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 《洗冤录》──宋代宋慈原著,迭经后人修订,共二卷。历代刑狱检验,都以这部书为依据。其中大都是刑狱检验的经验总结,也有不少牵强附会无科学根据的地方。
② 《洗冤录》中说:妇女耻骨本来就是青的,不可误验为伤。
仵作这份儿差使,在衙门里固然也能置身于刑房诸吏之列,但只能算是半件长衫──也就是说,平时虽然穿着长袍马褂,而到了验尸检伤的时候,却不能不短衣出场──不仅比师爷老夫子的地位要低得多。就是比起文案、书办这些相公来,人家可以大模大样地坐在公案一旁手抄笔录,而他则只能垂手侍立,一旁伺候。为此。那些有鸿鹄之志的闻人高士们,哪怕是穷得当掉了裤子,也不屑于来抢他的这碗饭吃的。再说,当仵作的这双手,什么男尸女尸都得验,朽骨烂肠都得摸,那些横草不拿,竖草不拈,看见大粪挑子过来尚且掩鼻不迭的相公们,要他去干这种跟死人打交道的肮脏差使,不是连请也请不动么?
当仵作的,第一是有闲工夫,只要衙门里没有凶杀官司人命案子,就落一个清闲自在,喝茶下棋聊大天儿,并没人来管你;第二是小有财路:有伤没伤,伤轻伤重,既然要凭仵作检验,有那办了亏心事儿的人家,案子犯了,衙门里上下打点,少不了也要往仵作那里塞一份儿遮眼钱。只要明面儿上没伤,能遮住太爷和苦主的那双眼睛,官司就好打多了。所以林国梁开发过差役们的烟钱酒钱草鞋钱之后,又巴巴儿地找到了林炳,主张给这位验尸验伤的半件长衫专门送几两程仪。林炳一心只想官司上打赢,大宗的银子都舍出去了,这区区小数,能不答应吗?
当下那位仵作下堂去验尸,不过一袋烟多点儿工夫,就已经填明了尸格,呈到太爷案前来了。
金太爷拿起尸格来一看,见写的是:
一、验得女尸一具林张氏,年近五十岁,左胸第六第七两根肋骨间,有七分长二分宽刺穿胸口致命伤一处,系匕首短剑之类锐器刺入心中毕命。
二、验得男尸一具吴本善,年约二十许,左胸第五第六两根肋骨间有一寸长四分宽伤口一处,洞穿后背。
出口长七分,宽三分,系长剑贯穿胸膛毕命。
三、验得男尸一具林国栋,年五十余,后脑偏左有方圆一寸一分破损下陷不规则伤口一处,系以钝器击破脑胪毕命。
县太爷眯着眼睛看了半天,这才手拿尸格亲自离座去验看尸首。仵作跟着在一旁指指点点。须臾看毕,回到公案上来,提起硃笔在尸格上批了几个字,递给了文案。又从荷包里摸出那个小料瓶来,倒了些许药面儿在左手手心儿上,然后用右手食指指肚搽到鼻子眼儿里去,脆脆儿地打了两个嚏喷,精神突然为之一振,那双老是睡不醒睁不开的眼睛似乎也张大了许多,这才一手掏出块白罗帕来擤着鼻子,一手提起硃笔来在名单上点了一点,传林炳上堂。
林炳听到传呼,不慌不忙地正一正冠,掸一掸鞋上的尘土,这才昂首挺胸,缓步走了上去。一直走到离公案三四步远的地方站住了脚,一面口称:“卑职壶镇团防局总办林炳参见父台大人!”一面深深一躬,站起来在一旁垂手站立。
金太爷见了林炳,透着十分客气地说:
“昨天接到禀报,方知林团总府上前夜为群小所觊觎,令尊堂亦不幸为匪徒所杀,本县现已验过尸身,还需林团总将过往细节详述一番,以便本县据情审理,严饬凶手,如何?”
