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棋好啊,不过我刚学没多久,到时候蓉姐姐可得让着我点。”瑾芸极力想把车内的气氛变得轻松快乐点,只是看到秦叶蓉依旧愁眉不展的样子,显然是失败了。
“恩,有事叫我,我先歇会。”
马车极为宽敞,秦叶蓉睡在车上的软榻上,身边的丫头用大氅搭在她的身上,见秦叶蓉这样睡下了,瑾芸有些无奈地低着头,盯着自己手中的帕子看,想着,秦叶蓉许是独自一人,心底难受吧,也庆幸自己可以和家人一起,只是一想到谢晋鹏还留在盛京,瑾芸心底多多少少有些牵挂,但一想到有孟皓轩在,瑾芸才放心下来。
为了不耽误谢晋鹏的学业,谢世昌和华氏都一致觉得谢晋鹏还是留下来比较好,而且他已经过了院试,再者,一听说谢晋鹏准备和孟皓轩一道拜季延年为师,谢世昌就更是下定决心让谢晋鹏在盛京待着,孟皓轩为了不让瑾芸担心,便让谢晋鹏住到孟府,这样也方便两人交流学问。
一路上,刚开始一两天,秦叶蓉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睡觉,偶尔跟瑾芸说说话,要不就是挑起马车车帘一角,望着外面发呆,看着秦叶蓉神情萎靡不振,眼底总是带着几分落寞之色,瑾芸有些担忧。
这日,秦叶蓉睡着睡着突然哭了起来,瑾芸原本闭眼假寐,听到哭声,心底一惊,连睁开眼,看到秦叶蓉身边的大丫鬟珍珠在轻轻拍着秦叶蓉的后背,而秦叶蓉依旧闭着眼睛,并未醒来。
瑾芸有些担心,连小声问珍珠道,“蓉姐姐这是怎么了?”
“许是做噩梦了,谢姑娘不用担心。”
珍珠这样一说,瑾芸也不好继续问,不过,瑾芸也不打算继续这样下去,没过多久,秦叶蓉也醒来了,发觉到自己脸上都是泪水,先是愣了一下,转而连用帕子擦干。
秦叶蓉也看到瑾芸眼底的诧异与担心,犹豫了一会,秦叶蓉开口道,“珍珠,你待会下马车,去找尹妈妈,问她我带来的那件白色绣着梅花的大氅在哪,你找到后给我送过来。”
珍珠愣了一下,看了看秦叶蓉后才晃过神来,连点头应允,敲马车门示意车夫先停车,她们的车一停下,珍珠就连下了车,而瑾芸也找了一个由头,把语桐打发下马车,等两人都走了之后,才让车夫继续赶车上路。
“我祖父说,让我爹休了我娘。”秦叶蓉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平静得让人惊讶,只是眼中不停落下的眼泪出卖了她的真实心情。
瑾芸听秦叶蓉这么一说,瞪大着双眼,有些不敢置信,问道,“这怎么回事呢,之前不是都好好的么?”
