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氏立马开口制止;“不必多礼,我受不起。有什么事,赶紧说事。”儿子没出事之前,京城来人,许氏即便不喜欢,却也没有如此失礼过。
那时候因为儿子,她有所顾忌。现在,她还怕什么呢!再说了,虽然自己男人的身份子九五之尊,可是,自己这么多年来,无名无分的,跟京城里那位之间唯一有关系的就是儿子。
许氏自己,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算是个什么身份!
“令郎的事,主子已经知晓,并且也安排人去寻了。夫人有什么要求,尽管对在下说,在下会如实转达给主子的。”来人见许氏的态度和情绪,没敢固执的磕头。说明了来意。
“知晓了?他也听说了?可惜路途太远,不然的话,我倒是真的想亲眼看看,他是什么反应。他其实并不觉得奇怪吧?这么多年了,这样的事,又不是只发生在我儿子的身上,他不是早就应该习惯了么?
造成这一切的源头,是你家主子,不知道此时的他,是不是有了一点点的悔意?他习惯。我却没办法习惯,因为我就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又怎么能高高在上的他相比。
事已至此,你回去转告与他,我儿子姓许,既然姓许,那么就跟他没有什么关系。他那么忙呢,不用分心管这样的小事,就是他有心管。不是也心有余力不足么。
问我有什么要求?我有,我的要求就是,希望我的儿子好好的站在我身边,他能帮忙做到么?
我的要求是。不要再跟他有丝毫的瓜葛,我希望他能成全。”许氏讥讽的笑着说到,越说情绪就越是激动,身子也颤抖起来。搁在腿上的双手,紧紧的攥着,指甲扎进肉中。血都流了下来。
“在下明白了,这就回去复命,还请夫人保重。”来人也是知情人,很是理解许氏的痛楚,说完,抱拳深深一礼,退着到门口转身离开。当然,回去复命的时候,刚刚听到的这些话,自己就要稍微的改动一下了。
不是改动原意,那是欺君。只不过,稍微的修饰一下,让那位听着,不至于暴怒就好了。
李国建看到了许氏手上的血,他咬着嘴唇,忍着没说什么,转身追了出去。
屋里就剩下许氏一人,整个人立马像被抽空了力气一样,瘫软的靠在椅子上。
京城来的这位,走的一点都不拖拉,离开许府,真的直接就出了延州城。
转眼就到了夏季,北边的人仍旧是徒劳无功。许氏终于接受了事实,派人把去北边的人叫了回来,命人在自家的山上,修了一座坟,里面的棺木内放的是儿子和儿媳的衣冠。
又命人在坟墓旁边建了两间茅草屋,说她的下半生就在这里陪儿子和媳妇。
搬到茅屋之前,许氏把府内所有的人都集中到一起,当着他们的面,把他们的卖身契扔进火盆里。每个人,给了二百两银子,没地方可去的,仍旧可以留在许家宅院里。
这些人里,少部分还有亲戚可以投靠的,给许氏磕头后,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其他人跟着管家,在延州城里做点小生意。许氏身边,就留了一个婆子和一个妇人照顾着她的衣食住行,陪着她住在山上。
冯贵把之画依旧安顿在府里,自己则领着人在山脚下四周又搭建了房子,少爷不在了,他们虽然也成了自由之身,却狠不下心扔下夫人不管。
衙门里招捕快,他们因为功夫不错,又有展群帮忙引荐都被选上。不当值的人,就到山下守着,李国建也从府里搬到了山脚下。许家,在延州人的眼中,就这样破落了,很快的,人们八卦的话题里,就没了许家。
那山上,许氏每日就在儿子儿媳坟前溜达,种点花,拔拔草。就在大家以为许家的事到此为止的时候,又出事了。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城西出了命案,原本休息留在山脚的几个人,也都去追捕凶犯了。
第二日一早,一身泥泞满头是血的李国建跑到衙门报案,说是,山上昨晚来了几个黑衣人,把许氏劫走了。
虽然许家败落,但是既然报案了,那衙门就得去查看,况且,颇得知府器重的冯贵几人,都在衙门当差呢。
上山一看,许文瑞夫妇的坟已经被挖的一塌糊涂,棺木也被劈开,里面的衣物都被刀划成布条了,还把马桶方在了棺木中。可见,来的人是有多么的憎恨坟的主人。
原本伺候许氏的婆子和妇人,婆子昏迷不醒,妇人胸口一个血洞,人已经气绝身亡。山北侧的一条山路上,杂乱的马蹄印,还有拖拽的痕迹。两边的带刺的灌木上,有衣物的丝缕。
凹凸起的石头上,有未被雨水冲刷干净的血迹。冯贵和听到消息赶过来的展群,面无血色的追出十几里的山披上,看见十几只野狗正在抢食的人体。
看着残缺不全,血淋淋的骨架,冯贵他们一群大男人,还在使劲的克制着,这不是夫人。可是,他们心里其实已经拔凉了。仵作的检验,清醒后的婆子来辨别骨架上残留的,还有四周被撕扯血迹斑斑的衣物碎片,毫不疑问的证实,许氏遇难了。
啊啊啊,冯贵咆哮着,抽出腰刀对着旁边的大树一顿疯狂的砍。展群也是红着眼睛,无力的瘫坐在地上,好兄弟没了,自己却连他的母亲,都没有保全到。
踉踉跄跄寻过来的李国建,看见眼前的情形,身子一晃倒在了地上
他再清醒过来后,许氏已经安葬了,许文瑞夫妇的空坟也修好。看着面前的两座坟,李国建傻傻的坐了一天一夜,嘴里嘀咕着,这下好了,都解脱了!
