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卢布可好用了。他们普通人每月有两三千卢布的收入,相当于六七千美元,所以给几千美元的红包,就和我们给几百块红包给医院一样。苏联的货币体系瘫痪了,病人不管瘫痪没有,还是得来医院,你看看街上,最高价的蔬菜和水果,都在医生们住的家属院那里卖。”
没有足够监管体系的国家里,免费医疗就是**的温床。
苏城因为年轻,基本不去医院,偶尔有点小感冒,也是让人送药过来,确实没有了解过这些。
他摇摇头,转而道:“既然如此,我们走不通他们的路,就只能自己走一条路了。”
“怎么做?”司空冠马上问了出来。
“让俄罗斯人来找我们,给他们一些压力,也免得他们审查的太仔细。”
司空冠听的点头,问:“你想通过政治途径?”
苏城笑了,道:“差不多吧,但没那么复杂,咱们就出售商品好了。”
司空冠惊讶的道:“那怎么是差不多?”
“参赞理解的,现在的俄罗斯,虽然糟糕透顶,但确实是俄罗斯历史上最民主的时期,嗯,权力都掌握在普通民众身上。”苏城掰着手指道:“以前的当权者,苏共已经被宣布为非法,叶利钦这些反对派,也只是初掌权力,要我说,他们现在就像是咱们的运动时期,谁都有可能翻身做主人,谁都不敢得罪大多数人。所以……咱们就出售商品,让莫斯科人主动要求贷款,然后让财政部和银行来找我们谈。”
参赞拍手笑道:“苏董说的绝妙。没想到,您刚到莫斯科,对俄罗斯的政治却研究的很深入。”
司空冠不疑有他,还陪赞道:“苏董已经是国际局势专家了。这样的话,我们怎么具体实施呢?”
“记得今天见过的那些摆地摊的贩子吗?你说,咱们要是送中国商品过来,价廉物美,是不是能卖的更好。”
“当然。”
“既然如此,咱们就大量出售商品给这些贩子,定一个差别价格,很高的卢布价格,以及比较低的美元价格,最低的是人民币价格,同时告诉他们,我们中国政府准备援助了大笔的人民币给俄罗斯国家银行,让他们去银行兑换,贷款!”
“如此一来,俄罗斯国家银行就要想办法找人民币了?”司空冠说着,又道:“不过,如果政府干涉怎么办,咱们这么做,好像有点违规。”
“哪里违规了?我们确实准备拿出大笔的人民币,只要俄罗斯国家银行愿意贷,就给他们。当然,附带条件,俄罗斯国家银行也要允许我们在俄罗斯经营存贷款业务,同时,俄罗斯国家银行应该贷一笔等值的卢布款子,给我们。”苏城说着停了一下,露出笑容,道:“到时候,俄罗斯国家银行归还我们人民币,我们归还俄罗斯国家银行卢布,大家都不拖欠,各算各的账。”
司空冠沉思片刻,颔首道:“我看可以。如果我是俄罗斯人,我也会同意的。咱们的要求比西方银行团差远了。”
“嗯,我们也只要赚西方银行团的一个零头就可以了。”苏城笑的很诚恳。
……
第三百四十九章 中国列车
莫斯科雅罗斯拉夫火车站。
两名铁路工人,一边慢悠悠的用扳手敲打着火车的底部,一边大声聊着天他们虽然在上班,但心思就没有放在工作上。
“呜——呜——”
长长的火车汽笛声突然响起,霎时间盖过了扳手锤击车轮的声音。
两名铁路工人惊喜的直起腰来,右侧的俄罗斯大妈,踮脚喊:“今天有火车来吗?”
“听说增加了中国的车次。”
“来的肯定是国际列车,这个方向,你觉得呢?”俄罗斯大妈抬头张望,她的腰腿看起来比男人还要强壮,语气中带着惊喜。
与她一起工作的是个斯拉夫汉子,虽然身材壮硕,但比旁边的俄罗斯大妈来,就有点小巫见大巫,如同肥鸭见到了肥鹅。他两步跳上月台,放眼看了会儿,喊道:“是中国来的车,没有错,快点。”
“好,我们走,你带钱了没有?”俄罗斯大妈丢下扳手就往卸货区跑。
斯拉夫汉子跟在后面,一摸口袋,道:“全带着了。运气太好了,竟然碰到增加的列车。”
和他们同向奔跑的还有好几个人,大家你追我赶,间中说说笑笑的,恍惚间有点回到10年前的感觉。
到了卸货区,国际列车也刚好到站,一名火车工人不等它停稳,就冲上去撬开了车厢,露出里面满满当当的皮鞋。
一群人发出了欢呼声,完全不在乎这些皮鞋连基本的包装都没有。或许正是如此,才给人以更强的冲击力。
俄罗斯大妈第一个伸出手来,高喊:“我买,我要10双。”
另一位身材矫健的大妈喊都不喊,冲上去先抢几双抱在胸前,然后喊:“算钱算钱。”
后面的人一看,那就上吧。还等什么呢。
于是,不光是远处跑来的火车工人,就是本该维持秩序的卸车工人。也跳了上去,抱下数量不等的皮鞋。
押车的中国工人笑呵呵的站在卸货区的几个方向,令人不至于拿着货离开即可。一会儿,就有人带了纸笔过来,趴在车厢上做记录:“热尼娅要10双皮鞋是吗?每双4000卢布,或者是40元人民币,你选哪个?”