瑾芸想着,出发前秦叶蓉过来找她,也不曾看到秦叶蓉这般伤心的样子,想来是还没有这事,而且这几日有关秦府的传言虽多,但也没有半点关于秦昱廷要休妻的事情,若真是,早就传开了,瑾芸也早听到消息,哪里等到现在秦叶蓉自己说呢。
秦叶蓉有些委屈的紧抿着嘴唇,点着头道,“我原本是不知道的,今儿出门前,我娘让我去跟祖父和祖母道别,没想到无意间听到我祖父和我父亲的对话。”
看着秦叶蓉一直在落泪,瑾芸连安慰道,“许是蓉姐姐听错了呢,若真有这事,舅母也不会让你一个人跟着我们去江中不是?我娘都说了,回头舅舅和舅母也都会到江中,到时候再接蓉姐姐的。”
“我好担心他们不会来,我哭着求我娘说不要先送我去江中,可我娘不答应,好害怕再也看不到我娘了。”
此时此刻,秦叶蓉变得极为弱小,瑾芸坐到秦叶蓉身边,紧紧拉着秦叶蓉的手道,“舅舅和舅母感情一直很好,肯定不会有什么事发生的,不用担心哦。”虽说前世对谢明芳外祖父一家的情况并不是很清楚,但也从未听说过秦家有休妻这样的事情发生。
“蓉姐姐,回头我写信给我哥哥,让他打听一下情况吧,要是真的有这事,到时候肯定会传出来的,你不用太担心。”
秦叶蓉哭得很伤心,瑾芸在一旁看着,心底却是情绪涌动,总觉得秦叶蓉说的这个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但这其中到底有什么玄机,瑾芸一时半会倒也猜不到,只得写信到盛京问询后,才能清楚是什么个情况。
看着秦叶蓉连着一两天都是以泪洗面,一双眼睛肿得让人看着都心疼,瑾芸也按捺不住心底的好奇,趁着车队停歇,补充水和干粮的空档,连忙写了一封信,让人送到盛京孟府,问谢晋鹏关于秦府二房的一些情况。
因着车队离开盛京不过三天多的路程,走得也并不快,因此瑾芸派人送出去的信很快就到了孟府,接到瑾芸的信,谢晋鹏也猜到可能是秦叶蓉担心,所以瑾芸才会这样做,连把盛京有关秦府最新的传言和他听到的消息大致写下来,然后让人快马加鞭再送回瑾芸的手中。
在等待回信中,瑾芸很是紧张,一直祈祷着秦叶蓉的父母千万不要有事,待瑾芸收到谢晋鹏的回信后,看到信的内容之后,瑾芸大惊失色,却是不敢把盛京的情况告诉秦叶蓉。
第一百零三章 传言四起
瑾芸原本以为秦叶蓉说秦老将军让秦昱廷休妻只是误听,没曾想,这事还真是事实,现在盛京已经传开了。
传言秦昱廷要休掉发妻李氏,这个竟然跟天家有关系,因着皇帝那守寡的二女儿嘉和公主看上了秦昱廷,公主虽然是寡妇再嫁,可到底是天家女儿,公主与旁人共侍一夫,这个自然不会有?
以前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情,都是赐予未来驸马发妻一杯毒酒,然后公主下嫁,可那李氏身份到底比平头百姓不同,她父亲当年也是一名武将,虽说李老将军已经离世,李家也落没,后继无人,可要赐毒酒,恐怕朝中官员和黎明百姓也觉得皇家过于凉薄。
想当年,李将军上阵杀敌,保家卫国,立下汗马功劳,可现在他不在人世,他女儿便没了娘家的依靠,丈夫也被公主惦记上,李氏的性命也堪忧,这任谁看着,也替李老将军和李氏不平,这万政允也知道不能赶尽杀绝,且李老将军也只剩下李氏这么一个女儿,便向秦老将军施压,当然了,这些只是传言,毕竟圣旨还未下,事情真相尚可不明。
看着谢晋鹏打听来的消息,瑾芸只觉得手中的信变得异常的烫手,可心底又有些疑问,前一段时间还传说秦昱廷被逐出秦家家谱,若这样的话,不算秦家人了,秦老将军还如何管秦家二房的事情?
在瑾芸为了秦叶蓉的事情不安的时候,很快,又有新的消息传来,秦昱廷这次真的被赶出家门了,而且是净身出户,秦老将军不许秦昱廷带走秦家任何东西,不过幸好他是带着李氏一起走的,靠着李氏的嫁妆,两人开始从盛京出发,赶往江中,准备与谢世昌他们会合。
刚开始瑾芸还以为又是旁人捏造的传言,待再次收到谢晋鹏的来信,说秦昱廷和李氏已经离开秦家,赶往江中时,瑾芸这才真的相信秦叶蓉一家被秦家除名了。
面对着时不时发呆的秦叶蓉,瑾芸有些犹豫要不要告诉说她父亲并没有背信弃义休了她母亲,而是两人已经在来江中的路上,只是,他们与将军府再没关系这件事,也足以让秦叶蓉伤感很久了。
想了好久,瑾芸决定先试探一下秦叶蓉的反应,开口道,“蓉姐姐,我之前听说你父亲和你祖父顶嘴,然后被说忤逆长辈,要从秦家族谱除名,这个是真的么?”
