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儿,看到伊藤信重也睡饱了出来,李政夫不满的道:“咱们要快点准备了,今天早晨,大华的勘探队已经去北边了。我们在北边还没有勘探队呢。”
“北边的情况比较复杂,公司还在谈。”伊藤信重解释了一句道:“上面的意思,是先用航空物探看看结果,如果有必要派遣勘探队的话,再签订合约,对方的要价比较高。”
“你昨天还说要增加勘探队……”
“这是谈判技巧嘛,不要着急。”伊藤信重笑笑,关切的问:“大华的勘探队,刺激到你了?”
李政夫默默点头,道:“很早就出发了,这样的风雪天,我们的人还在睡大觉呢。”
“也没有其他的事,咱们和大华实业不同。他们要派遣大量的人员,后勤压力很大,不光是这个临时营地,他们据说还要深入冰原做一个补给基地,我们没有这样的必要。营地内清闲一点也没关系。”
“只是这样一来,他们的人力资源就充分发挥起来了,我们的却没有。”李政夫说话间,
看到了出门的苏城,失笑道:“不说了,他都出来了。”
苏城也穿着红黄相间的工作服,非常醒目。
李政夫想上前打一个招呼,却见苏城直接到了营门前方,于是停下了脚步。
正疑惑间,一声隐隐的喇叭声从远方传来。
李政夫的脸色陡变:“又有车来了。”
伊藤信重知道他的意思,遂道:“也许只是一辆补给车。”
“嘟!”
一个有些不同的喇叭声,再次传来。
伊藤信重也不说话了。
李政夫悻悻的道:“大华究竟找了多少勘探队。”
“西伯利亚的铁路运量有限,他拉来的人越多,后勤压力就越大。除非……”伊藤信重说着说着,自己的脸色变了。
李政夫忙问:“除非什么?”
“除非大华实业说动俄罗斯联邦的铁路部门,增开列车。”
李政夫没有做过这样的事,立刻问:“困难吗?”
“苏联时代有点难度。现在的俄罗斯?我想,只要苏城能包下整列的火车。俄罗斯人没理由不赚钱的。”伊藤信重脸色凝重。
“所以说,咱们面对的有可能是一火车一火车的勘探队了?”
“是的,所以大华的勘探队才是一队接着一队来的……”伊藤信重想明白了,马上觉得脑仁生疼,难受的道:“这样一来,真的要看苏城的决心了。”
“决心?”
“西伯利亚铁路本身的运输需求并不大,所以。剩余的运量是很大的,苏城如果将它利用起来,派遣1万人还是两万人。甚至五万人都有可能。”
李政夫终于笑了出来,道:“怎么可能有5万人,那是3个师的规模了。哪一家公司能有5万人的勘探队……”
伊藤信重一点笑意都欠奉。
李政夫看着伊藤信重的表情。也笑不出来了,问:“能有5万人?”
“虽然令人难以置信,但他确实是能做到的。当然,我们希望他不会这样做。”
“应该不会,成本太高了。”李政夫这一次,就没有肯定的语气了。
新来的中国勘探队,又将临时营地给塞满了,看的李政夫一阵的郁闷。由伐木场改造的营地并不大,中国勘探队的人数又多,加上各种重装备。差不多是把地方给全占了。
他也没有办法,临时营地是属于阿里克塞的。新马集团的人再不愿意,也只能听着满腔的中国话再次飘扬。
这队人休整到中午时间,就开始扩建营地,同时搭建帐篷和板房。比起阿里克塞准备的野营房。帐篷和板房的舒适程度要低不少,即使配上睡袋也有可能会冷,更缺乏房间内的活动空间。
李政夫等人一看就猜想,后面还会有勘探队。
果然,午后不久,第七支勘探队抵达了临时营地。苏城照例是在营门口接人。
李政夫现在看到苏城出现在临时营地门口。就会觉得浑身不舒服了。
晚饭照例由俄罗斯人提供,有大量的肉汤和面包,中国人围成一圈自得其乐,李政夫、伊藤信重和苏城,照例和阿里克塞一起用餐。他们的食物和工人们相差无几,也是浓汤和面包,只是餐具更惊喜一些。
三人沉闷的听阿里克塞兴致勃勃的说话,就在李政夫昏昏欲睡的时间里,中国人的圈子,忽然喧闹起来。
“怎么了?他们在吵什么?”伊藤信重低声问懂中文的李政夫。
李政夫听了一会,轻声道:“是因为晚上住哪里的问题。”
伊藤信重理解的道:“想住野营房不奇怪,要暖和不少。”
李政夫听着晃脑袋,道:“他们是抢着住帐篷。”
苏城此时站起身来道:“我过去看看。”
前面,两队勘探队围成了一个密集的圈子,只听其中一名胖大的工人,用北方腔调喊道:“我们这支队伍,养精蓄锐休息充足,而且个顶个的身体强壮。不像你们队,还有老技术员,不行不行,我们睡帐篷,你们睡营房。”
老技术员的面皮都皱在了一起,声音只大不小道:“你这个身板,也能叫身体强壮吗?你睡帐篷,你懂怎么睡帐篷吗?”