衙门办案再有能力,许家的这桩案子,只知道是仇家报复泄愤,却是根本没进展,也不可能一直查下去。冯贵他们又内疚,又是无奈。
他们却不知道,离延州百里之外官路上的一辆马车里的情形。
许氏看着跪在面前的人,感觉自己在做梦。
“母亲,是我俩不好,让母亲受苦,让母亲受惊了。”跪着的人,见软榻上的婆婆已经这样盯着自己将近小半个时辰了,还没开口说一个字,忍不住的再次开口。
“瑜儿?你真的是瑜儿?”许氏这回有点反应,开口了。
瑾瑜点点头;“是的,是不孝的媳妇瑾瑜,先给母亲赔罪。”
“你还活着?瑞儿也没事?”许氏伸手摸着面前熟悉的脸庞,感受着手心里的触感和温度,声音颤抖的问。
“嗯,他也好好的呢,只是,他人现在没跟我一起,他在处理别的事,很快就会过来跟咱团聚的。”瑾瑜边回答着,边把手放在许氏的手背上。
“母亲,你难受的话,先打儿媳几下吧。”瑾瑜红着眼睛说到。
许氏摇摇头,流着泪哽咽的问;“是你们计划中的事吧?去北边游玩?”
瑾瑜愧疚的点头,因为这是事实。看着眼前,苍老许多的婆婆,她心里真的是说不出的酸楚。为了计划完美的实施,就不得不连婆婆都隐瞒了,这对于婆婆来说,实在是太残忍了。
可是,要想彻底的摆脱那些麻烦,一家人真正的过上安稳的日子,就必须这么做。危险和困难,她和许文瑞不怕,他俩知道母亲也不会怕。可是,他们认为不能只为自己想,要为下一代,他们这一支脉的子孙后代考虑。
因为,瑾瑜和许文瑞都不想后代,也要一直过这样充满危险的生活。所以,只有破釜沉舟努力的试一试。
计划开始到现在,她和许文瑞俩人也并不轻松,身心也同样承受着煎熬。知道母亲承受着的痛苦,他二人怎么能够轻松的起来。怕母亲听到他们在江面上出事的消息,受不了想不开,俩人安排了人暗中守在母亲的身边呢。
没办法,不敢确定她身边就李先生一个是皇上的人。结果怎么样,暗中盯着的人,真的弄清了,她身边的俩人中的一个,就是山上死的那个也是。原本不是,是皇上当年在许家的时候,收买的,皇上给那个的承诺是有朝一日接许氏母子入宫后,也接她进宫享福!
既然确定了,瑾瑜就毫不手软毫不犹豫的干掉了她,不死个把人,这局的真实性还真不够呢…
第二百九十章 隐居
许氏回过神来,才想起自己睁开眼睛起,儿媳就一直这样跪着。“瑜儿,赶紧起来,有什么话,咱坐着慢慢说。”她边说着,边伸手扶。
瑾瑜应着,挣扎着起身,因为,双腿已经有些麻木了。
“都是为娘不好。”许氏扶着儿媳坐在自己身边,心疼的去抚摸她的膝盖。
瑾瑜笑着;“不碍事儿的,母亲。”这怎么能怪婆婆呢,没了几个月的人,忽然出现在她面前,怎么可能不吃惊!
不过,想想婆婆接受的能力,反应来看,她应该也是心里有点数的。于是,瑾瑜笑着问;“母亲,其实当初您心里也怀疑来着吧?”
许氏叹口气;“是啊,不然你们以为娘真的能那么坚强的挺下来么?还不是靠这么念头。只不过,你们一点消息也无,时间越久,为娘这心里越是没底,到后来,为娘自个也不敢想了。”
“母亲,等文瑞办完事跟咱团聚后,咱一家就能过上真正的安稳日子了。”瑾瑜看着婆婆的眼睛说着。
许氏红着眼睛点点头,现在,她不担心儿子怎么样了。一个不在人世的人,其实是最安全的。
“怎么,母亲也不问问,咱这是去哪里,今后如何打算么?”瑾瑜原以为婆婆会问很多,可是没想到,她竟然如此的淡定下来了。
“问什么问,为娘随你们怎么打算,只要你们都好好的,咱能在一起,为娘就知足了。”许氏说完,人就完全放松的靠在了后面的锦被上。最先想的,是想自我了结了,省得给他们俩个添累赘。
可是,现在呢,她觉得自己再也不用操心了。天大的事。都有儿子和儿媳顶着呢!
