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府嫡女 作者:卿莫言(起点vip2014.01.15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伯府嫡女 作者:卿莫言(起点vip2014.01.15完结)- 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馕Ы嵴螅 �

    这惊险的一幕从开始到结束不过呼吸之间,好些人堪堪反应过来,甚至还有一时惊呆了的,接着就见不远处密林中嗖嗖的飞出密密麻麻的长箭。不时有人中箭惨呼,直到青年校尉大吼一声,才恍若初醒般迅速集结。

    而西梁使团中的人也是大惊失色。立刻朝李丰裕和彭石所在涌了过来,掩护两个人躲到了马车一侧,而外围则有一队人手执盾牌围成了圈将西梁使团围在了里头。

    李丰裕乍然受惊,眼见彭石身前一道血色伤痕,再联想到自己差点就命毙箭下。脸上露出一个狰狞的神色怒道:“是哪个王八羔子敢袭击老子,谁去灭了他我重重有赏!”

    青年校尉正忙着召集人手抵御,听见这声怒吼忍不住暗骂了一句白痴,然而回头的瞬间,却差点叫他心脏骤停!

    李丰裕话音未落。却叫不知何处冒出来的一支长箭正好命中了胸口!

    虽然耳畔是嘈杂的吼声好重重的破空声,又隔着两三丈的距离。但青年校尉觉得自己似乎听见了那长箭刺入血肉的声音,他觉得浑身的血都似乎冷了下来。

    若是西梁使团的正使死在了他的保护之下,那后果会非常严重,严重到他根本承担不起!

    “李大人怎么样了!”青年校尉连滚带爬拨开人群的扑了过去。

    李丰裕此刻已经晕了过去,但是却见周围的人脸色有些古怪,待仔细一瞧,却发现李丰裕的胸口竟然没有预想中的血色喷涌而出?

    而此时不论是跟随使团而来的护卫还是大宋军队中都一片哗然,正使大人中箭身死的消息震惊了所有人,而与此同时,那密林中那狂风暴雨般袭来的长箭却陡然停止了!

    “快将人搬上马车!”青年校尉见状立即低吼了一声,彭石和另一个壮汉一人架着头一人抓着脚将李丰裕搬上了马车,然后快速的走到马车后面用剑一戳,道:“方全,快!”

    车夫应了一声,手中马鞭用力一抽:“驾!”

    拉车的马儿屁股吃痛,顿时撒丫子狂奔了起来,而青年校尉却是抓着车辕一个纵身跳上了马车。

    大队人马狂奔的气势十分骇人,青年校尉顾不得外头,却是稳住身子钻进了马车,“李大人究竟如何了?”

    方才在外头只是一瞥,虽然李丰裕没怎么流血有些奇怪,可毕竟是当胸中了一箭,能不能活还是未知数!

    彭石脸色凝重的抬起头来看了青年一眼,接着倒是深吸一口气,略带庆幸的道:“万幸。”说着,便让开了位置,将李丰裕的情形展现在了青年校尉眼前。

    李丰裕的衣衫此刻已经被割开,创口也显现了出来,出乎青年校尉意料的是,那胸口上只有一个浅浅的伤痕,连包扎都不用,根本没流多少血,而那支作孽的长箭,却插在一块铜制护心镜上头。

    这位正使大人真是好命大!

    青年校尉忍不住松了口气,却仍然不敢大意道:“既是如此,正使大人为何……”

    彭石眼神闪了一下,才抿了抿唇道:“李大人他,许是被那长箭的力道震晕了,校尉大人无需担忧。”

    青年校尉嘴角忍不住抽了抽,隔着那样远的距离,竟然能一箭将人震晕,那箭上的力道该有多大!而这位李大人的身子,也未免太不中用了些。

    不管心里怎么想,李丰裕没有生命危险自然是青年校尉乐见的,然而当他转身钻出马车的时候,那面上的神色却是寒如冰霜。

    “什么?!西梁使团遇袭,正使身死?!”坐在御案后头的皇帝原本正气定神闲的批复奏折,听见这个消息,竟然一时失态的失手打翻了一旁的茶碗,连茶水晕湿了手边的奏折都顾不上。

    李公公将方才拿到的八百里加急封桶递到了皇帝手上,道:“奴婢听了一耳朵,倒是不真切,不过这事儿应该不假。”皇帝也顾不得说话,一脸凝重得拆了竹筒,将其中的纸卷打开,动容道:“五百人的护卫队遇袭死伤竟然有一百多人!山西按察使是死的吗!”说着,狠狠的一掌拍在书案上。

    李公公一个哆嗦,却是低眉垂眼一声不吭。开玩笑,在皇上发怒的时候说话,这不是找死吗!

    皇帝好不容易平了气,才将手中的竹筒随手一扔,沉声道:“宣英王进宫见朕!”

    就在皇帝心里冒火的时候,赵长宁也收到了西梁使团遇袭的消息,客观来讲,最不希望在这样一个敏感的时刻发生意外的就是大宋,如今北方对峙的情势已经快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若是跟西梁再开战,对于大宋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对于皇帝来说,这件事丢脸还在其次,重要的是随之而来的应对!

