。

  人们也许会想,多年以来,谷歌应该已经培养了在媒体业产生影响所必需的某些销售和营销技巧。而实际上,谷歌的收入几乎全部来自广告。谷歌拥有YouTube,那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视频传播者。但谷歌之所以成功,恰是因为它拒绝了这些社会和商业的传统道德观。它利用技术手段,从广告和传播中获得了大部分销售和营销利润,然后把它们变成了捣弄巨额数字的游戏。

  如今,谷歌力图培养自身的销售和营销技巧,但整个2012年和2013年,它的表现显示,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012年,谷歌演示过一种名为Nexus Q的球形设备,它可以通过无线音视频流,把音乐、电视节目和电影传送到屋子里的任何设备上去,但公众对于这个设备的反应非常负面,谷歌因而决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