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叔先洗好脸,进来坐到上首的位置,朗朗笑道:“面儿,莫客气。”
面儿抿着嘴,笑着摇摇头,好看的伪凤目笑眯得只透出一道精亮的光芒。
“有新鲜的腌黄瓜?”二娃从外面跳进来坐到下首,接着大娃进来坐到面儿的对面。
“开吃。”二娃笑着抓起筷子,捡起个黑馒头,挟一声碧中带翠的腌黄瓜,放进嘴里,叫得嚓嚓作响。
面儿这才拿起馒头,不快不慢地喝口粥,咬口馒头,挟一块腌黄瓜。“嚓”地一下,一股酸咸的味汁,带着点草香往嘴里钻。
刘家的腌黄瓜忒好吃了,不只酸脆有味,里面还混了紫黑色的香草。面儿认得,黄瓜里混的野紫树叶,这东西既能入药,又能拌凉菜,若是家种的紫树味道更好。
一大碗腌黄瓜,最受欢迎,刘大叔和刘大婶见三个孩子都爱吃,挟了两块,便舍不得再吃,让孩子们好多吃一些。
虽是初次相识,因为铁爪面名声远扬,把大家的距离拉得极近,不到半个时辰,面儿和刘家的人已经象老熟人老朋友一般。
“你再尝尝这鸡蛋炒苦瓜,夏天吃了清热。”刘大婶挟起一大块鸡蛋放进面儿的碗里。
桌子上,鸡蛋是最营养的菜。一定是作给大叔和大娃他们吃了,补充体力的,面儿不好意思的道,“大婶,我自己来。”
煎蛋里又混了少许香菜颗粒,面儿叫不出名字,绝不是韭菜,吃进口里有种清悠的回香味,很是可口好吃。
这是童彤在古代吃的第一餐饭,看着朴实,味道实在不错。面儿由衷赞扬,“刘大婶好厨艺。”
能得到现代吃货的赞扬,刘大婶这厨艺的确不是盖的。
二娃自豪道,“方圆十里,还没人厨艺有我娘好呢。若不是我娘是个女子,她说她都想去下河县城的酒楼当厨师呢。”
“为什么女子不可以去?青河县就有女厨娘。”面儿边吃边问。
刘大叔笑道,“是我不让她去。她一个人在城里,我不放心。”
面儿心中一动,身主的记忆向她提供着一个信息,青河县的饮食生意可是好得行。便热情相邀,“大娘手艺好,你们一家去青河县开餐馆,一定能赚到钱。如是你们到青河县,可以住在我家,反正我家——”
说到这,面儿连忙打住,暂不能说出家里的事。等解决了大伯一家,她家的房子比刘家大,光拿东厢的三间屋给他们家用就足够。
“你家怎么了?”刘大叔愣了愣,看到她眼中闪过一丝愤怒。
8 善传
“我家屋子有空着的。”
面儿专心嚼馒头,不敢再多说,怕说漏嘴。
这馒头可是天然的古代黑馒头,好吃着呢,古代的农作物没受污物,乔麦味很香,就是面粉好象磨得粗了些,应该是九分麦面吧。不象现代的面粉,一斤麦子磨得六分精,别的都出了麦麸,用于饲料、酿酒或者入药。
“我原来在你家摊子上见过你爹和你娘,很客气的人,去年秋天还上了青河县一次,去买铁爪面时,摊子收钱的却不是你爹娘。你爹娘现在好吧?”刘大叔边吃边问。
刘大叔的问题问中要害,面儿的爹娘都不在了。面儿正在喝稀饭,一下给哽住了。嗝地一下,回不过气。狂晕,难道我又要被哽死一次?
“莫急。”刘大婶放下筷子,在她背上拍了下,那口气顺畅下去,面儿吐口气,拍拍胸口,还好这次没被哽死。
“我爹娘都死了。”面儿小声道。灵魂跟身主已经融合,心中生出一息悲痛。
刘大婶连忙道:“吃饭莫说话。差点哽着面儿了。”
刘大叔满目惊愕,王铁爪夫妻可是比他还年轻,竟然死了?
饭桌上安静下来,刘家的人不敢再说话,怕触到面儿的伤心事。
吃罢饭,面儿便向他们辞行。
刘大叔进屋拿出个洗得发白的蓝色小布袋,里面装着些铜子,真挚地放到她手上,“面儿,我看你象没带盘缠,这有二十几文钱,你带在身上,路上可以买点吃的,遇到人家,借宿时,有小器的,你便给他几文钱。”
二十几文钱,在古代的乡野人家,可是许多哦。至少要当现代的二百多块用。面儿不敢要这些钱,推开小钱袋,直摇头,“我已经很打搅你们了。”
“面儿,你听大叔说。你一个人出门在外,定是家里有难事,去下河县找了亲戚,又一个人回去,想必办的事也不顺利。你一个姑娘,身上没几个铜子怎么行?我原来年轻时在青州城当力夫,得了重病,遇到一个过客,赠了我一两银子,其实他也不宽裕的,当时我就感激得给他跪下了。你猜,他和我说了句什么?”