“你别说,我还真会。帐篷里面挖个坑,烧煤烧柴烧原油,我们都干活。不过原油不好,烟大,第二天睡起来,脸要被熏黑的。”胖大工人的话,引来一阵笑声。
却听老技术员嘘了一声,道:“你这种,到零下10度就不行了,挖坑是对的,但不能烧东西。这么冷的天,帐篷里面要挖地窨子。知道什么是地窨子吗?在坑上想横些木头,再铺上草,草上培土,一群人挤在里面,要多暖和有多暖和,唯一的缺点就是没窗户。”
“不烧火,能行?”
“怎么不行。”老技术员嘴一撇,道:“我60年参加大庆会战的时候,东*北零下40度,我们就住这样的地窨子,一点事都没有。你还别说,30多个大男人挤进去,除了臭,冷是不怕的。”
“您真住过?”大庆会战,就像是中国石油的一座丰碑似的,眼前的老技术员参加过大庆石油会战,别人的声音立刻低沉了下去。
老技术员得意的伸出手掌,比划了一下,道:“就我说的地窨子,我住了6年。保管好用,行了,快点吃饭,一会儿挖坑,我们勘探组今晚住。”
苏城在后面都听傻了。住6年帐篷下的土坑,这样的生活,以他的经历是很难想象的,他唯一能做的,也就是默默的注目礼。
……
……
第三百六十九章 你不懂
老技术员说的兴起,站着用手比划道:“你们看看咱现在吃的。苏联的萝卜牛肉汤,面包管够,还有罐头装的红烧肉,皮蛋、熏肉、酸菜,要是懒得吃饭了,自己在宿舍里泡方便面也没人管,知道我们当年吃的是什么?”
“说说。”90年代人,获得信息的途径很少,即使是同行业的人,也难知道前人的生活。许多人对石油会战的了解,也就局限于宣传部的宣传资料了,很难了解到当年的石油人的生活。
老技术员喝了一大口水,用手背一抹,就敲着指头笑道:“我当年还在石油学校上学,本来准备读高中的,听从了国家号召,还没毕业就去了大庆。到了钻井队,给分了一个师父,第一天吃的是苞谷面糊糊,配窝窝头。南方人可能不知道苞谷面是什么,苞谷面就是玉米面,喝第一顿的时候,觉得味道还不错。我那时候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在家吃的就多,一路上更是饿了。所以,一口气喝了三大碗,还吃了两个窝窝头。其实还想吃一个窝窝头的,师父说没有了。”
听他说话的勘探队员都笑了出来。
老技术员没笑,摇摇头道:“我后来才知道,每个人每天只有一碗苞谷面糊糊,只有一个窝窝头。我不光吃了自己和师父的苞谷面糊糊,师父还跑去和队长借了一碗,队长有家眷跟着,可以把窝窝头用的面换回家,自己煮成稀饭喝。所以只有两个窝窝头,没有多的了……”
30年前发生的事,对老技术员而言,几乎是历历在目的。周围的勘探队员也都沉默了下来,他们多是60年代生人,年少时都挨过饿,知道吃不饱饭的感觉。让一个饥饿的人将自己一天的食物让出来。给一个陌生人,这种情感,只有在会战的年代里才能体会。
苏城唏嘘的坐在圈子外围。他在读书的时候。也曾听说过类似的故事,然而,身处在西伯利亚的环境中。听着当事人讲述真人真事,仍然会感受到剧烈的冲击。
在铁人王进喜的时代,几十吨的钻机是由1205队的30多名工人,以人拉肩扛的方式用了三天三夜运到现场的,开钻的50吨水是干部、工人和家属用盆和桶端进钻场的。这种经历,经过半个世纪再听起来,几如天方夜谭。
38米高,22吨重的井架,分摊到40名工人身上,相当于每人要分担550公斤的重量。相当于每2个人要抬起一辆日本车……而他们所能利用的工具,只有非现代化的滚杠加撬杠……50吨水分摊到200人身上,相当于每人提了250公斤的水,即使每次用桶提25公斤的水,也要往返矿区10次……
这种精神和党派无关。和政治旗帜无关,它的动力来源于人内心的激情。一个数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承受了数百年的压迫和苦难,当整个民族有机会翻身的时候,没有人会彷徨犹豫。
每个人都向往优质的生活,但优质的生活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经过了鸦片战争、甲午战争、辛亥革命、军阀混战、国民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解放战争、朝鲜战争、文化大革命等一连串事件。华夏民族积累的历史红利,已经损耗殆尽了。10年,20年或者30年的辛勤工作,远没有到令人欢欣鼓舞的时候,只能是默默地庆幸罢了。