林炳听县太爷的口气,不单透着近乎,竟还有执法无颇要为林炳兄弟申报杀父之仇的意思,就站在太爷面前,编出四名匪徒如何手执凶械半夜里打进后院儿,以遗失耕牛为由,借端寻衅,杀死他父母;他和弟弟闻讯赶到,怎样奋力双战群匪,终于当场击毙一名,击伤两名,在逃一名,如此这般有声有色有头有尾的一个故事来。
金太爷端端正正地坐在太师椅上,一动也不动,半眯着眼睛,神态木然,活像一尊泥塑木雕的菩萨。听着听着,听不见响动了,这才睁开眼睛,略想了想,又开口问:
“那么,据林团总推测,这几个吴石宕人半夜里杀进府上,意将何为呢?”
林炳不假思索,随口答复说:
“明火执仗,夜人民宅,非盗即匪,非偷即抢,那还不是十分清楚的事情么?”
金太爷点了点头,旋即又问:
“你们交锋厮杀,双方各用什么兵器?”
“吴本良使一条竹扁担,吴本善使一把四齿锄。吴本善被治下刺倒以后,又杀进张二虎、吴本忠二人。张二虎就使的是本善使过的四齿锄,吴本忠使的是一把七寸尖刀。治下兄弟二人,各使的是防身宝剑和一把单刀。另有两个家童,各使一把牛耳尖刀在一旁助战。”
“吴本良等人使的扁担、四齿锄,都是他们自己带来的么?”
“这都是本宅后院儿牛棚里现成的家伙,他们随手抄起来使用的。”
金太爷又“哦”了一声,沉默了一会儿,像是问话,又像是自言自语:
“如此说来,一方倒是手执兵器,一方不过是随手拿起一件家伙来迎敌的啰?”
林炳自知这是亏理的地方,只恨当时没有来得及做手脚,拿几件刀枪出来给吴石宕人揞上,只好低头不语。县太爷见林炳语塞,转了转小眼珠儿,没有往下深究,却冲棚外的衙役摆一摆手,说了声:“凶器呈验!”衙役传话下去,林国梁赶紧把前天收起来的刀剑扁担之类统统送了上来,就在案前地上一件件摆开。县太爷只用眼睛睃了一睃,也不离座下来验看,也不叫林炳下去,却传下话来,叫提吴本良。
本良就在席棚外面的空地上坐着,离棚并不远。刚才县太爷的问话虽然听不清楚,林国梁、老学究和林炳的答话却是全都听得真真儿的。不出所料,林炳果然给吴石宕人编派了一个明火执仗、夜入民宅的罪名,只是不知道金太爷怎样发落。正疑虑间,听得一片声喊“提吴本良”,就站了起来。经过一天一夜的将息,精神倒是好了一些,只是失血过多,面色苍白,伤口红肿,痛得钻心,身子十分软弱,猛一站了起来,两眼直冒金花儿,两条腿也像是踩在棉花上似的,摇摇晃晃,踉踉跄跄地刚走了几步,就奔过来两名衙役,“哗啷啷”一声,抖开一条铁链儿,不顾本良的伤势如何,往脖子上一套,拉着就走。还没有走进席棚,两边的衙役就像狼嚎似的喊起堂威来。胆小点儿的,单是这一招儿,几乎就能吓晕过去,分不清东南西北。进了席棚,两名衙役先把本良摁倒在地上双膝跪下,然后屈一单腿高声报称:“吴本良带到!”又是“哗啷啷”一声,除去铁链儿,衙役退下。
本良抬头看看堂上,一个精瘦的小个儿,像一尊佛像似的坐在正当中,细长脖子上顶着一张螳螂似的三角脸,头上戴着拖花翎的大帽子,叫人一看就会想起细杆儿大帽的狗尿苔①来。那张没有表情的脸紧绷着,耷拉着眼皮儿,好像对眼前的一切全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似的。回过脸来,正好又跟林炳那股得意的眼光碰了个正着。这双乜(miē咩)斜着的三角眼,阴险,奸黠而狡诈,撇着大嘴,像是用无声的语言在说:“你看,这里虽然是用席棚搭的公堂,却也有高低上下贫富贵贱之分,我是新科举人老爷,堂堂壶镇团防局的总办,就是到了公堂上,也是我站着,你跪着,怎么样,你还不服输吗?”