马车不华丽,但却布置的很舒适。赶车的不是外人,正是瑾瑜的结拜哥哥朱泉。瑾瑜这时一身下人的装扮,许氏也被瑾瑜给装扮的苍老许多。
一起。就他们三个,再无他人。一直朝北走,足足的行了有一个半月的光景,终于到目的地,一个小镇子。
许氏这一路,一点苦头都没吃到,因为媳妇照顾的很好。许氏是真的没想到,自己这个媳妇原本知府家的小姐,被人侍候的人呢!
马车停下来,瑾瑜扶着她下马车。朱泉指着面前的宅院,告诉她们就是这里。
“母亲,这里就是咱的新家了。”瑾瑜说完,还有些担心,毕竟这个宅院跟延州的宅院相比。简直是相差太多。
宅院在外面看着,就很普通,一点气势都没有。
可是,许氏却很高兴。松开瑾瑜的手,自个就往里走,看看这边,看看那边。明明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陌生的,可是在许氏看来,却感觉得满心欢喜。
宅院,在镇子的边上,是近几年建的。原来的主人做生意赚到了银子,换了更大的宅院。才把这里卖掉了。
“母亲,您暂时先委屈两年,咱慢慢的置办。”瑾瑜也是第一次到这里,跟在婆婆的身后说到。
许氏转身连连摇手;“不委屈,不委屈。你真以为娘是个只能享福不能吃苦的?那你可错了,锦衣玉食的日子不开心,又有何用。今后咱用银子的地方多,还是省着些,看看缺什么,置办来用就行了。”
她心里子明白的,家底如何,儿子媳妇为了完全退隐,用诈死这一招。这样的话,延州的宅院,铺子就不能预想变卖。那么,就算儿子早有准备,能带出来的家产,恐怕也没多少。
许氏心里倒是觉得委屈了儿媳,跟自己和儿子受苦。她哪里知道,钱财上根本就不是什么事儿。儿媳此时身上光银票,就有一万多两。单单着一万多两的银票,在这样的地方,只要不赌不乱用,那日子可以过得很滋润了。
原本照看院子的人,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伯,见宅院的新主人到了,赶紧的交了钥匙,还把朱泉给的雇请短工收拾宅院开销没用了的银子,交了出来,还有一张开销的明细单子。
朱泉很是满意,打开荷包看了看里面,拿出几块散碎的给了老伯,说他做的不错。
瑾瑜和许氏娘俩心有灵犀的相互对视一笑,瑾瑜就开口朱泉老伯的情况。得知他姓张,原本是一个人家的账房先生,年纪大了,加上东家想用自己的亲戚呢,就把他辞退了。
老人不想拖累家人,就在镇上给人打打零工,代写书信什么的,自己混个温饱,有的多的就贴补儿子养家。
想着,家中总是要雇人的,这位又是当地人,人也忠厚老实。瑾瑜就问那老人,可愿意来这里做事。
老人想都没想就点头同意了,工钱多少他没问,只说了一个条件,让他住在这里就行。怕瑾瑜她们误会,赶紧的解释着,家中孙子,孙女好几个,住的很拥挤了,他现在都是住在镇外的破庙里呢。
这个倒不成问题,瑾瑜刚刚在院子里转悠,三进院的宅院,空余的房间当然有。老人见东家答应了,赶紧的就去收拾东西,返回的时候,身上背着一个大木箱子,身后跟着个十二三岁的丫头,扛着一个大包袱,原来是儿子家做了饼子,儿媳叫女儿给爷爷送几张。
刚巧,就帮爷爷搬行李过来了。
瑾瑜看着这丫头怪顺眼的,干脆,跟张伯商量,让她也来做事,专门伺候母亲。
张伯一家本来就为生计犯愁呢,可是孙女去大户人家做事,他们又不放心。看着今个这一家,倒是个好人家,当下就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这样,瑾瑜三人到了新环境的第一天,就雇好了两个做事的。一切,感觉都很顺利!
这里的县官是个糊涂官,又爱贪小便宜,朱泉让张伯找人牵线,给了县官二百两银子,就偷偷的给他们在这里落上了户籍。呼和镇地处偏僻,山高皇帝远的,县官才不担心自己会惹麻烦。
在这里,只有许文瑞没有改姓,名字稍微变动了下。许氏改了娘家的姓氏。瑾瑜改了姓氏,户籍上写的是姓朱,也就是朱泉的朱。名字呢,叫朱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