正是老技术员这样的人,奉献自己,为国家换到了难得的积累。
是老技术员这样的人,用奉献,用奋斗,用人生,将中国从亚非拉的第三世界国家拉扯了出来。
大庆石油会战时期的石油工人,如果要住好房子,要机械化生产,要充足的食物和额外的加班工资,那2020年的中国和2020年的黑非洲,也不会有多大的区别。
最终的结果,是中国依然只能每年用石油换外汇,用外汇买粮食,然后尽量养活贫民窟里呼喊着公平的国人……
李政夫的经历注定他无法理解这样的社会和这样的人民,他给伊藤信重翻译了一遍,同时评论道:“把自己唯一的食物给别人,自己又怎么有力气干活?这样的做法太不符合经济调配了,这样的国家和公司,怎么发展?他在讲故事吧。”
伊藤信重却有些失神。
他是50年代生人,四十岁刚过。当他有记忆的时候,日本同样穷的底掉,许多地位很高的人也买不起袜子,以至于他的父亲每年冬天都要光着脚穿木屐上班。伊藤信重至今还记得父亲拼命工作的场景,那种辛苦到深夜,也不肯浪费一分钟时间的模样,给予了他极大的刺激。
听了李政夫的翻译,又听了他的评论,伊藤信重换上了凝重和尊敬的表情,眼睛看着老技术员,口中道:“你是无法理解那种迫切的想要民族复兴的心情的。为了日本的复兴,我们可以不吃不喝只工作。哪怕累死在工厂里也没有关系,只要日本能够强大起来,能够成为骄傲的国家强大起来……”
李政夫有点不自在了。和日本比起来,新加坡连小国寡民都算不上,总共300万的人口,甚至不够一次大型战争消耗的。
因此,他确实是无法理解民族复兴这个词,新加坡甚至都不算是一个民族。但他还是不喜欢伊藤信重这样说,于是,李政夫打断了伊藤信重的呢喃,道:“这个人说的是中国。”
“那说明中国是走在复兴之路上。”伊藤信重顿了一下,再轻声道:“我们挡在了他们的路上。”
“何至于。”
伊藤信重笑的很古怪,道:“看看苏城的疯狂就知道了,铁路运输是源源不断的。现在是7支勘探队抵达了,那在路上的也许还有七八支勘探队,在中国,他不知还组织了多少人准备运输……”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尤其是开始试钻的时候。”李政夫微微皱眉,道:“勘探期间,咱们还能用装备弥补一些,钻井对人力的要求就有些高了,咱们就算按照勘探队的数量来算,也就是四五个钻井队,要是第一批的钻井没有出油,就很危险了。大华肯定会装备10个以上的钻井队。”
伊藤信重低头想了会,道:“我们不可能在人数和钻井队的数量上超过大华实业的,如今的办法,就是准确判断钻井的位置,争取第一次试井能有重大发现,两轮以内找到油层。”
在石油勘探中,使用地震仪、重力磁力等手段,都是为了判断地底的情况,这种时候,准确判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找错了地方,钻井队钻的再深,钻的再快也是没用。
不过,第一次钻井的时候,因为信息不足,往往都是钻不到油的,所以才叫试井。大多数时候,第一次钻井的目的也是为了获得地下信息,并不一定会选择有可能出油的井位,而是选择能够了解地层的位置。通过钻取岩心等方式,了解地质状况后,再安排接下来的钻井位置。
正常的勘探,钻三五口干井是非常普遍的。要想两轮内找到油层,除了技术以外,还需要一些运气。
李政夫也没有好办法,只能点头说道:“我尽量准备充分一些,但钻井队的数量,也确实要增加一些……”
他还想说什么,声音被中国人的笑声给盖住了,凝神去听,那老技术员已经开始讲笑话了。
老技术员手舞足蹈,比划着道:“我当时从那老鼠窝里,足足掏出了3斤半的黄豆,回去以后,把我师父给乐的,连忙给煮了,全队都喝黄豆汤,有好几个腿肿起来的,立马就好了……”
缺乏蛋白质。李政夫心里想着,却见苏城不知怎的向外走去。
看到他的动作,李政夫就一阵脑仁疼。
莫非又来了勘探队?都这么晚了,他们就没有休息的吗?
他盯着苏城一路走到伐木场的外圈,然后一拐,顿时松了一口气,暗想:不是去门前接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