“4000卢布。”俄罗斯大妈将一卷卢布递了出去。这些钱在1年前,还能换到1万美元,能买几百双皮鞋,现在能买10双,已经令人感到很高兴了。
这是大华给火车站职工的优惠,允许火车工人优先用批发价购买物资。由于中国货本来就便宜。再算上批发价的差额,很多火车工人抢到中国货,并不是给自己用,而是交给家人出去摆摊。
大华中国方面,并不在乎这个。交给谁来摆摊不是摆摊。只要能把中国货销出去,那就可以了。而且,这招还能顺利得到苏联铁路工人的拥戴,令大华的货运渠道变的顺畅无比,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我要20双!”斯拉夫汉子也挤了进来。大冷的天,他脱掉外套。露出半截胳膊。
大华聘来的俄罗斯留学生,不用等人数钱,就记下了他要的数量。俄罗斯人的操守还很不错,虚报或者短少金额的情况很少发生。
“还有我的。”后面的人不停的喊。
按照火车站的规矩,他们原本是不能这样拥塞在卸车区的。但是,苏联都解体了,这些规矩谁在乎呢。
如果不是铁路部门仍然能够发出薪水,这些职员说不定都不会来了,就像是很多国企工厂的工人那样。
不过,雅罗斯拉夫火车站的员工们很庆幸自己来了,或者说,是庆幸自己在雅罗斯拉夫火车站上班。
苏联的铁路系统和其他国家的不一样,他们一个城市往往有多个火车站,开往不同方向的火车分别在不同的火车站内。仅仅莫斯科一个城市,就有9个火车站。雅罗斯弗拉火车站旁边就是列宁格勒火车站,有开往列宁格勒的快速列车——假如快速列车的司机来上班了的话。
同样的,莫斯科开往喀山的火车线路,要在莫斯科的喀山站乘坐,开往白俄罗斯的火车线路,在莫斯科的白俄罗斯站乘坐,还有基辅站,库尔斯克站等等……
苏联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占有世界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上苍给予他们无与伦比的资源的同时,也给予了他们的交通以无与伦比的压力。
光是莫斯科前往15个加盟共和国的火车线路,就比欧洲15个国家的线路还要远,建设难度和资金需求,也高的令人难以置信。
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自70年代以来,就进入了入不敷出的状态,依靠出售石油和天然气过活。如果说,赫鲁晓夫时代,苏联还可以和美国进行全面竞争,那么,勃列日涅夫时代,只能说是军事辉煌下的苟延残喘……那个时候,中苏之间的政治论战此起彼伏,两国关系正常化都无从谈起,开往中国的国际列车虽然还存在,其实只是出于政治利益,双向空跑而已。
雅罗斯拉夫火车站的工人,也因此成为了最清闲的火车工人之一。
但在最近几年,雅罗斯拉夫火车站工人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因为来自中国的列车总是很有油水,带着大批的轻工产品,全是莫斯科最紧俏的,这些企业,大都允许允许火车工人低价购买一些产品,令雅罗斯拉夫火车站的工人赚到了不少钱。
虽然不能和苏联时代相提并论,但要是和邻居比起来的话,那好的就不是一星半点了。
“还有别的东西吗?”俄罗斯大妈忽然喊了起来,大概是看到皮鞋太多了。
记账的会计看向后方。
负责此事的五郎想了一下。命令道:“去把12号到16号车厢都打开。”
二舅家的老七灵活的像是猴子似的,两下跳上了车厢,拉开厚重的铁门,露出里面的商品。
老七读了大专以后,寻死觅活的不愿再读书了,老五没办法,就把他给带了出来。正好俄罗斯这边用人。
不过,老七和家里人的形象有点不同。老四老五都是肩宽体厚的雄壮身材,老七却长的瘦巴巴的。脱掉衣服,都能看出肋骨来。只是在性格上,老七仍然有着荆山人的作风。一点不因为到乱糟糟的前苏联而害怕,反而兴奋的厉害,不仅与认识的俄罗斯人打成一片,还以纯粹的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会了几十个俄语句子,比在学校里的精神头足的多。
这边上,俄罗斯人都涌到了新打开的车厢处。
只见12号和13号车厢里装满了鞋帽等衣物,14号车厢内则塞满了腊肠和熏肉,15号车厢里却是成箱的药品,16号车厢里是肥皂等日化产品……