……………………
① 狗尿苔──是一种野菌,形似蘑菇而杆细。
两旁的衙役见这个杀人凶犯上堂来不单不低头,虽然是跪着,却昂首挺胸,两只眼睛居然还敢直瞪瞪地对着太爷相面,简直是少见的大胆,急忙又喊了一声更响的堂威,十几条嗓子同声呐喊,就跟暴风雨即将到来之前的滚雷相似,隆隆之声,不绝于耳。
喊堂威这个规矩,不知起于哪朝哪代,何年何月。当初的意思,想必是用它来显示一下公堂的威风,以此震慑犯人,让犯人一上堂来就吓一个魂飞魄散,再也不敢放刁抵赖。如今则已经变成了陋规,只要是犯人一提上堂来,不管是非黑白,先就鬼哭狼嚎地一通猛喊狂叫。没有见过这种场面的乡下人,一下子就会被吓晕了过去,问什么都答不上来,只能听凭堂上任意摆布了。
本良虽然是个山旮旯里长大的乡巴佬,从来也没有上过公堂见过官儿,对于这种吓唬人的阵仗,倒也不放在心上,依然是直挺挺地跪着,目不转睛地端详着金太爷那张一点儿人味儿也没有的三角脸。这一声喊,倒把县太爷从沉睡中惊醒过来了,慢慢地睁开了眼睛,凝视着眼前这个居然敢跟团总老爷为仇作对的叛逆山民。双方对视了足有半袋烟的工夫,两个人都在心里琢磨对方的性格脾气和动态神情。照本良估计,这位铁板着面孔连一丝儿笑意都不露的县太爷,准会先来一个下马威,一拍桌子,大发雷霆,骂人一个狗血喷头的,没有想到,事实竟大大出乎本良的意料之外:这位螳螂似的县太爷并没有发脾气,虽然脸上依旧连一丝儿笑意都没有,但却是轻声细语,心气和平地问:
“你叫什么名字?”听上去,温和而文雅,一点儿也没有发怒动气的样子。
“我叫吴本良。”本良不卑不亢,打定了主意,问一句,答一声,不多说话,见机行事。
“今年多大了?”
“二十四岁。”
“什么地方人?”
“离此地西北边三里远的吴石宕村人。”
“干什么营生的?”
“我们吴石宕人世代以石匠为业,我从小学的也是家传的石匠手艺。”
“你不是练武的童生吗?”
“我们手艺人,学点儿武艺,为的是防身,并不为求取功名。”
“你们吴石宕人跟林团总家是什么关系?往常都有过什么纠葛?”
“我们全村人世代采石的石宕,三十年前由业主卖给了林道台,打那以后,林家成了我们的山主。另外,我们吴石宕人也有租种林家几亩山坡地的,除此之外,并无其他关系,也没有别的什么纠葛。”
“林吴两族既有租山赁地的关系,遇上水旱虫灾,兵荒马乱的年景,有没有欠租欠款未清的情事呢?”
“石宕租金每年七十二吊,按季交清,年年都是先付后采,五十多年来,从来没有亏欠过一文钱的。林家租地,定规是四六活租,不论年成好环,实打实分,也从来没有过争执。”
“你们两家,既然是往日无争,近日无仇,听说当年你祖上私通粤匪,为发逆带路,罪当斩首,还是林国栋出面力保,方才救了你祖父的一条性命。那么,为什么前天夜里你要带着几个兄弟打进林宅后院儿去杀人行凶,恩将仇报呢?”
