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妹子什么品性张大郎又岂会不知?
因此张大郎一言就把妙儿的那点小心思给戳穿了,让妙儿无法再蒙混过关,只能一脸郁闷的嘀咕了句:“谁让那徐四郎小时候欺负过我?哼!我才不要嫁给那个坏小子!”
“妙儿,你这个傻丫头!别的我就不说了,可你有没有想过———你自个儿找到更好的归宿、不要徐四郎了,和你被崔氏害得只能不要徐四郎,这二者之间可是有着大大的不同!”
“若是事情的结果是后者,那我们多窝囊、娘底下有知又该多失望?娘临走前费了那么多心思、替你安排了这门亲事,可不就是不想让那崔氏插手你的终身大事?可你却白白给了崔氏这么一个机会,让娘的心血全都白费了!”
张大郎这一席话把妙儿说得万分羞愧、无地自容,也让她彻底的醒悟过来了———是啊,哪怕她再反感这桩亲事,也只能由她来决定要不要退亲,决定权不能落在崔氏手里!
刘婶见妙儿被张大郎训得可怜兮兮的垂着小脑袋,赶忙出言替她解围道:“大少爷,四娘年纪不大才会由着性子胡来,她现下已经知道错了、你就别再训她了。再说了,我们现下想个对策出来也不迟,大不了你亲自上徐家走一趟、把谣言澄清,整件事不就水落石出了?”
————————————————7。1号第一更,晚点还有第二更——————————————————
第十八章 妙儿反击
刘婶提了点子后,改而以过来人的身份、和张大郎几人说起崔氏替妙儿再议亲的坏处:“这一女许二家,自来便是件极其坏名声的事!这女子一旦定了亲后、还和别家的小子有了婚约或是纠缠不清,那今后可就是浑身长嘴也都说不清楚了!听说因这样的事闹到官府去的人家有不少呢……”
刘婶的话让张大郎几人再次陷入了沉默,张大郎自是想着除了赶去徐家澄清误会外,还要马上阻止崔氏替妙儿和别的人家议亲,这样才能让这件事不再恶化下去。而妙儿则听了刘婶的话后,则想到了前世查论文资料时、看到的一则小故事……
那则故事具体讲了些什么、妙儿已经记不大清楚了,只大约记得故事讲一庄姓女子先与王某有了婚约,后对柳某一见钟情、依着三书六礼的规矩下嫁给柳某。王某知道后大怒,拉着新婚夫妇上了官府,状告庄家一女许二夫,要求官府将庄氏判与他为妻。
当时柳某在官老爷面前替自己辩解道:“某于外姑(案即岳母)王氏处纳采娶妻,非越礼私诱、乃是明媒正娶,家人大小皆熟知之。”
但即便柳某是按照三书六礼的规矩娶了庄氏,但县官却依旧把庄氏判给了王某,理由是“王家先下彩礼,合归王家。”
这个故事在当时极具代表,因此妙儿当时查古代婚姻律法时,曾仔细的研究过,也做出了总结———官府在判决庄氏究竟是王某之妻、还是柳某之妻时,是不会去询问女方当事人的意见的,只会按照律法规定来下判决。
而律法明言规定,只看谁先下彩礼、先定婚。而这则故事里是王某先下了彩礼的,随后庄氏才与柳某“偷成婚约”——即偷偷的与柳某订立婚约。
因此柳生虽然也是“纳采娶妻”,却被官府以王家纳采在先为由、把庄氏判给了王某。这说明古代结婚的礼俗虽然复杂,但是纳采(下彩礼)才是最关键的一点。而且柳某的“纳采”虽然不是公开进行,但是它对于确定柳庄结合乃是“夫妻”关系,不是“夫妾”关系也是极为重要的证据!
且先不细说古代的婚姻律法如何,却说妙儿记起这则印象深刻的小故事后,马上记起当年张徐两家定亲后,尤氏很有先见之明———当时尤氏别的都说可以慢慢商讨,但却要求徐家必须先下彩礼、把亲事定下来!
也就是说徐家既已纳彩,那就算崔氏再把她许给别的人家、把亲事给搅混了,妙儿也不怕有人故意来闹,只要拿律法规定来当凭着,那这场闹剧最终只能根据徐家已先纳彩、而要以徐家为先!
不过这条律法却不能保证徐家不因嫌弃妙儿而退亲……因此让崔氏不再使坏给妙儿再议亲、不给徐家退亲的借口,才是最关键的一点!
这点妙儿觉得不难做到———只要把北宋律法搬出来吓唬崔氏,崔氏毕竟只是个见识浅薄的妇人,那些妇人间的弯弯道道她虽然敢玩,但这并不代表她敢触犯律法!因此只要把律法搬出来,崔氏一定会就此作罢,不敢再随意替妙儿议亲、以免惹上官司!