    西梁派遣使团来宋本就不怀好意,虽然那正使并未如传闻的那样重伤身死,但如今发生了这事,西梁不趁机大做文章才怪,而对待西梁使团的态度必然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赵长宁作为此次的馆伴使,他的态度就代表了大宋朝廷的态度。

    虽然以赵长宁的本心来说,他是绝对不赞成受西梁要挟,然而现在的情况,可能会导致朝中大臣们的态度有些微妙。

    “木槿,这消息确实吗?李丰裕只是轻伤?”赵长宁微微皱眉,目前来说,李丰裕是安然无恙还是轻伤,或者重伤身死,在他处理使团的事情上影响很大。

    “确实,北边传来的消息说,李丰裕根本只是破皮而已,连修养都不用。”木槿道回道。

    “哦?”赵长宁屈起修长的手指轻轻瞧着太师椅的扶手,眼中闪过一道精光。这可是他进入朝堂的第一站,若是他处理不好……哼,恐怕有人此刻正在看热闹吧?

    赵长宁料定皇帝必然会宣他进宫,便早早的换好了衣裳,一边喝茶一边静静的思考着,一壶茶水才喝了一半,就看到了来宣口谕的小火者。

    就在赵长宁火速入宫的时候,西梁使团遇袭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京城。

    百姓们的反应大多数是幸灾乐祸,毕竟朝廷同西梁也起过不少干戈,京中男儿多有上过战场的,还有不少人记得当年皇帝御驾亲征的事情,很是拍手称快,恨不得那位受重伤的正使大人死掉才好。

    而勋贵之家当然不会这样天真,使团的正使在大宋境内受袭这已经不是一件小事,若是正使身亡,则严重性更甚。一时间,李丰裕到底是死还是没死,竟成了许多人关注的焦点。

    不过半日功夫,在京城行商落脚的西梁人便有些躁动的迹象,宋人和西梁人斗殴的时间就发生了三起,而五城兵马司的人也紧张出动,巡街的队伍赫然比平日多出了许多,而京中的气氛也有些凝重起来。

    不料第二日就传来了一个更让人惊讶的消息,西军竟是在使团遇袭的第二日就同西梁军队打了一场!

    而就在京城暗流涌动的时候,西梁使团却在禁卫军的护持之下,悄然抵达了京城。

 193章 气势压人

    赵长宁此刻就在都亭驿。

    馆伴使顾名思义就是在馆中陪伴客人,在情在理,也得先来一趟驿馆。熟悉一下馆中的官员和规矩,也省得沟通不畅,出了意外。

    鸿胪寺卿陪在一侧,正听着都亭驿中官吏的报告,不多时,便有人来报说西梁使团到了。

    李丰裕原本伤的就不重,路上将养了几日也就好的差不多了。

    自从使团受袭的消息传来,皇帝第一时间便派了禁卫军和一位医术精湛的太医赶去。

因为有皇帝派去的太医和禁卫军在侧,李丰裕便是想要搞点鬼装重伤都装不成。不过接连几日赶路,倒是让他的气色看起来也不怎么好,看上去有些苍白。

彭石跟在他身后下了马车,深深的呼了口气,接下来就要进入战斗状态了,这位正使大人实在是不怎么中用,他肩上的压力很是不小。

想到出发之前太傅大人跟他的嘱咐,彭石忍不住握紧了拳头。此次出使若能从大宋咬下一块肥肉来,不仅西梁这个冬天好过,而他自己必然也会有大前程。

只是想到在使团受袭后第二日便发生的大宋和西梁之间的战斗,他心里却有些没底,莫非大宋真的底气这么足,竟是不怕双线同时开战?

这些思绪才在脑子里过了一遍,使团众人也已经走到了都亭驿门前,陡然看见站在门口迎接的年轻男子时。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气。

“常宁?”他好歹也是战场上过来的,这张脸给他的印象十分之深刻。

常宁是赵长宁在西疆时用过的化名,自然后来大家也都知道了常宁即是六皇子殿下,然而对于彭石来说。这么一个大家都知道的秘密却是陌生的。
他有些疑惑,大宋难道没人了么,什么时候会用一名武将来做馆伴使了?

大宋的官职制度他虽然并不能弄个很清楚。可也知道文武界限分明,武将功勋卓著便可以挣个爵位封妻荫子,便是年纪大了也只会进入五军都督府养老,而不是转作文职。

当然,皇族子弟是里外,只可惜彭石没想到这一点。

李丰裕是彻彻底底的文官,自然是没见过赵长宁的面孔的。然而当他听见彭石那一声惊诧的轻呼时,踌躇满志迈出的脚步立即顿了一下。

什么?这个眉眼冷硬的男人竟然就是宋朝西军中那个煞星?不是传说他死了吗?!