刘大叔虽是个乡野汉子,却极有见地和心怀。面儿摇摇头,幽亮的伪凤目闪烁着好奇地看着他。心里对古代的好人好事十分佩服,古代不发达呀,寻常人家三四两银子,一年就能过得很不错,那人可是给了刘大叔一两哦,在现代怎么也要值几大千块。
“他说一个人活在世上,哪里有不遇到困难,需要别人帮助的?若是这一两银子能救活你,你爹娘高兴,你又能活到老,将来你若方便时,又能这般帮助别人,助人不在银子多少,关键在于合时机,这世上就会少很多悲苦的事。今日我助了你,天晓得哪天,我有什么事,还得别人助我。”
面儿用祟敬的目光看着他,初来古代,虽然遇到的第一起人是杀手,可是第二起人,竟是如此有人情味。刘大叔讲的这件经历,令她看到了人间和谐温暖的一面。所以嘛,遇事不要老往阴暗处想,世界在矛盾的对立与统中发展,有黑夜就有白天,有恶就有善。
一双白嫩的小手,毫不犹豫地接过小钱袋,爽快道:“大叔,冲你这番话,面儿接受你的帮助了。它日,面儿方便时地,一定也这般助人,并让受助的人也这般对别人。”
刘大叔笑容可鞠地直点头,自豪地道:“我说的正是这个意思。我们下河湾的人都是这般的。可能是应了善报,所以下河湾的百姓都还算丰衣足食。”
“大叔,大婶,还有刘大娃、刘二娃,你们以后一定要来青河县找我,让我尽一回地主之谊,煮铁爪面给你们吃。”面儿诚恳相邀。
“这是四个馒头。”刘大婶已经把锅里余下的馒头,用块干净的白布巾包好,放到她手上,隔着布还能感觉到馒头的温热。
“谢谢大叔大婶。”
面儿抱着馒头包,心里暖暖的,虽然大伯一家坏透了顶,可是新来的世界有好人,令她越来越喜欢上了古代的人。
“我让大娃和二娃去送你,夏天黑得晚,到傍晚时,能把你送过龙虎滩。”刘大叔安排两个儿子去送客。
“二娃,把玉米秆,再给面儿挑几根清甜的。”刘大婶吩咐。
“好嘞。”
二娃笑得眼睛眯成一道缝,熟稔地选了半捆玉米秆出来。
刘大叔夫妇,又亲自把她送出院子,走到翻山路的路口上,一再叮嘱她路上多小心。
好人呀。面儿心里暖烘烘的,虽然天气炎热,可是心里热烘烘得舒服。
一路上二娃不停地和面儿聊天,一会问她青河县的新鲜事,一会给她介绍沿路经过的地方,哪里有村子,哪里有人家。大娃在后面押阵,只是听着,却不太多言。兄弟俩腰上都别着毛镰,以防身。
傍晚时,果然出了龙虎滩,上了梨花岭,满山遍野的梨树上挂着沉甸甸的梨子,梨树间,不时有村童巡视,再往前隐隐可见一个村庄。
前面看得到人了。大娃这时才说道,“你顺着这条山路,半刻钟不到,就能到前面的梨花村,村里的人都极好客。我们回去了,这还有两截玉米秆,给你解渴。”
“你们快点回去!我到前面就歇脚,玉米秆,你们拿着,还有馒头再一人拿一个。”面儿快速从布包里拿出两个馒头放在二娃手上,紧迫催促。“莫天黑了还走不龙虎滩,遇上坏人。”
昨晚她在龙虎滩遇到的那个杀手很凶残的。虽然刘大娃兄弟俩会水,可是面儿总不放心。
刘大娃兄弟俩边快步走边回头看她几眼,面儿也边走边回头看他们几眼,为了让彼此安心,走几步后,终于都各自大步往前飞跑。
这时面儿的脚,其实已经很痛。这身子虽是古代寻常人家的女儿,没裹足,平时养得还是比较娇,不象她前世喜欢运动,尤其喜欢步行。在现代,童彤步行一天都不会叫脚疼。
9 想吃烤馒头
梨花岭往梨花村是条整齐平顺的大路。还没走进村子,路边有个拄拐的陀背老妪沿着树荫似在散步,远远地就和面儿打招呼,“姑娘急匆匆的去哪?”
“我去青河县。”路上听刘二娃介绍了很多,梨花村的民风就是如此热情。
老妪看看天色已近黄昏,摇头道,“那可不成。你去我们村里借宿一晚,明晨再走,走得快,明下午就能到青河县。”
“烦婆婆引荐一下,看看哪家可以借宿?”面儿向她作个揖,大方地道。
“你若不嫌弃,去我家吧。只是我家的屋子破旧,又有些小。不过空房间倒是有一个。”
“婆婆贵姓?”
