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能源强国 作者:志鸟村(2014-05-06起点vip完结,都市,商战风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能源强国 作者:志鸟村(2014-05-06起点vip完结,都市,商战风云)- 第2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苏城沉默了一下,挣扎道:“大华船业的机构已经很完整了,没有必要再增加董事……”
  “大型企业不一样,工厂总是要扩建增员的,大华船业既然要做LNG船,那就要以大型企业的标准要求自己……”詹志芳洋洋洒洒的能说两分钟,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只要能拿下大华船业,他在中船的地位就稳如泰山了。
  苏城坚持了没多久,软弱的道:“这样一来,大华实业和大华船业的关系怎么处理?难不成脱离关系……”
  “脱离关系是正确的。现代企业制度,就应该权责分明。集团公司和下属的分公司有严格的界限。”詹志芳觉得自己看穿了苏城,用强硬的态度道:“中船作为中国船舶行业的领军企业,有责任也有能力为大华船业掌舵。”
  房间内诸人只觉得风云突变,怎么须臾间,大华船业要变成中船集团的了?
  就在这时,苏城向后靠了靠,语气放缓道:“我们也同意大华实业和大华船业权责分明。那么,关于LNG船的技术获取问题。中船有什么办法?”
  “嗯?不是通过中国建交的经贸合作获得吗?”詹志芳还没有意识到苏城的变化。
  苏城轻轻的摇了一下头,道:“准备参与中韩经贸合作的是大华实业,不是大华船业。”
  詹志芳呵呵一笑,道:“哦,那中船申请加入好了。”
  “这么说,詹总是同意由中船负责LNG船的技术获取事宜了?”
  “嗯?这当然要双方共同努力了。”
  苏城摇头,道:“大华实业的风格,一向是以集团内的大华实验室掌握技术权属,所以,即使获取了LNG船的技术。也会隶属于大华实业集团大华实验室。因为我们全资购入了大华船业的股份,所以此前并不需要讨论这个问题。中船既然准备介入。大华实验室的技术就不能免费给中船使用了。”
  詹志芳这才明白,苏城是在要挟他,他冷声道:“看起来,苏董说什么50%股份的事,都是在调侃老头儿我了?”
  “詹总要是愿意签约,我们自然可以继续谈,但您把大华船业的好处占尽了。总不能把我的大华实业也吞进去吧?”苏城说着转头解释道:“不怕大家笑话,大华实业获取LNG船的办法,就是撒订单。我们准备用数亿美元,购入3艘以上的LNG船,并约定其中的一艘或两艘,在中国制造,同时转让技术。虽然还没有谈合同,但这三艘船恐怕要比正常的3艘船贵不少了,这笔钱,难道也让大华实业出了?”
  用订单换技术,是90年代中国技术引进的常态方法,也是国际上的通行方法。詹志芳对此说不出话来。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再无耻也说不出让大华实业免费提供LNG船技术的事,何况,这技术至今没到手呢。
  旁人自然早就听明白了,乐呵呵的在旁看着。
  其实,如果最开始的时候,苏城就采取这种逼迫手段,结果虽然是相同的,众人的观感却是不同的。在詹志芳露出丑陋吃相以前,中船身为国企中的一员,看着它被一家私企噎住,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众人觉得舒服。
  至于现在,大家却有些乐见其成了。
  毕竟,除了中船以外,其他公司的利益是不受影响的。在没有利益冲突的前提下,人性总是支持弱小的一方。
  詹志芳仍然没有察觉到苏城真正的目的,以为他只是想用多几亿美元的投资将自己逼走,不禁暗暗一笑,明面上愤然道:“苏董如此反复,看来是没有合作的诚意了。毛主任,丁主任,你们看看这事,还需要说明吗?”
  毛主任打了个哈哈,道:“双方意见不统一,我们是早有预料的嘛,否则开什么说明会。这样吧,苏董购入的LNG船,准备用在哪里?是否能与中船集团合作?”
  苏城抬了一下头,道:“其实不是我们购入,而是由台湾的长荣集团购入,但我们分担一部分的资金。长荣集团获得了大华每年数千万元的天然气订单,一直有购入液化天然气船的需求,这算是以前的积累吧。”
  他的意思,自然是不能让中船占便宜了。
  毛主任呵呵一笑,问道:“这样的话,中船是否能独立购入一艘LNG船?”
  詹志芳则立刻看向紧挨着他坐的远洋集团副总赵利民。中船是造船公司,可没有运输任务。
  赵利民却是一脸的苦色,低着头没吭声。LNG船运输的是液化天然气,那就涉及到中石油和中石化了,他可不敢豁然答应,万一人家不同意怎么办。
  詹志芳一看,没戏了。
  他也不想买LNG船啊。上亿美元的大家伙,买来做什么?