倘若赵长宁听见李丰裕的心声,知道有人把他的消失无踪当成去见了阎罗王,不晓得什么表情。

自然,赵长宁没有读心术。也不知道李丰裕在听见他名字的刹那内心的惊骇,只是冷眼看着那西梁使团的正使大人脚下一个停顿,接着面色好似就更白了一点。

“常将军?”李丰裕面色有些不自然的朝赵长宁拱手作揖。

赵长宁有些意外的看了李丰裕一眼,接着又扫过站在李丰裕身后半步的彭石,唇线弯起一个轻微的弧度,随即便如李丰裕一般作揖道:“李正使。”

然后又微微侧身,介绍了身边的鸿胪寺卿道:“这位是鸿胪寺卿苏闵。”

“苏大人。”李丰裕又是一个长揖。

赵长宁和苏闵不着痕迹的对视了一眼,有些闹不清楚这位正使为何态度这般恭谨。按理说,使团在大宋境内受袭。西梁不是该趁机抬高姿态才是?莫非有阴谋?

他们两位绝对想不到,其实李丰裕只是因着过去听过赵长宁化名为常宁时在西疆的事迹,纯粹被这个煞星给骇住了而已。

“李正使无需客气。”苏闵回了一礼后,便引领使团众人进了驿馆,吩咐早就恭候在一旁的驿馆官员按照一早的安排带领使团众人去休息,而自己则和赵长宁一起。亲自接待李丰裕和彭石。

花厅里,四人按照身份落座后,又有小厮送上了热茶,赵长宁端着茶碗,捏着碗盖轻轻撇去漂浮在茶水中的碧绿茶叶,犹如在自己府中一般气定神闲,却是一声不吭。

苏闵左右看了看,忍不住咳了一声,才看向李丰裕微笑道:“闵有些不解,何以方才李正使称呼殿下为常将军?”

赵长宁曾经在军中历练的事儿满朝文武谁不知晓,便是苏闵不曾晓得他曾经的化名,但光凭将军这个称呼也可想到缘由,此言不过是用来做开场白罢了。

李丰裕却是神情一滞,接着眼神闪了闪,拱手微笑看向赵长宁道:“常将军身手了得又足智多谋,我西梁诸人自然不会忘记。”

略微捧了赵长宁一下。这也是场面话罢了,赵长宁在西军中,对外作战的对象除了流寇便是西梁军队,这番夸赞怎么听都像是在咬牙切齿的讽刺。

而一旁的彭石却是瞳孔微缩看向赵长宁,忍不住道:“苏大人口称常将军为殿下?!”

“殿下乃是我大宋六皇子,皇上亲封英王。”苏闵侧身往北方作揖,因为提到了皇帝,此举意为遥敬,接着又是落下朝赵长宁一礼,而赵长宁则是颔首回礼。

李丰裕和彭石俱都一愣,而站在他们身后的西梁护卫则是倒吸一口凉气,原来那位煞星竟然还是个皇子?如今又封了英王?

仿佛没看到二人那不自然的神色一般,苏闵继续道:“听闻李正使途中受袭,皇上甚是关切,是以才安排了英王殿下接待诸位,毕竟有些还是老熟人……”

老熟人……彭石脸上的肉又忍不住抖了两下,这样的老熟人他是真不想要!和这样一个煞星坐在一起,他觉得压力山大啊!

赵长宁不动声色的端着茶碗喝了一口,装作没有看到彭石的反应一般。借机掩盖了他忍不住弯起的唇角,这苏闵老不厚道了,这不是存心刺激西梁这帮人么?

苏闵察觉到赵长宁戏谑的目光,还转过头来呵呵笑了两声。身为进士出身的鸿胪寺卿苏闵。能在四十多岁上混到这个地步,显然在各方面都是很不错的,长的一副斯文相。这般呵呵一笑,风度气度都堪称完美。

当然,要忽略掉这一声呵呵里头的深意。

李丰裕忍不住伸舌头舔了舔嘴唇,苏闵他也是久闻大名了,上一次西梁使团回去后,当时的正使曾经跟他提到过此人,当时苏闵还不是鸿胪寺卿。却已经是很难缠。

如今一个难缠的苏闵,加上一个煞星般的英王,这趟差事不好办了。

当然,再不好办,李丰裕也没有退路。他和彭石都是胸怀壮志来到大宋的,虽然开始被赵长宁给骇住,不过还是有几分定力,惊诧过后便平静了心情,微笑看向赵长宁道:“丰裕奉君命而来,不知何时可以递交国书?”

使团抵京后,将会在都亭驿中先休息三五日,然后安排时间,上殿递交国书。见于紫宸殿。宴于垂拱殿。因为正巧赶上过年,所以会出席初一在大庆殿举行的朝拜和宫宴。之后离开前还会有一次陛辞和宴席。

“李正使何必如此心急?”赵长宁开了尊口,口气凉凉的,看他眉头微蹙,先是有些不悦,身为使团正使。他才不信李丰裕会不知道规矩。

见赵长宁说变脸就变脸,浑身开始散发冷气,李丰裕也不敢闹僵,神色有些尴尬的低了低头,道:“是丰裕失言了。”

既然西梁人先低了头,赵长宁也不便再给人脸色看,便放下茶碗,微笑道:“诸位原来辛苦,不若先行入席吃一碗水酒,如何?”

宴后,赵长宁将朝廷依照惯例赐予外来使团的钱帛送上,便同苏闵告辞离去。

而他一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