只不过妙儿当时查的是唐代婚姻律法,她不能确定北宋是否也有这样的律法,于是妙儿略微思忖过后、开口对张大郎说道:“大哥,你能不能上衙门去打听看看,看那些因一女许二家而闹到官府的人家,官老爷最终都是怎么决断的……”
“妙儿,你让我打探这个做什么?”张大郎不解的问道。
“打探清楚了,我们才晓得崔氏私底下替我再议亲,究竟有没有触犯律法!若是触犯了律法,那我们只要拿律法吓唬崔氏一番,她自个儿就会赶紧收手抽身,不让这件事再往坏处发展了!毕竟崔氏虽然心狠胆大,也没胆大到不怕被拉去衙门打板子!”
在北宋,女子若是被拉去过堂,乃是件极其丢人的事儿、会被人指着脊梁骨说闲话,更别提被拉到大堂当众打板子了!
因此张大郎一听了妙儿的提议,立马觉得这是个快刀斩乱麻的好主意,于是他说了句“我这就去打探”便匆匆忙忙的出了家门,一路往城里奔去。
这件事是一刻都不能再耽误了,因此张大郎很快就打探完消息赶了回来,并把打听到的消息一五一十的告诉妙儿。妙儿总结了张大郎打探到的消息后,马上欣喜的发现她的猜测是对的———唐宋律法本就相差不大,她所知的唐代律法在北宋也是行得通的!
于是妙儿心里很快就有了对付崔氏的主意,第二天直接就找上了崔氏:“我知道你心里打的是什么主意,我劝你还是尽快收手,不然这事最终只会让你后悔莫及。”妙儿也懒得和崔氏废话,一上来就把话给挑明了。
那崔氏却还是一如既往的在妙儿面前扮慈母,只见她一边亲昵的抓了妙儿的手,一边柔声细语的问道:“四娘,你是不是有什么地方误会我了?我没打什么主意,我之所以重新替你议亲也都是为了你好,那徐家早就没把你当成未过门的儿媳妇了,他们实在是……”
妙儿最讨厌崔氏那装柔弱小白花的模样了,因此她当下就一脸嫌弃的甩开崔氏的手,不等她把那些假言假语说完,就出声一口把她的长篇大论打断:“够了!你别以为这世上会有不透风的墙!你以为你想把你家妹子塞给徐家的打算,和你对我做的那些事儿,就真只有你和你那老娘知道吗?”
妙儿的话让崔氏脸色立时一变,但她不愧是十分擅长伪装真面目和真实情绪的高手,只见崔氏很快就恢复了镇定、一脸吃惊的反问妙儿道:“四娘,是不是有什么人在你面前说了我的不是?你可千万别相信那人说的话啊!我压根就没想过要把我家妹子嫁去徐家!”
“那人定是看我是你的后娘,和你心里始终隔了一层,才会说那些话来挑拨我们之间的关系,你可别轻信那人对我的中伤啊……”
“你少和我说这些假惺惺的话儿,我也不和你拐弯抹角玩那些弯弯道道了,我直接把话给你撂在这儿、你爱信不信———你若是执意要闹下去,那我也不怕、大不了把这事给闹到官府去!到时候你要是被拘到地牢里去蹲着,可别觉得丢脸哟!”
妙儿说完还不忘“好心”的提点了崔氏一句:“我记得你是识得字的,那我劝你还是赶紧找本大宋律例翻翻,瞧仔细把一女儿许给二家的人,会被判什么罪状!别只顾着替你妹子安排后路,把自个儿的后半生都给搭了进去!”
那崔氏一听妙儿这话,再见妙儿脸上自信满满、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心里立马就慌了起来……不过她嘴上却还是虚情假意的说着一堆好话,不断的和妙儿解释、让妙儿不要误会了她的好意,还一直强调她真没打徐家的主意。
妙儿把最重要的话说完后,自是不会再和崔氏多做纠缠、她可不想自己恶心自己,因此妙儿很快就撇下崔氏、回自个儿屋子里去了。
妙儿才回到屋里没多久,刘婶就悄悄的钻了进来、小声说道:“四娘,你前脚才进屋、那崔氏后脚就等不及的出门去了!想来是回娘家想法子求证你的话去了!你这招看来很管用、一下就把崔氏给吓住了……”
——————————————————7。1号第二更奉上——————————————————————
第十九章 风波平息
刘婶猜得没错,那崔氏听了妙儿说的那番话后果然被吓住了,随后便急忙忙的出了门赶回娘家,很快就找了崔家村一个老秀才打探大宋律例,晓得妙儿并不是在危言耸听,遂打消了把妙儿许给第二家的心思,随后的日子也都老老实实的、不敢再作怪了。
崔氏这边老实了,妙儿几兄妹这边办起事来就简单多了———张大郎作为长兄,很快就亲自去了一趟徐家拜见徐天光,把诋毁妙儿的谣言一一澄清,并请徐天光夫妇放宽心、不要担心妙儿会是个丑八怪。
这徐天光倒是不大在意谣言一事,反倒对知书达理、进退有度的张大郎十分欣赏,并照例考问了张大郎一些课业上的问题。这一考问,徐天光马上对张大郎赞赏有加,并感叹张光有个饱读诗书的好儿子。
张大郎自是谦虚的说了几句客套话儿,随后委婉的表示了自己的疑问:“徐老爷,我听说丁夫人被谣言误导,似乎已在替徐四少爷重新物色合适人家的小娘子了,还望徐伯父尽早和丁夫人说一声,以免丁夫人继续被谣言所迷惑。”
丁氏替徐四郎重新物色合适人家一事,从头到尾都不敢让徐天光知晓,因此徐天光也一直都被蒙在鼓里,直到张大郎委婉的说了这么一番话,徐天光才晓得丁氏竟在和张家有婚约的情况下,私自再替徐四郎和别人家议亲!