  会议开始进入垃圾时间,詹志芳左顾而言他,赵利民更是不会吭声。
  就在大家无聊的时候,詹志芳的呼机突然震动了。
  他拿起来一看,登时满脸怒色。
  赵利民伸头过去,只见上面写着:“大华实业以5倍高薪挖人!”
  一瞬间,赵利民还有点幸灾乐祸,然后,他的呼机也震动起来。
  ……
  PS:五千字,聊胜于无,补一下前面的……
  ……
  ……




第三百九十七章……应对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城,高薪挖人这种事情,已经越来越普遍了。
  90年代的中国不像是后世,私企的薪水往往大大高于政府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在1992年,内地的处级干部也不一定能拿到500元月薪的时候,深圳的私企已经开出了1500元的薪水。
  外资就更厉害了,他们的薪水在很早以前,就达到了普通公务员的十倍以上。外企的传说也是在90年代初奠定的,那些初来中国的外资企业多是有名有号的大公司,稳定的福利和超高的奖金激励,令白领金领成为了全社会羡慕的对象。
  90年代的下海潮,就是在此背景下发生的。和80年代的下海潮不同,90年代自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停薪留职的人们,并不一定会去做生意,还有很大一部人,是选择了去私企上班。
  这在20年后,显的有些不可思议,大学生们削尖了脑袋考公务员进国企,怎么会有人抛弃编制跑去私企?
  其实,如果将私企的平均薪水提高2倍,把公务员的薪水降低2倍,大家的选择就会再次出现变化了。
  人性都是趋利避害的。深究起来,90年代自政府部门停薪留职的公务员,多是在非权力部门的普通工作人员,手握重权,有私人司机和专车的领导,全是私营企业主巴结的对象,自然不会傻乎乎的搞什么停薪留职。自企业停薪留职的员工也以地方国企为主,央企的福利和待遇远超下面的企业,人员的流动性也要弱的多。
  不过,流动性再弱,终究是要流动的。
  詹志芳细细思量,五倍的薪水,差不多是要2000元了。中船重工下属十几个船厂,要说没有人动心?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最让詹志芳揪心的是,中船内部吃的是大锅饭。水平最好的师傅比水平最差的师父,薪水差不了两百块。就这样,还曾经闹出过乱子来。
  大华实业是私企,薪水的灵活性是很高的。他们要是给普通工人开五倍的高薪,那给技术最好的工人会开多少?
  詹志芳虽然久不在工厂一线了,但他心里明白。别看一个工厂的车间有百十号人。往往就靠着一两个人撑着。诸如机装车间,电装车间,那一两个人今天请假了,大家就只能做杂货了。流水线是想流都流不起来的。依靠人工弥补机器效率的中国工厂非常多,除非无视良品率,否则总有少不了的人。
  一个两个的工人退休或者被挖走,中船那么大的集团,总有办法来弥补。但是。如果是大批量的工人被挖走,会不会有车间被迫停工?会不会有船厂因此而陷入麻烦,这就是詹总需要考虑的地方了。
  短暂的停歇后,詹志芳拿出手上BP机,啪的一声,放在毛主任面前,道:“您看看,大华实业这样搞,岂不是要乱套?”
  毛主任的眉头微微皱了一下。虽然他和詹志芳都是副部级。但中船的常务副总和发改委的副主任,又岂能是相同的。
  也是周围人多,毛主任才看了他的BP机一眼,然后再将之递给其他人。
  詹志芳态度非常强硬的面对苏城,道:“苏董。这件事你知道吧?解释一下?”
  他是希望以态度逼苏城让步。
  苏城却选择了针锋相对:“我觉得无须解释,这是我们企业的经营思路。人才的自由流动,是企业改革的一个方向。大华开出的薪水,是针对这些工人价值的。中船如果想留下这些人。你们可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也可以开出同样的薪水。关键的问题在于。工人怎么决定。”
  将高薪挖人的消息放在说明会之后,说明会之前,还是说明会期间,大华实业内部是有一些争议的。苏城最终选择了说明会期间,就是为了借着说明会,来说明此事。
  毕竟,挖人的事情放在说明会之后,虽然不会被当场质问,但也是把问题留下来了。苏城担心中船铁了心不放人,用各种手段阻挠被挖的人流动。这种事情,国企不是没有做过。而且,秉承着人至贱则无敌的风格,中船要是不要脸了,大华实业还真把他们没办法。
  放在说明会期间,苏城是希望能够得到上层领导的支持。只要一个批示或者转发,中船的领导再做决定的时候,就要考虑一下自己的脸面问题了。
  因此,对于詹志芳的愤怒,苏城是已有过预料的。
  詹志芳没想到苏城说变脸就变脸,而且变的如此彻底,徒劳的道:“胡闹,像中船这么大的企业,薪水岂是说涨就涨的……”
  “那是你们的薪水机制不灵活,要是需要的话,我可以派遣大华的人力资源部经理,到中船给你们上两堂现代企业薪资调整的课程。”苏城始终抓着现代企业管理的命题不放,因为这将是十四大的重要议题,在这样的场合,就是尚方宝剑。
  詹志芳气的手抖:“怎么挖人你还有理了?”
