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整个束王朝的繁荣稳定是与玉岩分不开的。但是不知道是否受“英年早逝”的规律的影响,玉岩在位仅仅二十年,在其四十五岁时就驾崩了。束王朝为了记念这个伟大的开国君王,自束王朝第二代君王开始,在全国各地建立庙宇,供奉这位为束王朝做出杰出贡献的君王。并选其出诞辰做为束王朝的一个传统节日——“圣人节”。
於瑞秋想了想这玉岩的行为,嘴角抽了抽,这玉岩绝对是个穿越的,要不然,怎么会在陈胜吴广起义的前一年,就率先起义,还借用了陈胜吴广的口号。同时,还引进玉米等高产量农作物,而且还提前实行科举,还设立军机处。
我勒个去,这绝壁是起点男穿越到秦二世时的奋斗史,於瑞秋觉得自己真相了~
“於娘子,於娘子?”赵婶子问道。
“抱歉,刚走神了。赵婶,你打听了支摊子要多少钱一日?”於瑞秋问道。
“打听到了,我有个远房亲戚在县衙里做捕快,说是一天50文。庙会有三天,共需150文。到时我让你赵叔准备些桌椅,你和我只负责包包子就行了,我家那口子负责卖包子,安然和狗蛋(赵婶子她儿子)负责收银子,租金、包子馅、包子面等我们一起平摊,赚的钱也对半分。”
“成,那我们做什么馅的包子?除了做那天我做的灌汤包,我觉得我们还做些白菜肉包、粉条肉包、胡萝卜肉包还有一些馒头?你看可好。”
“要不,多加了一个酸菜肉包,我前些日子腌的酸菜还有,做些酸菜包好吃。”赵婶子答道。
“那好,就加多个酸菜包。那赵婶子您回去让赵叔准备桌椅,蒸笼、炉子什么的。您去村里的屠户订肥瘦肉各三斤,让他明天杀完猪后送到你家。我今天去买一斤猪皮,然后再出摘一些胡萝卜,泡些粉条。但是面我家不多,就有三斤白面,五白黑面。你明早寅时带着面和肉到我家调馅和发面,卯时我们坐你家牛车到庙外,边做包子边卖?”
“这敢情好,我家的面也不多,得赶紧回家拿麦子去磨多点才行,三天,那么多人,卖的肯定很多。”赵婶子一脸笑容道。
“我们卖的茶水就用山上产的野山茶叶就可以了,赵婶,你家还有鸡蛋吗?”於瑞秋问道。
“有的,有50多个,我攒着下次赶集拿到换盐。”赵婶子答道。
“我会做五香茶叶蛋,我们也可以做一些买,比平常多卖一两文钱,肯定有人买。”於瑞秋道。
“好,那我明早一早把鸡蛋送到你家让你来煮。”赵婶子拍拍大腿道。
“今天晚饭后送过来吧,这个鸡蛋要早点煮,才会入味,我半夜起来煮。”於瑞秋想了想后道。
“行,那我晚些时候给你送过来。”赵婶子道。
“回头我拿笔记一下我们两家各出的东西,这样比较好算钱。”於瑞秋道。
“你们京城来的小娘子就是好,会认字,会算算,哪像我们村里的,大字不识一个。”赵婶子一脸羡慕道。
“只是略识几个字而已。”於瑞秋谦虚道。
“那你先忙,我先回去叫我家那口子准备好炉子,蒸笼和油纸、桌椅等。”赵婶道。
“好,我忙完这茬再准备。”於瑞秋道。
庙会(二)求推荐,求收藏,求评论
更新时间2013…8…23 21:25:20 字数:1884
於瑞秋和儿子在菜园子里忙完后,带了一两多钱和抄好的书,吩咐於安然在家看家,就直奔县城。
到了县城,把抄好的书拿给书店掌柜,结完钱,就赶忙去屠户里买猪皮,猪大骨,猪蹄,去杂货铺买了八角、花椒、姜、小茴香、糖、盐等,又买了黑面和白面各五斤,大米12斤,还买了一些油纸,直把带的钱花完了,这才打道回府。
回到家已经快到中午了,於安然早已把包子温在灶里,等着於瑞秋归来。
於瑞秋看到这,心里一暖,有人在家等着自己的感觉真不错。
未穿越时,於瑞秋大学一毕业就去深圳了,在深圳整整三年,每天下班回家迎接的都是空荡荡的小出租屋,做好的饭菜都是自己一个人吃,孤孤单单一个人。所以在坚持了三年,於瑞秋毅然辞职回到家乡,并考取了小学教师,只为了回家方便,只为了下班回家时有人等门,只为了做好饭菜有人与自己一起品尝。
於瑞秋感叹了一声,上辈子的记忆已成往事,多想无益。
吃完午饭后,於瑞秋开始忙活起来。先把大骨冼净,用火吊成高汤。在吊高汤的时候,把猪皮洗净,放入开水锅中浸透捞出,刮去肉皮油脂,切成薄片备用,然后把吊好的高汤中下入猪皮,姜、葱用大火熬制,边熬边除去浮沫;熬到肉皮烘烂、汤浓时,倒入搪瓷方盘内,撒入碾碎的八角茴香,拌匀后冷凉后挂到水井上方;
做好皮冻外,於瑞秋开始处理包子馅的食材。因着第二天早上一大早要处理肉馅,所以现在只能先处理素馅。於瑞秋把白菜、胡萝卜从厨房的储物柜拿出来,洗净后,开始处理。
尽管於瑞秋刀功不错,处理完这些食材也花了差不多两个小时,把白菜、胡萝卜先片成薄片,再切成丝,最后切成小颗状。
当看到满满两大盘的食材,於瑞秋表示,手也不酸了,腰也不痛了,走路也有精神了。
做完这些后,於瑞秋又去菜园子里拔了一些葱,备用。
前期准备做完后,也到了准备晚饭的时间。晚饭於瑞秋打算做黄豆焖猪蹄和酸辣大白菜。
黄豆是泡发的干黄豆,饱满,金黄。
於瑞秋先把猪蹄氽水,然后倒油,把猪蹄炸至金黄,捞起。锅中留底油,把八角、桂皮、干尖椒等炒香,加猪蹄,黄豆、盐炒一会,加水,盖上锅盖,用小火焖。
於瑞秋还煮了自穿越以来的第一顿米饭,吃着香喷喷的米饭,於瑞秋感觉自己要活过来了。吃面食吃了那么多天,没死真是个奇迹!
