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厌烦地说:“师兄,别打趣了。哪儿有什么客人啊!~”
我不相信除了烈以外还有其他人会惦记着我。而此时,我确定的是烈就算是惦记我也根本不会来找我,纵使是他找我,我也不会见他。命运如此,人又奈何。
我从窗子缝隙往外看去,竟然是母亲和阿忠。门口下人们抬来的大大小小的箱子里满载着日常需要用的东西。我看到阿忠扶着母亲,眼巴巴地望着门口。
眼睛一下子就湿润了。
母亲,终究是疼我的。可是我不能回去,至少不能这样回去。在这里的日子中,我更是明白了,那种每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日子不是我想要的。大家闺秀就一定要整日把自己圈在那大院里与世隔绝吗?那不是我想要的。况且,我还不想见到烈。
“孩子,为娘来看你来了。快开开门吧!~”母亲在门外喊着。
在我的记忆里,母亲的身体是很好的。可是此时阿忠搀扶着她,她的攥着袖子,重量几乎都倾在阿忠胳膊上。即便是这样,还费力地喘着气,时不时地用手帕捂着嘴咳嗽几声。
我没来得及开门,直接从窗户跳了出去。
“大……”阿忠本来是想喊大小姐,可刚喊了个大字就察觉到了不对劲儿。看我一身男装,阿忠便改了口:“大公子,主母一直惦记着你。听然公子说今日是可以探望你的,这不,主母便是来了。近些日子主母身体不好,特别想你。”
阿忠说着,擦了擦眼泪说:“你都不知道,她在你走的这些日子,天天地念叨啊。还以为你被贼人掳去,到处找你。听说你来了这飘渺峰,才算是心里踏实了。”
母亲朝着我走来。
我扶着走路微颤的母亲,良久,我跪下了。给母亲跪下来了:“娘亲,孩儿不孝,未能照顾左右。可我现在不能回去。我也没有办法,可是我不能回去。”
母亲说:“好,好,只要你过得好,我就放心了。”
若是换了过去,母亲定是要家法伺候的。可是今日竟然开了天窗。我不知道是喜还是愁。很明显地感觉是母亲老了。
还好西厢房只有我一个人。大院儿甚是宽敞。便是给母亲,阿忠,家丁都找到了落脚的地方。
傍晚回屋的时候才想起来,门是反锁着的。于是我又从窗子爬了进去……
第九十五章 他竟然当上了王
更新时间2012…12…22 15:00:56 字数:2225
母亲在的这些日子,我没敢练琴。她老人家身体不好,怕她再受什么惊吓。但是读书是免不了的,每每读书她总是跟着看,并且给我讲一番她年轻时候的趣闻。这些若是以前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我问阿忠家里的事情都怎么办。
阿忠对我说:“你有所不知。那日救出你之后,诺然便带着人说是要咱们家把救你时候用的钱给补齐。后来老爷也回来了。看到你离家出走,便是与你母亲大吵了一架。最后甚至把诺家的财产都给了然公子。主母一气之下,便收拾了东西,拿着房契,卖了多余的家产过来找你了。”
又是诺然。其实我就知道,父亲是不喜欢女孩儿的。他喜欢的只有六姨。也许只有这样,他才能够放心。只有家产都在诺然手中,他才能放心。而我,有母亲就够了。
当然,阿忠并不只是说了这些。千言万语,辛酸曲折,我都听进去了。其实我之所以出来,也是为了证明一点。作为一个女人,即便是不依靠男人养着,我们也能够活得很精彩,很好。
待字闺中是一种生活态度,行走江湖又何尝不是一种生活态度?
至少我们还在一起,所有人都还在一起。只是缺了……烈。
傍晚的时候,逍遥门省亲的时间结束了。离别声,声声入耳。可是我不能让母亲去别的地方。于是我去求了琴子铭。
琴子铭一头冷汗地对我说:“我别当我的徒弟了。我现在都想叫你姑奶奶。你是不是看你师父天天活得太轻松了?这要是让你祖师爷知道了,不得门规伺候啊?!”
当天,正巧此时,祖师爷就知道了。
琴子铭吓得大气儿都不敢出,全然没了在外面看到他时的那种豪气。
我就琢磨不明白了,这在外面恍若天人的师父到了师门竟然变得格外的……**丝。
于是我便是将整个过程告知了祖师爷。
“冉裳,你不是不知道,咱们逍遥门是有规矩的。我已经收留你破了规矩,我怎么还能再开特例呢?”祖师爷也是颇为踌躇。
其实事情倒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只是这没有先河,也不能开这个先河。若是开了先例,怕是以后就不好管理了。
想了半天,我终于想到了一个万全之策。
我对那老头儿说:“祖师爷,咱们逍遥门的后厨房可缺人手?我们诺家的家丁都可以去帮忙。至于开销,我们诺家出。你只要让他们留宿即可。反正那几间房间也是空着。平日里,他们一定不会随意走动,坏了规矩的。”
那老头儿一听这个可就乐了。他的消息一向灵通。云曦国诺家的厨子,那可是不比这御膳次的。更何况能进诺家成为家丁的也都是接受过训练的。若是能让这些人都去后厨房帮把手,这每日的饭菜可就都是美味佳肴了。又不用再花钱雇人做饭,又不用多付额外的经费。何乐而不为呢?