“禀大人,这件事情,说起来话长,必得容许我把前后因由详细剖析清楚,才能说清关节眉目的。”
“容你细说。尽量简单扼要,不要啰嗦。”
本良见这位太爷虽然板着面孔,一问一答间,倒像是还好说话,也不像是向着林炳、蛮不讲理的样子,心里的疑虑不觉打消了一大半儿,就先说了一下当年祖父吴绍周被迫为长毛带路、本想带进埋伏圈儿但是未能如愿的的简单经过,接着从前天晚上本忠怎样把黄牯牛拴在蛤蟆岭脚忘了牵回来开始讲起,一直讲到林炳开枪本忠逃跑为止,除了顺着大虎的话茬儿说二虎是经过林村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之外,原原本本都照实情详细陈述。
本良这里刚刚说完,太爷还没有发话,那边林炳早已经忍耐不住,抢着大声嚷起来了:
“大人圣明,这个吴本良说的完全是一派胡言,信他不得!除了是疯子,谁能打死自己的亲爹呀?我家宰牛倒是真事儿,不过宰的确是花牛,跟吴家的黄牯无关。分明是吴本良恩将仇报,为盗被擒,理屈词穷,借端狡赖,求大人明察!”
林炳的三味邪火,并没有把金太爷点着,而只是摆摆手,示意林炳不得擅自说话。回过头来,接着又问本良:
“你到林家后院儿叫门儿,是谁来开的门儿呢?”
“当时林国栋听见我叫门儿,忙着叫人把牛皮牛头藏到牛棚里去,不肯来开,是我用刀子把门儿拨开的。”
“那么,你怎么知道林国栋宰的牛,就是你们家的牛呢?”
“我家的大黄牯,不单我自己隔着门缝儿一看就认出来了,就是附近几个村子里的人,谁都认识。大人要是不信,只要把牛头牛皮取来,传人一问就明白了。”
“那么你又是怎么确认你父亲吴立志是叫林家给杀害了的呢?”
“我爹离家到林村来的时候,提来一盏灯笼。我在林家牛棚里搜出牛头牛皮来的同时,又找到了我爹的这盏灯笼,地上有一摊鲜血,旁边还有一具沾血的石锁。这不分明是我爹叫林家给砸死在牛棚里,又毁尸灭迹,杀牛灭证吗?”
林炳一听道着了要害之处,刚想张嘴分辩,金大爷却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说话,一面传话下去:“牛头、牛皮、灯笼、石锁呈验!”随着话音儿,林国梁上堂来跪一单腿回话说:
“禀大人,小的清理林国栋尸身现场,只有带血半截儿砖一块,并未发现有牛头、牛皮、灯笼、石锁这些东西。清理踏看的时候,有本乡乡约林步雪、吴本良的叔父吴立本、本村的乡勇保丁以及林团总本人同时在场,请大人传来一问便见分晓。”
金太爷沉思片刻,就把吴立本传上堂来,问他踏看牛棚的时候,可曾看见有牛头、牛皮、灯笼、石锁这些东西。立本是个极为忠厚老实的人,没看见过的,就回说没有看见。
金太爷又问本良,还有谁看见过在牛棚里有牛头、牛皮、灯笼、石锁这些证物。本良回答说:
“我在门外扒着门缝儿亲眼看见林国栋叫来旺儿兄弟俩把牛皮裹着牛头藏到牛棚里去的。我进了门儿,就叫本善到牛棚里去找,一找就找到了。等我到牛棚里去一看,牛皮包着牛头藏在牛栏旮旯儿里,牛皮上还粘着有抹上去的白豆浆。我用松明一照,才看见我爹提来的那盏灯笼也滚在牛栏里,牛栏的木栏杆上和地上都有血,旁边又有一具沾血的石锁。用不着说,这准是我爹站在栏外把灯笼伸进栏里去照牛的时候,叫人在身后用石锁砸死的。在我叔他们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