饭后,於安然小碗里还留着一两口米饭,於瑞秋就问道:“安然,可是米饭吃不习惯?”
於安然腆了腆肚子道:“吃的太饱,吃不下了。”
於瑞秋道:“一粒米饭上有七个神明,不能随便浪费。以后能吃下多少就盛多少,乖,今天就把最后一口饭吃完吧。”
“好吧。”於安然嘟囔道,把剩下的饭吃光了。
睡觉前,於瑞秋把鸡蛋按五香鸡蛋的做法煮了,用小火焖煮,这才安稳睡下。
第二天不到寅时,於瑞秋摸黑起了,给儿子於安然掩了掩被子,点燃油灯,然后去洗漱。
刚洗漱完,就听到敲门声,接着,赵大婶的声音就传来:“於娘子,我带了面和肉来了,你起了吗?”
“来了,来了,这就来。”於瑞秋赶忙应道,并急急前去开门。
只见赵婶子一手拿着肉,一手拿着篮子,里面装着白菜和胡萝卜,背上还有一个麻袋,估计装的是面。
“赵婶子,咋那么早,寅时还没到呢,快进来。”於瑞秋边说边接手把赵婶手上的东西接过去。
赵婶子把背上的东西放下,道:“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咱们庄稼人家的,这么早起是常事。况且一想到能赚钱,我巴不得天赶紧亮。这不,不到寅时,村里的屠户就把肉送来了,我也就赶紧给你送来。”
“好,那赵婶子你和面吧,用三斤白面单独和,这些专门做灌汤包。有五斤白面和十斤黑面一起和,做其它的包子和馒头。我们先和这些,等到时候看卖的如何,如果卖的好,我们再做。这样,也不至于浪费。”於瑞秋道。
“好好,大城里来的小娘子果然有见识。我去和面了。”赵婶子翘起大拇指夸道。
“嗯,水我都备好了。等会我去做肉馅。”於瑞秋道。
说话间,於瑞秋把肥肉瘦肉洗干净,分别切成小片,开始剁成肉泥。这几斤肉剁成肉泥并不容易,如果换以前的於瑞秋绝对做不到,但是现在的於瑞秋来说,并不是太难的事。经过穿越这段日子以来,於瑞秋的臂力有了一定的提升。
剁完肉馅后,於瑞秋把肥瘦肉泥混合,撒下姜末去腥。并把做好的皮冻拿好,按比例做好灌汤包、粉丝肉包、白菜肉包、胡萝卜包的馅。
於瑞秋把做好的馅放在借来的木盆装好,盖上白布。抬眼一看,於安然迷迷糊糊地揉小眼睛,走到跟前。
於瑞秋赶紧让他去洗漱,并把昨天剩下的稻米煮了粥,三人吃完后已卯时了。
刚吃完早饭的三人,就听到屋外响起了牛叫声,是赵叔的牛车来了。
而这时,还有一些面没有揉好,於瑞秋让赵叔把包子馅和一些原材料、於安然先运到摊里,然后再回来运和好的面。
天还没有亮,远处还是很黑,很多人还在沉睡,又有很多人像於瑞秋一样,为了生存,起早摸黑。
求推荐票,求收藏,求评论。
庙会(三)
更新时间2013…8…24 12:53:16 字数:2453
求推荐票呀~推荐票不要钱的~如果有的,请支持一下~谢谢!