祖师爷一脸庄严的模样说:“既然这孩子家中遇到这样的事情,师门也不能袖手旁观啊!~能够帮助你们,也算是我积德行善了。那你们就住在西厢房大院里,可若是有什么需求,你们可得自行解决。咱们门中可没有什么人可供你们差遣。”
我一开心,学着点小二的口气说:“得令嘞!~”
然后便一溜烟地跑了出去。
琴子铭对祖师爷说:“你瞧你把这孩子惯得,越来越没有姑娘的样子了。”
祖师爷可不含糊,照他的脑袋就是一下子,然后揪着他的耳朵说:“我看我是把你小子惯得不成样子了。你们这一代师兄弟里面,最成气候的还没敢收徒弟,你就给他们做了个样板。既然做了样板,什么事儿就都得给兜着!~”
很明显地祖师爷对我比对师父客气得多。
看着他们每天那模样,我倒是觉得,祖师爷是真的把师父当成儿子了。有时候训斥几句,有时候唠叨几句,有时候又教育几句。
而我能够和母亲,阿忠他们在一起,过得相当地开心。
当然除了每次我弹琴的时候。
我每次弹琴都得偷偷地躲到树林去弹了。母亲听到过,阿忠也听到过,看他们的模样都颇为叹息。
母亲说:“孩子,你有认真弹吗?人家弹琴都是行云流水,你弹琴怎么惊心动魄啊!~”
我觉得这是我听到的最有文采的赞美“惊心动魄”!~
没准有一天,我还能弹出让人七窍生烟的境界。
日子过得悠闲,几年以后,听说中原有个叫做秦的国家。曾经是大将军秦蒙发动宫变成为王,如今易主,国主的名字叫做秦玉。又听说这个秦玉原本本来是苏玉。是秦国国主遗失在外的孩子,也有说是秦国国主微服私访时留下的私生子,众说纷纭。这既然是传说嘛,就总是有些花边新闻在的。尤其是君主的新闻,最让百姓热衷。
可逍遥门的探子打听回来的消息是这个名叫苏玉的曾经是南国的一个姓苏的镖师的儿子。可这名镖师却是和秦蒙长得一模一样。而他的母亲竟然也同秦国曾经的国母长得如出一辙。
秦蒙年事已高,便对大臣们说早年曾经有个和前国母上官玉环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在民间。要他们无论如何都要找到那名女子。秦国不惜重金,遍访各国,就为了找这么一个人。重赏之下,得知了这名女子的信息。可时不待人。当大臣们找到那家姓苏的镖师家的时候,却只找到了他们的儿子苏玉。大臣们便将苏玉带回了朝野。
苏玉与秦蒙长得竟然眉眼都十分相似。
秦蒙一口认定了苏玉是他的儿子。大臣们惶恐。可纵使这般,他也在最后弥留的时候,写完了诏书,苏玉改名秦玉,并传位于他。
一时间,朝野动荡。本来各位皇子都争抢着王位。为此已经闹得不可开交。可没想到,此时竟然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坐收渔人之利的竟然是这个来历不明的小子。
可辅国大臣都是些元老,都知道当年国母进宫时与王的爱情故事。那些故事还街头巷尾热议过一番。人到了晚年总是会格外地想念那些错过的东西。也许是想弥补当年的过失,总之,还是有些元老拥戴这位新王的。
这逍遥门的消息灵通还真的不假。每次有这种天下大事儿的时候,思政的总是要开个大会,招揽门人都去听听。那日我闲来无事,也跑去凑热闹。可是怎么听怎么觉得他们口中说的那个苏玉就是我认识的那个人。他竟然就这么误打误撞地当上了王了吗?