秦叶蓉也没有隐瞒,点了点头道,“不知道为了什么事情,我父亲和我祖父闹得很凶,两人都动手了,我父亲从祖父书房出来的时候,脸上衣服上都是血,我祖父也受伤了,族中叔公们都出面了。”
提起这个事情,秦叶蓉倒是显得很平静,瑾芸刚准备接着问,秦叶蓉又接着道,“早知道我祖父让我爹休我娘,我娘亲真不应该去劝和两人,不然,早早离了将军府,也不至于弄成现在这个样子。”
秦叶蓉还不知道最新的动向,还以为她娘亲很快就是下堂妻了,说到这,秦叶蓉眼泪又开始往下落。
瑾芸听秦叶蓉这么一说,倒是松了一口气,想着现在可不就是秦叶蓉期待的那样么,连拿出帕子给秦叶蓉擦眼泪,顺势将谢晋鹏差人送过来的最新信件递给秦叶蓉,道,“蓉姐姐可别哭了,你看看这个吧。”
秦叶蓉抬起头看着瑾芸手中的信,并没有伸手去接,而是将目光挪到瑾芸身上,直直地看着瑾芸,瑾芸也没有说话,只是用眼神示意秦叶蓉去看信。
接过瑾芸手中的信,秦叶蓉慢慢打开看起来,刚开始还没什么反应,到最后,倒是捂着嘴又开始哭起来,看得瑾芸不明所以,想着信里边也没有写别的啊,难道自己理解错误,秦叶蓉并不希望是这样的结果?
瑾芸一时不知道说点什么好,秦叶蓉突然扑到瑾芸身上,道,“太好了,呜呜呜,这样子真的太好了。”
听着秦叶蓉的声音,一会好像是在哭,一会好像是在笑,不过确定她是因着开心才这样后,瑾芸长长呼出一口气,轻轻拍着秦叶蓉的后背,宽慰道,“蓉姐姐不用担心,也许我们刚到江中,他们也赶到了。”
秦叶蓉一个劲地点着头,对她而言,只要父母亲好好的在一起就已经满足,至于晚到几天还是十几天,她也没那么在乎,反正迟早会碰面聚在一起。
前几日秦叶蓉的神情一直很是低落,中途休息的时候,华氏看到她这样子,心底担心不已,私下也没少叮嘱瑾芸,让她多陪陪秦叶蓉说话,现在再看秦叶蓉,虽说脸色依旧不是很好,但精神看上去倒是好了不少,华氏这才安心下来,但还是提醒瑾芸多多照顾着秦叶蓉。
许是车马劳顿的缘故,秦叶蓉和瑾芸两人都消瘦了不少,华氏见着心疼不已,但凡在途中遇到不错的酒楼,华氏也都让车马停下来,给秦叶蓉和瑾芸点上一桌好吃的,让她们多吃点,补补身子。
到江中的时候,已是二十天以后的事情,这一路走走停停,倒是比原计划多了好几天,瑾芸只觉得自己整个人都快要散架了,不过,当她下马车看到车外风景如画的景致时,顿时精神满满,感叹着果然是好地方,这二十多天的劳累也算是值得了。
而林氏原本在路途中一直在抱怨,后悔不该来的,她身子骨不如瑾芸他们好,虽说马车是谢世昌特意弄了一辆最好最舒适的,可到底经不住日日颠簸,但现在下车看到江中的风景,紧蹙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脸上也渐渐浮出笑意,一看也知道是对江中极为满意。
大家都风尘仆仆,虽然都很疲惫不堪,可这会每个人都带着几分笑意。
对于未来几年要待的地方,谢世昌很是满意,连开口大声说道,“好了,差不多要到了,大家打起精神来,等到了地方,人人都有赏钱。”
一听到有赏钱,小厮丫鬟婆子们一个个都笑开了,连忙回应,“谢谢老爷,谢谢太太。”