苏联经济虽然瘫痪了。总算还是依着惯性在运行。以高价销售的产品,比卖到西方国家都划算。
有好几个铁路工人丢下皮鞋去选购其他产品,五郎也不在乎,只是让人收拾起来。
火车运输对他们的出口工作无比重要,因为苏联是一个大陆国家。港口和大城市的距离非常远,没有火车的话,物资根本无法运抵。因此,协调列车,保证这些车辆的安全和稳定,就成了五郎考虑的重要事情。为了让中苏火车能够加开列车。且正常运行,大华投入了相当的精力,甚至免费派遣技术人员来帮忙维护,优先挑选商品又算得了什么,这个价钱卖给火车工人,大华已经赚的钵满了。
混乱持续了30分钟,铁路工人才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卸货区。大型机械开始入场,四郎也把精力放在了早等在外面的小商贩身上。
此时的莫斯科,有实力的批发商,财产也不超过1万美元,能拥有1000美元的商户就算是不小的了。这并不是说莫斯科没有有钱人了,只不过,俄罗斯本国的有钱人,宁愿捏着外汇等着物品降价,或者去低价购买工厂,却不会来做这些小买卖。
大量的购买者和少少的资金,就是中国商品买主的特色。有些商贩购买的数量甚至比不上铁路工人,但大华还是公平的接待他们。
一辆火车的物资,要用一天的时间,才能全部分发完。少说有数千人买到了中国商品。
大华的翻译们也没闲着,每记下一笔帐,就会用俄语告诉对方:“欢迎你们贷款购买大华的产品,如果使用人民币的话,我们还会优惠三成。”
说的多了,总有人去银行,要求贷款人民币。
别看俄罗斯的金融崩溃了,但银行的业务并没有停止,尤其是贷款业务,做的更多了。因为银行也存着卢布呢。尤其是那些私人银行,他们的存款准备金也在贬值,那虽然也算是储户的钱,但是,如果储户的卢布都贬值了,银行又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
另一方面,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银行存款的利息也增加了。他们如果不想关门大吉,或者赔钱给储户,就必须想尽办法把钱贷出去,同时收取高额的利息,如今的年息已经涨到了100%,而且随着通货膨胀的比率还在上涨。
这种时间,贷款却是比平时更容易。
同样的一幕,几年前其实就在中国上演过。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中国,也陷入了恶性通货膨胀中,银行给出了20%以上的高息,结果许多人不顾通货膨胀的影响,宁愿存钱到银行,并幻想,如果我有1万块钱,以后啥都不用干了,每年光吃利息就行了……至于本该划算的贷款,也因为银行的四处奔波,变的好像是不划算了,那个时间,想要贷款实在简单,而且是被银行求着贷款……
新生的俄罗斯,似乎在重演这些,所不同的是,他们的通货膨胀更严重,以至于令人绝望。
只有贩卖中国商品,或者有其他来钱方式的人,才会去银行贷款。这些未来的俄罗斯富豪们,在用实践证明眼光的重要性的同时,也令俄罗斯银行陷入两难境地。
……
第三百五十章 游行
“我们要面包!”
“我们要衣服!”
“我们要自由!”
科里亚站在红场附近的一条大道上,用大喇叭对工业区的群众喊着口号。这又是一次自发的聚会,同样的情景,每天都在莫斯科上演数十场,所不同的是,今天由他科里亚在主持。
远远的,可以听到靠近红场的地方,也有口号的声音。科里亚不禁有些羡慕,越是靠近红场,听众就越多,主持者的声望就越高。他猜想,自己再用一个月的时间,也许就能道毗邻红场的地方开坛喊口号了。
对于有益于政治的俄罗斯人来说,再没有比1992年初更好的时间了。尤其是那些未曾担任过公职的人,组织群众游行集会是上位的最佳手段。如果做的好的话,立刻就能混到一份不错的工作。
新总统叶利钦给俄罗斯人竖立了一个典范,他以无党派人士的身份攫取了俄罗斯国家权力,成功登顶并以群众集会的方式,阻止了苏共中央的反扑,成功的将苏联肢解。当然,叶利钦以前就是苏共的重要人士,但对这一点,现在的俄罗斯人是不会宣传的,也没有人愿意深究。
科里亚站在一个没有花的花坛上,面对工业区的家属们,吼的声嘶力竭:“我们要私有化!我们要面包!我们要热水!我们要做工厂的主人。”
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