  苏城却点了点头,道:“挖人当然有理,詹总,都什么年代了,中船还吃大锅饭呢。你们的造船厂内,焊工做着最重要的工作,却和年龄相当的仓库管理员拿差不多的薪水,比办公室文员的薪水还要少,这是什么道理?高级焊工的薪水也只比初级焊工多百来块钱,却不光要做自己的工作,还要承担培训初级焊工的任务,要我说,这才是真的没道理。”
  詹志芳在企业,只有他教育别人的,没有别人教育他的,被苏城一通驳斥,哼声道:“这是我们中船自己的事情。你现在挖的是我们中船的人,是国家企业的职工!”
  “怎么招聘也是我们大华自己的事情。”苏城看向毛主任道:“今天就是说明会,那我就说明一下。大华实业认为,市场决定工人的价值。高级焊工就应该拿10倍于初级焊工的薪水,办公室文员的薪水可以比初级焊工高,但不能比中级焊工高,我们开出我们认为合适的薪水,工人自愿流动,企业不应阻止。”
  中船这样的企业,要是铁了心阻止。很多工人还是会犹豫的。尤其是那些水平较高的焊工,年龄通常比较大,思想趋于保守的同时,他们还有很多子弟好友在船厂工作,也许父亲和长辈也是从船厂退休的。让他们抛下一切的离开。也不现实。
  詹志芳年纪大了,也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一时间反应慢了些。
  这时候,始终没有说话的丁志鹏却开口了:“我在体改委的时候。就研究过咱们国家的工人薪资问题。要说吃大锅饭不好,日本的年功序列制度,就是吃大锅饭的,而且吃到现在,已经成了世界各国研究的对象。但从我们调研的结果来看。吃大锅饭的中国企业,劳动生产率明显偏低,而解除了大锅饭的企业,矛盾会比较多。中央的意见,是企业间自己调节。大华的高薪聘用的方式,我觉得很有代表性,我建议,向上级领导报告。”
  詹志芳一听,犹豫了。
  苏城不理他。直接道:“我同意,无论上级领导做出什么批示,大华实业坚决执行。”
  就算不能高薪挖人了,他的损失也没有那么大,再想办法就是了。但若是得到了领导的认同。此事就很顺畅了。
  根子里,他是相信时机成熟,此时一定会得到正面的有利回应的。
  一个搞市场经济的国家,要是劳动者都不能自由流动了。那还搞什么市场经济。
  丁志鹏直接将詹志芳的沉默当作了默认,在笔记本上写了两笔。合上道:“毛主任,那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
  “那就到这里吧。”毛主任也站了起来。
  和国企干部比起来,他们两人的身份地位要高的多。看戏的诸人也没什么意见。
  詹志芳只能看赵利民,示意他出面。
  赵利民勉强露了个笑脸,没吭声。远洋集团下属的船厂,修船的业务多于造船的业务,就算被挖人,也不会是重灾区,另一方面,远洋集团的主业毕竟是海上运输,以后说不定还有用得到大华船业的地方,没必要出面得罪。
  没有了同盟军,詹志芳也只能偃旗息鼓。
  苏城酣畅的舒了一口气。
  前期的准备,让他避开了道德责难,到了用理智判断的阶段,他相信自己是占优的。
  詹志芳找了台电话,拨通了自己的办公室电话,向秘书问清了情况,才返回来,对同样打过了电话的赵利民道:“你们那边的情况如何?”
  “几个船厂报告上来的情况,大概有五六个人申请离职。”
  “我这边也差不多,差不多是两个船厂有一个人。”
  “他们是在试探呐。”
  詹志芳沉沉的“嗯”了一声,问:“你怎么想?”
  “高薪留人不行。咱们两个集团下属的工人这么多,大华提薪,咱们也提薪,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怎么办,我觉得,必须要另辟蹊径。”
  “哦?愿闻其详。”詹志芳知道赵利民的鬼主意多,两人曾经共事过一段时间,私人交情始终保持着。
  赵利民转了转眼珠,道:“咱们给不出多少钱来,不过,咱们国企里面,官迷其实是不少的。”
  “给他们官做?那不行,工人编制随便转行政编制,那就全乱套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