“我姓黄。”
“那就搅扰黄婆婆了。”
顺利地借到宿,面儿的确需要歇一下了。
梨花村有十几户人家,常有过路的人借宿的事,黄婆婆的儿子去了外地做工,她做不动重活了,便天天在村口徘徊,若有遇上过路要借宿,不是极讲究的,便请回她家,通常借宿的人,次日走时都会给点铜钱她。
面儿跟着她进了村头的一座小院子,的确很破旧,正面有三间旧瓦房,旁边搭的茅屋草顶都垮下来不少,黄婆婆不好意思的指着茅屋道,“等我儿回来,让他修一修。”
面儿笑一笑,只要能够遮蔽风雨就可以了,再说她有极乐洞天可以去,而且有四个黑馒头。借个宿,只是方便些,不用在野外出没。
黄婆婆把她带进左面一间小瓦房,“你晚上就住这里吧,桌上有灯和火引。我去给你端点粥来。”
屋里只有一张旧床,一个裂开的木桌,和一个半人多高的小柜子。
面儿担心黄婆婆的行动不便,把布包放到床上,主动道:“我跟你过去吃吧。”
黄婆婆不好意思地笑道:“也好。”
中间的瓦房是客厅兼饭厅,虽然黄婆婆家的屋子旧,不过还是不错有三间瓦房,每间有近十二三平米大,比现代人的平均居住面积大很多了,而且院子里种有不少树木,只是建筑陈旧些而已。
黄婆中午煮好的稀饭,还有两大碗放在桌上。许是一方风俗,桌上也摆着半盘新鲜的腌黄瓜,和半盘清炒苦瓜,应是她中午吃剩下的。这稀饭作的堪称稀饭,连人影子都照得出来。黄婆婆做的腌黄瓜可不象刘大婶作的那么好吃,甚至有一点点怪怪的难吃。
面儿把一碗稀饭当水喝了,反正天热,多喝点水没关系。吃了饭,面儿从腰间的钱袋下里取出十文钱,放在桌上,“黄婆婆,我出门也没什么盘缠,这几文钱,算我的借宿费。”
黄婆婆客气着,眼睛里却闪过一缕高兴,人家都是是走时给她点钱,这姑娘一来就先给她钱,不好意思地道:“明晨我给你煮荷包蛋。”
面儿笑一笑,“有热水吗?我洗个脸脚,想歇息了,今天走了很多路,脚有些疼。”
“有,有。”黄婆婆数了数有十文,小姑娘出手还算可以。连忙带着她去象危房一般的草房里取热水。
虽然草房顶象要垮了,可是粗糙的石墙和柱头很结实,面儿只是想几下洗了,进屋关起来,然后进极乐洞天去放松放松。在外面洗,是洗给人家看的,吃也是吃给人家看的。
她要进极乐洞天烤馒头吃,和洗澡呢。
不到半盏茶的功夫,面儿便进房里,关上门,横上栓,抱着那几个馒头进了极乐洞天里。外面的天色已是黄昏,里面还阳光明媚,象永不会天黑。也不知刘家两兄弟走到哪了,面儿算着,如是他们走得快,到天黑完时,应该刚刚出龙虎滩吧?
黄婆婆的稀饭根本就填不饱肚子,面儿把馒头包抱进超级大厨房里,挑了一个白玉质的盘子,装好馒头,这瓷器白莹莹的,看着很管钱呢。面儿小心地摸着盘子的边缘,好冰凉光滑哟,不知在现代能卖多少钱一个。不过,极乐洞天这么神奇,她才不会为了钱卖里面的东西呢。
面儿要烤馒头片了。
极乐洞天里最多的就是各种香料和调料植物。凭着良好的味觉,前世认得些寻常的植物,顺利找到带胡椒香的鼠尾果,带辣味的茱萸,还有带辛香味的川芎,姜、甘草、茴香、芥、茐、蒜、梅、孜然、茉莉、豆蔻……简直有几十种的佐料,感觉比现代的还丰富。
得作个较长的计划,每一样佐料都制一玉石碗,以后好进来作美食呢。
哈哈……好奢侈呀,偶可是古玉碗装佐料哦。
而且俺的菜板、小石樁等等都是选择的玉质,玉石光滑,又不偷味。而金、银、铁和木器,容易被腐蚀些。
吃货的味觉和嗅觉天生灵敏,涉及到吃的事,脑子也格外灵活,花了两个时辰,便有面儿级别的辣子油、胡椒油、香油、蒜泥等等一大堆佐料和香料。
可是有一样,却没有,盐呢,哪有盐呢。
会不会有一种植物是咸的呢?
面儿知道古代的盐都是海盐,好奇嘛,因为面儿真不知这世上有没有咸味的植物。跑进药房和种子房里去翻看那些分了类的标签,竟然从药房找到了咸味的小格子,可是格子里是空的。
外间的木榻上不是有书吗?说不定有相关记载,还没看过那是些什么书呢。
盘坐在木榻上,背后是一面星星窗子,正好可以光线充足的翻书。不过这些线装书,可不要是繁体的哦,繁体的笔画多,好难认。
面儿仔细检查这一摞书,最上面是一本薄薄的《乐》,封面是篆写,翻了翻,薄薄的,里面是古琴谱,古代人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