感谢信
更新时间2012…12…22 23:21:41 字数:615
今天灰常地开心,收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长评。最多的是感动吧。看到你们的收藏、点击和留言,心里暖暖的。
特别感谢的人呢,当然有诶曲、STAR66神族、我就是烟鬼。。。、墨墨等朋友们的支持。当然还有蓉蓉的鼓励。最想提到的是两位最关心这本书的朋友:我是辰迷曾、和焉-知。
一位是从我开始写这本书开始就一直坚持着留言,关注的朋友。我不得不感动于他的坚韧不拔。其实想想人的一生中真的有很多事情,我们开始的时候热衷过,后来放弃了。在这里,我想向他鞠躬致敬。
第二位是给我人生中第一个长评的孩子。我想说:“在评论中有一栏可以选择是【长评】。你的长评没准会得个优秀哦!~建议在长评处发一次。”
今天看到长评有点激动。
另,透露一点,苏玉的确是快出现了哦!~但是在他出现之前,我们的小狐狸可是还有些东西得学学。要不然太不成样子了也不行嘛。
的确也有人入了魔。
在这一阶段中,到底拿出心的人是谁呢!~敬请期待。
其实这一世的纠葛也牵扯着以后的后续发展,算是在挖坑吧。
本来是没有烈这一个角色的,但是当初设定的时候又觉得这个小狐狸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爹娘不疼的,有点让人担心。于是便想找个能够像白荀一样在人世间照顾她的人。
她最后是会选择谁呢?烈又怎样了呢?
再加一点,她的那个师父啊,是跑龙套的。但是又是个不能没有的主儿。
圣诞节快到了,提前祝大家圣诞快乐。
PS:寥以此文,献给支持本书的朋友们。有很多名字没有提到,但是我也知道,你们在关注着这本书,关注着这个故事!~
加油!~
第九十六章 社稷,我不懂 但是我认得他
更新时间2012…12…23 15:00:39 字数:2228
各位师兄在分析着天下大事。说什么江山如何易主,说什么大臣怎样密谋。而与此同时,我在心猿意马。这朝野本就远在天边,再怎样也关不着小女子我的事儿吧。虽然我现在的身份是个男的。
一位师兄用胳膊肘杵了我一下。“喂,怎么还愣神呢?到你了!~”
“到我什么了?”我赶紧低声问他。
“这不是说天下形势呢吗?来着都要参与的。到你发言了。”
就听到祖师爷在殿上声如洪钟地说:“下面不许窃窃私语,若有何看法,可在大殿上说。但说无妨。”
“这天下大事,我哪懂啊!~再说了,就算是我懂,也没有人听啊!~这话还不是说了和没说一个样子。”我这样想着。
可在这逍遥门可还真就不是这样。他们总是有办法把任何想法都付诸行动。比如我们云曦国曾经有过的灞桥兵变,听师兄说就曾经是某位已经卒业的师兄的提议。那时候大家有过争论,最后大多数赞成平定兵变。于是第二天云曦国的周边国家就开始出兵帮助平乱。
的确,逍遥门的门生遍布天下。各国家似乎都有其门人。力量的确不可忽视。尤其是还有不少掌握边关大权的重将也是逍遥门培养出来的。
掌门的一句但说无妨,在天下人心中却是必须谨慎的。
“回掌门的话,弟子才疏学浅,不敢妄加揣测。但是既然秦蒙陛下愿意将大任寄予这位新陛下,也就是说他一定看中了秦玉的某些能力,或者说有所期待焉。据在下了解,秦玉虽然说不上是个才子,但是出身平民,是能够了解老百姓的生活的。他还是个善良之人,相信在他的管理下,秦国的人民生活一定会变得更为富庶的。”
此时,便有师兄起身反驳:“胡说。你如何知道他是个善良之人。这百姓当了王侯最多的是什么?他们可都是曾经穷怕了的人。每次江山换做这些人当家的时候,最多的一件事情就是大兴土木,广纳侍女。那些人哪会做什么皇帝?!要是一个百姓都可以成为皇帝,那还要培养那么多年的太子做什么?我觉得还是当年的太子更适合!~”
这位师兄便是氏族为政的。
但是他说得也并不是没有可取之处。小农的思想的确是会困扰着那些起义的农民。可是苏玉不是农民啊!~再者,苏玉也不是那些不懂世故的俗人。只是我没有办法证明。总不能告诉他们,我认识苏玉吧!~
“师兄说的是。但是刚才我所谈的是我的看法。既然祖师爷有话在前,让但说无妨,我才开了口。别无他想。与他又不是沾亲带故,只是说一句罢了。我只是觉得,不妨给他个机会,看看他是否可以做到一个君王该做的。”
还好,逍遥门旨在为百姓谋福利。祖师爷要的是一个锦绣江山,要的是一个国泰民安。任何将会影响百姓生产劳动的事情,他都会尽量去阻止。还好逍遥门体系庞大,要不然,还真的容易被人拔了。
之后的一些讨论我就没有再去参与。只是这里的弟子之中有许多都出自于官宦世家,怎么可能一点自己的利益都不顾呢。多少都会有些私心。只是一来这议会的人数众多,二来说话也必定是有个由头的。所以也就不那么明显。
我开始庆幸我不是这司政的。要不然还真是劳碌。不仅仅要去钻研这各国地理,各国历史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