求收藏哟~
太阳就要从天际边升了起来,那一道道的红霞,染的天边都红了起来,驱散了清晨的清寒,带给人以无限的希望与遐想。
於瑞秋和赵婶坐着赵叔的牛车一边欣赏初升的太阳,一边一路颠簸到了县城城郊庙宇。
庙会是建立在县城郊边的栖霞山脚下。
栖霞山说是山,其实也就是一座比中型土坡大一点的小山,这座山中做的最多的是桃树和梨树,每年春天,山上的桃花,梨树相继盛开,红白相间,煞是美丽。
庙宇就建在山底。
於瑞秋从远处就看到了这座庙宇。庙宇很大,也很高,大约有两层楼高。以红色为主,台基很高,屋顶是布满红色琉璃瓦,正脊的两端各有龙状琉璃吻兽,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庙宇上端挂着牌匾——圣帝庙。
圣帝庙现在门还是关着,要等知县巳时过来朝拜才会开,届时,等知县朝拜过后,平民才能进入其中朝拜。
到了目的地,赵叔拽紧牛,让牛车停下。
於瑞秋和赵婶赶紧下车,把东西搬到空地里。
於安然看到自己的娘亲过来了,欣喜地说道:“娘,这个庙好大,等会卖完包子我们去看看开国皇帝的雕像如何?”
於瑞秋摸了摸他的头,道:“好,等我们干完活,一起去庙会看看。”
於安然欢呼地开始叫了起来。
赵叔走了过来,递给於安然一个小木箱,带着锁,箱子上方中间挖了个小洞,道:“等会我在会把收到的钱给你和狗蛋,或是你们自己收,然后把钱放到箱子里。”
於安然仍是一脸兴奋道,好咧,好咧。
狗蛋这时也走了过来,把於安然手上的箱子一抢,仔细看了看,道:“这么个木箱,今天卖包子的钱装的满吗?”
狗蛋十岁左右的样子,比赵娘子家的青墨还略大些。穿着一身旧衣服,但是很整洁。面容敦厚老实,跟赵叔一样。
“装不满我们明天再装,庙会整整三天呢,除了朝拜外,不少人会过来踏青,赏花。这桃花,梨花种在山上,开的晚,这时候看,最是合适。你们好好干活,回头给你们发工钱”赵叔乐呵呵道。
两个孩子抱着木箱开始欢呼。
赵叔打发他们去捡枯木柴,然后就开始忙活起来,摆桌椅,砌火灶。
於瑞秋和赵婶也开始忙活起来,把和好的面揉好,用手切成小剂子,然后用擀面杖擀成中间厚四周薄的面皮,开始包包子。
晓是於瑞秋包包子的速度快,但是也比不过赵婶,包子的形状也比不过赵婶。所谓不怕不知道,就怕一比较。最后,为了提升包子的美观度,於瑞专门揉面、切剂、擀面。
於瑞秋等人把最后一笼包子放上灶台的锅上,县衙的捕快就开始清路了。
这时,赵叔也挑着水桶再去挑些水,以便等会洗碗筷。
半晌过后,一个穿着官服的,应该是县令,带着一批人走入了圣帝庙大门。
大红色的大门徐徐打开,县令等人恭瑾地进入。
……
“这县令长的可真俊俏呀,不知道成亲了没有?”一位穿着朱红丝绸的大娘道。
“你想把你宝贝闺女嫁给他,晚了,这县令的娘子据说是京城里的世家,二品大员的女儿,岂是你一介商人的女儿比的上的?”大娘旁边穿红色布衣、头插桃花的中年妇女一脸嘲讽道。
“哟哟,不就是一个小县令,把我女儿嫁给他还便宜了他。我女儿长的如花似玉,又有丰厚嫁妆,便是三品大员的嫡子,也才勉强。”朱红丝绸的大娘道。
“哎哟,就你家一介商人,别高攀了,俗说,齐大非偶,你还是醒醒脑子吧。”红色布衣的中年妇女道
……
“县令左手边的可是李员外,县城首富的那个?”一个穿青衫的中年男人道。
“可不是嘛,年年他都跟着县令来朝拜,县令都换了两个了,但县令的左手边的位置一直是他。”青衫旁边的灰衫男人答道。
“啧啧,这李员外可真有钱,据说他家的银子有好几箱,连着后院的姨娘也有几十人呢?!”青衫男人道。
“虽说有几十人,但是据说他员有最爱的是绮红院的头牌牡丹姑娘,听说曾花千两银子包下牡丹姑娘的首夜呢。”灰衫男子道。
……
於瑞秋听着旁边的人议论纷纷,暗想,原来古人也那么八卦呀,么么哒~
一声钟声突兀响起,厚重的钟声穿过层层人墙,直达天际。
朝拜开始了。
人群中的喧闹声结束。
“拜”,捕快的声音统一响起。
众人开始下脆朝拜,爱干净的,早铺了垫子在脚下。於瑞秋他们也不例外,就找了个草地跪下。
“再拜”
“再拜”
朝拜后,开始自由活动。
看到这一朝拜景观,於瑞秋发了个感叹,道,典型的个人崇拜主义呀,也多么地像某教做礼拜!!!
历史赤裸裸地告诉我们,千万不要搞个人崇拜主义呀!
搞崇拜主义的个人或国家,没有几个结果是好的!
不过,这是这个人崇拜的是死人,估计破坏力不大~
“娘,我要吃包子。”
响亮的声音打断了於瑞秋的沉思。
於瑞秋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