难得看到谢世昌这样开心的样子,华氏见着心情也顿时好起来,大家稍作休息之后,马车又开始徐徐前进,准备到苏芙他们办的学堂,而谢世昌却是下了马车,单骑一匹马在最前面。
自从秦叶蓉确定秦昱廷不会休妻之后,她的心情也好了不少,这会到了江中,看到跟盛京完全不一样的景致,环境,整个人都觉得松快好多,也忍不住感慨一句,“这边的风景真好,要是一直住在这倒是不错的。”
瑾芸闻言,并没有接话茬,只是用手挑起马车车帘一角,安安静静地看着外面,木桥,流水,垂柳,老人们悠闲地在河堤上散步,小孩子们在空旷的平地上放着纸鸢,河岸边三五成群的姑娘妇人们在洗衣聊天,路边挑夫叫卖着……安静中不缺乏热闹,热闹中又处处可见静谧。
许是在盛京大宅中待久了,少了大宅后院各种规矩的束缚,瑾芸只觉得江中处处透着一股恬淡与温馨,左邻右舍坐在一块话家常,每一幅画面在瑾芸看来都是极美的。
莫非,真是吃多了山珍海味,乡野小菜也变得美味起来了?瑾芸心底这般想着,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而双眼打量来往路人的同时,瑾芸也不忘去搜寻这边的商铺情况,来江中,瑾芸可没想过安安分分地天天在家里待着,自然是要找机会出来赚一些银子。
现在谢世昌没了官职,原本每个月的俸禄也没了,而华氏又没了嫁妆,还有不少奴仆,这么多人吃穿住可都要花不少钱,而且苏芙信中也提到办学堂的资金也快用光了,到处都是要花钱的地方,自然要想方设法赚钱。
苏芙他们办的学堂地址倒是很好找,随便问一个路人说华中学书院在哪,路人都能清楚地说出地址,更有热心的路人一看瑾芸他们去华中书院,连在前面带路,许是这车队太过于打眼,一路走来,倒是引起不少人围观,大伙都议论纷纷,想着是哪个大户人家衣锦还乡。
有一个看着约莫四十多岁的大汉跟着走了好一会后,忍不住问谢世昌道,“老爷这是从哪里来的?莫非是到华中书院去当先生的?”
谢世昌原本就是读书出身,虽说为官十余载,可现在也没有官职,一袭青衫在身,浑身透着一股子书生气,要说是教书先生,看着倒也有那么几分相近。
谢世昌先是愣了一下,转而带着几分笑意回答着,“是啊,准备去华中书院任教。”这次来江中,可不就是为了帮苏芙和她的师兄弟一起把书院办起来,了却苏华的遗愿。
一听谢世昌是来任教的,那大汉连开口道,“我家小子也在华中书院上学,回头还望先生多多提点提点。”说完,那大汉更是主动地牵着谢世昌骑得马,显得格外殷勤。
在马车内的瑾芸听到谢世昌和那大汉的对话,忍不住笑了笑,想着自家爹爹进入角色还真快,原本以为他会不习惯,没曾想看着倒是挺坦然的。
PS:差点没赶上更新,好险啊
第一百零四章 华中书院
马车还没到华中书院,苏芙和她的几个师兄弟已经早早是大门口等着,每个人脸上的神情都显得格外激动,在书院门口,也聚集了好几个当地的人,听说从盛京来了个大人物,这让一直风平浪静的江中顿时热闹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