于是徐天光当场大怒,先是面带羞愧的给了张大郎一个承诺,说徐家绝不会无缘无故的退亲,让张大郎只管放心。待张大郎得了承诺告辞离去后,徐天光马上把丁氏叫到跟前来质问……
丁氏见事情已经瞒不住去了,只能支支吾吾的替自己辩解道:“我也是不想我们家小四娶个丑八怪回来,才会急忙忙的替他物色合适的人家……”
丁氏话还没说完,徐天光就出声训了她一句:“胡闹!小四都已经和张四娘定了亲了,你还替他物色别的人家不是有违规矩?真是妇人之见,不过是些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罢了,你就被哄得团团转!”
“老爷你千万别动气,我也是为了孩子好才这么做啊!”丁氏一脸委屈的说道,语气里有一丝怪徐天光不体谅她的意思。
徐天光见了脸上有了恨铁不成钢的神色,只见他一边摇头一边苦口婆心的对丁氏说道:“你别以为我真不明白你心里是怎么想的,但做人当言而有信、言出必行!当年既是我们家主动提出结亲的,那现下无论张家败成什么样,我们也绝不能落井下石的提出退亲!”
徐天光的性子丁氏自是一清二楚,也深知徐天光绝不会因为张家家道中落、就把这门亲事给退了,所以她才会背着徐天光、偷偷的替徐四郎物色别的小娘子,从头到尾也不敢让徐天光知道这件事。
不过丁氏虽然知道徐天光的态度,但却还是忍不住嘀咕了句:“张家都穷成那样了,也不晓得嫁女的时候能不能拿出陪嫁来……”
“你还不赶紧给我住口!我都和你说了这么多道理了,你还冥顽不灵?你管人家张家能不能出得起嫁妆,你只要管好你自觉就行了,”徐天光说着顿了顿,平复了下情绪后才对丁氏吩咐了句:“你赶紧备份礼物去张家走一趟,替这次闹出来的事赔礼道歉,顺道安一安张家人的心,让他们明白我们徐家丝毫没有退亲的意思。”
丁氏虽然心里不乐意,但迫于徐天光对她施加的压力、只能怏怏不乐的应了下来,第二天就按照徐天光的意思去张家走了一趟。从那以后,丁氏也不敢再替徐四郎物色别的人家的小娘子了,只能按照徐天光的意思,等过几年时候一到、就把妙儿迎进门来。
这样一来,崔氏闹出来的风波也算是彻底平息下去了,妙儿也终于靠着自己的本事、重重的挫了崔氏的锐气,让崔氏明白她不是那可以随意任人拿捏的面团。这件事也让张大郎再一次对妙儿刮目相看,让他意识到妙儿已经是个小大人了,遇到什么难事不但自有主见、也能自己想办法应对和解决了。
丁氏到张家走了一遭后,之后的半个月两家都十分平静、没再生出什么新的风波来。妙儿本以为和退亲一事有关的风波、算是已经彻底的平息了,没想到随后又发生了两个由退亲一事引发的意外……
话说虽然张大郎已经到徐家把谣言都澄清了,并着重强调了妙儿绝不是丑八怪这一点。但一直寄住在城中书院的徐四郎兄弟、却一直没收到消息,许是徐家大人觉得这事不必让孩子也掺和进来,因此从头到尾都没把这些事告诉徐四郎。
不过徐家人虽然都没提起,但徐四郎还是断断续续的听到了一些八卦消息———有徐五郎这个大喇叭在他身边,他就是不想知道这些八卦也很难!
而这徐五郎一听说未来的四嫂乃是个丑八怪,当下就喋喋不休的在徐四郎耳边唠叨起来,对这件事发表了各种各样的看法:“四哥,你说那张四娘虽然小时候长得是丑了一些,可她四、五岁时和她娘一起来我们家玩时,我记得她长得还算是挺可爱的啊,怎么才几年没见就长成丑八怪了?”
徐四郎面无表情的斜倚在床头,目光直直的落在手上那本书上,看都没看徐五郎一眼,像平常一样直接当他不存在。
但即便徐四郎酷酷的没有给出任何回应,徐五郎也早就已经习惯了,并且他自说自话也能说上一个时辰,因此他马上就继续往下说道:“也对!我们村里那些婆婆婶婶们经常都说,小时候长得好看的小女娃、长大了都会变得很丑!反倒是那些小时候模样不起眼的小女娃,长大了都会美若天仙……”
“哎,那张四娘小时候也算是丑了,怎么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